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到底哪些行為會構成醫療保險欺詐

到底哪些行為會構成醫療保險欺詐

廣義的醫療保險包括社會醫療保險與商業醫療保險,狹義的醫療保險指社會醫療保險,也就是我們日常所稱“醫保”,即本文論述的主體。社會保險的目的是為社會中失業、年老、疾病等情況的社會成員提供最基本的物質保障,社會醫療保險對解決民生問題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醫療保險的進壹步實施,詐騙醫保基金的案件不斷發生,某些人為了私利通過病例作假、住院病床作假、虛開票據等各種方式套取醫保基金,致使保險基金大量流失。

醫療保險欺詐以詐騙罪論處,同時涉及民事責任、行政責任

我國沒有專門針對醫療保險欺詐的法律,涉及醫療保險欺詐法律責任相關的規定散見於多個法律法規中。

刑事責任

我國《刑法》雖然沒有明確針對醫療保險欺詐的罪名,但2014年4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最新通過的刑法解釋明確: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金或者其他社會保障待遇的,屬於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詐騙公私財物的行為。根據《刑法》第266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目前司法實踐中對醫療保險欺詐亦是以詐騙罪認定:2017年6月16日,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人民法院審結壹起詐騙醫療保險金案,以詐騙罪分別對被告人張某某判處有期徒刑壹年四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壹萬二千元;對被告人陳某某、劉某某分別單處罰金人民幣八千元、六千元。

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規定,壹方以欺詐的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民事行為無效。第壹百壹十七條規定,侵占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返還財產,不能返還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根據上述規定,欺詐行為人使用欺詐手段獲取醫療保險相關物質利益,其行為自始沒有法律效力,必須返還給醫療保險基金管理機構。

《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因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而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依據該條規定,個人或單位與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或醫療保險服務提供機構合謀騙取的醫療保險基金應返還給醫療保險基金經辦機構。

行政責任

《社會保險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及醫療機構、藥品經營單位等社會保險服務機構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屬於社會保險服務機構的,解除服務協議;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有執業資格的,依法吊銷其執業資格。第八十八條規定,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根據上述規定,個人或相關機構應將騙取的醫療保險基金返還給醫療保險基金管理機構。

自2014年刑法解釋頒布以來,醫保騙保入刑已在立法和司法領域明確,但壹些公眾對此並不了解,自認為僅是貪點小便宜而已,並不知自己的行為可能已經觸犯法律,甚至構成犯罪。

以下就簡要介紹壹下醫療保險欺詐中可能涉及的主體和方式:

投保義務人或法定受益人

醫療保險投保義務人,是指對醫療保險承擔繳費義務的單位和個人;醫療保險法定受益人,是指可以依法從醫療保險獲得利益的個人,包括醫療保險被投保人及其近親屬。醫療保險投保義務人和法定受益人是醫療保險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利益相關者,欺詐行為主要包括:出借、冒用醫保卡就醫;偽造、虛開治療費用票據報銷;違規或過量開藥並轉賣等。

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及其工作人員

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是指在整個社會醫療保險體系的運行過程中主管社會醫療保險基金的籌集、管理、支付、監督等工作的機構。經辦機構及工作人員的欺詐行為主要包括:出具不真實的證明材料,使原本不能參保的人員參保或者協調個人騙取基本醫療保障待遇;票據作假;病歷作假等。

社會醫療保險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實施的社會醫療保險欺詐行為

社會醫療保險服務機構是在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的委托下獲得相關授權從而提供與社會醫療保險相關的醫療服務的機構,是社會醫療保險的服務提供方。包括定點醫院和定點藥店。定點醫院的欺詐行為主要包括:虛開就醫費用;偽造住院記錄;過度治療使原本可以壹次治愈的疾病分成三次治療;不合理治療;使用參保人信息套現醫保費用;將非醫保支付的項目篡改為醫保支付的項目;轉接醫療費用信息化結算終端給其他單位和個人。定點藥店的欺詐行為主要包括:故意不核實處方和醫保卡;故意用非醫保範圍的藥品替代醫保範圍的藥品;不真實錄入參保人購藥信息;用醫保卡兌換現金等。2017年1月,寧波市人社局通報,日前,寧波市兩家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的5名工作人員,因詐騙醫保基金,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詐騙團夥

醫療保險基金詐騙團夥主要是通過有組織的分工以非法占有醫療保險基金為目的而專門從事醫療保險欺詐行為的犯罪團夥。詐騙團夥的欺詐行為主要包括:非法倒賣醫保藥品;以各種條件和利益通過廣告、講座等多種形式誘使參保人出借醫保卡;冒用他人醫保卡就醫開藥;勾結醫師、定點醫院,非法出具病歷、住院證明等;串通醫保定點藥店,為其大批量使用他人醫保卡開綠燈等。

上述行為都是不可為的,可能構成犯罪,“貪小便宜吃大虧”,不要讓“無知”將自己送進監獄。

  • 上一篇:數據庫技術的發展趨勢
  • 下一篇:2015藥物暴露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