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確,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主要用於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他汀類藥物可以加強血脂控制,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而阿司匹林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導致血栓形成的風險。
所以需要同時服用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的人,通常都是已經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至少應控制在1.8mmol/L,才能更好地控制心血管疾病二次發作的風險。同時服用阿司匹林也是為了預防血栓形成的風險。合理使用這兩種藥物可以更好地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好處非常明顯。
對於沒有心血管問題的朋友,要仔細評估自己的心血管風險。即使被評估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也不必服用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首先,如果血脂水平本身不高,或者通過生活調理可以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就沒有必要服用他汀類藥物來進壹步加強血脂控制。其次,我們應該更加謹慎地使用阿司匹林。只有出血風險低,不能通過生活調理和藥物控制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人群,才可以考慮服用阿司匹林預防血栓形成。
我想讓妳明白,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合用的主要好處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否服用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充分評估後再決定。對於不需要的人,沒必要亂吃藥。對於確實需要用藥的朋友來說,定期復查是保證長期用藥期間用藥安全的重要方面。定期復查需要檢查什麽?下面重點講六個方面。
有人說,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要註意復查血脂水平。這當然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因為吃藥是為了加強對血脂的控制,定期復查血脂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更好的了解血脂的控制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用藥方案。為了保證他汀類藥物的安全性,在控制血脂達標的前提下,盡可能選擇低劑量的他汀類藥物是最重要的原則之壹(要註意不同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血脂達標值不同)。因此,在服用他汀類藥物或調整藥物方案前壹個月應復查血脂水平,在達標的前提下每半年或每年復查壹次血脂水平,以了解血脂控制情況。
但是對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控制,僅僅回顧血脂指標是不夠的。如何控制血壓水平才能全面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血糖升高了還是控制的很好?這些指標也值得同等重視。此外,還應結合情況進行心血管健康篩查,如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以了解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整體控制情況。只有充分了解相關情況,才能更好地加強對各種危險因素的控制,全面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長期使用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應註意肝功能的復查,主要從他汀類藥物的安全性方面。長期使用他汀類藥物可能會導致轉氨酶升高的風險。如果轉氨酶升高到正常值上限的3倍以上,應及時停藥。如果能及時停藥,肝功能通常可以完全恢復。
肝臟是壹個非常安靜的器官。很多朋友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卻不定期檢查肝功能。轉氨酶升高嚴重卻不自知,還堅持服藥,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藥物性肝損傷,真的很可惜。
所以在長期使用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期間,要註意肝功能的復查,前1個月和2個月檢查壹次。如果肝酶沒有升高,後期可以考慮半年檢查壹次。如果在使用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期間出現乏力、食欲不振、肝區疼痛、黃疸等癥狀,也要及時檢查肝功能。
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引起腎臟損害的風險非常低。然而,在許多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隨著年齡的增長,或在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影響下,腎功能會逐漸下降,腎功能的改變可能會影響長期使用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期間的用藥安全。
當腎功能受損時,並非所有的他汀類藥物都不應使用。阿托伐他汀是壹種不受腎功能影響的藥物。如果是服用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等藥物的朋友,這兩種藥物有壹部分需要通過腎臟排出體外,腎功能不全嚴重的患者要謹慎或禁用。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也應禁用阿司匹林。
服用他汀類藥物,可能會出現肌肉疼痛的不良反應。這種肌肉疼痛通常發生在大肌肉群,且有壹定的對稱性,多發生在手臂、大腿、小腿、背部等部位。可能是疼痛,原因不明的肌無力等。,而且可能是長期使用他汀類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
在長期使用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期間,如果出現肌肉疼痛的不良反應,壹定要註意及時檢查肌酸激酶水平(ck值)。如果肌酸激酶水平超過基線水平(服藥前機體肌酸激酶水平)10倍以上,或超過正常值上限5倍以上,也是應停用他汀類藥物並及時停藥的重要指征。如果肌酸激酶水平升高,沒有及時停藥,繼續使用藥物使肌酸激酶進壹步升高,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癥的風險,這是服用他汀類藥物對腎臟健康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之壹。
他汀類藥物致肌痛的不良反應風險與他汀類藥物的降脂強度密切相關。如果血脂不達標,考慮加用其他類型的降脂藥物,是降低他汀類藥物對肌痛不良反應風險的好方法。
阿司匹林會影響尿酸的排泄。研究表明,大劑量阿司匹林可促進尿酸排泄,但小劑量阿司匹林可能會影響尿酸排泄,導致血尿酸水平升高。所以對於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朋友,尤其是有高尿酸甚至痛風問題的朋友,壹定要謹慎用藥。
對於長期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預防血栓形成的朋友,應定期檢查血尿酸水平。如果長期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進壹步導致血尿酸升高,甚至痛風,可以考慮停用阿司匹林,改用氯吡格雷等其他抗血小板藥物代替阿司匹林,加強對血栓形成的預防。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更值得註意的是此類藥物可能帶來出血風險。阿司匹林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當存在血栓形成風險時,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和嚴重程度。但如果身體其他部位有出血,阿司匹林的這種抗血小板作用可能會影響身體正常的凝血功能,增加出血的風險。
因此,對於有壹定消化道出血風險的患者,或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間出現內出血問題的患者,雖然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期間不需要檢查血小板功能,但更應註意調查潛在的出血風險。如果存在高風險,要權衡服用阿司匹林的預防益處和出血風險,決定是否繼續服用阿司匹林,積極預防出血風險。
以上六個方面需要在長期使用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期間定期或及時復查。這些方面有的是為了確認藥物的有效性,更多的是基於長期用藥安全性的考慮。希望本文能讓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的朋友們了解更多的藥物安全知識,更好地學會合理用藥。也歡迎大家積極轉發分享,讓更多人看到這樣的健康知識,讓我們壹起努力傳播健康科普知識。
藥師李談健康原創文章,未經允許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