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什麽是太空藥

什麽是太空藥

在近年中國航天事業不斷為國人帶來榮譽與自豪感的背後,更多的是太空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而對空間生命科學研究更是其中的重要研究領域。同理,在國內壹些企業“太空藥”橫空出世的背後,人們更關註的是太空醫藥產業未來的種種懸念。

記得在中央電視臺對“神六”的直播節目中,第壹個廣告就是“神舟三號口服液”,為了這壹刻,陜西享通集團總裁趙恒足足等待了10個月。

在10月19日作客CCTV2“財富故事會”欄目時,趙恒表示,原定計劃是在去年“神舟五號”上天時開始對產品進行大規模的推廣活動,但由於有關藥品證書等關鍵材料還沒有齊全而令推廣活動推遲,因此留下了很大的遺憾。事實上,在“神舟六號”發射前10個月前,公司便已經具備了規模化生產和全面推廣招商的條件,但公司遲遲未動,壹直等“神舟六號”上天的這壹刻,才開始全面的推廣和招商活動。他表示,在最近的招商推廣中,已經實現了四五千萬元的銷售額。

此前兩天,亨通集團在西安曲江賓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對外宣布,我國第壹個“太空藥”——“神舟三號口服液”已進入產業化階段。該集團表示,“神舟三號口服液”列入國家863計劃後,先後4次搭載“神州”號飛船、4次搭載我國研制的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進行太空育種實驗,篩選出了高效優良菌株,並在陜西楊淩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進行規模化生產,其多肽的含量較同類產品高3.5倍。除了“神舟三號口服液”,該公司目前還有“泰樂星”系列泰樂菌素產品生產菌株同樣經過連續的空間搭載誘變,亦宣稱為“太空藥”。

據了解,目前國內***有兩家醫藥企業宣稱利用了太空技術生產醫藥保健品,除了上述的亨通制藥外,另外壹家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發起成立的股份制企業——北京東方紅航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其主要從事具有航天生物特色的醫藥、保健食品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目前已生產“東方紅壹號”和“天曲益脂康片”兩種太空保健食品。

企業雄心勃勃

北京東方紅航天生物公司總經理邱斌表示,航天生物技術與空間制藥是新壹輪太空競賽的焦點之壹。由於空間資源的緊缺、昂貴,航天生物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無不與人類最前沿的現代生物技術(如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等)緊密相連,成為世界各主要發達國家競相投資的熱點,東方紅公司將大力開展航天生物技術這壹世界前沿科技的研發與應用。

據了解,成立於1997年的北京東方紅航天生物公司隸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早在1999年“神舟壹號”發射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生物實驗室”就搭載了能產生他汀成分的天曲母菌,經地面篩選後,科學家們發現,這種天曲母菌的他汀產量提高了1倍多,耐硒能力也顯著增強,後來這個產品被取名為“天曲益脂康片”。此後,“神舟二號”、“神舟三號”又分別搭載了肝病菌種及抗癌菌種,目前醫學專家們正在加緊攻關,新的治療肝病和抗癌藥物可望在3年內問世。

該公司企劃總監範學文表示,搭載飛船上太空並不是什麽特別的事情,關鍵還要靠空間生命科學領域科學家的進壹步分析研究,能夠把空間技術真正應用到醫藥研發生產當中。東方紅航天生物已在北京懷柔縣建成了占在2.5萬平方米的中國首個航天生物產業化基地,未來三五年內公司還將在太空醫藥保健品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上進壹步深入開拓。

陜西亨通光華制藥有關人士介紹,該公司生產的OTC免疫增強藥品“神舟三號口服液”是目前國內惟壹利用太空搭載技術生產出的純生物制劑多肽類藥品,主要用於治療免疫機能低下導致的各種疾病。該藥菌種已連續6次搭載“神舟”系列壹號、二號、三號、四號系列航天飛船和第18顆、第20顆返回式科學與技術實驗衛星進行太空誘變育種和科研實驗,並取得了成功。

