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釋迦牟尼佛舍利的分類

釋迦牟尼佛舍利的分類

舍利(梵文s/ari^ra,巴文sari^ra,藏文lus,rin%-bsrel,h!phel-gdun%) (1)指火化後殘留的顆粒狀骨頭。梵文 s/ari^ra,音譯為 Shriro、Muroiro、Shri,意為屍體、身體、屍骨或遺骸。即屍體或遺體。(1)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前者指埋葬的全身遺骨,後者指火化後的遺骨。出自《菩薩本生經》卷三 "常住不變"。還有壹種說法是,如果遺骨都放在壹個塔裏,就叫全身舍利;反之,如果遺骨放在很多地方,就叫碎身舍利(或分身舍利)。

(2)舍利有兩種:身骨(生身)舍利和法身(法身)舍利。浴佛功德經》將佛骨稱為身骨舍利,將佛法稱為法身舍利。這種舍利表明,佛滅度後,佛陀所說的教義和戒律永存不滅,眾生可以信賴。因此,相對於身骨舍利,它被稱為法頌舍利,或法音舍利。

(3)骨舍利、發舍利、肉舍利。法苑珠林》卷四十記載骨舍利為白色,發舍利為黑色,肉舍利為紅色。

後世所謂舍利,形如豆粒大小,堅固而有光澤,放在小塔中供奉。壹般認為,佛身火化後,都變成了小顆粒,質地堅固,圓錐不破。但如果是佛陀弟子的舍利,用錐子敲擊就會破碎。然而,近代在印度發現的八分佛舍利中,有壹分就像壹般人的骨頭被火燒過壹樣,既不是顆粒狀,也不是實心的。在古代,還流傳著佛頂骨、牙骨、指骨等被信徒供奉的說法。由此可見,除了顆粒狀的舍利,還有其他佛骨在流傳。安放佛舍利的塔叫舍利塔,也叫浮屠。放置佛祖舍利的寶瓶稱為舍利瓶。供奉佛舍利的法會稱為舍利會。據《長阿含經》卷 4 中的《遊行經》記載,釋迦牟尼尊者在法界城的雙樹林中涅槃後,佛舍利被分成八份。八國各立壹塔,供奉佛陀舍利。據《阿育王傳》記載,佛陀圓寂壹百年後,阿育王收集了佛陀舍利,並建造了八萬四千座佛塔供養佛陀舍利。

佛教徒之所以願意恭敬供奉佛祖舍利,是因為他們認為舍利來之不易。他們往往認為,舍利所在的位置就等於法身所在的位置。因此,供奉舍利就像供奉菩提樹、金剛座和佛陀的足跡壹樣,是為了與佛陀建立因果關系,早日證得菩提。金光明經》卷 4 "舍身"(大正 16-354a)中說"舍身是戒、禪、慧的修行,非常難得,是最殊勝的福田。大智度論》卷 59 中說(大正 25-480a):供養佛舍利,即使只有芥子大小,也是無量福田。

除了阿育王將佛舍利集於八萬四千件寶物中並建造八萬四千座塔的事例之外,在其他地方供奉佛舍利的事例也時有發生。例如,《高僧法顯傳》"師子國(錫蘭)"條記載,國王城中有佛牙舍利。大唐西域記》卷 11《僧伽羅國(錫蘭)》條載,王宮側有佛牙舍利塔。據《法顯和尚傳》記載,那伽王國的伊洛城有壹座佛頂骨舍利殿。據《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中玄照壹文記載,玄照曾前往迦毗羅衛國朝拜如來頂骨舍利。大唐西域記》卷十二,玄照回國後,請取如來肉舍利壹百五十粒帶回。宋高僧傳》卷壹,義凈還朝,得舍利三百粒。

