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婦女出得廳堂入得廚房,在社會上真正起到了半邊天的作用。這半邊天的群體每個月或多或少都會受到痛經的困擾,這個熱點的爭議自然得到廣泛關註。
有人舉雙手贊同,認為這是壹個非常呵護女性的政策,能讓更多痛經的女性在辛勤工作時得到來自企業的關懷,希望全國可以得到推廣。
而另壹邊的反對聲卻更高,大家覺得這只是紙上談兵,貫徹落實的可能性不大。
妳希望痛經假在全國推廣還是得到壹片止痛藥?
推廣痛經假遼寧省並不是首創,1993年相關部委出臺的女職工保健工作中就提到過,而北京、安徽、廣東、海南也出臺過相關政策,可落實難度比較大。
分析原因大概如下:
1、女職工不願意拖著痛不欲生的身體去醫院開證明;
2、耽誤的工作事後還得自己補回來,工作量沒有減少反而因為積壓而更忙綠;
3、企業增加了成本,這就增大了女性的就業壓力。女職工為了提升就業競爭力,不行使該項權利。
而我個人認為:痛經假可以在全國推廣,並配備其它相關福利。
出現嚴重痛經影響工作的,萬不得已,女職工仍會請假。如果有“痛經假”,女職工的利益可以得到保護。
但對於癥狀不嚴重的,由於個人隱私原因、獲取醫療證明手續繁瑣、假期後工作量加大、就業競爭壓力等原因,大部分女職工也不會行使這個權利。因此,對於這部分女職工而言 ,“痛經假”看起來很美麗,實際可能只是壹紙空文。
因此,我覺得,如果能配備其它的相關福利,那才是真正落實了人文關懷的精神。比方:發放緩解不適的食品例如調理氣血的枸杞紅棗、藥品例如止痛片,采用調休制度,規定特殊時期加班的時限,特殊時期不得從事傷害身體的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