該公司表示,目前已經投資7000萬元擴建生產線,從而形成了年產5億支制劑的生產規模,並在今後3年內將“借殼上市”,“2006年前實現銷售額超百億元大關”。為此,公司已與靈諾營銷策劃機構等國內3家策劃咨詢機構強勢組合,“今年已投入5000萬元廣告費”。

據S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的數據,今年1~5月全國化學原料藥工業企業經濟統計中,陜西亨通光華制藥的利潤排在50強的第21位,銷售收入名列第50名。

未來懸念重重

據美國政策中心預測,到2010年,美國太空生物制藥收入將高達270億美元。那麽,中國太空醫藥產業未來的發展之路又會是怎樣的呢?

陜西光華制藥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我國宇航員只是初次進入宇宙空間,對空間制藥、動植物在空間長期生長發育和遺傳變異因素分析等壹些復雜和長期的研究工作剛剛開始。同時,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生物實驗室科學家謝申猛說,美國、前蘇聯很早就發現空間中植物、微生物的變異,但他們只重視基礎理論和空間醫學研究,更多的是考慮這種變異對宇航員的影響,而忽視了空間誘變育種的應用。在空間生命科學研究方面,我國早在1986年12月就決定應用衛星搭載生物材料進行空間生物學研究,較早介入到航天誘變育種的探索,由於中國在空間誘變育種領域的成績,國際上已經開始重視這方面的研究。

北京華經縱橫經濟信息中心生物醫藥部高飛博士告訴記者,關於太空產業,目前關註較多的是太空農業,1995年開展航天育種研究工作以來,已獲得高產優質黃瓜、青椒等品種。在近年內,太空農業的產值估計在幾十億元人民幣以上。但太空醫藥產業發展稍慢,這與藥品管制嚴格有關。預計在3~10年內,太空醫藥產業化能夠有較大規模的發展。最有希望的項目包括:培育抗生素高產菌種和品質更好的中藥材、研發新的化學和生物技術藥物等。太空技術基本上都是通過遺傳、變異原理實現的,目前的太空技術主要是太空育種技術。因為太空中存在地球上所沒有的誘變條件,具體包括各種高能射線和微重力環境,因此,太空誘變可能使被搭載生物獲得更多的突變體。另外,微重力環境也可能影響細胞的結構,產生壹些非遺傳/非DNA的變異。微重力環境還可能影響蛋白質和壹些分子的反應結構動力學,使科學家能夠進行地面上不能完成的化學反應,使人類獲得在地球環境中不能產生的新的物質結構,這些也將影響到化學制藥行業。因此,飛船上可以搭載植物的種子、微生物菌體、真菌孢子、動物精液、動物細胞和組織等材料。

關於太空技術對醫藥產業的影響,中國醫學科學院科技產業處張玲博士告訴記者,太空技術的應用主要對新藥研發領域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看到,太空誘變技術能夠給人類帶來更好的中藥材、發酵用菌株和細菌、真菌類保健品。但短時間內,太空技術的應用還不能對醫藥產業產生太大的影響。從長遠來看,太空微重力環境可能促進目前進展緩慢的新化學藥的研發。

張玲表示,在醫藥方面,太空技術可以應用到中藥、西藥、保健品的研發中,因為絕大多數中藥材都是植物?通過太空搭載中藥材的種子,就有可能得到品質更好的藥材;對於利用微生物發酵方法生產的化學藥物和原料藥太空搭載可以誘變這些微生物產生更多變異,從而可能篩選出產量更高的菌株;保健品的原料中有很多是中藥材和屬於微生物(如雙歧桿菌等)的大型真菌?它們同樣可以有效地利用太空技術。

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在《神舟四號生物實驗獲得初步結果》的報告中認為,我國利用微重力資源進行“太空藥”探索新方法,將制造出更多的名貴藥物,同時大大降低藥物成本,減輕老百姓的用藥負擔。

  • 上一篇:蚯蚓在中醫中起什麽作用?
  • 下一篇:治療甲溝炎的外用偏方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