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談判時,怎樣應對簽約前的額外要求?

談判時,怎樣應對簽約前的額外要求?

分析人士認為,國際組織要走出困境,歐美發達國家應該交出其在國際組織的壟斷權,與發展中國家平等協商,才能更好地解決國際問題。

又壹個夏季,又壹次失敗的多哈回合部長級會談。9個汗流浹背的日子,延續到深夜的談判,緊張而疲倦的神經——最終還是壹無所獲。7月29日,日內瓦湖畔傳來了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破裂的消息。

然而世貿組織不是唯壹壹個陷入困境的“全球俱樂部”。本月初召開的G8領導人相聚日本討論世界經濟和全球變暖等重大議題,卻收效甚微;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明確告訴伊朗停止核計劃,效果卻不明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之前的金融危機中充任救火員,但在日前的全球次貸危機中似乎更像壹個旁觀者。在全球性問題高漲(經濟普遍低迷、食品價格暴漲、能源價格飆升、金融市場動蕩等問題),信息傳遞和科技手段史前最發達的階段,這些國際組織的反應不盡如人意。

由此,改革國際組織的呼聲日益高漲。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發展中國家的崛起,歐美地區的發達國家應該交出對國際組織的壟斷權力,讓利益與問題***享,才能更好地治理世界。

本版專題文字:蔣林

現狀

國際組織怎麽了?

世貿組織:多哈談判七年無果

本報綜合報道 於2001年啟動的多哈回合談判涉及世界65億人口中55億人的切身利益,涉及全球年貿易總額的97%。2001年11月,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世貿組織第四次部長級會議啟動了新壹輪全球多邊貿易談判,即“多哈回合”,目標是要削減農產品補貼和關稅,達成壹項消除貿易壁壘的協議,促進191個成員間的自由貿易,從而協助發展中國家通過貿易致富。

由於談判中各方利益爭執不下,各成員國之間壹直未能在農業補貼和非農產品關稅方面達成***識,多哈回合壹拖就是7年。

而於今年7月21日重啟的WTO成員國部長級會議經過9天的緊張談判,7月29日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失敗。而主要大國(美國和印度)在如何啟動農產品特殊保障機制上僵持不下,特別是美國不肯在農業保障機制問題上向發展中國家讓步,導致歷時9天的談判以失敗告終。

歐盟貿易委員彼得·曼德爾森表示:“談判破裂對世界貿易體系來說是壹個重挫。我們喪失了首次達成壹個全球貿易協議、重塑世界經濟格局的機會。這實際上是集體決策的失敗。”

WTO專家、中國人民大學程大為教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WTO的成立,讓政府參與到全球的商品貿易中來,但是經過47年的發展之後,各國政府協調全球貿易問題的能力沒有得到明顯進展。從2001年啟動談判以來,幾次會議無果而終,以及今年談判時間的壹再拖延也可以看出,WTO本身的組織協調能力在減退。

原因

國際組織需要壹場變革

本報綜合報道 國際組織應該怎麽做,才能發揮應有效用,應對和解決日前諸多的國際問題?分析人士認為,改革是國際組織提高效率的唯壹出路。

改革呼聲高漲

隨著全球性問題的不斷湧現,國際組織的回應總體上緩慢陳舊並且虛弱無力。治理這個世界的主管體制需要壹場變革了。

國際組織改革的呼聲從冷戰時期就開始了。那時是為了反對美蘇兩極利用國際組織來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蘇聯解體後,美國單邊主義盛行,美國的新保守主義者認為依憑壹己之力便可以維持世界。但現在呼籲變革的聲音逐漸變得猛烈和迅疾起來。

如今,隨著各種國際問題出現(全球經濟普遍低迷、食品價格暴漲、能源價格飆升、金融市場動蕩等),要求改革國際組織的呼聲來得更猛更快。

原因壹:不夠精簡和集中?

在這種形勢下,英國首相布朗和美國財政部部長鮑爾森想重新調整全球金融規則;其他國家的領導人正投入到新興***同體中去:美國***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正推行自己創辦的民主聯盟;而亞洲國家正忙於建立它們自己的俱樂部——甚至有商討建立與歐盟相對應的亞洲聯盟。

有批評家認為,造成現今國際組織運作不暢的原因之壹,正是這些日益湧現的多個新興***同體和國際組織“觥籌交錯”,影響了全球性的國際組織的正常運作。因此,國際組織從數量上應該“精簡”,在職能上應該“集中”。

原因二:效率低下

批評家要求國際組織精簡和集中的提法是正確的,但認為不同的國際組織可以聚合在壹起,並相互取代的假設卻是錯誤的。

壹旦將安理會或者世界銀行撤銷,那些叫嚷著成立類似組織的聲音又會重新泛起。因為十萬人的維和部隊還是需要專門機構來指揮,而且還要給那些在全球資本市場上難以輕易獲得幫助的國家提供資本。國際組織發展到今天,與其完全取消它們,不如想想怎樣提高它們的工作效率。

