年少時,他勇敢好鬥。讀了幾年私塾後,他參加了地方民團,歷任團長、區長、自衛隊長、寧強縣獨立自衛大隊大隊長、寧西人民自衛隊長、川陜甘九縣(文縣、武都、康縣、江油、平西、昭化、青川、寧強、昌明)聯防辦公室副主任等職。同時,他還是紅幫首領。統治青木川20余年,官運壹直不順,被稱為 "土皇帝"。
民國13年(1924年),由於他生性好勝,經常在街上玩耍,夥同朋友魏大幫殺死了對面房間的魏振先魏爺爺三位老爹,繳獲了槍支,然後在茶館裏召集鄉紳、名流座談,要大家推舉他做新主的掌舵人,這樣,他便自然而然地成了青木川的掌舵人。
民國15年(1926年)前後,魏多次接受縣政府征調,參加南山等地窩匪剿匪,立功受獎,聲名開始震撼。而他也趁機繳獲了大批槍支,壯大了自己的武裝力量。
魏統治青木川期間,兼並土地,占有良田200余畝和大片耳山林,吞並祠堂、廟宇、房屋、地產數處。名曰苛捐雜稅,光他自己制定的苛捐雜稅就有8種之多。開設了 "輔友 "百貨店、手工制革廠、"唐世盛 "絲綢店、"同濟堂 "中藥店,壟斷市場。
魏忠賢無償投工投勞,建起各類房屋200多間。六房妻妾,穿綢掛緞、霜梁寶愧,就是在他的壹生中建造了壹座壯觀的陵墓。
魏曾發動農民興修水利,開堰拾田;修橋築路,方便交通;組織地方文教、人才,組建戲班,創辦私立輔仁中學;維護地方治安,穩定社會秩序。客觀上對當時的經濟文化發展,產生了壹定的影響。
民國38年(1949年)秋,魏接受國民黨漢中十八綏靖區司令官曹日輝的任務,將原有武裝力量擴編為 "寧西人民自衛團",接收部隊團建制,官兵達1000余人。但面對解放軍的強大攻勢和進步人士李民揚、劉阿三的策動,1950年1月29日,劉阿三帶著300多人向縣人民政府和駐軍投誠,接受整編。
1952年4月27日,寧強縣人民法院以惡霸殺人反革命罪判處其死刑,押回青木川執行。
1986年4月,陜西省委將原國民黨寧西人民自衛總隊定為叛變部隊。寧強縣委對魏輔唐壹案進行了復查。
1987年5月25日,縣法院重新開庭審理此案,認為魏輔唐雖然在解放前犯有歷史罪過,但解放後沒有再犯新罪,並已向人民政府繳械投降,屬於叛逃人員,因此撤銷1952年的刑事判決,不追究魏輔唐的刑事責任。
關於輔仁中學
輔仁中學建在回龍場南面的高臺上。
輔仁中學始建於1942年,1947年竣工。土地50畝由魏福堂長兄魏元臣捐獻,技術工人從四川聘請,建校經費由魏福堂承擔,小工由當地農民義務提供。學校有幾十間教室、壹個禮堂和教師辦公樓,陸續聘請了 20 多名教師。最初由魏福堂任校長,稍後即聘請寧強籍劉繼三任校長。學校建成後,將原文廟、五谷廟等私塾的學生招入輔仁中學,學生達600余人。
學校坐南向北,面朝筆架山,風格為 "筆架式",門上橫題 "寧強縣私立輔仁中學",3間教室分列院落兩側,中間是可容納近千人的大禮堂,後面是高大、典雅的辦公樓。大禮堂是學校開例會和春節自衛隊集會的地方,也是輔仁劇社唱戲的地方。在學校例會上,魏福堂通常會上臺講話,鼓勵老師,鞭策學生。
學校老師待遇很好,月工資7-12大洋不等,每年壹雙勞保皮鞋,由皮鞋廠無償發放。開架賣肉,每殺壹頭豬給學校免費送3斤肉,用於改善教師和住校生的夥食。魏輔唐每逢有重大活動或請客,都請老師頂坐。
在輔仁中學讀書壹律免費,對四川、甘肅等外地學生壹視同仁。高年級學生不受班級限制,可隨時插班。轄區內年滿 7 周歲的兒童必須到輔仁中學就讀,否則家長將受到處罰。學校除開設普通課程外,還開設外語、戲曲、武術、體育等科目;外語分英語和俄語,戲曲有秦腔、川劇、京劇等。
到寧強解放,輔仁中學****,招收了3名學生,但無壹人畢業。但這些剛剛接受教育的學生中,有不少人後來出人頭地。魏福堂出資把許多優秀學生送到漢中、武漢、重慶、成都等地的中學或大學深造。
[1]
百變
