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晚上胃疼的厲害

晚上胃疼的厲害

分類: 醫療健康

問題描述:

癥狀:晚上9點開始,胃漲的好厲害,那股氣壹直憋到嗓子眼哪兒.疼的我要命,好疼好疼的.好人啊!給點解藥吧!!!(本人有冠心病,高血壓,慢支,萎縮性胃炎,青光眼)

治療過:曾用木瓜葉泡水喝,胃不疼了2年多,今年又開始疼了,吃了好多藥物都不管用!

解析:

要看是怎麽疼,我的胃就是餓時不疼,吃了東西疼,而且是在胃的上部疼, *** 的疼,且是隱隱疼,又不太疼,是屬於慢性淺表性胃炎。是胃酸分泌多導致於。本身分泌胃酸是為了殺死病菌(有胃炎病毒,幽門螺旋桿菌),但也會傷到自己的胃。若是治標,就吃點緩解胃酸的藥,比如胃舒平之類。我就是典型的慢性淺表胃炎。2005年1月左右我的胃突然壹開始激烈的疼。(其實就是急性腸胃炎),但沒吃對藥,就是亂吃胃藥,壹直拖到2005年5月,就由急性胃炎托成慢性胃炎(比急性胃炎難治)。後來去省級大醫院(昆醫附壹院)看病,醫生說我拖的時間長,要確診最好是照胃鏡,我照了之後確診是慢性淺表性胃竇炎,叫我吃胃復春,吃到2006年3月,還是沒好徹底。2006年3月14日又去照了壹次,還是老樣子,於是醫生說叫我改吃麥滋林,吃了覺得好就不用吃了。現在覺得還是有些效果,比原來好點,決定繼續吃。希望我的經驗對妳有啟發。病要早治,胃疼說明妳的免疫系統已經抵擋不了病毒,就需要藥品來幫助妳殺死病毒,早吃對藥早好。我就是原來吃飯不按時,有時吃的東西不幹凈,平時不怎麽喝酒,偶爾喝點.平時要註意不要吃 *** 胃粘膜的藥,比如阿斯匹林等

胃疼是壹種非特異性癥狀,常出現在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還有上腹疼不壹定是胃,也有可能是肝,膈等。

要作出診斷,還需要妳其他的病情。

疼痛性質,疼痛部位,疼痛誘因,其他癥狀,有無惡心,嘔吐,噯氣,有無嘔血,便血等。

最好是食療,藥物只是輔助性的,不能根治,只能應急,平時少吃辛辣 *** 的食物,要穿暖,不要受涼。

凡以胃脘部經常發生疼痛為主的病證,稱為胃疼。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病,以及胃神經官能癥等均以胃脘疼痛為主要表現。胃疼的食療方常用的有:

?

? 老姜250克、紅糖250克,將生姜搗汁去渣,隔湯蒸10沸,將紅糖溶入收膏,以4日服完,每日早、晚各服1次。

? 功效:溫中散寒。

? 蜂蜜、紅糖適量、紅花5克。將紅花放在保溫杯中,沸水沖泡,蓋上蓋,經泡10分鐘後,隨即調入蜂蜜、紅糖,趁熱飲服。

? 功效:和胃利腸、止痛祛瘍。

?

? 幹姜60克、炙附子40克。將幹姜、炙附子***搗碎細,置凈器中,然後放入黃酒500毫升,密封,經7日後開取,去渣備用。每日飯前溫服1~2杯,日服3次。

? 功效:溫中散寒。

?

? 幹姜5克、高良姜4克、花椒3克、粳米100克、紅糖15克。將幹姜切成片,與高良姜、花椒洗凈,***放入紗布代內盛裝,紮口 。把淘洗凈的粳米和布代加清水同煮,30分鐘後取出姜袋,***煮成粥服食。每日早、晚各服1次。

? 功效:溫中止痛。

?

? 佛手柑15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許。將佛手柑洗凈,煎煮,去渣留汁,再與淘洗凈的粳米,冰糖同煮成粥。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 功效:理氣止疼。

?

