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種、產地、等級和單價的商品應分別堆放,以便收發和保管。貨物堆放的高度要適中,以免壓傷底層貨物和地板,並與屋頂和照明保持壹定距離;貨垛的間距、走道的寬度、貨垛與墻、梁、柱的距離應合理、適中。堆距壹般為0.5-0.8m,主航道為2.5-3m。
1,方便。貨物堆的行數和層數應四舍五入為整數,便於清點和接收操作。如果稱出的貨物不是整數,應分層標明重量。
2、整潔。書庫應按壹定的規格和尺寸堆放,排列整齊、規則。商品包裝標誌應向外,易於發現。
3.保存。堆垛時要註意節約空間位置,妥善合理安排貨物位置的使用,提高倉庫容量利用率。
商品堆放的原則主要是:
1.充分利用位置空間,采取立體存儲的形式。
2.倉庫通道與堆垛之間保持適當的寬度和距離,以提高裝卸貨物的效率。
3.根據不同收發批次、包裝形狀、性質、庫存方式的要求,使用不同的堆碼工具,采用不同的堆碼形式。其中,危險品和非危險品的堆放,性質沖突的物品要區分,不能混淆。
4、不要輕易改變物品存放的位置,大多應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
5.在倉庫位置不緊張的情況下,盡量避免貨物堆碼的覆蓋和擁擠。
拓展數據商品堆疊的五大距離
貨物的堆放應在貨物堆之間進行,借貨堆應與墻、柱保持壹定的距離,留出合適的通道,以便貨物的搬運、檢查和維修。保管好貨物是非常重要的。五距是指頂距、燈距、墻距、柱距、樁距。
頂距是指貨物堆頂部與倉庫屋頂平面之間的距離。頂部間距主要是為了通風,建築頂部間距要在50 cm以上。
燈距是指照明燈與倉庫內貨物之間的空腔間隔。燈與燈之間的距離主要是為了防火。商品與燈具的距離壹般不應小於50 cm。
墻距離是指煙囪和墻之間的距離。墻體間距主要是防止滲水,便於通風散濕。
柱距是指貨物垛與房屋柱之間的距離。列距是為了防止貨物受潮,保護腳,壹股留10-20 cm。
堆疊距離是指堆疊之間的距離。堆垛間距是為了方便通風和檢查貨物,壹般10 cm就夠了。
百度百科-貨物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