魏輔唐是個相當復雜的人。當地人說:"這個人既好又壞!"青木川這個山區小鎮,能成為陜甘川三省最繁華的小鎮,還真是因為魏輔唐的緣故。魏輔堂,8歲入私塾讀書,14歲停學,讀了6年書。16歲參加紅幫,18歲堅守到羅家,娶了羅家媳婦、嶽父羅文煥,住在水槽溝。民國十三年,與魏大幫壹起殺了舵主魏強先,登基稱帝。民國十六年,修建老宅,民國十八年竣工。民國十七年至二十壹年,先後開挖西溝--沈家壩、趙家壩大堰、崔家溝、袁家坪四大堰。民國29年,胡宗南任命魏福堂為川、甘、陜三省九縣(文縣、武都、康縣、江油、平溪、昭化、青川、寧強、昌明)聯防辦事處副主任。民國28年開始興建輔仁中學,陸續將原文寺、五谷寺等私塾學生招入輔仁中學,民國35年全面建設完成,並舉行了隆重的輔仁中學落成典禮大會。民國37年,傅堂奉縣政府之命帶全體男女到寧強南山前剿匪,民國34年還曾帶壹個排到文縣協助縣政府剿匪。民國38年底,即49年12月,上寧強交槍。上繳步槍391支,手槍41支,機槍1挺,小型自動步槍8支,湯姆遜沖鋒槍1挺,機槍6挺,步槍子彈13950+600+200+2盒=21950發,其他手榴彈幾口袋,散彈幾口袋不等。民國39年3月,時隔3個月後,通過考察整改,再稱還有部分槍支,是省長吩咐要保持青木川安全,今後留作使用的。於是,秦科長(當時是管教科)帶著輔堂壹路返回青木川再次取槍,在家住了6天後才返回寧強,到1951年分別被關押在漢中、寧強、勉縣、南鄭。1951年8月16日南鄭分庭判處死刑,宣判後於1952年3月16日將滑桿擡回青木川,3月20日執行槍決,其長女魏淑金受葬。但誰也想不到,魏輔唐,死在了他壹手創建的輔仁中學操場邊。這就是歷史。魏輔堂出身貧寒,後來娶了富家女,繼承了十幾畝山地,用來種罌粟、賣香煙,積累財產。上世紀30年代,青木川壹帶大小土匪多如牛毛,為了保護煙土他購槍自衛,並組織民團,自任團長,幾年後成了青木川的首領。由於山高林密,地處偏僻,漢中國民政府無暇顧及,使青木川具有高度的自治權。魏福堂註重發展煙草業,使青木川成為當時陜甘川三省交界處最大的煙草集散地。魏福堂從稅收和治安上保護外商。在稅收上,無論交易金額大小,他只收本地商人的稅;如果交易中出現糾紛,他首先嚴厲處理本地商人。如果外地商人進貨較多,他就派壹隊士兵壹路護送到安全地帶。他的壹系列護商措施,有力地推動了青木川商業的繁榮。青木川商業發達,不僅從事煙草貿易,除了煙草,這裏還是絲茶集散地。此外,魏輔唐還在回龍街開設了絲織廠。據老人們回憶,連漢中府的人都沒見過玻璃窗,青木川的居民卻用上了玻璃窗。由此可見當時青木川的繁華與富庶。商業的繁榮帶動了文化的發展。魏福堂除了組織戲班,還開辦了中小學。魏福堂規定,凡青木川居民家庭中有學齡兒童的,都必須送入中小學讀書,否則家長將受到處罰。子女入學不僅免費,還要給予學生家庭壹定的補助,以彌補家庭勞動力的損失。學習成績好的,魏輔唐會把他們送到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北農業大學甚至天津南開大學、上海復旦大學讀書,並承擔壹切費用,畢業後能回來的不能回來,回來後給予法警頭子的待遇。近20年來,魏輔唐送出了十多名大學生。發展文化事業,推動文明進步。在青木川,魏輔唐定了很多規矩:不準吸食鴉片參與賭博,不準賣淫嫖娼,不準隨地便溺吐痰等等。任何違反這些規定的行為都將受到嚴懲。懲罰的方式千奇百怪,比如:吸食鴉片者,當眾用糞尿灌地;隨地小便者,責令脫下褲子,坐在尿漬中直到幹涸;長幼爭吵者,壹律用蕁麻抽嘴 ...... 方式野蠻但確實有效果,魏輔唐時期的青木川沒有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魏輔唐出身貧寒,所以對窮人有著特殊的感情。上世紀三十年代,紅四軍在國民黨軍隊的圍剿下被迫轉移,途經青木川。國民政府命令魏福堂攔截,紅軍方面派代表與魏談判。據傳,紅軍代表對魏說,紅軍是窮人的隊伍,魏也是窮人出身,希望魏能讓壹讓,並告訴魏許多革命道理。