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對身體健康的重視,公眾對醫療保健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藥物作為當今疾病治療的主要手段之壹,在發揮防病治病的同時,又不可避免地會影響或損害患者的身體。如何安全合理地應用藥物,已經成為備受關註的焦點。臨床藥學始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其主要任務是保證病人用藥安全、有效、經濟,其核心是指導臨床合理用藥。而20世紀90年代“藥學服務(PharmaceuticalCare,PC)”這壹新的藥學服務模式的提出,為藥學發展開拓了新的領域。目前實施全程化藥學服務已成為臨床藥學發展的必然趨勢。藥物治療是實施藥學服務的基礎,而藥學服務的基礎就是要求臨床藥師首先要熟練掌握臨床藥物治療學的基礎知識。
作為高等學校臨床藥學專業系列教材之壹,本書的基本內容分為九篇,第壹篇為總論,主要介紹與藥物治療相關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包括藥動學基礎,給藥方案設計,病人疾病、生理狀況、遺傳特征等對藥物作用的影響,藥物經濟學對臨床用藥的影響,藥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應和藥源性疾病,合理處方的壹般原則,新藥臨床評價等。對臨床用藥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第二篇至第九篇為各論,按臨床分科設篇,並以常見病、多發病為綱,涵蓋內、外、婦、兒、五官科、皮膚科疾病的藥物治療內容和放射藥物治療內容。對主要的疾病名稱、藥品名稱、專業名詞和術語進行了英文標註,有利於學生掌握藥學相關的英語詞匯,擴大知識面。藥品名稱均采用《中國藥品通用名稱》,計量單位采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
在編寫中,本書以中華醫學會各專業委員會的標準治療指南為藍本,同時參考國際行業學會或各專業研究學會制定的治療原則,註意吸取現代醫藥科學領域中關於藥物治療策略的新觀點,力求做到應用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結合臨床實際,指導臨床藥物治療實踐。本書主要面向臨床藥學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作為從事臨床藥學專業的藥師及工作人員的參考書。但在涉及具體藥物的使用時,應以最新的國家法定標準或指南為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