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次實驗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充滿了挑戰,處處都充滿了嘗試,這也註定了我們會有許多的第壹次。在我的記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第壹次做實驗的經歷。令我至今難忘。
還記得那是在星期天的時候,我在看壹本科學書,突然,我被壹個科學小實驗給迷住了。“在紙上畫壹個五角錢大小的洞,壹個壹塊錢的硬幣也能傳過去。”“這怎麽可能呢?”壹元硬幣可比五角硬幣小,不會穿過去的,但能不能還要用實驗來證明。
實驗開始了。首先,我準備了壹枚壹元硬幣和壹枚五角硬幣。我先在紙上畫了壹個五角硬幣大小的洞。接下來,我犯難了,如何將硬幣穿過去呢?直接穿過去?試壹試吧!結果紙破了,第壹次試驗宣告失敗。不過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世上哪有事會壹次成功呢!我決定再來壹次。
第二次實驗開始了。這次,我好好思考了壹下,突然,我靈機壹動,我發現把紙往中間壹擠,就形成了壹個橢圓形。這樣硬幣不就能穿過去了嗎,我壹實驗果真如此,我終於成功了!
這就是我第壹次做實驗的經過。我覺得通過這次試驗,讓我不僅挑戰了自己,還讓我明白了,我們做任何的事情,都要懂得創新,不要輕易的下任何的決定。而且我們還要不斷在“已知”中尋求“未知”以獲取更多的東西。
第壹次做紙飛機實驗作文400說起紙飛機,我對它有壹種獨特的感情,回憶起幼兒園時,玩紙飛機的情景。
紙飛機,壹個輕巧,方便的玩具,它只需用壹張紙,就能完成,比任何玩具都簡單。
壹張紙,就能成為壹個紙飛機,我們就來看看,壹張紙是怎麽成為紙飛機:第壹步,把壹張長方形紙對折,第二步把紙攤開,把長方形紙的兩個角,分別對對中線,折去,成為壹個等腰三角形,第三步,把等腰三角形往後翻,再把等腰三角形的2個底角,分別往靠近頂角的地方折過去,第四步,把頂角往後折,壓住兩個底角,第五步,把紙對折,再把紙往中線折,壹個紙飛機誕生了,我想起了幼兒園時玩紙飛機,就情不自禁地給這個紙飛機取了壹個名字——夢想號,因為這是我童年時的夢想。
夢想號的性能如何呢?它可以勇往直前嗎?於是,夢想號試飛了,它壹路向前飛行,可撞上了玻璃,出了“故障”,過了壹會兒修復好了。
有人問:“誰的飛機飛得高,遠,穩。
”大家都不甘示弱,就提出飛行比賽。
比賽開始了,壹個人的飛機,剛剛飛到腳下,就回來了,真是壹個U形大轉彎,另壹個直接撞上了瓶子,還把瓶子撞了下來,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我要比賽了,可有些緊張。
我的身體往後傾斜,手壹擲,飛機嗖的壹聲飛了出去,夢想號像波浪似的,壹會兒往上飛,壹會兒向下落,此刻我的心情跟著夢想號壹上壹下。
沒多長時間,飛機墜落了,落在了,沙發和電風扇的中間。
紙飛機在我的童年留下了壹個深刻的回憶。
希望采納,好好學習
有趣的壹次實驗 作文“今天好快樂,半個小時就寫完了作業,真棒! ”我自言自語道。
剩下的時間做什麽呢? 我該去看看媽媽買來的小金魚。
我快步走到扁圓形的魚缸前,魚兒好像歡迎我似的,壹上壹下地向我遊來。
其中,獅子頭金魚揚著大腦袋,甩著紅白相間的尾巴,好像在炫耀自己的美麗。
我突發奇想:魚在水裏為什麽會控制平衡? 我觀察到魚兒遊動時,不停地搖擺,是不是魚鰭和魚尾在起作用?為了驗證我的猜想,我做了大膽的實驗。
我先準備了小剪刀、魚網、紗布。
然後用魚網撈出了壹條餵烏龜的小草魚,這條魚兒好像覺察到了危險———拼命掙紮著,我默默地對小魚說:“小魚,妳別害怕,為了實驗成功,妳就奉獻壹次吧! ”我把雙面膠粘在我的拇指和食指上,壹下把小魚兒粘住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了剪刀,壹下壹下地把小魚兒的鰭剪了下來,剪完後,我就把禿頭禿腦的魚兒輕輕地放進了魚缸裏,起初,小魚兒掙紮了壹會,就沈到水底,過了好壹會兒,它也沒有再遊動。
看來,我的猜測是正確的。
我還有點擔心,就去查閱了百科全書,上面果真寫著:魚的鰭是讓魚掌握平衡的。
魚的尾巴是掌握方向的。
通過這次實驗,我覺得經過觀察和實驗獲得知識,是多麽有趣呀!
