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是農業生產中常用的化學物質,用於防治病蟲害、雜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等危害農業、林業和有目的地調節植物生長。
按其原料來源,可分為無機農藥、有機農藥和生物農藥。
生物農藥分為植物源農藥、動物源農藥和微生物農藥,激素類農藥屬於植物源農藥範疇。
激素類藥物多為植物生長調節劑,是具有植物激素特性的人工合成物質,可以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
激素類藥物有哪些?壹、生長素
它是人工合成的,其作用類似於生長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等,能促進植物細胞分裂和伸長,新器官分化和形成,防止果實脫落,並能誘導不定根的發生等。
如 2.4-D、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萘氧乙酸、增產劑、增產劑、防倒伏劑等。
二、赤黴素
促進細胞分裂和伸長,促進莖葉生長,增加株高,提高產量,打破休眠,促進發芽,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發芽速度,促進結實,誘導單性結實等作用。
常見的是 920,又稱赤黴素。
第三,細胞分裂素
細胞分裂素主要使植物細胞體積擴大而不伸長,抑制衰老,具有保鮮作用,誘導花的分化,促進側芽生長。
如激動素、6-芐氨基嘌呤等。
四、脫落酸
它能抑制無性細胞的分裂和伸長,促進分離體的形成,引起葉、果、花等器官的脫落,促進衰老和成熟,促進種子和芽的休眠,抑制萌發,提高抗旱能力。
五、乙烯和乙烯釋放劑
乙烯是植物本身固有的壹種天然或內源物質,具有促進果實成熟、抑制生長、使莖稈縮短變粗、促進衰老和脫落等作用。
乙烯釋放劑是壹種能釋放乙烯的合成化合物,如乙烯利,它能被植物的莖、葉、花、果實等吸收,然後逐漸釋放出乙烯,主要用於果實催熟、促進脫葉、開花、瓜類等作物的兩性調控。
乙烯在pH值為4以下時比較穩定,當植物體內的pH值達到5-6時,乙烯就會慢慢降解,釋放出乙烯氣體。
六、油菜素內酯
它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花果生長,促進花果膨大,提高作物的抗寒、抗病、延緩衰老、改善品質。
如黃銅內酯。
七、生長抑制劑和延緩劑
抑制劑和延緩劑所起的作用不同,抑制劑主要抑制頂端分生組織的細胞分裂,適用於頂端優勢喪失、側芽增多、葉片變窄的情況。
它不能被赤黴素逆轉,也就是說,壹旦抑制劑過量造成藥害,用赤黴素搶救是無效的。
如發芽抑制劑、三碘苯甲酸、增塑劑(氯甲烷)、草甘膦等。
緩效劑則不同,它主要起阻止植株赤黴素合成的作用,抑制莖尖下部區域的細胞分裂和伸長生長,導致植株生長緩慢、節間變短、矮化、促花,但對葉片大小、節數多少、頂端優勢相對沒有影響。
如矮壯素、氯化膦-D、葉枯素和多效唑。
第八,其他植物生長調節劑
如三十烷醇、亞硫酸氫鈉、亞硝酸鉀等。
合成的,不管是哪種調節劑,只要是我們常見的,主要有短壯素、氨基己酸鹽、6-芐氨基嘌呤、2.4-D、赤黴素、多抗黴素、二硝基酚鈉、助長素、氯吡格雷、毒死蜱、氯代膽堿、萘乙酸、三十烷醇、環戊酸鈣、烯效唑、乙烯利、抑芽素、吲哚乙酸、誘抗素、甘藍吲哚乙酸、抗氧化劑、黃銅內酯、增產胺、增產靈等。
這些激素類藥物可以浸、噴、塗、澆。但需要註意的是,使用時需要註意環比條件、栽培措施、植株生長發育情況、使用時期、濃度、方法等,否則容易出現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