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GB/T15901-1994《食品工業基本術語》第2.1條對 "壹般食品 "的定義是:"能供人類食用或飲用的物質,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不包括煙草或僅用於醫藥的物質。"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的 CODEXSTAN 1:1985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用標準》將 "壹般食品 "定義為 "供人類食用的任何物質,無論是加工、半加工或未加工的,包括飲料、軟糖以及用於制造、準備或處理食品的任何物質;但不包括化妝品、煙草或僅用於醫藥目的的物質"。 僅用於醫藥目的的物質"。雖然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的定義表述方式不同,但其含義是壹致的,概括如下:所有供人食用的物質。在 GB16740-19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準》第 3.l 條中將保健(功能)食品定義為"保健(功能)食品是壹種食品,具有壹般食品****,能調節人體機能,適合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
可作為保健食品的物品清單
(按字母順序排列)
人參、人參葉、人參果、三七、茯苓、大薊、女貞子、山茱萸、川百草、川薄荷、川芎、馬鹿胎、馬鹿茸、馬鹿骨、丹參、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麻、人參、巴戟天、木耳、白芨、麥門冬、龜甲、黃柏、側柏葉、制大黃、制何首烏、刺五加、刺五加漿果、澤蘭、澤蘭、玫瑰果、玫瑰果、知母、羅漢果、苦丁茶、苦蕎麥、金櫻子、青花椒、胡麻、胡麻花、姜黃、枳殼、枳殼、香附、珍珠、赤黴素、胡蘆巴、仙茅、蓽撥、韭菜籽、首烏藤、香蕨、補骨脂、黨參、人參、桑白皮、桑枝、浙貝母、益母草、積雪草、淫羊藿、菟絲子、野菊花、銀杏葉、黃芪、湖北貝母、番瀉葉、蛤蚧、越橘、槐花、刺五加、白蒺藜、蜂膠、刺五加、白千層、雞冠花、柴胡、枸杞子。
保健食品禁用品種名單
八角、柴胡、菊花、塊根、黃芩、川烏、廣防己、馬桑葉、馬錢子、六神丸、天仙子、茜草、水蛭、長春花、甘草、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茜、生茜草、白降丹、石蒜、關木通、農家痢、烏藥、朱砂、稻殼(罌粟殼)、紅升麻、紅豆沙、紅茴香、紅粉、羊角箭、羊躑躅、麗江山雪茄、京大薊、昆明山海棠、河豚魚、鬧羊花、青蓮、魚藤、洋地黃、洋地黃、矮牽牛、砒霜(白砒、紅砒、砒霜)、草烏、香薷、駱駝蓬、妖瘟、紅樹、鐵棍、鈴蘭、雪中壹枝蒿、黃花夾竹桃、斑蝥、硫黃、雄蕊花、雷公藤、顛茄、馬鞭草、蟾酥。
該標準規定,保健(功能)食品應具有與配料功效和最低含量相適應的功能作用。功能性配料是指能通過激活酶活性或其他途徑調節人體機能的物質,目前主要包括:
1.多糖類:如膳食纖維、香菇多糖等。
2.功能性甜味劑(劑):如單糖、低聚糖、多元糖醇糖等。
3.功能性油脂(脂肪酸):如多不飽和脂肪酸、磷酯、膽堿等。
4.自由基清除劑: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等。維生素:如維生素 A、維生素 C、維生素 E 等。
6. 肽和蛋白質:如谷胱甘肽、免疫球蛋白等。
7. 活性菌:如多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微量元素:如硒、鋅等;
9.其他類:二十烷酸、植物甾醇、皂苷(甙類)等。
隨著國外保健食品的不斷進入,人們可以在市場上看到越來越多的進口保健食品。也有壹些不法商家利用人們不知其中奧秘,趁機翻新,魚目混珠。如何挑選進口保健食品?這裏教妳5招。
1.認清進口保健食品的標誌。第壹招:認準正規進口保健食品的標誌,應有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進口保健食品批準證書》、保健食品標誌--小藍帽,以及保健食品批準文號,如 "國食健進×××號"。
2.第二招:英文在很多人看來,進口保健食品理所當然全是外文。但實際上,國家有明文規定,正規的進口保健食品,應該有規範的中文、外文對照標簽,而且中文字體必須大於外文字體。
3、第三招:驗證合格的正規進口保健食品,必須能夠提供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出具的有效衛生證書,並加貼防偽標識。
4.第四招:產地明確很多進口保健食品包裝上看不出其產地。而按照規定,產品應標註產品的原產國或地區、在我國依法註冊的代理商名稱和地址。人們可以用中英文對照檢查是否標註。同時,還可以搞清楚,妳買的到底是不是進口保健食品,不要鬧出 "made in china(中國生產)"的笑話。
5. "中國制造"。第五招:具備基本要素很多人認為進口保健食品是洋貨,可能對洋貨有要求,和國產貨不壹樣。據說很多進口保健食品的推銷員也是借此忽悠消費者。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正規的進口保健品必須具有與國產保健品相同的商標、產品名稱、生產日期、安全使用期或保質期等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