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sondium氰化物
3國標編號61001
4箱。143339
5中文名稱氰化鈉
6英文名sondium氰化物
7氰化鈉別名山奈酸鈉;山奈;山奈素鈉
8分子式NaCN
外觀和性質:白色或灰色粉末狀晶體,有淡淡的氰化氫氣味。
10分子量49.02
11蒸汽壓0.13千帕(817℃)
12熔點563.7℃
13沸點1496℃
14溶於水,微溶於液氨、乙醇、乙醚和苯。
15密度相對密度(水1)1.6
16穩定。
17危險標誌13(無機劇藥)
18主要用於金銀等貴金屬的提煉和淬火,也用於塑料、農藥、醫藥、染料等有機合成行業。
19健康危害的侵入途徑:吸入、攝入和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抑制呼吸酶,導致細胞內窒息。急性中毒可由吸入、口服或經皮吸收引起。口服50 ~ 100 mg可引起猝死。非猝死在臨床上分為四個階段:前驅期,有粘膜,呼吸加快加深,乏力,頭痛,舌尖,口服後口腔麻木;呼吸困難包括呼吸困難、血壓升高、皮膚黏膜鮮紅等。驚厥時出現癲癇發作、昏迷和呼吸衰竭;癱瘓期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心跳停止死亡。長期接觸少量氰化物導致神經衰弱綜合癥,眼睛和上呼吸道。會引起皮疹。
毒理學數據和環境行為毒性:劇毒。
急性毒性:LD506.4mg/kg(大鼠經口);4300微克/千克(大鼠腹腔)
生殖毒性:倉鼠著床低毒劑量(TDL 0):5999mg/kg(妊娠6-9天),引起胚胎毒性。肌肉骨骼和心血管系統發育異常。
汙染源:氰化物是壹種劇毒物質,其汙染事故常發生在電鍍、煉金、熱處理、煤氣、焦化、制革、有機玻璃、苯、甲苯、二甲苯、攝影、農藥等生產過程中。
代謝降解:體內遊離氰基的主要代謝途徑是在硫氰酸鹽(或β巰基丙酮酸硫轉移酶)的催化下與硫發生加成反應,轉化為毒性較低的SCN(僅為CN毒性的1/200)。然後通過尿液、唾液、汗液等排出體外。
遊離氰基也可與體內含鈷的化合物結合,如羥鈷胺素(維生素B12),形成無毒的氰鈷化合物。因此,臨床上有用羥鈷胺素或乙二胺四乙酸鈷搶救急性CN中毒的報道。
人體對CN有很強的解毒功能,氰化物是非累積性毒物。當少量不產生毒性劑量的外源性氰化物進入體內時,可迅速轉化為無毒或低毒物質而排出體外。
氰化物在地表水中很不穩定。當水的pH值大於7且有氧氣存在時,可被氧化生成碳酸鹽和氨。地表水區存在能分解利用氰化物的微生物,也能通過生物氧化將氰化物轉化為碳酸鹽和氨。因此,地表水中氰化物的自凈過程相當迅速,但水體中氰化物的自凈過程還受水溫、曝氣度(攪拌)、pH、水面大小和深度等因素的影響。
土壤對氰化物有很強的凈化能力。進入寺廟土壤的氰化物,除了逃逸到空氣中,還有壹部分被植物吸收,在植物體內被同化或氧化。殘留在土壤中,部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轉化為碳酸鹽、氨和甲酸鹽。當氰化物持續汙染時,土壤微生物經過馴化和繁殖,可以產生適應性微生物類群,對氰化物的凈化作用很大。因此,在壹些長期以汙水灌溉低濃度含氰工業廢水的地區,土壤中的氰化物含量幾乎沒有積累。
殘留和積累:自然界對氰化物汙染有很強的凈化作用,所以壹般來說,外源性氰化物不容易在環境和體內積累。只有在壹定條件下(意外排放、高濃度持續汙染),氰化物才會在環境中殘留和積累,從而對人和生物造成潛在危害。
遷移轉化:氰化物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動物和植物都含有壹些氰基,有些植物,如苦杏仁、銀杏、堅果、木薯和高粱,含有相當數量的氰苷。它水解後從大陸上釋放出氰化氫,在壹些普通谷物和蔬菜中也能檢測到微量氰化物。
氰化物也廣泛存在於土壤中,隨著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減少,其含量為0.0030.130mg/kg。天然土壤中的氰化物主要來源於土壤腐殖質。腐殖質是壹種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其核心由多元酚聚合而成,並含有壹定量的含氮化合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產生氰化物和苯酚,因此土壤中氰化物的背景含量與有機質的含量密切相關。
