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食品企業應急預案

食品企業應急預案

食品企業應急預案範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意外事故時有發生。為了避免事情變得更糟,經常需要提前準備應急預案。如何準備應急預案?以下是我整理的食品企業應急預案範文,供大家參考,希望對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幫助。

食品企業應急預案1 1,目的

為防止因操作系統不完善或其他因素造成的不安全隱患,確保公司聲譽,同時有效、快速、全面進入應急調查程序,將損失降低到最低點,保障正常生產,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實現顧客滿意,特制定以下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2.適用範圍

適用於公司生產的所有生產過程和產品。

3.責任

3.1副主任是產品安全小組的組長,負責產品安全應急的全面工作。

3.2安全小組成員的職責請參考《產品安全小組成員職責》。

4.工作程序

4.1啟動產品安全應急程序。

4.1.1未經副主任同意和授權,任何部門不得啟動產品安全應急預案。如果產品安全程序是由政府部門或其他原因啟動的,必須立即向廠長報告情況。

4.3產品安全組組長制作產品安全組聯系人名單,包括:姓名、職務、聯系電話、職責。

5.生產中突發事故的處理

5.1突發事件報告,任何團體和個人都有權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突發事件。當獲得有關緊急情況的信息時,立即向公司安全應急小組報告。重大突發事件應在1小時內上報,不得隱瞞、緩報、謊報。

5.2應急小組成員接到緊急情況的信息或報告後,應立即調查、分析和總結情況,並在規定時間內向副主任報告。

5.3根據突發事件的發展趨勢,突發事件報告分為初始報告、動態報告和總結報告。

初步報告的內容:分析突發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覆蓋範圍、潛在影響、發展趨勢以及根據突發事件應采取的措施。

動態報告內容:根據突發事件的發展趨勢,及時報告突發事件的發展變化和采取的對策或處理措施。

總結報告內容:根據突發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應對措施的處置結果,對今後類似突發事件的預防和建議。

5.4在處置、調查和評估後壹周內,各責任人應向公司領導小組提交書面總結報告。總結報告應包括以下基本內容:對事故原因、發生過程和後果(包括人員和產品的傷亡和經濟損失)的分析和評估,主要應急措施及其效果,主要經驗教訓等。公司領導班子要對事故進行調查評估,總結經驗,找出問題和重點,提出改進建議,進壹步做好應急工作。

5.5獎勵與問責,對在安全突發事件處理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團體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對處置工作中有失職、瀆職等行為或者遲報、瞞報、漏報重要信息的責任人,依法依規予以處罰。

6.召回和不安全產品

6.1召回是指按照規定程序,通過換貨、退貨、補充或更正消費指令,及時消除或減少因其生產的某壹批次或類別不安全食品中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活動。

不安全食品是指已經或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食品,包括:

(壹)造成食品汙染、食源性疾病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死亡的食品;

(二)可能造成食品汙染、食源性疾病或者危害人體健康的食品;

(三)含有可能對特定人群造成健康危害的成分但未在食品標簽、說明書上標註,或者標註不完整、不清楚的食品;

(四)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不安全食品。

6.1.1如果客戶反應某壹產品存在上述食品安全隱患,公司將指定該批次所有產品為可疑產品。有類似產品的地區或個人有權及時向領導匯報。

6.1.2對於客戶退回的產品,應急小組組長應召開小組成員會議,分析召回原因,確定召回產品類別(名稱、序列號、生產日期等。)和召回數量。

6.1.3可疑產品到達公司後,負責接收的應急小組成員根據發貨記錄確認產品是否與其相符。

6.2已自檢並發送給顧客的不合格品。

6.2.1壹旦發現不合格品,負責銷售業務的應急小組成員應根據《產品召回聯系單》通知顧客,以防止不合格品的進壹步擴散。

6.2.2向客戶解釋清楚召回原因,並與客戶協商召回數量。

6.3可疑產品到達公司後,由質檢部監督,成品倉庫接收。接收到的產品用庫存品存放卡標註“不合格”、“待檢”、“待處置”,然後放入成品倉庫的不合格品(可疑品)存放區。未經公司和質檢部門同意,不能出庫。

