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壹,唐代高僧 "石悟空 "說。悟空俗家名叫車奉朝,公元751年隨張光濤出使西域,因病在犍陀羅國,公元789年回京。石悟空晚於玄奘40余年,但他離開的地方也始於安西,回到西域後從事翻譯和傳教活動多年,留下了許多事跡和傳說。有學者認為,在 "取經 "故事漫長的變遷過程中,人們逐漸把悟空的名字與傳說中伴隨著唐僧取經的 "猴行者 "名字聯系捏合在壹起,逐漸形成了 "孫悟空 "的藝術形象。
其次,"芝蘭玉樹 "說。哈爾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金池在研究故事流變過程中得出結論,孫悟空的現實原型為《三藏法師傳》所載玄奘西行最難收服的胡人弟子石磐陀。理由是:唐僧師徒的孫悟空與玄奘師徒的師盤陀,(1)引路者的角色相似;(2)解危者的角色相似;(3)行者的身份相同;(4)師徒之間的微妙關系相似;(5)師盤陀是胡僧,胡僧與 "猴 "音相近。在宗教思想的引導下,"唐僧取經,胡僧幫忙 "很容易被傳播成 "唐僧取經,老鼠幫忙",從而為玄奘取經故事的妖魔化提供了契機。
2003年10月29日,在山西省稷山縣青龍寺發現《玄奘取經圖》,其繪制時間比《西遊記》成書時間早了近壹個世紀。
大名鼎鼎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出生 "在東神洲傲來國花果山頂的壹塊仙石上。關於它的身世原本在《西遊記》中 "歷歷可考"。但近日有媒體報道,專家通過對甘肅榆林窟唐僧取經壁畫的研究,發現壁畫中壹個尖嘴猴腮的胡人正是追隨唐僧的孫悟空的原型。
本文提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段文傑先生曾撰文指出,畫中猴形人即孫悟空的原型,名叫石磐陀,其故鄉在今天的甘肅省安西縣鎖陽城壹帶,所以孫悟空應該是甘肅人。
那麽關於孫悟空的身世就更加撲朔迷離了,孫悟空的形象到底從何而來,他真的是由壹個甘肅胡人演變而來的嗎?帶著幾分好奇,記者采訪了著名古典小說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胡小偉先生。
魯迅認為孫悟空起源於淮夷水神無支祁,胡適則認為孫悟空的原型是印度神猴哈奴曼。
胡研究員介紹,《西遊記》成書後,雖然流傳了幾百年,但普通讀者對故事中人物的演變來源壹直不清楚,好像它本來就是 "石頭縫裏蹦出來的壹只孫猴子"。直到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開了壹代先河,"孫悟空 "是何方神聖,才作為壹個嚴肅的學術問題擺上了桌面。
魯迅認為,魏晉以來,佛典的翻譯日益增多,於是印度故事也在民間廣為流傳,而文人又喜歡其新奇、怪異,於是有意無意地加以利用,後來這些故事就慢慢中國化了。至於孫悟空的人物形象,魯迅認為它應該來自中國民間傳說,他以唐代李公佐小說中的怪獸--淮夷水神無支祁為證,認為孫悟空就是從淮夷水神無支祁演化而來的,從而得出孫悟空的原型來自中國本土的結論。
胡適卻不這麽認為:"我壹直懷疑這只威風凜凜的猴子不是國貨,而是從印度舶來的。也許連無極神話也是受印度影響仿造的"。他在印度最古老的史詩《羅摩衍那》中發現了神猴哈奴曼,認為這就是孫悟空的最早原型。
陳寅恪認為,孫悟空的原型確實是哈努曼,而甘肅壁畫中的圖案則表明,《西遊記》的故事在唐代就已經流傳開來。
大史學家陳寅恪對佛經極為熟悉,他不僅考證了孫悟空的原型是《羅摩衍那》中的哈努曼,還用另壹部《賢愚經》作了證明、他還發現,"大鬧天宮 "的故事最初源於兩個互不相關的印度民間故事,傳入中國後,取經人在講述時有意無意地將兩個故事合二為壹。他發現,"大鬧天宮 "的故事最初源於兩個互不相關的印度民間故事,但傳入中國後,佛經的傳播者在講述時有意無意地將兩個故事合二為壹。
上世紀初敦煌學的建立,為《西遊記》故事增添了壹些新的形象,主要是壁畫,有單人步行、背架的形象,也有類似於胡人牽馬的 "猴行者 "形象,可以看出故事中人物歷代的得失。
近年來,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段文傑發表了《玄奘探險新發現》,重點介紹了甘肅西夏時期現存的六組 "玄奘探險圖",並介紹了類似的故事在唐代就已在民間流傳。五代後周時期,揚州壽寧寺藏經院內也保存了壹幅壁畫《玄奘取經圖》,當時人們感嘆為 "絕唱"。此壁畫為後周最新作品,寺已毀,壁畫不存。
《西遊記》的基本人物框架形成於元代,印度猴子經過藏傳佛教的再創造變成了孫悟空。
胡研究員在研究中發現,雖然上述說法有據可依,但玄奘取經的故事自唐至宋流行了數百年,故事中人物的變化補充相當緩慢,但故事的豐富性在元代出現了 "井噴式 "的爆發。他認為,段文傑等文物專家的說法往往是根據明末吳承恩的創作,卻沒有考慮到元代已經出現《西遊記》雜劇和《詩經》的事實。胡研究員指出,從《永樂大典》中的文學作品分析,後世小說中已經出現了不少 "西遊記 "故事,尤其是壹部朝鮮文學作品《樸通事諺解》中 "車遲國鬥法 "中孫行者的故事非常重要。據著名作家、翻譯家趙景善介紹,該書 "大約在元代 "出版。韓國翰林大學的 Kim Min-ho 教授也認為該書成書於元朝至元七年(1347 年)。此外,去年山西稷山縣還發現了元代《玄奘取經圖》壁畫。這些都證明,後來《西遊記》的基本故事人物框架很可能形成於元代。
胡研究員認為,雖然孫悟空形象的原型與印度史詩和民間故事中的神猴形象有些關聯,但唐宋時期的思想文化背景並沒有使其發生 "質的飛躍",《西遊記》故事的震撼性內容因此會在元代呈現 "井噴式 "爆發。對《西遊記》故事震撼性內容在元代爆發的解釋,應該從當時占統治地位的喇嘛教的傳入以及佛道兩家的爭論中去尋找。換言之,孫猴雖與印度猴無緣,但曾被藏傳佛教 "二次輸入",才以生動的形象活躍在讀者面前。
據記者了解,段文傑先生認定孫悟空是甘肅人的報道是子虛烏有。哈爾濱師範大學中文系鐘文博士於2002年4月27日在《光明日報》上撰文指出,張錦池先生提出孫悟空形象來自石板灘的觀點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