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國外哪個平臺可以賣電子煙?

國外哪個平臺可以賣電子煙?

海外市場現在處於藍海趨勢,公司未來方向肯定會向海外轉移。7月11日,在國內經營某電子煙品牌的張磊對新京報果殼財經記者表示,壹年前,他就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意識到“國內機會不多”。

此前,6月15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官網宣布,全國統壹電子煙交易管理平臺正式上線。電子煙實行“壹物壹碼”,未取得許可證的電子煙企業將不得通過電子煙交易平臺進行交易。同時,新版《電子煙管理辦法》刪除了出口電子煙的企業需要取得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的規定。

《2022年電子煙行業出口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顯示,目前我國電子煙制造和品牌企業超過1500家,其中70%以上主要向海外出口產品。預計2022年電子煙出口總額將達到6543.8+0867億人民幣,預計增長率為35%。

“千煙大戰”之後,電子煙行業有壹句話:“全球電子煙產量和產品95%以上來自中國,70%來自中國深圳,95%以上來自深圳寶安”。中國正逐漸從全球最大的電子煙生產國轉變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煙品牌出口國。

“深圳之所以成為核心,是因為其強大的IT制造業,為電子煙產品的創新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深圳市雙知尚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郭曉宇表示,“電子煙具有很強的‘創新’屬性,產品更新換代率保持在3-6個月內。放眼全球市場,只有深圳能做到這種快速創新。”

01

去,海外賣電子煙!

7月2日,林宇在辦公室裏忙著準備材料。作為壹個才進入電子煙行業不到壹年的“新兵”,他現在正打算帶領團隊去東南亞。

林宇知道,這個決定意味著他將在壹個陌生的市場中從頭開始。但他表示,“與日益嚴格的國內市場相比,海外市場無疑有更大的空間。”

2019年,國內電子煙行業快速爆發,壹度掀起“千煙大戰”。但隨著“生產企業不得生產‘果味’卷煙”、“壹煙壹號”等新的監管要求,行業開始合規發展。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相比國內市場,海外市場無論從用戶規模還是未來前景來看,都有著更廣闊的前景。《2022年電子煙行業出口藍皮書》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電子煙市場規模將超過6543.8+0.08億美元。預計2022年海外電子煙市場將保持35%的增長率,總規模將超過6543.8+0000億美元。

林宇將首次海上之旅定在東南亞。與中國市場不同,東南亞的壹些國家對電子煙持開放態度,甚至允許在網上銷售。根據消費市場研究機構歐睿的數據,預計2023年東南亞電子霧化總市場規模將達到7.66億美元,約合565438+億人民幣。

經過壹年的準備和嘗試,張磊現在已經在東南亞市場站穩了腳跟,其電子煙品牌也逐漸打開。

藍皮書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電子煙出口規模達到138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80%。預計2022年電子煙出口總額將達到6543.8+0867億人民幣,增長率為35%。

“之前壹些電子煙企業走入了壹個誤區,覺得出海是在‘無路可走’下被迫選擇的壹條路。”壹位電子煙從業者告訴記者,“其實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壹樣重要,應該是每個電子煙企業發展的核心方向。”

"如今,約克和MOTI魔笛等知名公司也開始押註海外市場."張磊說。記者查閱公開資料發現,約克早在2019就嘗試過海外開拓。負責海外業務的約克國際成立2021後,在全球40多個國家積累了數百萬消費者。

另壹個品牌MOTI魔笛,現在已經覆蓋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擁有超過65,438+萬個網點,甚至在北美建立了獨立的電商平臺。

“很多廠商都出海了,這必然會加劇海外市場的競爭。”林宇說,“雖然未來前景未知,但這是電子煙廠商最重要的選擇。”

02

為什麽是深圳?