此時,魏福堂已經有 700 多人,攔截壹個疲憊師的幾百人應該不是很難,但魏福堂聽了卻笑著說:"妳看,富人的隊伍沒穿這麽破!"後來,魏福堂不僅讓了路,還挑選了50名團丁,讓他們帶著槍支彈藥參加紅軍。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邊區醫藥極為緊張,當參加紅軍的壹位青木川人回到家鄉時,魏輔唐講述了當時的抗戰形勢和晉察冀邊區的困難,魏輔唐捐出5000兩大煙土為晉察冀邊區買藥。這在當時是壹筆不小的財富。1950年初,人民解放軍南下川康,第19軍奉命在寧強壹帶剿匪,先後消滅了劉芳等部。魏福堂帶著近千人馬,處於易守難攻的位置,為避免傷亡,采取了勸其繳械的策略。當時,參加紅軍的壹名團員已是解放軍的團長,他回到青木川,見到魏福堂,勸他放下武器,並向他解釋說:"妳是紅軍的團長:今天的解放軍就是當年的紅軍和八路軍。今天的世界是窮人的世界!魏輔堂聽了,感慨萬千地說:"想不到當年總是打敗仗的隊伍也能得天下,看來窮人真的翻身了!""我魏輔唐也是貧民出身,貧民不打親兄弟!"說完,魏輔唐召集民兵集合,向解放軍繳械投降。1950年5月,魏福堂以 "惡霸、土匪 "的名義被捕,後在青木川被處決他創辦的輔仁學校,犧牲時年僅50歲。1982年平反昭雪,定性為開明紳士,在青木川樹碑立傳。
1相關影視編輯
2013年孫紅雷魏子晨主演電視劇《壹代梟雄》[2]
劇情簡介
《壹代梟雄》以20世紀20年代貧窮落後的邊陲小鎮風雷鎮為背景、故事講述了何福堂從美國留學歸來,為父報仇,以先進的思想為動力,為家鄉註入壹股新風,關鍵時刻,投奔青木川,被處決。關鍵時刻,他投奔人民解放軍,推動了風雷鎮的和平解放。
上世紀二十年代,從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碩士畢業的何福堂,懷揣著建築夢回到了川陜交界的家鄉風雷鎮。不料,剛回到家,他就親眼目睹了父親被地主劉慶福和女婿魏正賢殺害。為了給父親報仇,何福堂設局娶了劉家癱瘓的女兒劉二全,最終殺死了劉慶福,為父親報了仇,同時也鏟除了風雷鎮的壹顆毒瘤,但魏正賢卻逃之夭夭。
事成之後,無路可走的何福堂只好帶著壹幫兄弟投靠了巨匪王三春,成了他的心腹,然而,釋紅軍過境,導致兩人火並,雖然何福堂最終險勝,但年幼的兒子出生不久就被王三春殺害。痛定思痛的何福堂,利用在美國的朋友查理,在上海賺到了人生的第壹桶金,然後徑直回到家鄉豐雷建設家鄉,逐漸開始實現自己最初的建設夢想。
何輔堂壹直有意續弦,在侄子李樹民的介紹下,去西安迎娶了趙素英,但何輔堂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當年被自己 "害死 "的魏征先並沒有死,他先後化名嚴森、霍大成,投奔了四川軍閥和西安軍統,並壹直想報復何輔堂。何輔堂無意中救了魏正賢的新婚妻子程立雪,"奪妻之恨 "讓魏正賢忍無可忍,幾次動用各方力量,想去風雷鎮找回程立雪,但都無功而返。程立學感受到了風雷鎮的美麗與落後,決心留在風雷鎮教書育人,開啟民智。程立學和魏正賢相愛了,這讓魏正賢十分痛苦。
與此同時,何福堂因在西安剿滅毒梟而被中央軍委下獄,魏征先通過軍統局的力量,準備慢慢折磨死他。危急關頭,程立雪的妹妹劉芳舍命相救,使賀福堂死裏逃生。魏征先復仇心切,慫恿胡宗南的十萬炮兵團進攻風雷鎮,欲將其夷為平地。最後關頭,鄒祺利用紅軍佯攻,牽制了胡宗南的炮兵團,使風雷鎮和何福堂逃過壹劫。
豐雷鎮解放後,何福堂放下壹切,回到了老山。魏正賢秘密潛入風雷鎮,企圖親手殺死何福堂,被壹個農民殺死,恩怨就此了結。
何輔堂孤身壹人,走進新時代......
劇中何輔堂的歷史原型是民國時期的魏輔堂。
滿意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