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治療的根本目標是降低發生心腦腎及血管並發癥和死亡的總危險。降壓治療的獲益主要來自血壓降低本身。對普通高血壓患者,建議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根據高血壓患者的總體風險水平決定是否給予降壓藥物以及藥物治療方案。
對妊娠高血壓患者,治療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母嬰安全和妊娠分娩的順利進行,減少並發癥,降低病死率。對輕度高血壓患者應強調非藥物治療,並積極監測血壓、定期復查尿常規等相關檢查。
急性期治療這裏的高血壓急性期與其他疾病有所不同,特指在某些誘因作用下出現了高血壓危象(≥180/120 mmHg),需要立刻及時降血壓並有控制地讓血壓水平“緩慢”下降。高血壓危象的治療非常復雜,要考慮全身多重因素,患者及患者家屬此時應了解其治療原則,配合臨床治療。
目前關於以多快的速度使升高的血壓下降尚無定論,現有的指南多建議除急性腦卒中、肺水腫或主動脈夾層之外,第1小時平均動脈壓下降≤25%,隨後的2-6小時內,在嚴密監測血壓的情況下,逐漸將血壓下降至160/110 mmHg,24-48小時逐漸降至正常。同時應註意治療過度可導致組織低灌註,從而導致額外的缺血性損傷。?
高血壓危象治療壹般考慮持續穩定劑量藥物的靜脈滴註或泵入,常用的藥物有硝普鈉、硝酸甘油、尼卡地平或拉貝洛爾。
壹般治療對大多數高血壓患者而言,應根據病情,在4周內或12周內將血壓逐漸降至目標水平。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血壓仍超過140/90 mmHg 和(或)目標水平的患者應給予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高血壓藥物治療的基本原則包括以下幾方面:
起始治療選用較小有效劑量,根據需要逐漸加至足量,常用的五大類降壓藥均可作為初始治療用藥;優先使用長效降壓藥物,力求有效控制24小時血壓;單藥治療不達標的患者應進行聯合藥物治療,可選自由聯合或給予單片復方制劑;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選擇適合病情的降壓藥物;降壓藥需終生服用,應考慮成本效益比。常用降壓藥物包括鈣拮抗劑(CCB)、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等五類。指南推薦,這五類藥均可作為初始治療用藥,醫生會根據特殊人群的類型、合並癥選擇針對性的藥物,進行個體化治療。優先使用長效降壓藥物,以有效控制 24 小時血壓,預防心腦血管並發癥發生。
鈣拮抗劑(CCB)
可單用,也可與其他 4 類藥聯合應用,尤其適用於老年高血壓、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伴穩定性心絞痛、冠狀動脈或頸動脈粥樣硬化及周圍血管病患者。
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心跳加快、面部潮紅、腳踝部水腫、牙齦增生等。二氫吡啶類 CCB 沒有絕對禁忌證,但心動過速與心力衰竭患者應慎用。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
降壓作用明確,對糖、脂代謝無不良影響,限鹽或加用利尿劑可增加 ACEI 的降壓效應,尤其適用於伴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後心功能不全、心房顫動預防、糖尿病腎病、非糖尿病腎病、代謝綜合征、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患者。
最常見不良反應為幹咳,多見於用藥初期,癥狀較輕者可堅持服藥,不能耐受者可改用 ARB。其他不良反應有低血壓、皮疹,偶見血管神經性水腫及味覺障礙。長期應用有可能導致血鉀升高,應定期監測血鉀和血肌酐水平。禁忌證為雙側腎動脈狹窄、高鉀血癥及妊娠女性。
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
可降低有心血管病史(冠心病、腦卒中、外周動脈病)的患者心血管並發癥的發生率和高血壓患者心血管事件風險,降低糖尿病或腎病患者的蛋白尿及微量白蛋白尿。ARB 尤其適用於伴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糖尿病腎病、冠心病、代謝綜合征、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患者以及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並可預防心房顫動。
不良反應少見,偶有腹瀉,長期應用可升高血鉀,應註意監測血鉀及肌酐水平變化。雙側腎動脈狹窄、妊娠女性、高鉀血癥者禁用。
利尿劑
尤其適用於老年高血壓、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或伴心力衰竭患者,也是難治性高血壓的基礎藥物之壹。
不良反應與劑量密切相關,故通常應采用小劑量。噻嗪類利尿劑可引起低血鉀,長期應用者應定期監測血鉀,並適量補鉀,痛風者禁用;高尿酸血癥以及明顯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β受體阻滯劑
尤其適用於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經活性增高以及高動力狀態的高血壓患者。常見的不良反應有疲乏、肢體冷感、激動不安、胃腸不適等,還可能影響糖脂代謝。中重度房室傳導阻滯、哮喘患者禁用;慢性阻塞型肺病、運動員、周圍血管病或糖耐量異常者慎用。
糖脂代謝異常時壹般不首選β受體阻滯劑,必要時也可慎重選用高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長期應用者突然停藥可發生反跳現象,即原有的癥狀加重或出現新的表現,較常見有血壓反跳性升高,伴頭痛、焦慮等,稱之為撤藥綜合征。
其他治療調脂治療
如果高血壓伴有血脂異常,應在生活方式改變的基礎上,接受積極的降壓治療以及適度降脂治療。如果尚未合並心腦血管疾病,應當從嚴格實施生活方式幹預6個月開始,之後血脂水平還不達標,則考慮藥物降脂治療。如果已有心腦血管疾病,又發現了高血壓,應立即啟動他汀類藥物治療,必要時聯合降膽固醇藥物治療。
抗血小板治療
如果高血壓伴有缺血性心腦血管病,醫生壹般會推薦進行抗血小板治療。高血壓患者長期應用阿司匹林時需要註意:需在血壓控制穩定(<150/90 mmHg)後開始應用;未達良好控制的高血壓患者,阿司匹林可能增加腦出血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