由於氰化氫易揮發,大部分氰化物易溶於水,所以排放到自然環境中的氰化物容易被水(或大氣)淋濾、稀釋和擴散,具有很強的遷移能力。氰化氫和簡單氰化物在地表水中非常不穩定,氰化氫容易逃逸到空氣中;或者當水的pH值大於7且有氧氣存在時,也可被氧化生成碳酸鹽和氨。簡單氰化物在水中很容易水解成氰化氫。如果水中含有無機酸,即使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生成的碳酸(弱酸)也能加速這種分解過程。
HCN有苦杏仁味,易溶於水擴散形成氫氰酸。氰化物壹般為無色晶體,在空氣中易潮解,有微弱的HCN氣味,可使水產生杏仁味。氰化物中毒的癥狀有:粘膜、嘴唇和舌頭麻木、頭痛、頭暈、下肢無力、胸悶、惡心、嘔吐、血壓升高、心悸和哮喘。嚴重者,呼吸不規則,逐漸昏迷,痙攣,大小便失禁,血壓下降,呼吸迅速紊亂而死亡。
危險特性:不可燃。它與硝酸鹽、亞硝酸鹽和氯酸鹽發生劇烈反應,有爆炸的危險。遇酸會產生劇毒易燃的氰化氫氣體。在潮濕的空氣或二氧化碳中,會慢慢放出少量氰化氫氣體。
燃燒(分解)產物:氰化氫、氮氧化物。
21現場應急監測方法試卷法;快速試管法;化學試劑試驗組法;分光光度法;離子選擇電極法《突發性環境汙染事故應急監測與處置技術》萬本泰主編。
氣體快速測量管(氰化物)(Doelger公司產品)
22實驗室監測方法比色法(GB748,687,水質)(氰化物)
23環境標準中國(TJ3679)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最高容許濃度為0.3mg/m3(HCN)【皮膚】中國(GB574985)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為0.05mg/L(氰化物)中國(GB504892)農田灌溉水質標準為0.5mg/L(氰化物)。)ⅰ類、ⅱ類、ⅲ類、ⅳ類、ⅴ類0.001.01.05 0.1 > 0.1中國(GB1160798)漁業水質標準0.005mg/L(氰化物)中國(GHZB11999)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總氰化物第二類是0.005;第三類是0.10;0.20中國(GB89781996)第四類廢水綜合排放標準(總氰化物?)初級0.5毫克/升次級0.5毫克/升
三級1.0毫克/升
中國(GB50581996)固體廢物浸出毒性鑒別標準值1.0mg/L(氰化物)24泄漏應急措施。必須佩戴防毒面具和手套,清掃幹凈並倒入大量水中。加入過量的NaClO或漂白粉,靜置24小時,確認氰化物完全分解後,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汙染區用NaClO溶液或漂白粉浸泡24小時後,用大量水沖洗,沖洗後的水放入廢水系統統壹處理。對於HCN,應將氣體送入通風櫃或引入碳酸鈉溶液中,加入等量的NaClO,用6mol/L NaOH中和,汙水放入廢水系統統壹處理。
25防護措施呼吸系統防護:在可能接觸毒物時,必須佩戴頭罩式電動送風過濾式防塵呼吸器。建議在緊急救援或疏散時使用自給式呼吸器。
護眼:已經做了呼吸防護。
物理防護:穿壹體式膠帶防毒服。
手部保護:戴橡膠手套。
其他:工作場所禁止吸煙、飲食。下班後徹底打掃。將被毒物汙染的衣服分開存放,洗凈備用。車間應配備急救設備和藥品。經營者要學會自救和互救。
26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下被汙染的衣服,用流動水或5%硫代硫酸溶液徹底沖洗至少20分鐘,並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看醫生。
吸入:迅速離開現場,到空氣新鮮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呼吸困難,給氧氣。當呼吸和心跳停止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不要使用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吸入亞硝酸異戊酯,看醫生。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用1: 5000高錳酸鉀或5%硫代硫酸鈉溶液洗胃。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