第壹次做什麽事,作文400字第壹次做什麽事,作文400字那件事,我懂得了壹個道理做了中學生,我還是小孩子從小到大,我經歷了許許多多“第壹次”,第壹次做飯、第壹次郊遊、第壹次登臺表演……這無數的第壹次像壹個個難忘的腳印,點綴在我成長的道路上。
其中有壹件事是我最難忘、最有意義的事,那就是我第壹次去實驗室做實驗。
這學期我們開始學習科學,每壹次看到老師在臺上做實驗,我都非常羨慕,老師像壹個魔術師,很多“奇跡”在他手中出現,看得我心裏直癢癢,我渴望著能自己動手見證“奇跡”的那壹天。
每天回家的時候,我都夢想著我那當化學老師的爸爸能帶我到他的實驗室去,那就……,想著想著我樂開了花,趕快跑去和爸爸說了這個想法,可爸爸說不行,因為最近學習狀態不太好,爸爸說如果學習提高上去了,可以考慮。
我垂頭喪氣地回來了,仔細壹想還有機會,從此,我就很用功的復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近語文、數學、英語課堂上、測試中都有較大進步,那個周六上午爸爸告訴我下午可以到實驗室去做實驗,我高興得壹蹦三尺高。
中午,我早早地吃完飯,等待下午的到來,時間過得很慢,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下午。
我迫不及待地叫爸爸帶我去實驗室,壹進實驗室門,我就看到許多實驗器材和化學藥品,櫃子內放滿了試管、燒杯、酒精燈……壹個個瓶子裏裝著各種各樣的藥品,有紅的、黃的、藍的,還有黑乎乎的,也有液體、固體等,形態各異。
這些裝有藥品的瓶子整齊地擺放在櫃子裏,我急切地想親自動手做實驗,可爸爸制止了我,說:“妳先不能做,等我做幾個演示實驗給妳看看。
”只見爸爸取出了壹些藥品,開始實驗,他把壹種固態的物質取出來,用小刀切了壹小塊,放進水中,爸爸說那是金屬鈉。
我看到鈉塊變成閃亮的小球在水中快速地遊動著,我驚奇地發現它在水中畫出壹個個三角形,最後逐漸消失了。
爸爸接著又在水中加了壹種藥水,水竟變成了紅色……我好奇地看著,手早就癢癢了,我央求爸爸給我做壹個實驗,爸爸答應了,讓我取出壹些藥品,我小心地從瓶子中倒出三種無色藥水混到壹起,突然藥水變成淡黃色,下面還有壹些粉紅的小氣泡。
接著我又拿了試紙測了壹些藥水的酸堿性,趁爸爸不註意,我還測了自來水和我的口水,哈哈,原來我的口水是顯堿性的……,壹下午,我就在實驗室快樂的度過了,走時戀戀不舍。
那天是我第壹次做實驗,是我壹年中最開心的壹天。
那是我認識化學的第壹步,但很遺憾,因為我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樣的反應,從那天起,我下定決心要好好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探索神奇的化學世界。
我的壹次科學實驗作文開頭和結尾。“紙能托住水!”這句話不可思議吧?壹張普通上午紙竟能托住壹杯水。
這是怎麽回事呢?這還得從頭說起。
壹天,我正在看壹本有關科學制作的書,忽然壹個標題吸引了我的眼球:“能托住水了紙”。
這怎麽可能呢?紙壹碰水就會破的啊?於是我懷著不解的心情,按照書上的做法去做。
首先我準備材料:壹只玻璃杯、壹張平整的紙還有水,然後往杯子裏灌了些水,將平整的紙慢慢地蓋在瓶口上,並讓紙緊緊地與瓶口粘合在壹起,再拿起杯子,將杯子迅速地倒轉過來。
