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自 "小端午 "起就系上五色絲線做成的百福繩,穿上虎皮衣褲和虎頭鞋,脖子上掛著壹個裝有熟鴨蛋的小網袋。蚊帳上掛著布老虎、粽子藕、裝有雄黃、香粉的布袋等。婦女在頭發上插紅綠絨球。據說這樣可以避邪、驅五毒(蛇、蠍子、壁虎、蜈蚣、蜘蛛)。其實,這也是利用雄黃等中藥的特殊氣味,達到驅蟲的效果。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壹方面,粽子諧音 "包",粽子成為祈求中考成功的吉祥食品。臺州有 "端午吃粽子,棉衣才送去 "的諺語,粽子是壹種具有時令象征意義的食品。端午節這天,市區江面上會出現龍舟競渡的場面,並有撈標表演,龍舟船頭有著名的搶標夫,將活鴨或銀圓等拋入江中,搶標夫聞令,爭先恐後跳入水中將 "標 "撈起。
臺州民俗專家、77歲的蕭仁說,端午節要用百草湯洗澡,臺州浴室在這壹天會將菖蒲、艾草等草藥放入浴池,有的人還自己燒百草湯,據說洗過澡後,壹年不生皮膚病。孩子們要用雄黃酒在額頭上寫壹個 "王 "字,謂之 "額"。家中祖先要點燃艾條,熏遍家中各個角落,口中念念有詞:"端午熏百蟲,百蟲影無蹤"。端午節,會有很多人將粽子等食物投入城河,有多種說法,有說祭屈原的,有說祭伍子胥的,也有說祭 "龍 "的。
補上傳統文化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