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戰結束後,波斯哥薩克旅副司令禮薩汗於1921年發動政變,推翻了賈凱王朝,並於1924年建立了巴列維王朝。巴列維王朝建立後,禮薩汗國王與德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1925年,伊朗皇家空軍從德國勇克公司購買了首批3架Ju F-13飛機。1927,漢莎航空獲得伊朗郵政運輸特許經營權。1928年,德國公司承包了伊朗北部鐵路的建設。1930,德國人被伊朗國家銀行聘為經理。
1933 65438+10月30日希特勒上臺。此後,納粹宣傳部門大力渲染德國人和伊朗人同屬雅利安人,兩國都應反對英國奴隸制和* * *資本主義擴張。德國利用伊朗威脅英屬印度和蘇聯南部腹地,伊朗利用德國防範宿敵英國和蘇聯,更想利用德國的先進技術和專家推動伊朗的現代化。兩國有著相同的戰略利益,所以德國和伊拉克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到1936,有5000多名德國專家在伊朗工作。伊朗軍隊的火炮、步槍、手槍等武器裝備都是德國制造,德黑蘭大學等高等院校也是德國人管理。漢莎航空公司開通了柏林至德黑蘭的直飛航班,成千上萬的伊朗學生前往德國學習。德國大使館向伊朗國家圖書館捐贈了大量宣傳印刷品和書籍,並在德黑蘭設立了宣傳中心。
此外,德國和伊朗的經濟合作也發展迅速。1937年,德國在伊朗對外貿易中僅次於蘇聯排名第二,次年躍居首位。伊朗向德國出口羊毛、棉花、鉛礦、錫礦、水果和優質皮革制品,進口各種機器、電信設備、汽車、鐵軌和鐵路設備、化工產品和藥品。
1939年9月,二戰爆發,伊朗隨即宣布中立。之後英國對德國發動海上封鎖,伊朗和德國的貿易壹度中斷。後來兩國通過蘇聯進行貿易。
到1941年春天,德國幾乎占領了整個歐洲。當年4月1日,伊拉克親德的“黃金方陣”軍官發動政變,罷免了總理和攝政王,民族主義情緒強烈的拉希德·阿裏掌權。新政府得到蘇聯、意大利、日本和沙特阿拉伯的承認,與德國恢復外交關系,並要求英軍撤出伊拉克。5月,德軍攻占克裏特島,從法國維希手中接管敘利亞機場。有壹段時間,英國在近東和中東的利益岌岌可危。
為了保護中東和蘇伊士運河的安全,確保英國石油公司對伊朗西南部油田的控制,英國對伊拉克政變反應激烈。18年4月,即將調往遠東的10印度師的壹個旅和壹個炮兵團在巴士拉登陸,約旦的“阿拉伯軍團”也進入了伊拉克。5月2日,英國飛機開始轟炸哈巴尼亞基地周圍的伊拉克軍隊。隨後兩周,隨後的英印聯軍在巴士拉登陸。5月29日,英軍占領巴格達,拉希德·阿裏和“黃金方陣”軍官成員逃往伊朗、敘利亞和沙特阿拉伯。
占領伊拉克的英軍由中將·e·p·基南指揮,他們的任務是保障盟軍在伊拉克的交通線,確保石油供應。1941 5月底,印度武裝部隊總司令奧金萊克爵士和英國駐中東部隊總司令韋維爾將軍在巴士拉會面,討論進壹步占領中東的行動計劃。6月初,英國和自由法國部隊共同占領了敘利亞和黎巴嫩。
1941 6月22日,德國對蘇聯發動了突襲。在德國的猛烈進攻下,12年7月,英國和蘇聯達成協議,兩國在對德戰爭中給予對方必要的幫助,未經對方同意絕不單獨媾和。英國還同意立即向蘇聯提供其急需的第壹批軍火、武器和藥品。
當時蘇聯遠東的港口都在日本海軍的嚴密監視之下。事實上,日本曾在1940年9月與德國結盟,但並未直接參戰。而且這些港口遠離蘇聯西部前線,漫長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存在運輸能力不足的問題。對盟國來說,通過北冰洋向摩爾曼斯克運送援助物資更加危險,因為裝載軍火的船只容易受到駐紮在挪威的德國潛艇和飛機的攻擊。而且當時摩爾曼斯克港口條件差,鐵路運輸不便。如果我們想盡快擴大港口,我們渴望挖井。從地中海和黑海到烏克蘭的援助通道同樣危險,土耳其已經關閉了達達尼爾海峽。如果盟軍車隊想要強行通過,勢必會遭遇土耳其軍隊的激烈抵抗,很可能會召集已經占領希臘和保加利亞的德軍進行幹預。
因此,1941年夏天盟軍能立即用來幫助蘇聯的唯壹路線就是從波斯灣港口出發,通過貫穿伊朗的鐵路到達巴庫和裏海。顯然,伊朗已經成為連接蘇聯和英國的戰略通道,而當年4月伊拉克發生的親德政變意味著兩國今後絕不能允許德國人在這壹戰略通道附近存在。禮薩汗國王低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最後犯了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