? 鯽魚1條(約250克),去鱗、鰓及內臟,洗凈,生姜30克洗凈,切片,桔皮10克、胡椒3克,***包紮在紗布內填入鯽魚肚中,加水適量,文火煨熟,加食鹽少許,空腹吃魚喝湯,幾次即愈。

?功效:治胃寒痛

春季溫胃食療五法

fx120/qiuyi/bjysl/sjbjl/cjbjl/cjfbl/200501291713356168

秋冬溫胃食療方

unn.people/GB/channel20/47/535/200010/27/4179

胃疼

胃疼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經常發生疼痛。其發病原因是由於飲食不調,情誌 *** ,脾陽素虛,感受外寒,胃火和降所致。臨床常用有效的偏方、驗方主要如下。

[方壹]

高良姜30克,粳米50克。先用高良姜加適量的水,在沙罐內煎取藥汁;再用藥汁和粳米煮粥,空腹食之。1日1次,連服3--7天。

本方適用於胃寒性胃疼。

[方二]

陳皮20克,蔥白10莖,香附子15克,生姜6克,雞肉印克。將雞肉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備用,再將陳皮洗凈,香附醋炒,放入砂鍋中煎取藥汁200毫升,把生姜切成粒,蔥切成絲,再把雞肉,藥汁同放入鐵鍋悶煮。以先武火燒沸,酌加料酒、味精、醬油炒拌即成。吃時,以沸米酒50毫升,邊飲酒,邊吃雞了。須開懷食飲。

本方適用於肝氣郁滯之胃疼。

[方三]

甘蔗500克,高梁米30克。將甘蔗榨取汁,同高粱米壹起煮粥,佐餐用。

本方適用於胃熱疼痛。

[方四]

丁香1.5克,肉桂1克,紅糖適量。丁香、肉桂用溫水浸透,武火煮沸,文火煮20分鐘,取汁,調人紅糖,每服5—10毫升,日3次。

本方溫胃散寒,適用於感寒腹痛。

[方五]

小茴香10克,胡椒12克。兩者***為細面,酒糊為丸,每服3--6克,溫酒送下。

本方散寒理氣止痛,適用於胃寒疼痛。

[方六]

豬肚(狗肚更佳)1具,粳米100--150克,丁香、肉桂、茴香各適量。將前述各味壹齊放入鍋中,再加入壹些調料,如姜、蔥、鹽、酒、醬,文火燉至極爛,粳米煮粥兌入,空腹服,日3次。

本方健脾溫中,適用於胃部疼痛。

[方七]

鯽魚250克,生姜30克,橘皮加克,胡椒3克。鯽魚去鱗、鰓、內臟,洗凈;生姜洗凈,切片,與橘皮、胡椒同包紮在紗布袋中,填人魚肚,置鍋內,加水適量,小火煨熟,加鹽少許,空腹飲湯食魚,日2次。

本方適用於感寒後之胃部疼痛。

[方八]

丹參30克,三七15克,老母雞1只。將丹參、三七切片,填人宰殺去毛及內臟的雞腹內,放人砂鍋,加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後用文火煨燉至雞爛熟,撈去藥渣,吃肉喝湯,每次1小碗,1日2次,不可多飲。

本方活血止痛,適用於血瘀胃痛。

[方九]

胡椒15克,肉桂9克,白術、蔥頭各15克,豬肚1個,食鹽適量。將豬肚洗凈,再把藥料拌適量鹽,填人豬胃中,放人砂鍋,加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燉至豬肚爛熟,空腹吃豬肚,飲湯,每次1小碗,1日2--3次。

本方溫中健脾,適用於虛寒所致的胃疼。

[方十]

炒麥芽、炒谷芽、焦山楂各,O克,白糖30克。前三味水煎15分鐘取汁,用紗布過濾調入白糖,趁熱服, 日2--3次。

本方消食化滯,適用於食積停滯所致腹痛。

[方十壹]

檳榔200克,陳皮朋克,丁香、豆蔻、砂仁各10克,鹽100克。諸味同置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煎熬至藥液幹涸,停火持冷將檳榔用刀剝成黃豆

