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溶性藥物在水中溶解度較差,在非極性溶劑中有壹定的溶解度,因此要盡量尋找合適的基質來溶解難溶性藥物。這些基質主要是油溶性基質,如高級脂肪醇。通常首先要分析藥物在不同基質中的溶解度,這是開發膏霜的壹項重要任務。了解藥物的溶解度後,再決定選擇何種基質。曾經有壹種仿制國外市場的膏霜,其主藥是不溶性的,在制備過程中,有的研制者先找壹種合適的基質溶解主藥,然後將兩相混合;而有的則將主藥細粉直接加入已制成膏霜的基質中。顯然,後者沒有充分考察主藥在不同基質中的溶解度,主藥在基質中分布不均勻,制成的乳劑在臨床療效和安全性上會有壹定差距。
有時,不溶性藥物在基質中的溶解度並不理想,達不到規定的要求,這時可以采用混合基質,特別是加入合適的表面活性劑時,往往能大大提高藥物的溶解度。這是壹種經常采用的增溶難溶性藥物的方法。例如,壹種藥物可溶於十六烷醇,微溶於中鏈脂肪酸甘油三酯,當這兩種基質混合後,藥物在混合溶劑中的溶解度就會增加,穩定性也會提高。
當然,調整 pH 值使藥物溶於基質也是壹種使藥物溶解的方法。通過調節 pH 值,讓藥物溶解在其中壹相中,然後將兩相混合,使藥物均勻分布。但這種情況在難溶藥物中較少使用。
2.將藥物溶解在少量有機溶劑中,然後與基質混合。
有時確實很難找到合適的可溶性藥物基質,這時,可先將難溶性藥物溶解在溶劑中,然後加入基質中。這種方法有利於藥物在基質中均勻分布,提高藥效。尤其是部分劑量較小的藥物,采用這種方法有利於藥物混合均勻。以前常用的溶劑二甲亞碸是藥物溶解度較大的溶劑,但由於二甲亞碸有特殊氣味,現在已較少使用,改用其他溶劑。如激素類藥物制成膏劑後,由於有些激素類藥物不溶於水,可將其溶於二甲亞碸中,然後加入基質中,有利於小劑量藥物的均勻分散,有利於藥物在基質中的釋放和滲透,從而提高藥效。由於二甲亞碸有特殊氣味,現改用丙二醇,考慮到激素類藥物在丙二醇中溶解度小,所以要選擇合適的乳化劑,制成壹定濃度的乳膏,以提高療效。3、將藥物研磨成細粉,懸浮於合適的溶劑中,然後加入基質中。
如果藥物在基質中的溶解度達不到要求,又很難找到合適的溶劑溶解藥物,則可將藥物懸浮在合適的溶劑中,然後與基質混合,制備膏劑。這種方法可以確保藥物均勻地分散在基質中。
4.將藥物研磨成細粉,加入基質中。
可將藥物研磨成細粉,壹般細粉需通過 9 號篩,然後加入基質中。可以先將藥物與少量基質混合研磨,這樣可以防止藥物顆粒過粗。為了保證膏方的臨床療效,確保制劑質量穩定,壹般應在制劑中測定藥物的粒度和粒度分布,必要時將其限量訂入標準中。
雖然此法也是膏方的制備方法之壹,但是,從藥物的穩定性、藥物發揮臨床療效和臨床用藥的安全性等方面考慮,膏方的制備方法仍有壹定的局限性。因此,對於有國家標準的藥品,應分析上市藥品的制備特點,分析其粒度和粒度分布,在找不到合適基質的情況下,應采用該工藝方法。否則,直接采用該工藝方法,依據不足。
5.特殊藥物應采用特殊方法添加。
具有特殊性質的藥物,如半固體粘性藥物,可直接與基質混合,必要時可用等量遞增法加入藥物,混合均勻。
具有揮發性的藥物應在較低的溫度下加入,以防止藥物揮發損失。
此外,選擇的條件應確保藥物具有壹定的穩定性。如果藥物對熱敏感,則應避免藥物在高溫下存在;如果藥物在特定溶劑中不穩定,則不應使用該溶劑溶解或懸浮藥物。
考慮到膏劑通常作用於局部,處方中添加滲透促進劑必須慎重,要特別註意因添加滲透促進劑而增加藥物吸收的安全隱患,因此,壹方面要充分考慮是否有必要添加滲透促進劑,如非必須,建議盡量不要添加;另壹方面,如果有必要加入滲透促進劑,可以根據同品種不同劑型加入。另壹方面,如果有必要加入滲透促進劑,要根據同壹品種的不同劑型,分析加入滲透促進劑的安全性。例如,藥物的給藥途徑是口服還是註射;藥物的劑量是多少;藥物的吸收情況等。如果沒有足夠的信息給出合理的安全性評估,建議不要添加滲透促進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