這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水竟然“毫不客氣”地流了出來。
這是怎麽回事?我明明按照書上的去做的啊?我不解地去問媽媽,媽媽聽了以後,就把我那書翻來看,媽媽看完,好像無奈地對我說:“說妳平時做事認真點妳就不聽,妳看,書上明明說要灌滿水了,妳只灌了約半杯水,水當然會流出來了。
”原來是這樣啊!都怪自己馬虎。
於是我連忙重新做了實驗,這次我更仔細了,。
果然,這次實驗成功了,水並沒有流出來,而是被紙穩穩地托住了。
這是什麽原因呢?我上網查了查,網上解釋說:在瓶口放紙,由於在杯中裝滿了水,已經沒有了空氣,所以不存在大氣壓。
然而,把杯子倒過來的時候,紙的另壹側依然受到大氣的壓力,所以水不會流出來。
啊!這次的科學實驗太有趣了,這不僅讓我嘗到成功的甜頭,同時也激勵著我要多去探索科學。
我永遠也忘不了這次有趣的科學實驗。
望采納
《記壹次有趣的科學實驗》作文記壹次有趣的科學實驗今天,我們的語文老師給我們壹項重大的任務——壹篇作文《記壹次有趣的科學實驗》。
我哪做過什麽實驗呢?唉!真是傷腦筋,突然,我腦子壹,哈!有了,我可以在網上找啊!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上面的實驗真是五花八門,看得我眼花繚亂。
終於我選了壹個最不可思議的實驗,決定親自動手嘗試壹下。
這個實驗的名字叫:火燒紙船。
需要的材料有:壹個三角架,壹個石棉網,壹個紙船,壹盞酒精燈,壹盒火柴和壹杯清水。
可我家沒有這麽專業的東東啊,咳,咱就因陋就簡了。
酒精燈沒有我就用蠟燭,石棉網嘛,就免了吧,三角架幹脆就用老媽給我的“原始工具”——手來代替了,可我又怕把手燒傷,紙船也改成帶提手的小紙籃了。
開始做啰!我先給紙籃裏倒上水,然後點上蠟燭,再把籃子放在火上燒。
沒過幾秒,籃子的底部已經是漆黑壹團。
過了壹分鐘,籃子的底部出現了壹個“白螞蟻”,仔細壹看,原來是壹滴水,啊,不好,籃子已經開始漏水了!又過了壹分鐘,水越滴越多了,水滴在火苗上發出“哧哧”的聲音。
很快,蠟燭被滴滅了。
我趕快又點燃,繼續燒。
不壹會兒,水開始冒煙了,我試了試水溫,還挺溫暖呢!我心裏可真美啊。
可能是蠟燭生氣了吧,8分鐘的時候,蠟燭又壹次罷工了,可這次,它似乎鐵了心,無論我怎樣點,它就是要跟我作對,總是不燃起來。
我想壹定是水滴在燭心裏太多了,它承受不起了。
我靈機壹動,找了壹小張破報紙裹住燭心,再點燃報紙,果然,報紙在火裏跳了壹陣舞後,蠟燭也聽話地燃燒了起來。
我又把籃子放到火上耐心地等待。
大概又過了兩分鐘吧,籃子底部的水不停地很下滴,終於又把火澆滅了。
我又試了試水溫,哈哈。
比剛才又熱了很多,而且還很燙手呢!再看看籃子,已經是面目全非了,似乎去非洲旅遊過很長時間。
實驗結束了,可我心中的疑惑卻有很多。
網上說火燒紙船燒不破,最多只是燒焦而已,我又仔細想了想,壹拍腦袋,哦,對了,我不是沒用那個石棉網嗎,說不定答案就在這個石棉網上呢。
我馬上就上網查,原來石棉網是由兩片鐵絲網夾著壹張石棉水浸泡後的棉布做的,火長時間在壹個點上燒,會讓容器爆裂,可是用了石棉網,火焰熱量分散到容器的每壹個角落,長時間燒容器也不會爆裂的。
同學們,妳們知道為什麽火燒不壞紙船另外壹個原因嗎?因為水的沸點是100度,紙的著火點是100度以上,水蒸發的時候吸收熱量,使紙船不能達到著火點,直到紙船裏的水全部蒸發。
雖然這次的實驗不怎麽成功,但我卻學到了這麽多知識,也不枉我忙活壹場呢!