大小的碎塊,飯後口含少許。

本方適用於食積胃疼。

[方十二]

雞內金,白糖各適量。將雞內金焙幹研末,與白糖調服,日3次,每次1--2克。

本方消食健脾,適用於胃脘部脹滿疼痛。

[方十三]

人參、青皮、陳皮、丁香各7克,白術5克,炮附子、蘋果仁、炮幹姜各4克,姜制厚樸、炙甘草各2克,生姜3片,紅棗2枚。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本方溫中祛寒,適用於胃脘脹滿疼痛。

[方十四]

代赭石、橘紅、白茯苓、炒竹茹、旋夏花、瓜蔞、左金丸、金鈴於、法半夏、炒薤白、生姜、金石斛各5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本方為杭州名醫王香巖方,適用於胃脘疼痛又嘔吐酸水。

[方十五]

百合、丹參各30克,烏藥、高良姜、制香附各9克,檀香10克,砂仁3克。水煎服,每日1劑,1日1次。

本方為著名中醫焦樹德方,功能理氣散寒,溫中和胃,適用於胃脘痛。

[方十六]

胡椒15克,肉桂9克,白術、蔥頭各15克,豬肚1個,食鹽適量。

將豬肚洗凈,再把藥料拌適量鹽,填人豬胃中,放入砂鍋,加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至豬肚爛熟,空腹時吃豬肚,飲湯。每次壹小碗,1日2--3次。

本方適用於虛寒性胃痛。

[方十八]

鮮豌豆400克,泡青菜150克,豬瘦肉100克,胡椒面1.5克,精鹽5克,味精1克,鮮湯1000克。將泡青菜切成細絲,豬瘦肉亦切成絲,再用清水150克浸泡在碗內,鮮嫩豌豆入沸水鍋內焊至軟熟,再將炒鍋置旺火上,放人鮮湯、泡青菜、豌豆、精鹽燒沸,撈於湯碗內,最後把肉絲連同清水—起倒人鍋內燒沸,摘凈浮沫後,加入醬油、胡椒面、味精,倒在碗內即成。每於飯前後飲此湯1小碗。

本方適用於胃陰不足所致的胃脘痛。

[方十九]

草果5個,羊肉1500克,大麥仁500克,食鹽適量。將淘凈的大麥仁放鋁鍋內,加水煮粥倒出備用;再把洗凈的羊肉、草果放鍋內加水煎熬至肉熟;撈出羊肉、草果,倒入麥仁粥,合勻,文火燉熟至沸,加入切成小塊的羊肉,調入食鹽,溫熱食。

本方暖胃除脹,適用於脾胃虛寒之胃脹痛癥。

[方二十]

白芍12克,桂枝6克,甘草3克,生姜10克,大棗4枚,飴糖30克。前5味水煎取汁,人飴糖,文火溶勻,日2--3次溫服。

本方適用於虛寒性腹痛。

[方二十壹]

附片30克,羊肉2000克,生姜、蔥段各50克,胡椒6克,食鹽]o克。將附片裝入紗布代,紮口;羊肉洗凈,人沸水鍋內,加姜、蔥各25克,焯至煆紅色,撈出,剔去骨,將肉切成2.5厘米見方的塊,再放清水中漂去白水,骨頭拍破,余姜洗凈拍破,蔥洗凈捆纏成束;另將砂鍋註入清水,置於火上,下姜、蔥、糊椒、羊肉、羊骨、附片,燒沸30分鐘後,文火燉至羊肉熟爛(約2--3小時),取出附片,分盛碗內,再分別盛人羊肉,傾入湯佐餐食。

本方溫胃壯陽,適用於脾胃陽虛所致的脘腹冷痛。

[方二十二]

桃仁1枚,生地黃30克,桂心10克,粳米100克,生姜1克。將桃仁去皮尖,桂心研成末,用地黃、桃仁、生姜,以適量的酒絞取汁。先用水煮粳米作粥,沸後下桃仁等汁,繼續煮至熟,再調入桂心末,空腹食。

