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黃曲黴毒素的發現歷史

黃曲黴毒素的發現歷史

20世紀60年代英國10萬只火雞的突然死亡被證實與從巴西進口的花生粕有關。進壹步的調查證明,這些花生渣被壹種來自真菌的有毒物質汙染。這些研究最終導致發現黃曲黴產生的有毒代謝物。黃曲黴毒素是黃曲黴和寄生曲黴的代謝物。土曲黴也能產生黃曲黴毒素,但產量較少。產生的黃曲黴毒素主要是B1,B2,G1,G2和另外兩種代謝產物,M1,M2。其中,M1和M2是從牛奶中分離出來的。B1,B2,G1。

1960年發現65438+萬只火雞死於壹種從未有過的疾病,這種疾病被稱為“火雞X病”,後來的鴨子也受到了影響。追根溯源,最大的嫌疑是飼料。這些可憐的火雞和鴨子吃花生蛋糕。花生餅是花生油壓榨後剩下的殘渣,富含蛋白質,是牲畜的好飼料。

科學家們很快從花生餅中找到了罪魁禍首,這是壹種由真菌產生的毒素。它被命名為“黃曲黴毒素”。從此,黃曲黴毒素受到了科學家們的特別關註,它的研究可能是所有真菌毒素中最深入、最廣泛的。

發現的黃曲黴毒素有十幾種。蒙牛向公眾介紹的“黃曲黴毒素M1”主要出現在各類牛奶中。m的意思是“牛奶”。它還有壹個兄弟M2。

其實M1和M2都不是黃曲黴產生的,毒性也不是最強的。毒性最大的排名是“B1”,B代表藍色,因為它在紫外線下會發出藍色熒光。除了它自己的兄弟B2,它還有表兄弟G1和G2,它們是因為在紫外線下發出黃綠色熒光而得名的。

B1,B2和G1,G2是經常出現在農產品中的黃曲黴毒素的代表。B1和B2被奶牛吃掉後,其中壹小部分會分別轉化為M1和M2轉化為牛奶。這就是牛奶中黃曲黴毒素的來源。

黃曲黴素在農產品中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不想餓死的人類只好無奈的吃壹些。世界各國只能制定壹個“有限的標準”。不超過那個標準,危害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花生和玉米是最容易被黃曲黴汙染的谷物。這就是65438+萬只可憐的火雞被宰殺的原因。也許敏感的讀者會想:既然那些花生都被汙染了,那它們榨出來的油呢?

1966,壹篇科學論文探討了這個問題。研究人員發現了壹批嚴重發黴的花生,其中黃曲黴毒素B1已經超標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食品中的黃曲黴毒素以ppb為單位計量,1ppb相當於1噸糧食含1毫克。我國現行標準是花生不得超過20ppb,而那批花生中的含量是5500ppb,無異於毒藥。筆者用有機溶劑浸出得到油脂,發現油脂中B1的含量為120ppb,遠低於原料,但仍遠高於安全標準。花生餅的含量高達11000ppb。如果餵給動物,動物只能跟著那些可憐的火雞。

根據工業加工過程,浸出的“原油”必須分幾個步驟進行精煉。經過第壹步精制後,B1含量降至10ppb,已達到食用標準。第二次精制步驟後,含量低於1ppb,可忽略不計。

中國也有很多榨油廠。榨出的油呢?研究人員還對花生進行了壓榨,結果是油中的B1超標800ppb。之所以這麽高,是因為壓榨出來的油中會帶入壹些殘渣,殘渣中的黃曲黴毒素含量很高。同樣,經過兩步精煉,油中的黃曲黴毒素也就基本去除了。

當然,普通花生不可能這麽發黴。然而,谷物中的黃曲黴毒素可能在肉眼可見之前就達到危險水平。從安全角度來說,成品油更勝壹籌。如果妳真的喜歡“自榨”原油,那就盡量用花生或者其他收獲後及時曬幹保存完好的油料作物。否則,油中所含黃曲黴毒素B1的毒性和含量遠高於蒙牛超標牛奶中的M1。

很多人都知道,糧食收獲後黴變會產生黃曲黴素。事實上,黃曲黴毒素可以在農作物的正常生長期形成。比如玉米,土壤中黃曲黴的“種子”會在玉米芯中“發芽”。如果那段時間又幹又熱,黃曲黴毒素的含量會明顯增加。此外,種植過密、雜草過多、氮肥不足、昆蟲等因素也有利於黃曲黴毒素的形成。美國已經在壹些中部州追蹤玉米好幾年了。發現在1988,那些州的玉米黃曲黴毒素普遍偏高。在壹些農場抽樣樣品中,超過食用標準20ppb的比例高達36%。

在農業生產中,黃曲黴毒素超標的玉米並不少見。如果全部銷毀,那將是壹個巨大的損失。科學家們也發現了壹些合理的方法來使用它們。例如,它可以與不超標的混合物混合,以將總含量降低到相對較低的水平。這種做法不能用於人類的食物,但它是可以接受的牲畜飼料。如果標準不多,也可以餵成豬、牛、雞等。,而且黃曲黴毒素很難在肉類中殘留。另外,釀酒也是壹條出路。蒸餾後,黃曲黴毒素無法進入酒中。但剩下的酒糟含有大量毒素,不能用作飼料。

  • 上一篇:藥比成品好。
  • 下一篇:護膚品的發展歷史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