有新想法的客戶可以在兩個小時內得到打樣產品。

在林宇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裏,有壹張用符號標註的世界地圖,地圖上用黑色畫了壹條長長的線:深圳——東南亞——歐美。這是他給自己定下的“通往大海的地圖”。雖然剛剛進入第壹站,但他信心滿滿:“爭取五年走完這壹行。”

林宇的依賴源於與深圳寶安區壹家工廠的合作。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國電子煙制造和品牌企業超過1500家,電子煙供應鏈及周邊服務企業近65438+萬家,已形成完整的電子煙產業集群。大部分都聚集在深圳寶安。

深圳和電子煙的淵源要追溯到2004年。當時,國內第壹款電子煙“汝嫣”問世,不僅在國內市場迅速流行,也吸引了全球眾多消費者。受“汝嫣”成功的影響,浙江、深圳等地湧現出壹大批電子煙工廠,並在隨後的十年間,深圳逐漸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核心的電子煙生產集群。

深圳市兩至尊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郭曉宇告訴記者,經過多年發展,深圳寶安不僅擁有壹批電子煙企業,還匯集了包括工業設計、模具、電池等配套企業“有電子煙‘兩小時交通圈’,整個產業鏈合作緊密。即使generate在制造商和客戶的溝通中提出了新的想法,也可能不到兩個小時就能得到打樣產品。”

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寶安區規模以上電子煙企業55家,其中不乏麥克威爾、吳昕科技等知名企業,產值達356億元。2022年,企業數量已增至77家,產值有望進壹步提升。

深圳市寶安區投資促進處副處長盧繼賢曾公開表示,寶安將努力打造千億級電子煙產業集群,未來將打造全球霧化技術中心,不斷拓展電子煙技術在霧化治療、美容等領域的應用邊界,持續拓展海外市場。

2020年7月,林宇第壹次來到寶安區。此前,他曾代理過某國產品牌的電子煙。受市場爆發的影響,林宇決定組建壹個團隊來建立自己的電子煙品牌。

“打聽了壹下,發現電子煙行業最集中的區域就在這裏。”林宇告訴記者,雖然佛山、東莞等地也有電子煙制造廠,但遠沒有深圳寶安那麽集中。當地電子煙制造廠的高端生產設備和齊全的配套項目讓他驚嘆不已。“從香煙棒、香煙油、電池到香煙,應有盡有。只要把品牌和LOGO提供給對方,就能生產出漂亮的電子煙。”

很快,林宇與壹家代工廠達成合作,代工廠負責設計品牌和銷售渠道,對方負責生產電子煙。

當看到對方按照他的要求設計的樣品時,林宇對出口之路的信心大增。“比預想的好很多,後期可以隨著玩家和市場的需求進行升級叠代。相信會在海外市場受到歡迎。”

03

壹個意外:出口道路打開了,

物流瓶頸難阻出海熱情

國產電子煙進軍海外市場,源於壹次意外。

深圳壹位資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多年前,壹位在土耳其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帶了壹支電子煙回土耳其。這款新產品很快引起了當地人的好奇,紛紛詢問購買渠道。

作為世界上吸煙率最高的國家,電子煙在土耳其迅速引發購買熱潮,甚至通過土耳其流入歐洲市場。壹時間,不僅大量留學生背著背包趕到深圳電子煙廠帶貨,也吸引了不少海外經銷商到深圳采購。

“電子煙在歐美流行的背後有兩個原因。壹是價格比傳統香煙低,二是國外市場對電子煙的容忍度更高。”郭曉宇告訴記者。

但退出之路並不簡單。

首先要解決的是物流問題。以前深圳出口的電子煙,40%是從深圳運到香港,再發往世界各地。然而,在香港宣布“自4月30日起,在香港銷售、制造、進口或推廣電子煙及加熱型煙草制品均屬違法”之前,廠商不得不再次尋找出口路線。

記者了解到,近日,深圳機場表示,已會同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專業委員會等有關方面,針對國內電子煙航空運輸鏈條存在的瓶頸,研究出臺電子霧化產品白名單企業認定標準和航空出口差異化安檢操作指南,未來計劃將深圳機場打造成全球電子煙轉運中心。