原因三:新興經濟體沒話語權

眾所周知,經濟發展可以改變世界秩序。新興國家(***同體)的經濟增長目前已占全球經濟增長總數的壹半。而現在必須在國際組織中給這些最具活力的經濟體成員更多話語權。印度從來不希望自己成為安理會的局外人,中國也不希望自己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發言權太少,因此要使國際組織發揮效用,必須意識到世界秩序的變化,賦予這些日益崛起的新興力量話語權。

措施

分享權力 體現公平

本報綜合報道 任何解決方案都有三個局限。

首先,更合理的國際組織建設並不意味著國際問題可因此迎刃而解。G8擴容之後也沒法讓通脹自動結束,世界糧食計劃署改良之後也不能消除窮困國家的饑餓問題。其次,無論怎樣改變國際組織規則,肯定還是有成員會認為自己屬於“被遺忘的角落”。最後,不存在著完全重新洗牌的可能性。1945年聯合國建立在壹張白紙之上,因為過去的壹切秩序都已被摧毀。而現代社會不再具備這種奢侈條件,所以只能以現有的條件開始建設。

方案壹:

吸納新成員

以G8為例,很多人夢想將它削減成只由超級經濟力量參與的國際組織,參加者將只有美國、歐盟、中國和日本。這是壹個很具吸引力的主意,但貝盧斯科尼和梅德偉傑夫肯定不願意讓出自己在G8的位子。因此,更好的辦法是擴容G8規模,增加最具活力的新興經濟體。也許壹個G12集團會更適合現在的局面,讓印度、巴西、中國和西班牙也進入這個“全球俱樂部”。

方案二:

找到恰當定位

在金融組織方面,變革更容易。關鍵問題是沒找到壹個恰當的角色定位。因此,只要西方國家願意,調整這些定位很容易。世界銀行依舊充當貧困國家的捐贈人,而如今它還應成為壹個全球性事務的贊助人,譬如全球氣候變暖研究項目。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作用壹開始就是為了監測匯率而建立的,它應該成為壹個“事務失察委員會”。但真正的金融規範,還是應該保持在各國獨立管轄的範圍內。

結論:

面對改革國際組織的強烈呼聲,國際組織的既得利益者——尤其是美國——必須作出選擇。抓住權利不放,新興經濟體(如中國和印度)將不得不構建自己的俱樂部,著眼於他們自己的利益與問題。這將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全球國際組織的實力。而假如美國等大國能夠學會和大家分享權力的話,那麽全球利益和問題將被***享。這才是治理世界有效而體面的方法。

新華

時評

多哈回合談判受挫

發展中國家很受傷

雖經挑燈夜戰,世界貿易組織30多個主要成員的部長們7月29日還是未能實現拯救多哈回合談判的宏願。迄今,多哈回合談判已經走過了近7個年頭,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農業和非農產品市場準入方面長期存在的分歧依然難解。有人預計,多哈回合談判還要再耗上數年,並且前進的道路充滿變數。

首先,除了發展中國家農產品特殊保障機制有待攻克外,余下的棉花和服務貿易等問題都將成為壹道道難關。其次,世貿組織成員總數現在已達153個,各成員的立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最後,美國、歐盟和印度等多哈回合談判重要利益方的談判領軍人物明年都將更叠,這意味著各方可能還得額外需要壹段磨合期。

世界經濟少了“強心劑”

較之多哈回合談判本身,本次談判破裂更廣泛的沖擊還在於對全球經濟和多邊貿易體系的影響。

當前,全球經濟深陷金融市場動蕩、能源價格攀升和食品價格上漲三大危機,迫切需要註入壹針“強心劑”。

據估計,多哈回合壹旦談成,每年因關稅減免可為全球省下1300億美元,讓全球經濟每年獲益500億到1000億美元,而談判破裂則會讓這壹切化為烏有。多哈回合談判啟動時的本意是幫助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然而,談判持續近7年後再度破裂,無疑讓發展中國家很受傷。

多年來,美歐通過實施巨額農業補貼和高關稅壁壘保護自身農業利益。這種做法嚴重扭曲了國際農產品貿易,擠壓了發展中國家農業的發展空間。

發展中國家認為,發達國家的補貼做法長期抑制了發展中國家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他們主張,如果發達國家真的有意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那麽通過多哈回合談判協議建成公平的農產品貿易環境才是根本途徑;如果發達國家還是繼續只關心自己的利益,那麽“最受傷”的始終是發展中國家。

  • 上一篇:適合寶媽散步的語錄 能引起寶媽們共鳴的文案 ****** (精選73條語錄)
  • 下一篇:9.6米冷藏車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