關於佛舍利的靈驗事跡,古代即有傳聞,而因心誠得佛舍利的記載也屢見不鮮。據《高僧傳》卷壹《康生會傳》說,吳孫權本不信佛,嘗召康生會問佛教靈異之事,生會請期三七日,感舍利,五色光耀,孫權使力砧之,砧即沈而舍利不損,孫權大為嘆服。關於這些事例,《三寶記》、《廣弘明集》、《法苑珠林》等書均有記載。

唐朝時,長安城外法門寺(原名阿育王寺)供奉的佛舍利受到朝廷的尊崇。憲宗元和十四年(819 年),韓愈上《諫迎佛骨表》,稱夷人(佛)之枯骨入宮,宜置水火而鏟之雲雲。皇帝見表大怒,貶為潮州刺史,命張仲素為佛骨撰碑。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令陳留再建八通寺靈感塔,供奉佛指舍利,皇帝親制祝文以迎之。此後,崇奉舍利之風依然盛行。

此外,記述僧人與舍利的人也很多。宋高僧傳》卷七《西園傳》載,西園圓寂後,塔比其遺骨,得舍利七百余粒;同傳卷七《玄約傳》記述並收玄約舍利數百粒。舍利是梵語,意為骨,或靈骨,或實子。在佛教中,舍利通常指佛陀、高僧圓寂後的屍骨、毛發或遺體,火化後的結晶,故被尊為佛教聖物。舍利有兩種:身骨舍利和法身舍利。佛遺骨稱為身骨舍利,法門寺佛指舍利,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僅存的佛指舍利。佛經稱其為法身舍利,表示佛法不滅。舍利分為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釋迦牟尼圓寂後,印度八國國王接受了佛祖舍利,並建造了塔供養舍利。壹百六十年後,阿育王統壹印度,又將舍利分裝成無數佛塔分布各地。廣東南華寺保存完好的六祖慧能禪師真身舍利被稱為全身舍利。

生身舍利和眾生舍利是有區別的。拜佛見舍利、眉間取舍利、刻佛銹像取舍利、剃發花端取舍利等等,這種舍利都與生理現象無關,也不是什麽藥物凝結或人工制造的。這種舍利子與生理現象無關,也不是任何藥物凝結或人工制造的。而是通過長期修持戒律和智慧,持有壹顆真誠的心而獲得的,這就是所謂的僧伽舍利。僧伽舍利即佛陀和大師們的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

常見的舍利有三種顏色:白色是骨舍利;黑色是發舍利;紅色是肉舍利。只有佛舍利有五種顏色,因為佛舍利不受萬物破壞。佛之初心有四種:壹雲未了,眾生界未盡,我願亦未盡。故以大悲境界,化身度眾生。雖已圓寂,卻留下舍利,流傳於世,讓人看了頂禮膜拜,心生善念。因此,願力猶在。慈悲仍在熏陶。如《涅槃經》雲:為勝金剛定,自破金剛身,不舍大悲心,舍利尚分布。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高僧釋惟<贊法門寺舍利>詩雲:

寺名已富布金達,塔下從來梵夾傳。

可笑宗門相爭鬥,吾人道路各不同。

世人腐骨在黃土,佛祖浮屠卻倚青天。

谷爐山爐不壞,錘斧霜斧尤堅。

三千界中無等閑,十九名號最有緣。

百代王孫競供奉,六朝子弟修清新。

能跪拜,則罪隨缺;能低頭,則果漸圓。

三層風檐壓魯地,九盤車輪壯秦川。

經說釋迦外有我,今古聖賢我已厭。佛祖、菩薩、羅漢、出家為道的高僧都有舍利。如果是佛祖舍利,錘打不碎,如果是弟子舍利,撞擊必碎。

宋仁宗禦制《舍利贊》雲:

三皇蓋地質,五帝已化塵。

夫子聖人誇其絕,老夫子亦言其真於世。

埋骨空冢,何以示後人?

唯有吾師金骨在,壹朝煉成顏色常新。

  • 上一篇:公務員醫保住院報銷比例
  • 下一篇:註冊醫療器械公司需要準備哪些資料?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