6.4處理召回產品的程序,以及產品的重新分類、降級或報廢。

6.4.1查明退貨原因並處理。

6.4.2由原料和添加劑引起的不合格品:在問題消除之前,物流部應通知供應商並停止其原料供應。

6.4.3包裝材料引起的不合格品:物流部通知供應商並限期整改,確認整改後方可停止供應包裝。

6.4.4將生產加工過程中造成的不合格品通知車間負責人,並限期制定糾正措施,追查責任人。

6.5如有必要,產品在下列情況下應立即通知質量監督部。

6.5.1消費者投訴、食源性疾病事故和食品汙染事故。

6.5.2通知的內容如下:

6.5.3召回原因

6.5.4召回類別:名稱、編號、生產日期等。

6.5.5與召回相關的數量(公司開始召回食品的數量、召回時產品的數量分布、公司召回產品的剩余數量)。)

6.5.6召回產品的地區分布:按銷售地點、城市和州列出批發商或零售商的名稱和地址,如果出口,則按出口國列出。

6.5.7.分析摘要

產品召回措施完成後,質量部會同相關部門分析根本原因,確定必須采取哪些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分析結果,填寫召回事故匯總表,報團隊批準,實施相應措施。

食品企業應急預案。適用範圍

1.食品生產領域突發質量安全事件,是指本縣壹家或多家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加工的食品因嚴重質量問題突然發生急性中毒,危害人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的事件(以下簡稱“突發事件”)。

2、本預案適用於縣級質量技術監督局應對本縣行政區域內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包括突發事件的報告、調查、分析、處理和事件備案。

二、工作原理

貫徹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工作方針,遵循統壹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依法處置的原則。

第三,工作流程

突發事件(預警)-向縣領導、市局或相關部門報告-事件現場應急處理-現場記錄和報告-參與事件調查-提出處理意見-立案報告-結案。

第四,事件的分類

根據突發事件對人民群眾的危害程度和範圍,突發事件分為壹般事件、重大事件和重大事件,有下列情形之壹的,啟動本預案。

1.壹般事件:食用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加工的食品後,1-5人壹次性發生急性食物中毒,或10人以上10人以下的群體感到身體不適,但未發生死亡的突發事件。

2.重大事件:食用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加工的食品後,造成5-10人中毒或1-2人死亡的突發事件。

3.重大事件: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加工的食品造成食用後壹次性急性中毒10人以上,或者死亡3人以上的緊急情況。

動詞 (verb的縮寫)處置機構

1,機構設置。質量技術監督局設立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統壹領導和指揮本行政區域內的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指揮部實行首長負責制,大田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任指揮長,分管副局長任副指揮長。指揮部下設事故調查組、有害食品回收組、後勤保障組三個應急小組,由綜合管理股、監督檢查股、辦公室等相關人員組成。綜治股主要負責事故調查,監督檢查股主要負責有毒食品回收,辦公室主要負責車輛調度、信息資料、後勤保障。

2.指揮部的主要職責:組織指揮檢驗機構、救援隊伍、事故多發單位等力量在事故現場實施應急救援,控制事故蔓延和擴大;核實現場人員傷亡和損失情況;落實領導部署的相關應急救援措施;采取積極措施平息事態,防止事態擴大。

3.指揮員的主要職責:負責召集參與應急救援的各部門、各單位的現場領導,研究現場救援方案,制定具體的救援措施,明確各部門、各單位的職責分工;負責指揮現場應急救援工作。

4.副指揮職責:負責組織實施具體的救援措施。

六、突發事件的報告

1,舉報系統。事故發生後,接警人應立即向指揮員報告,指揮員應在1小時內向縣政府和市局分管領導報告,並根據情況通知公安、經貿、工商、衛生等相關部門。

2.報告的內容包括:

(1)事件發生單位的名稱、地點、聯系人、電話;

(2)事件發生的時間(年、月、日、時、分);

(3)發生事故的食品名稱;

(4)事件類別;

