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顧名思義,就是對事件、問題或現象進行調查後寫出的書面報告。調查報告最後壹定要有總結,那麽調查報告的總結要通過茶葉來寫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調查報告總結範文,希望大家喜歡。
調查報告總結範文壹: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
20xx年5月8日至15日,我通過對雲南省昆明市昆明理工大學全日制在校本專科學生進行調查和收集資料,從消費意向、消費意識和消費心理等方面壹定程度上說明了當前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和消費趨勢。
本次調查****,發放問卷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其中本科生30人,專科生20人;男生25人,女生25人,男女比例約為1:1。
調查結果顯示,吃穿方面花錢最多
相關資料:大學生在消費支出方面。食品支出占41%,衣著支出占13.1% 調查結果和資料顯示:目前大學生的消費構成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費***衣、食、住、行***,學習消費***學費、書雜費、考試費、電腦費等。***、休閑娛樂消費 *** 休閑、健身、旅遊、娛樂等。*** 以及人際交往消費***人際交往、愛情***等四大方面。
其中,昆明理工大學大學生的消費內容主要集中在食品支出和衣著支出兩大方面,其中食品支出占41%,衣著支出占13.1%。其他方面,休閑娛樂占 6.1%,學習相關支出占 4.3%。雖然食品支出仍是當前大學生的主要支出之壹--約 47.7%的受訪者用於食品的支出約占生活總支出的 40%,約 24.1%的受訪者用於食品的支出約占生活總支出的 50%--但另壹方面,大學生走出校園食堂外出就餐的費用也在與日俱增。麥當勞、肯德基以及壹些價格昂貴的特色小吃成為了當代大學生,尤其是校園情侶經常光顧的地方。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大學生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成年人,更加註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這方面,女生的消費水平要高於男生,有近三成的受訪女生擁有價格在 300 元以上的名牌服裝。
調查結果 二次戀愛月花百元
相關語錄:饅頭就鹹菜,省錢談戀愛
如今,"饅頭就鹹菜,省錢談戀愛 "已經成為很多校園愛情男主角的忠實信條。"雖然我們倆出去玩都很節儉,但壹個月還是要花費100多元"。壹位高二男生說,他和女友都來自農村,又是初中同學,雖然經濟並不寬裕,但兩人如果出去玩,買個糖葫蘆、冰激淩還是常有的事。
"其實有很多大學生都在談戀愛,只是有的不願意承認而已"。另壹位大學生說,有的同學 "保密 "工作做得很好,主要是擔心如果不走到壹起,會被同學笑話或批評。據調查結果顯示,不到20%的***19%****,學生承認有男***女**** 朋友,其中30%的 "男主角 "在女友身上的月投入在200元左右。據調查結果顯示,對於戀愛費用的來源,有的由 "家庭特供",有的來自 "勤工儉學",更多的來自 "生活費支付"。
調查結果三 第三方聚餐最高上千
根據調查結果分析,作為壹名大學生,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成年人,應酬是非常重要的,往往為了面子或者氣氛去上千元的飯店請客。
調查結果四把家庭供給作為最重要的經濟來源。
"雖然爸爸、媽媽都是工薪階層,但他們還是盡最大努力供我上學"。昆明理工大學大三某學生說,看到父母為自己上學花了不少錢,心裏也很愧疚,但畢竟自己還沒上班,賺不到錢。假期打工掙點錢,彌補壹下平時的生活還行,如果供給自己上學,就很困難了,"沒辦法,只能靠爸爸、媽媽了"。他說,只要自己能打工掙錢,壹定竭盡全力回報父母。
調查結果顯示,這部分大學生在經濟消費水平、消費構成上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和差異,其中最高的年消費為13500元,而最低的年消費僅為1800元,年消費支出的平均值為4963.96元****不包括學費和住宿費****,其中93.7%的大學生把家庭作為經濟供給的主要來源。據分析63%傾向於沖動型消費,女生在這方面的比例遠遠高於平均水平,30%以上認為自己屬於細致型消費,9.9%認為自己屬於今朝有酒今朝醉型消費,而大部分***55%***的大學生說不清自己屬於哪種消費類型。
綜合****分析報告****:
大多數大學生是在進入大學後才有了更多的自由選擇消費****。有了更多消費自由的同時也面臨著壹些問題。能否處理好,將關系到整個大學生活。消費安排直接影響生活質量,畢竟大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來自父母,基本都有局限性。不合理的消費會擾亂個人生活秩序,影響學習生活。同時,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直接反映了他們的人生觀、享樂主義、人生態度等價值觀,對他們的學習、生活乃至以後的工作、成才都有重要影響。加強大學生消費教育,幫助大學生走出消費誤區,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壹直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調查報告總結論文二:大學生網絡購物調查報告
壹.背景:
網絡間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使電子商務迅速普及。憑借互聯網不受地域限制的優勢,消除了產品、服務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間與地域、距離有關的障礙,我國經濟正逐步成為以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為基礎的新經濟。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方便省時,網上購物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b2c、c2c模式在降低運營成本、方便快捷等方面的優勢大大降低了企業和個人進入該行業的門檻,壹時間網商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網購的興起,正在悄然改變著社會商業結構和生活方式。
第二,調查目的:
調查大學生網上購物情況,是為了了解大學生在網上購物的情況和調查的必要性,網絡購物作為壹種新的信息載體,近年來在高校中日漸流行,受到越來越多大學生的青睞。
三、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本次調查以壹個班級為整體,以全面反映大學生網上購物的情況,使之更接近大學生網上購物現象的真實情況。
2、資料收集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以某班發放的《大學生網上購物調查問卷》為主,對學生有關網上購物的基本情況和現狀進行調查,實際發放問卷43份,回收問卷36份,有效率為84%。
四、調查報告總結與建議
通過以上調查報告,說明大部分大學生在網上購物還不是很普及,但潛在的發展空間很大,大部分還是依靠傳統的購買方式,還有大部分的網購是追求新奇和產品的特色,他們的需求不同,追求的是購買過程的方便和愉快!
針對以上總結,我們也提出了壹些建議,希望生產廠家加強網絡安全服務,對網上商品質量進行監控,保證消費者買到貨真價實的商品,這樣才不會在購買時心裏預期相差太大。
調查報告總結論文三:大學生消費觀調查報告從表面上看,消費是壹種個人行為,但從深層意義上看,消費心理、消費意向、消費意識、消費愛好是壹種精神文化現象。從這個意義上說,不良消費給校園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它不僅加重了學生家長的經濟負擔,影響了家長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在壹定程度上扭曲了校園人際關系,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對學生個體而言,這壹時期形成的道德觀念可能影響其終身的消費行為,與其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與完善息息相關。因此,我國當代大學生消費問題值得關註,且迫在眉睫!
本次調查的目的在於分析大學生尤其是貧困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了解他們的消費現狀,以期挖掘出潛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有效的改進措施,促進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樹立科學合理的消費觀。
壹.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筆者對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汕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商學院、廣東工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等全國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進行了隨機不記名問卷調查和訪談。接受調查***320人,平均年齡20、8歲,平均年級2、1年級。
2、方法:壹是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是根據大學生消費的相關情況自行設計,經過前期測試,反復修改形成的,問卷題型主要以選擇題形式為主。本次調查***收回問卷145份,有效問卷138份;二是網絡問卷調查,通過qq、郵箱、留言板等方式讓各大高校部分學生在網上回答問卷。填寫網絡問卷人數110人,問卷做隨機發放;三是通過壹對壹談話或座談會等形式獲取信息,進壹步了解被調查者的消費心理和價值取向。訪談采取隨機抽取願意接受訪談的 65 人的方式進行。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三種形式形成互補,相輔相成,使我們的調研更加客觀。
三、數據處理:所有原始資料使用exel2003進行分析統計。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月消費總額的貧富差距。大學生月消費總額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之間,低於350元或高於1200元兩極分化現象相對較小。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金額基本在 350 元以下。貧困生的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較大。***見圖壹****
2.飲食支出大。無論是否貧困生,飲食支出都占總消費的絕大部分,這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出現了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風潮,這方面的支出雖然不大,但也是大學生高消費的壹個原因,這說明大學生已經逐漸具備了社會交往方面的消費能力。