當產品到達海外市場時,制造商還需要面對海外市場不同政策和消費趨勢的挑戰。

以電子煙炸彈為例。很多中國流行的口味在海外並不流行。尼古丁含量的要求因國家而異。美國尼古丁含量不超過3%,英國不超過2%,這就需要廠家采取相應措施,因地制宜研發。

“出海前,也壹定要了解當地對電子煙的管控情況,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張磊告訴記者,現在全球對電子煙的監管政策不同了。美國和歐盟都采用聯邦方法來監管電子煙。在東南亞和中東,雖然市場相對寬松,但壹些國家傾向於禁止電子煙。

以上問題並不能阻礙中國廠商的出口熱情。藍皮書顯示,2021年電子煙出口較2020年增長180%。預計2022年出口額將達到6543.8+0867億元,同比增長35%。

04

專利和標準之間的競爭浮出水面,

不是所有的帆船運動都有利可圖。

6月23日,壹則來自海外的消息迅速引爆國內電子煙圈:全球電子煙巨頭JUUL被美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下達上市拒絕令。

“這對國內電子煙出口商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7月8日,壹位電子煙從業者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如果JUUL真的退出市場,意味著其他品牌將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其中很多來自中國的品牌也將從中受益。”

根據浙商證券的分析報告,JUUL撤回或為其主要競爭對手崔乙幕國際提供了52%的美國業務訂單靈活性,與其合作的眾多國際電子煙品牌目前正在加速搶占美國市場。

記者了解到,作為全球最大的單壹市場,美國電子煙市場占2021海外全球市場總額的55%以上。僅2021第壹季度,美國市場就占中國電子煙出口的58%,出口額約為733億元。對於電子煙從業者來說,如此巨大的市場不容錯過。

“現在幾乎所有品牌和廠商都開始發力海外市場。”在深圳經營壹家電子煙代工廠的王敏告訴記者,最近幾天他的工廠壹直在忙著給很多品牌做代工生產。她發現對方幾乎所有的銷售方向都集中在海外領域。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深圳多家以外貿為主的電子煙廠正在招人。很多工廠為了趕訂單,緊急招10天的短工,加派人手做電子煙,元旦假期加班。

“電子煙具有很強的‘創新’屬性,產品更新換代率保持在3-6個月內。放眼全球市場,只有深圳能做到這種快速創新。”郭曉宇說。

除了技術的快速叠代創新,越來越多的電子煙廠商也逐漸走向高科技,開始在意專利。

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電子煙行業市場運行態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電子煙專利申請量為5937件,同比增長41.9%。其中,主要申請地區廣東省的數量達到21646件,占專利申請總量的69.2%。

《藍皮書》顯示,近三年來,電子煙專利申請不斷湧現。在過去的三年裏,每年的專利申請量都超過5000件。從2021第四季度開始,專利申請量每個月都在增長。預計2022年專利申請總量將超過7000件。

藍海市場並非完全無風險。“幾年前,很多電子煙品牌轉戰海外市場,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王敏告訴記者,出海的廠商中不乏失敗者。“經常聽說誰又出海了,誰又失敗了。這樣的故事在圈內比比皆是。”

記者了解到,如今的電子煙企業出海呈現兩級分化趨勢。因為更嚴格的生產標準和更好的質量,頭部企業在出口時可以輕松進入深圳機場的新白名單,在海外市場也受到玩家的壹致好評。而中小企業出海相對困難,甚至不排除茫然離去的結果。

“出海更像是壹場賭博。需要適應不同的監管政策、文化差異、消費習慣等問題。壹旦決策失誤,最後的結果只能以失敗告終。”王敏說。

深圳市寶安區政府常務專員淩表示,希望電子煙行業繼續拓展海外市場,占據更多海外市場份額,占據全球產業鏈上遊位置,率先為全球電子霧化行業制定標準。

  • 上一篇:買藥網購平臺哪個正品價格又便宜
  • 下一篇:食藥監總局回應“塑料紫菜”謠言:不要盲目傳播是怎麽回事?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