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壹)冷庫應使用無毒、堅固、易清掃材料建成,冷庫分為高溫冷庫(冷藏庫)和低溫冷庫(冷凍庫);(二)對采購入庫的食品及原料認真驗貨,發黴、變質、腐敗,不潔的食品和原料不準入庫,所有食品及原料必須驗收合格後方可入庫;(三)入庫前詳細記錄食品的名稱、數量、廠商信息、進貨日期、生產日期、保質期、包裝情況、索證情況等,並按入庫時間的先後順序分類存放。
法律依據:《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冷藏冷凍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的公告》
壹、貯存業務及時備案。從事冷藏冷凍食品貯存業務的非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自取得營業執照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地縣級市場監管部門備案,備案信息包括冷藏冷凍庫名稱、地址、貯存能力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姓名、統壹社會信用代碼、聯系方式等信息。市場監管部門應當及時將相關備案信息在政府網站公布。
二、委托方履行監督義務。食品生產經營者委托貯存、運輸冷藏冷凍食品的(簡稱委托方),應當選擇具有合法資質的貯存、運輸服務提供者(簡稱受托方),查驗並留存貯存受托方的備案信息、運輸受托方的統壹社會信用代碼等資質證明文件,建立受托方檔案。審核受托方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監督受托方按照保證食品安全的要求貯存、運輸冷藏冷凍食品。建立並落實冷藏冷凍食品全程溫度記錄制度。
三、受托方負責貯存運輸質量安全管理。受托方應當按照相關標準或標簽標示要求貯存、運輸冷藏冷凍食品,加強貯存、運輸過程管理,確保冷藏冷凍食品貯存、運輸條件持續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並按照委托方要求定期測定並記錄冷藏冷凍食品溫度。受托方應當留存委托方的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復印件、統壹社會信用代碼等合法資質證明文件,如實記錄委托方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以及委托貯存、運輸的冷藏冷凍食品名稱、數量、時間等內容;運輸受托方還應當如實記錄收貨方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運輸時間等內容。相關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於貯存、運輸結束後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