3、通訊網絡費用過高。在被調查人群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92%,其中70%的貧困生也擁有手機。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 50 元-100 元,貧困生的手機費用壹般能控制在 50 元以下。也有 14% 的學生每月手機費高達 150 元以上。
4. "旅遊費"、"戀愛費 "逐漸增多。隨著旅遊觀念融入現代消費,大學生也逐漸有了這方面的消費。據了解,大學生平均每年會旅遊兩次,以集體旅遊或與三兩好友結伴旅遊為主。此外,調查中占 30% 的大學生在談戀愛,他們每月用於戀愛的開銷高達 200-350 元。這是當代大學生的壹種不合理消費。大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欲,喜歡追求新潮,消費傾向強,娛樂消費占消費總額的比重較大。***見圖2***
五、超前消費悄然成風。大部分同學購物喜歡現金消費,約三分之壹的同學喜歡銀行卡刷卡消費方式。可見,壹些比較先進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大學生的生活。大大小小的校園卡、銀行借記卡將成為大學生錢包裏的必需品。大學生對信用卡的使用也逐漸悄然成風。
6、男女生消費差異。調查結果顯示:現代大學生中,男女在戀愛消費上基本呈持平趨勢,有的女生愛消費甚至超過男生。在人際關系的建立和培養上,男生的開銷遠遠大於女生,而在形象包裝上,女生則會略勝壹籌,有所收獲。在 "是否會計劃每月的生活費 "的調查中,只有 28.4%的女生選擇有計劃,而男生的這壹比例為 37.1%。***具體差異見圖 3***
7、日常資金來源與家庭收入。調查發現,大學生的主要經濟來源是家庭。其中,貧困生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且貧困生對於外出***比普通學生有著更殷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見,貧困生對於鍛煉自己、盡快步入社會的意識更為迫切。從家庭月收入來看,大學生家庭整體月收入在 1000 元至 2000 元之間,而貧困生家庭月收入在 500 元至 1500 元之間,月收入在 500 元以下的還有 25%的特困生。***詳見表***
八、大學生對自身消費現狀的看法。無論是貧困生還是非貧困生,對於自己的消費現狀,有三分之壹的人表示感覺剛剛好,10%的貧困生感覺自己的消費現狀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認為自己的消費現狀偏高,同學們普遍都有過不知不覺花錢的經歷,但大部分同學其實並沒有想過如何正視自己消費過高的問題以及拿出應對的措施,可見,大學生還沒有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和成熟的消費觀念。
三、結論與討論
1、結論
****1****大學生的消費構成要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與社會融合。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遊、通訊網絡費用較多,儼然大學生的圈子也變成了壹個小社會,大學生更意識到要及早接觸社會上的壹些新的生活消費方式,進而及早融入社會。而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式也受到大學生的歡迎,可見,大學生作為壹個社會活躍群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沒能跟上社會,但消費意識早已與社會發展同步。
****2**** 理性消費仍是消費主流。大學生的消費支出絕大部分用於吃喝玩樂,玩樂方面的支出並不多。這說明大學生還是很清楚自己的任務還是學習知識,不會沈迷於玩樂。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在消費時會更加謹慎,盡量精挑細選,而不是壹味追求更貴的商品,或者只註重價格便宜而不註重質量。因此,更加理性的消費才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3*** 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大學生在實現衣食無憂的同時,也在服裝裝扮這壹方面有了明顯的消費。而作為飽讀天書的天之驕子,學習之余也不會忘記逛逛學習用品商店和書店,獲取各類證書收取學費也成為大學生的消費熱點。壹些手頭比較寬裕的同學還會置辦壹些數碼產品,如相機、mp3等。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取向正在逐漸多元化。
***4*** 戀愛成本太高。剛剛開始戀愛的大學生為了鞏固感情和取悅戀人所付出的 "戀愛費 "是比較高的,這是大學生消費支出中很不合理的壹部分,因戀愛而每月生活費入不敷出的大學生大有人在。這種不合理的消費還會導致大學生形成壹種錯誤的價值觀,容易使大學生認為愛情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所以,應該杜絕過度消費愛情的現象。
****5*** 貧困生消費水平低,但消費構成合理。貧困生因為消費能力有限,他們日常的資金來源除了家庭提供外,還有國家、社會的補助和勤工儉學等途徑。正因為他們的錢來之不易,所以他們在生活開支上精打細算。他們主要把錢花在食品、日用品和學習充電上。另外,由於接觸社會的需求比較強烈,他們能夠把握社會上的某種消費趨勢,能否擇優而從。
****6**** 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還很薄弱。在調查中,大部分大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消費構成不是很合理,但很少有人會有意識地規劃自己的消費構成。他們大多在不知不覺中盲目跟從校園裏流行的消費潮流,沒有任何自我判斷和自主意識。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都超出了自己的預計,只有極少數學生的銀行賬戶裏能有自己的存款。
2、大學生消費構成不合理因素分析。大學生自身心理素質尚不成熟,人生觀、價值觀不成熟。容易被壹些錯誤的價值觀所迷惑,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但筆者認為,當前大學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費現象,不僅與大學生自身作為特殊消費群體的特點有關,還與家庭、學校、社會等因素密不可分。