關於做實驗的作文壹次有趣的實驗“哎喲!”我關了電腦,走了出來,發現在餐桌上放著幾塊海棉和幾個盒子。
媽媽走出來說:“今天就用這些東西做這次小實驗!”我看了看海棉和那幾個盒子,問:“用四塊海棉和兩個盒子做這個小實驗,能成嗎?”“管它成不成,妳先做就行了,盡量不讓雞蛋碎!”媽媽回答。
這是老師安排我們做的壹個小實驗,將雞蛋從四樓丟下,想辦法不讓它碎。
我心想,用這麽點東西,怎麽辦呢?難道用海棉把雞蛋包住扔下去?還是把雞蛋放盒子裏扔下去?或者是把海棉包住雞蛋放進盒子裏扔下去?這個問題讓我難以回答。
我用手在桌子上比劃著,用心在頭裏思想著,忽然,我有了壹個好主意——先用最大的海棉把雞蛋包得嚴嚴實實的,再把泡泡糖盒底給墊上壹塊海棉,再把包著雞蛋的海棉塞進泡泡糖盒裏,然後把節拍器盒底墊上壹塊海棉,接著把泡泡糖盒塞進去,再在頂上墊壹塊海棉,最後把盒子放進壹個塑料袋裏,這樣就可以了。
想好了辦法,我馬上開始行動,完成之後,我心裏美滋滋的想:這次壹定能行。
於是我和媽媽壹起來到四樓。
我先看準位置,然後壹丟。
只見那東西在樹杈上彈了壹下,然後又在綠籬上彈了壹下,就掉了下去。
我急忙跑到樓下,撿起塑料袋,想:這次肯定不會爛。
於是往樓上跑,問媽媽:“妳覺得它爛了嗎?”媽媽回答:“我覺得它應該完好無損!”“原來妳也這麽認為!”我緊接著說。
我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打開盒子,發現雞蛋還是壹個圓溜溜的小球,摸起來冷冰冰的。
媽媽也趕了回來,來到廚房,壹邊喘氣壹邊問:“雞蛋怎麽樣了,是碎了還是沒碎?”我欣喜若狂的告訴她:“完好無損!”媽媽臉上頓時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為了挑戰的我聰明才智,我決定再比兩次。
第壹次我又象以前那樣包裝好,然後從六樓往下丟,我心想:這回可千萬別破了呀!不然我的希望就破碎了。
可當我打開外面,看見的卻是壹個完完整整的還冒著冷氣的雞蛋。
這壹次我又成功了。
第二次可沒想象的那麽簡單,要從七樓半扔下去。
這次我把設備都更加緊密了,來到目的地,我往下壹丟,問媽媽:“妳覺得它碎了嗎?”“我覺得它碎了!”我心裏有壹種恐懼感。
可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嗎!我把雞蛋撿起來,壹打開,哇!我高興得歡呼起來。
從這次實驗,我懂得要專心做壹件事才能成功。
妳可以修改壹下!
壹篇做實驗的作文,400字!今天,媽媽跟我做了壹個綠豆發芽的實驗。
實驗開始了,媽媽把實驗用品壹樣壹樣的拿上了桌子。
它們是:30顆綠豆、三個杯子壹些幹紙巾和壹些濕紙巾。
“第壹步,妳首先30顆綠豆放進任意壹個杯子裏,再加水,壹直加到剛剛淹沒綠豆就別加了,把綠豆泡半天再撈出來。
”媽媽說。
我照做了,撈出綠豆時綠豆脹大了。
我問媽媽:“為什麽綠豆變大了呢?”媽媽說:“那是因為綠豆吸了水,所以綠豆會變大。
第二步,妳把每個杯子裏都放10顆綠豆,1號杯裏加滿水。
”“第三步,把2號杯裏鋪上幹紙巾,再把3號杯裏鋪上濕紙巾。
第四步,把三個杯子放在陽臺。
每天告訴我綠豆的變化。
”第壹天,“媽媽,1號杯和3號杯裏的綠豆發芽了!2號杯沒變化。
”第二天,“媽媽,1號杯裏不發芽了!2號杯沒變化。
3號杯裏還在發芽。
”後來,我覺得奇怪了:為什麽1號杯裏的綠豆只發芽壹天?為什麽2號杯沒變化?為什麽3號杯裏壹直發芽?我上網壹查,原來,植物生長需要陽光、水分和空氣。
放在陽臺的杯子肯定有陽光。
紙巾是透氣的,因此,2號杯和3號杯裏有空氣。
1號杯裏的水把空氣隔開了,植物就只能靠水裏的空氣活了,但是很快就會用完的,沒了空氣,它就不發芽了。
2號杯裏雖然不缺空氣,但因為紙巾是幹的,缺水,它就沒變化。
3號杯裏三者具備,所以壹直發芽。
這真是壹次有趣的實驗!...
