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青島歷史

青島歷史

遠古時代

舊石器時代,青島所在地區是壹片溫帶森林,有大量生物在此生存繁衍,出土了大量化石。新石器時代,東夷族的宗法氏族從事農耕活動,發展了狩獵、畜牧和海洋捕撈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註 3]和牙克石文化[註 4]。夏朝時,這裏的居民多為萊夷;商朝時,這裏是萊國的領地;西周時,這裏屬於萊、夷、莒、桀四國的封地。春秋初期,為桀國、夷國和萊國的領地。567 年,齊國滅掉了萊國,今天的青島市大部分屬於齊國。齊國在其南部邊境修建了千裏長城,以抵禦外敵入侵,其遺址至今猶存。戰國時期,即墨成為齊國五都之壹;瑯琊[註 5]是重要的海港城市;公元前 476 年,齊國與吳國發生了中國歷史上第壹次海戰。秦始皇曾三次親臨瑯琊郡,修建了瑯琊臺,並派徐福東征朝鮮和日本。前膠東王劉徹即位後,多次到瑯琊和不岐(bùjī,今城陽區),派人入海求仙。前70年,河南郡以東49縣發生大地震,6000多人遇難,瑯琊的城樓、瑯琊臺、秦漢宮殿、宗廟、港口等全部被毀,自此,瑯琊衰落,郡治外遷。

公元623年,膠西縣改為高密縣,置板橋鎮,該鎮商船往來頻繁,與東亞、南亞、西亞等地區貿易廣泛,成為北方大港,也是朝廷軍隊通往高麗的軍事中轉站,經濟、軍事地位十分重要。五代十國時期,由於戰亂頻繁,政權更叠,板橋鎮及其周邊地區趨於蕭條。宋代,經濟再度繁榮,對外貿易迅速發展。後來,由於宋遼對峙,登州、萊州等港口關閉,板橋鎮成為北方唯壹與外界通海的港口,也是宋代五大港口之壹,密州市舶司和臨海水師都在此設立。板橋在與高麗和日本的貿易和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142年,宋金議定設立膠西碼頭進行海上貿易,下設板橋鎮和張倉鎮為分碼頭;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詔開通膠萊運河,歷時兩年建成,開辟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峽運河;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設立膠州、平度府。1372 年,為抵禦倭寇,在靈山灣畔設靈山衛,轄膠州、小河寨、靈山衛;1374 年,衛所官兵擊退倭寇,追至琉球,有力地打擊了外敵入侵。1402年,在即墨東海岸設鰲山衛,轄浮山、熊崖,1537年朝廷疏浚膠萊運河,開鑿馬濠運河,使航程縮短700多裏,方便了通航,促進了航運貿易的發展。

建置初期

1734年至1735年,撤銷靈山衛、鰲山衛,但因海防需要,許多港口仍是清軍駐紮之地。1859 年,青島港設工商稅務分局。1865 年,清政府在青島地區設立 9 個東關分關、分卡或代辦處,監督進出港口的船只和貿易稅收等,青島港口市場逐漸繁榮。1884 年,青島開埠。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法國越占膠州灣,清政府下令港口戒嚴,200名軍隊駐紮青島港,後撤走。1891年,清政府決定在膠州設防,修建木橋供水師碼頭使用,也就是今天前海棧橋的前身;6月14日,清政府內閣發布上諭,批準設立膠州防務,這就是後來被認定為青島建城之初的膠州。1892 年,登州總兵張高遠移兵膠澳,在青島村建總兵府。1894 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將軍率部參戰,膠澳防務陷入停滯。1895年,將軍回到膠澳,繼續修築防禦工程,重修了通往膠澳的大路,青島口成為重要港口和海防要地。

1896年,俄國太平洋艦隊以越冬為名,進駐膠州灣,試圖建立海軍基地,但以失敗告終;同年12月,德國正式向清政府提出租借膠州灣的要求,遭到拒絕。1897年11月14日,德國以 "朱諾案 "為借口,派兵登陸並占領青島灣。1898 年 3 月 6 日,中德兩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1899 年 10 月 12 日,德皇威廉二世將租借地內新建的市區定為租借地首府,命名為 "青島";同月,中方界務委員喻希傑、彭毓孫與德方界務委員羅盛達簽訂《潮汐平定合同》和《界約》,青島作為壹個城市正式誕生。同月,中方劃界委員喻希傑與德方劃界委員彭玉孫簽訂了《潮平合同》和《界約》。政府高價購買並拆除了原有的中國村莊,按照城市規劃建設了壹座完全德式風格的現代化港口新城,奠定了今天青島城市格局和建築風格的基調。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編輯]

辛亥革命後,青島的皇室貴族和高級官員在此籌劃並實施了 "克成復辟 "和 "丁巳復辟",但都沒有成功。1914年夏,日英聯軍向德國宣戰,德國忙於第壹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無暇東顧。結果,盟軍趁機於 11 月 7 日占領了膠州灣租借地。後來,日本通過《二十壹條條約》對膠州灣地區(日本稱膠州灣租借區)實行軍事統治,其勢力範圍繼承了原《租借條約》規定的德國租借區。成立了隸屬於天皇的守備司令部。1919年1月,巴黎和會承認了日本在膠州灣地區的權益,引發了學生要求 "還我青島 "的五四運動[參見6]。