本方活血,行氣,對瘀血所致胃痛有效。

[方二十三]

丹參15克,檀香9克,炙甘草3克,蜂蜜30克。將丹參、檀香、炙甘草加水煎煮後,去渣取汁,調人蜂蜜,再煎之沸,頓飲。

本方適用於因氣滯血瘀所致胃疼。

[方二十四]

竹柴胡12克,生白芍15克,枳殼、厚樸各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炒建曲15克,甘草4克。上藥每劑煎3次,每日上、中、晚分服,日1劑。

本方為重慶著名中醫陳樞燮驗方,功能疏肝和胃,行滯鎮痛,在臨床可用來主治:肝胃不和所致胃院疼痛,包括胃炎、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膽囊炎、胃腸功能紊亂所引起的上腹疼痛。

院腹脹滿或脹崛氣者加廣木香10克,青皮、陳皮各12克,加強行氣之功;痛如針刺或疼痛較劇者加赤芍、延胡索各12克,用以活血化瘀止痛;疼痛有灼熱感或口苦咽幹者加炒川楝子、焦梔各12克,用以清泄肝火;口幹口苦、苔黃者加黃苓15克,黃連6克,用以清瀉郁熱;食後痛甚或曖腐者加雞內金15克,炒二芽各30克,用以增強消食導滯之力;泛酸時加煆瓦楞子30克,海螵蛸15克,用以和胃制酸;腹痛有冷感者加法羅海12克,以溫散行滯。

[方二十五]

南、北沙參各30克,白術15克,茯苓30克,陳皮、厚樸各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白芍、炒建曲各15克,甘草4克。日l劑,分2次服。

本方扶土抑木,行滯定痛,適用於脾胃虛損,肝郁氣滯所致的胃脘痛。若肝胃不和諸癥突出,可用肝胃兩和鎮痛飲治療以從其變;標實勢衰,即用本方。氣虛甚者可加黨參、山藥各30克,甚則加人參6克,以增強益氣之力;若短氣、頭昏者加黃芪30克,荷葉15克,以益脾升清;失眠多夢者加棗仁、合歡皮各20克,夜交藤30克,以養心安神。

[方二十六]

蒲公英3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6克,紅花8克,徐長卿12克,陳皮8克,大貝母12克。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

本方為江蘇著名中醫袁正剛驗方。功能安胃,止痛,散結,適用於胃脘痛,滯脹納呆屬氣滯絡阻者。

[方二十七]

山藥、雲茯苓、薏米、山植、扁豆、陳皮、神曲、芡實各10克,蓮子6克,砂仁5克,黃連2克,麥牙20克,炒米29克。上藥***焙幹研細末,每餐飯前服1匙(約10克)。

本方為安徽老中醫王正雨驗方。功能健脾和胃,祛濕止瀉,安神定驚,可用來治療小兒腸炎、疳積、脾胃不和型胃痛。

[方二十八]

鴨子1只(約重1000克),丁香、肉桂、草豆蔻各5克。蔥、姜、鹽、冰糖、味精、香油、鹵汁各適量。將鴨子宰殺後,去毛及內臟,洗凈。將丁香、肉桂、草豆寇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熬兩次,每次待水沸後再熬20分鐘,潷出藥汁,兩次***約3000克。生姜、蔥拍破待用。將藥汁放人鍋中,加鴨子、姜、蔥,用小火煮至六成熟後撈起晾涼待用。將鹵汁放人鍋中,再放人鴨子,用文火鹵熟後撈出,揩凈浮沫。將鹵汁倒入鍋中,取出冰糖、食鹽、味精攪勻,再放人鴨子,置文火上,邊滾動鴨子邊澆鹵汁,直至鹵汁均勻地沾在鴨子上,色紅亮時撈出,再在鴨身上均勻地塗上香油即成。

本方和中暖胃,散寒,止嘔,止痛。適用於脾胃虛弱之脘腹冷痛,嘔吐,泄瀉。

  • 上一篇:磷酸肌酸簡介
  • 下一篇:生化危機:代號維羅妮卡》流程指南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