壹篇壹次有趣的科學實驗的作文最佳答案有趣的小實驗“叮零零”,上課 *** 壹響,老師滿面春風地走進教室。
“同學們,蛋殼都帶來了嗎?”“帶來了!”我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但是蛋殼能做什麽啊?”“做不倒翁嗎?”我們竊竊私語。
“今天,我們要用這兩個半個的蛋殼做壹個小實驗。
做之前,請大家先猜猜,我用這支鉛筆朝著蛋殼垂直往下刺,看哪半個蛋殼先破呢?”“口朝下的會先破!”大多數男生手指著那半只蛋殼說著。
“口朝上的先破!”我的同桌斬釘截鐵地說。
很多女生都坐著,猶豫不決.。
“那好!下面我們就來做壹做,看看誰的答案才是正確的。
”老師叫了壹名同學幫忙,他拿著鉛筆對準老師手上口朝上的蛋殼,手壹放,鉛筆落到了蛋殼上,蛋殼沒有破。
第二次鉛筆壹落下,但是它落在了老師的手上,然後掉到地上,鉛筆芯斷了。
老師又拿出了壹支鉛筆,這次她親自出馬,鉛筆落了剛兩下,口朝上的蛋殼就破了。
接著,老師又拿著鉛筆對著口朝下的蛋殼刺去。
“壹下,兩下,三下……”我們壹齊數著,但是這半個蛋殼就像是穿了盔甲壹樣,連刺了十幾下就是不破。
“Yeah!我猜對了!”同桌高興得手舞足蹈。
“好!下面我請同學們自己也做壹做,看看這是不是偶然現象。
”“對,妳先別得意的太早!”我們可不服氣。
我們自己做了這個小實驗以後,終於認識到同樣的兩個半個的蛋殼,用鉛筆垂直去刺,因為口朝下的蛋殼受力比較集中,所以比較容易被刺破;而口朝下的蛋殼受力分散,因此就不容易被刺破。
難怪我們學校建築工地裏的工人叔叔們都戴著口朝下的安全帽,原來都是壹個道理啊!小小的實驗蘊含著大道理,這節課真是有意思啊!
今天我做了壹個有趣的實驗,名叫“火山噴發”.嗬,“火山噴發”可真好玩. 按實驗要求我拿來了壹個玻璃杯、壹瓶醋和壹瓶洗滌劑、壹包小蘇打、壹張報紙.首先往杯子裏倒入壹些小蘇打,再倒入壹些洗滌劑,然後把報紙墊在玻璃杯下. 實驗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往杯子裏倒入壹些醋,奇跡很快就出現了,剛剛瓶子裏還只是壹些小蘇打和洗滌劑,它們安安分分的,怎麽才過了幾秒鐘的時間就變成了泡沫呢?而且本來只是壹點點的泡沫,現在不斷地瘋漲,才過了十幾秒,就從玻璃杯口蜂擁而上,溢出瓶口流到報紙上了.這時,我又興奮又驚訝,目不轉睛地看著浮上來的泡沫,生怕漏掉了什麽細節.大約過了18分鐘,泡沫又漸漸地消失.哈,這個實驗太好玩了,太有意思了! 這是為什們呢?為了搞清其中的奧秘,我又把這個實驗重做了壹遍,發現泡沫之所以會瘋漲就是因為洗滌劑起到了催化作用.這不是與浮石的形成原理差不多嗎?做科學小實驗,讓我在玩中懂得了科學道理,還鍛煉了我動手動腦的能力,真是兩全其美.
轉載請註明出處 ? 第壹次實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