1922年2月4日,中日雙方在華盛頓會議上簽訂了《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同年 12 月 10 日,中國正式收回膠澳租界,設立膠澳商埠督辦公署(隸屬膠澳商埠局),隸屬中央政府管轄、1929 年 4 月 20 日,南洋公使館頒布《關於青島市政府實行市鎮自治制度的命令》,設立青島特別市,使青島成為第壹個由國家以詔書形式宣布成立的城市。1929 年 4 月 20 日,南京政府設立青島接收專員公署,接管青島港;7 月 2 日,青島特別市政府正式成立,隸屬中央政府和行政院管轄[引文需要]。行政院直轄[參七],抗戰前成為中華民國五大直轄市之壹。1930年,改稱青島市,建制未變。

1938年1月10日,日本因1937年德縣道事變第二次侵占青島,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臨時政府青島市保安委員會,1939年1月成立青島特別市公署;1939 年 6 月,為實施青島城市化計劃,即墨縣和膠縣劃歸青島,被稱為 "大青島市",青島的土地面積約為 1.5 萬平方公裏。青島的土地面積約為 150 萬平方公裏。1945 年 9 月,國民政府將青島作為特別市接管,並恢復了原有的領土。1946年,全市劃分為臺東、臺西、市南、市北4個區和寺倉、李村、嶗東、嶗西、夏莊、浮山、銀島、薛家島等8個鄉。1947 年,中華民國海軍學校遷至青島後,青島成為中華民國海軍的重要中心。青島成為中華民國海軍的重要基地,年末全市海陸面積1377平方公裏。1949年,山東省會濟南市被人民解放軍占領,山東省政府遷至青島市;6月,受全國****、內戰形勢影響,國民政府第11綏靖區部隊奉命撤離青島。

****與全國同時代

1949年6月2日,人民解放軍攻占青島市,青島降為地級市,隸屬山東省管轄,疆域大為縮小。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青島開展了抗美援朝愛國主義教育,派出誌願醫療隊赴朝鮮,慰問團赴前線服務,青島市民捐獻飛機、大炮、物資捐贈量居全國之首。上世紀50年代中期,中央決定重建教育系統,青島沒有新建大專院校,而是將部分大專院校合並或外遷,這對青島的教育和社會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文革期間,青島組織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或支援邊疆,到1981年,上山下鄉或支援邊疆的知識青年達到12萬人,為周邊地區的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1978年12月23日,膠南、膠州、即墨三縣劃歸青島,1983年8月30日,平度、萊西兩縣劃歸青島。

1984年改革開放初期,青島成為全國14個沿海城市之壹,經濟開始復蘇。

1985年,為了解決青島自1970年以來壹直存在的嚴重供水危機,國務院批準了引黃濟青工程。1985 年,為解決青島自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出現的嚴重供水危機,引黃濟青工程規劃經國務院批準,次年開工建設,1989 年引黃濟青通水,結束了青島居民限水、工農業停產或半停產的歷史。1986 年,國務院批準青島市單列,1990 年,市郊 6 縣全部撤縣設市,青島成為全國第壹個雙城市群。1992 年,市委、市政府決定開發城市東部,市行政中心東遷,東部新城開始建設。1994年,青島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壹。

2001年3月,市委、市政府決定將經濟重心向西海岸轉移,2007年11月,市委正式提出 "環灣保護、環灣發展 "的城市發展戰略構想,旨在將青島這座與膠州灣相伴而生的城市打造成名副其實的 "環灣城市",以促進產業結構的進壹步升級。

2008年8月至9月,青島作為北京的合作城市,在北京舉辦了第29屆青島國際會展。2008年8月至9月,青島作為北京的夥伴城市,在北京舉辦了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帆船比賽和第13屆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帆船比賽。2009年4月23日,慶祝人民海軍成立60周年閱兵式在黃海青島浮山灣海域舉行。同年 9 月,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大會原則決定由青島承辦 2014 年世界園藝博覽會。11月,青島簽署《2014年世界園藝博覽會舉辦權確認書》,世界園藝博覽會舉辦工作正式啟動。11月30日,青島地鐵奠基,青島22年的地鐵夢正式進入具體實施階段。

2010年7月1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中國商務部與德國經濟技術部簽署《關於***與支持共建中德生態園的諒解備忘錄》,雙方確定支持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共建中德生態園。

2011年6月30日,青島膠州灣跨海大橋和青島膠州灣隧道建成通車,膠州灣兩岸結束 "青黃不接"。2012年3月17日,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奠基建設,暌違54年的山東大學青島校區終於在2014年再次落戶青島

  • 上一篇:安徽特產的礦泉水275m的35元壹瓶,叫什麽名字
  • 下一篇:試用SWOT法分析我國中成藥出口歐美所面臨的國際環境,並提出相對的營銷策略。急求。。。。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