(5)人員中毒、昏迷和死亡。

七、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

1,事故發生後,指揮部應在30分鐘內完成召集事故現場有關人員處理並趕赴現場。

2.采取緊急措施,協助人員救援和現場保護,第壹時間進行采樣檢驗或檢查,及時保存相關證據,防止事故單位被破壞。

3.責令造成食品質量安全事故的企業立即停產整改,立即對事故現場相關設施采取封存措施,防止危害繼續和汙染環境、水源。

4.做好同樣質量問題食品的回收工作。責令生產者配合追回已售出的質量問題食品,並通知相關經銷商停止銷售有毒食品,同時通知工商、衛生等部門采取相應措施。

5、縣局實行24小時專人值班,保持通訊暢通,交通工具隨時調用。

八、事故調查

1.根據事故發生的區域和範圍,事故調查組部署對相關產品生產加工單位開展拉網式檢查和調查。

2、事故調查人員應深入事故現場,采取查閱相關資料、調查取證等方式進行認真細致的調查。查明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人員受傷情況;查明事故發生的基本過程;查明事故涉及的食品範圍;摸清食品生產、銷售、庫存情況。

3.調查組依法查封或者扣押庫存的涉嫌食品、原料和生產設備,對企業及其產品進行全面檢查和調查,並做好詳細記錄;對已售出且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食品,要責令企業限期收回,防止事故擴大。

4、根據技術要求和標準,對企業的工藝流程進行檢查,對原材料、產品等進行抽樣檢查或檢驗。、檢測機構及時出具檢測報告(有時間限制的除外),獲得檢測結論後及時向調查組報告;調查組根據收集到的證據,整理案卷,及時向指揮部匯報調查結論。

5.事故調查組在現場調查取證的基礎上,及時分析事故原因,形成事故調查報告。

九。信息的發布和報告

1.應急領導小組統壹負責突發事件的對外信息報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發布尚未公開的突發事件相關信息。

2.突發事件依法處置後,領導小組辦公室應當將突發事件總結書面報告相關部門。

食品企業應急預案三是按照上級關於學校突發事件“沈著應對、措施果斷、反應迅速、處置高效”的總體要求。在做好學校食品采購、加工、消毒和留樣工作的基礎上,為盡可能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保障師生健康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特制定本預案。

壹、成立食物中毒應急領導小組。

團體領袖

成員:

食物中毒應急領導小組負責食堂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和學校衛生安全評估。統壹指揮食物中毒事件處置,協調各方力量進行緊急救助,控制事態發展,並做好善後工作,落實整改措施,盡快恢復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二、廣泛開展預防食物中毒的宣傳教育。

廣泛深入開展預防食物中毒宣傳,結合學校實際,充分利用廣播、黑板報、海報、實物標本等多種形式,宣傳普及相關食品衛生知識,減少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三、食物中毒預防措施:

1,建立健全食品衛生管理規章制度,並切實落實到位。

2、進壹步加強食堂衛生管理。嚴格控制檢查、驗收和消毒。加強索證管理,凡供應食品的,都要索證,加強環節管理,註重提高環節管理質量;加強餐具管理,嚴格清洗消毒程序。

3、對食堂工作人員進行經常性教育。註重食品衛生法制教育培訓,提高食堂工作人員的衛生意識和法律意識,做到持證上崗。

4.註意食堂的環境衛生和食堂工作人員的個人衛生,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體檢。如發現有不適合食品工作的,應及時調離崗位。

5.控制細菌汙染,按照食品分類和低溫儲存的衛生要求儲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爛變質。

四、食物中毒的應急處理:

對於食物中毒的人,如果癥狀較輕,應及時聯系醫院醫生,對患病者進行緊急對癥治療,做好病情記錄,保持患者上吐下瀉情況良好。中毒嚴重者應及時送往就近醫院,並有詳細的病歷記錄。學校會及時調配車輛,在最短的時間內送到醫院救治。如有必要,撥打120將患者送往醫院急救。

動詞 (verb的縮寫)協調調查並采取相應措施:

中毒事件發生後,學校積極及時詢問就餐人數、所吃食品及患者人數癥狀,現場檢查就餐場所衛生狀況、衛生許可證及從業人員健康證辦理情況,分析中毒原因及可能引起中毒的食品,封存現場及可疑食品,追查食品及原料來源,對患者嘔吐物及可疑食品進行采樣,送上級防疫檢查部門檢驗。

六、食物中毒總結報告:

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後,應對事件後果,自覺查找工作不足,總結改進,加強管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同時向上級作出書面報告。

  • 上一篇:馬應龍八寶眼膏簡介
  • 下一篇:藥品重金屬檢驗的教學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