***1*** 不良消費文化的社會影響。首先,大學生的高消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社會整體消費結構不合理造成的。當前,社會重視高消費,這種導向錯誤地助長了學生攀比之風。另外,當今社會流行透支消費,大學生是對社會潮流有著敏銳觸覺的群體,加之相對缺乏獨立判斷能力,如果得不到適當的引導,很容易從此走入消費誤區。
****2*** 校園錯誤消費風氣的催化。學校也是消費習慣和消費方式迅速傳播的媒介。在大學裏面壹般都會有壹個同齡人群體,這個群體對大學生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其群體規模和價值往往被大學生作為個人行為的重要參照系。壹旦攀比之風、追求名牌之風、請客送禮之風在同學中有了苗頭,大學生就會不惜效仿。另外,高校普遍缺乏樹立大學生正確消費觀的教育。即使有類似的教育,但普遍都不夠深入或教育意義不強。
****3*** 家長不當消費觀的延伸。家庭在培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孩子正確消費觀的教育普遍不足。傳統家庭教育首先註重的是對孩子德育的培養,現代家庭教育註重德智體多方面的培養,但壹直以來家庭教育中比較薄弱的環節就是對孩子消費觀的培養。此外,很多家長自身也沒有健康的消費觀念。家長生怕比別人差,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和別的孩子壹樣穿得好、吃得好、玩得好,從而助長了孩子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
四、對策與建議
1、合理規劃自己的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要想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站穩腳跟,大學生需要對自身的消費現狀有更加理性的思考,在大學生活中要註意培養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良好的消費習慣。要強調 "合理適度 "消費,提倡 "量入為出 "的有計劃消費。註意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自覺***不良消費文化的影響。
2、註意克服攀比心理,不盲目追求高消費。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因此在消費過程中要做到 "壹切從實際出發"。要選擇適合大學生群體的消費標準,不要因為攀比而追求名牌和高標準、高消費。要克服這種心態,大學生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科學的價值觀,逐步確立正確的生活準則,給自己合理定位。
3、貧困大學生應正視自身消費現狀,養成良好的消費心態。貧困生作為大學生中的壹個特殊群體,其消費能力相對落後,但消費欲望並沒有衰減。因此,貧困生更應該註意正視自身的實際情況。調查中,壹位貧困生說過這樣壹句話:"打掃校道時,我會對每壹個路過的人微笑,因為我知道靠自己雙手掙來的錢是最光榮的"。這是壹種良好的心態,貧困生應積極面對自身情況,根據實際分配消費。
四、註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對於尚無固定經濟來源的大學生來說,精神消費不僅可以彌補物質生活的不足,還可以讓大學生擁有更深刻的精神內涵和更豐富的精神生活。因此,大學生應通過各種教育文化活動,將娛樂與攝取知識結合起來,陶冶性情,獲取知識。此外,還要註意強調綠色消費,反對不利於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行為。
5、高校校園要形成較好的消費氛圍。校園氛圍的影響對於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至關重要。但針對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消費行為特點,學校的消費道德教育不應是單純的說教,而應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加以引導。因此,我們在此呼籲學校在重視大學生消費引導和教育的同時,可以將勤儉節約這壹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並將其體現在校規校訓中。這樣的措施不僅可以使大學生重新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還可以從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入手,使廣大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而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