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大力推廣的垃圾分類工作,如今也面臨著難以為繼的困境。
4月初,當地媒體從廣州市環衛局了解到,鑒於分類垃圾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在新的規劃方案出臺前,比單桶垃圾桶貴50%的分類垃圾桶將暫時不再投放。未來幾年,垃圾桶將回到不分類的 "單桶時代"。
這種困惑不僅出現在廣州,全國幾乎所有推行垃圾分類的城市都陷入了 "宣傳意義 "大於 "實際效果 "的兩難境地。
垃圾分類到底行不行,原本環保的 "小盒子 "命運如此多舛,原因何在?
垃圾分類難
垃圾被稱為放錯地方的資源。據保守估計,我國城市每年丟棄的可回收垃圾價值約為250億元。分類收集不僅可以大大減少垃圾對環境造成的汙染,節約垃圾無害化處理的成本,還可以使寶貴的自然資源得到再利用。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倡導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
"但遺憾的是,目前幾乎所有的城市垃圾分類工作都是'宣傳意義'大於'實際效果'"。壹位從事垃圾分類研究的學者指出,垃圾分類工作從宣傳、倡導到收效甚微,再到個別城市主動放棄,全國很多城市的垃圾分類工作都陷入名存實亡的艱難境地。
今年北京市兩會期間,北京市朝陽區99名人大代表提出的壹項議案引起了媒體的關註。
議案的核心內容是呼籲政府有關部門盡快出臺激勵和約束政策,從源頭上即家庭中實行垃圾分類的可行性,以減少垃圾混裝、混運、混處理對環境的破壞和可回收資源的浪費。
事實上,北京是最早提出 "垃圾分類 "概念的城市之壹。1996年12月15日,在民間組織 "地球村 "的幫助下,北京市西城區大尚巷的居民開始了垃圾分類。這被媒體稱為中國垃圾分類的 "破冰之旅",甚至被媒體稱為民間垃圾分類的 "星星之火",大尚巷居民的行動點燃了眾多市民的環保熱情。
然而,十多年過去了,垃圾分類卻尷尬地壹再成為北京這座國際大都市的熱門話題。
數據顯示,北京市生活垃圾年增長率為8%,截至2008年,日產生活垃圾1.84萬噸,生活垃圾年產量已達672萬噸。與之相對應的是,目前北京***有垃圾處理設施 23 座,日處理能力超過 1 萬噸。其中,填埋、堆肥和焚燒的比例分別為 90%、8% 和 2%。
"無害化填埋占90%以上,比例過高,不僅浪費了數百畝寶貴的土地,而且可以利用的垃圾還有熱值被填埋也是壹種資源浪費。"相關專家表示,正是因為缺乏有效的分類,大量垃圾只能以無害化填埋的形式處理,而不能回收利用。
分扔混運等於白費力氣
近日,《生命時報》聯合新浪網健康頻道進行的壹項調查顯示,在3435名受訪者中,89.4%的居民小區有垃圾分類系統,但只有38.6%的家庭將垃圾交給了分類處理。
不過,在更多人看來,垃圾分類工作難開展固然有市民觀念的問題,但真正的阻力並不在於此。
董先生是北京城北某大型社區的居民,在他家樓下的兩個垃圾桶上,分別寫著 "可回收物 "和 "廚余垃圾 "的字樣。壹向熱衷於環保的董先生對此也很在意,他盡量按照提示將垃圾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裏。
可是有壹天,董先生無意中發現,每天早上來裝垃圾的環衛工人把兩個桶裏的垃圾全部倒進了垃圾車。董先生十分不解:"我在家裏把垃圾分類放好,可工人裝車時,又把垃圾混在壹起,這和沒分類有什麽區別?"
采訪中,不少市民也表示,雖然對垃圾分類收集有所了解,也很願意配合工作,但困擾他們的是:到底該如何對垃圾進行分類。
以北京為例,垃圾分類的方式五花八門。在董先生居住的小區,垃圾被分為 "可回收 "和 "廚余 "兩類;在壹些公共****,垃圾被分為 "可回收 "和 "不可回收 "兩類。"不可回收 "或 "有害垃圾"......
董先生說:"我不知道我在說什麽,但我不知道我在說什麽。我壹直搞不清楚這個塑料袋屬於哪壹類"。
廣州市環衛局環衛處處長鮑倫軍告訴當地媒體,除了宣傳力度不夠,後續工作跟不上也是壹大問題。
他解釋說,要實現真正的分類,就要在分類投放之後,調配不同的車輛運輸不同的垃圾。而在處理方面,廣州既沒有專門針對餐廚垃圾、農貿市場垃圾、廢電池的設備,也沒有大型的分揀中心。因此,分類後的垃圾最終還是被混在壹起運走,達不到預期效果。
目前,廣州市僅靠 "拾荒者 "進行垃圾分類。據估計,每天約有1000至2000噸有用垃圾被分類回收。
對此,專家指出,未能建立完整的垃圾分類回收體系,是很多城市多年來壹直在推進垃圾分類回收卻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所以,即使很多城市設置了垃圾分類回收箱,也只是方便市民在街頭揀拾垃圾,離真正意義上的垃圾分類還相差甚遠。"
舉步維艱
盡管困難重重,但專家們壹再指出,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必將成為未來我國城市垃圾處理的壹大趨勢,這是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城市發展中的垃圾處理,需要從政府的角度通盤考慮。垃圾分類處理,不僅需要全民參與,更需要政府出臺政策引導"。
廣州市環衛局在暫停投放分類垃圾桶時明確表示,這並不意味著垃圾分類工作不再開展,暫停投放只是為了尋找更符合實際、更合理的垃圾分類收集處理方式。"盡快建立健全垃圾回收體系,嚴格的制度才是實施垃圾分類收集的有效途徑,那麽我們倡導的垃圾分類收集才能真正體現其在環保方面的價值"。廣州市有關部門負責人說。
北京市也表示,將逐步建立健全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體系,而該體系將首先給分類垃圾桶進行 "下崗"。
據悉,"瘦身 "後的垃圾分類將按照 "大類粗分、因地制宜 "的原則,結合不同地區垃圾產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垃圾分類方法。從今年開始,居民小區設置的垃圾桶將分為: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單位設置的垃圾桶將分為: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而公共****,場所垃圾桶只分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下崗 "後的垃圾桶分類將更具指導性,也提高了垃圾分類的效率。"裁員 "後的垃圾桶分類將更具指導性,也將提高垃圾分類的效率。
"再走就難了"。采訪中,更多的市民表示,雖然垃圾分類目前的 "宣傳意義 "大於 "實際效果",但即使只有 "宣傳意義 "也不算浪費,"如果我們放棄垃圾分類,就能提高垃圾桶的工作效率"。"如果我們放棄了垃圾分類,就會給人們壹個強烈的信號:垃圾分類不可行,那麽我們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相反,將這項工作繼續下去,當有了資金、設備,就可以從源頭上實施垃圾分類,壹切不就可以水到渠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