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南開大學商學院著名管理專家

南開大學商學院著名管理專家

陳先生

南開大學商學院的創始人陳先生是中國管理學的開創者之壹。陳老先生在管理學科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奠定了這壹年輕學科在中國建立和發展的基礎。當選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其成果先後被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出版的《大洋洲與遠東名人錄》、《國際傑出成就名人錄》、《國際傑出知識分子名人錄》等收錄。

陳先生,1911年2月出生於安徽和縣。我十幾歲的時候家裏很窮。他努力學習,取得了優異的學習成績。自65438至0934就讀於縣立初中以來,多次獲得獎學金。1937,就讀於湘西高中。1940考入遷至貴州湄潭的浙江大學外語系。次年調入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經濟系,1945畢業,1946冬在南開大學任教。先後在經濟研究所、經濟系、管理系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並在1980擔任新成立的管理系系主任。

陳先生早年在西南聯大學習時,傾向革命,參加進步讀書會,學習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當時由他主編的墻報《論衡》、《論衡》經常發表進步言論,引起全校師生的關註。

早在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陳先生就發表了十幾篇關於“指數”理論及其恢復與編制、編制方法與公式論證的研究文章。50年代初轉向經濟效果的研究,其文章《關於工業品品種對成本影響指數的幾個問題》曾引起國內學術界的討論。在20世紀60年代寫的《社會主義經濟效果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壹文中,把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佳收益的問題作為經濟學研究的中心內容進行了闡述。他指出,“強調經濟效果不應局限於生產領域,還應包括國家管理機關、文化、教育、衛生等機構。”該文後被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中國前景出版社分別選入《解放以來經濟效果文選》和《建國以來經濟效果文選》。

20世紀80年代,隨著四化建設的深入和國家對管理科學的需求,陳教授的才華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1981年在瑞典參加“中歐技術與產業政策”國際學術會議。他宣讀的《論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壹文受到了代表們的贊揚,被列入會議記錄的第壹篇文章。瑞典隆德大學曾發表文章,高度評價。1984年初,應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會第五次全體大會邀請,作了題為《中國管理史研究》的學術報告。他在報告中列舉了大量事實,指出古今中外,中國有許多管理實踐和管理思想值得探討、研究和總結。創建壹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管理理論,必須生活與西方相結合,古今相融。《瞭望》雜誌將“從

理論聯系實際、思維敏捷、視野開闊、勇於創新是陳教授治學的特色。他說:“中國的管理歷史悠久,但現代管理始於改革開放。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許多新的管理問題,這些新問題的解決需要新的管理理念。我最大的願望是建立壹門有中國特色的現代管理科學。”事實上,陳教授對壹直很感興趣。早在60年代國家三年困難時期,他就忍饑挨餓,皺著眉頭想:怎樣才能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在夕陽下的校園裏,他度過了許多莫名其妙的夜晚。必須走經濟與技術相結合的道路——這是他最初萌芽的管理思想。不幸的是,他的想法在當時沒有任何反響。上世紀70年代末,他重溫舊論,上書中國科學院,呼籲建立專門的研究機構。這壹次,他迫切的聲音傳遍了全國,最終促成了“技術經濟研究所”的誕生。1980南開大學委派陳先生籌建企業管理系。老先生來了脾氣:“不能叫企業管理系,應該叫管理系!”這個時候管理學在中國還是很新的,有些人不承認有這麽壹門獨立的學科。他不怕麻煩四處遊說。由此,中國有了第壹個大學管理系。他孜孜追求的是創造壹種古今中外、學科與理論、實踐相結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管理理論體系和方法。通過中外比較研究,可以學習適合國情的國外先進經驗;通過古今結合,體現壹個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特征,反映中國成功的管理實踐,從而培養和引導中國自己的管理專家。這是壹個系統工程,這個系統工程的完成依賴於管理實踐和管理思路。

1984年初特邀出席中國科學院第五屆學術委員會會議的陳向世人宣布:“當代最新的管理思想,可以在《孫子》中找到!”從此,在重新評價和反思中國文化的歷史背景下,對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的研究開始在壹個被忽視的角落展開。而這位先行者壹直在不停地寫作,並多次發表深刻而創新的作品:“,”從

陳老師非常重視學科的協調和知識的廣度。他認為,管理學是壹門應用科學,也是壹門橫跨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綜合學科。管理不僅與社會制度和經濟制度有關,還與經濟發展、文化科學水平和民族風俗傳統有關。他招收了學經濟、學科學、學工程技術、學中文、學歷史的管理學研究生。他組織他們從事管理研究,發揮各學科的特長,用多學科結合的優勢解決定性和定量問題。

長期超負荷承擔教學任務,為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開設《管理學導論》、《比較管理研究》等課程10余門。每學期同時教授2-3門課程。從1983開始,招收經濟管理、技術經濟等六個專業方向的碩士生、博士生。在他的親自指導下,已有32名研究生獲得碩士學位,1名獲得博士學位。目前有12名博士生,其中有壹名美國博士生。他還熱心幫助指導中青年教師,帶出了壹批很有發展前景的教師。

看到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陳先生在培養管理人才方面做了各種嘗試,但遠不盡如人意。因此,他不失時機地同意幾所來訪的加拿大大學培養現代管理人才。此後,它先後與美國、日本和歐洲的壹些大學建立了關系。他講中國傳統管理思想,外國專家講西方管理思想,讓學員們吮吸到東西方文化碰撞產生的甘露。這種中外合作培養管理人才的實踐被稱為“南開-約克模式”。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國內外壹般都是重用的。

陳先生是國內學校研究經濟效益的學者之壹。在他20世紀50年代的研究中,他已經切入了這個主題。1978,他建議國家組織領導國民經濟效應研究。他根據現代管理的特點和要求,倡導經濟管理與技術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並對教學和科研實踐進行了探討。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他主持了多次“成本管理”、“技術經濟”、“技術引進”的研討會,為全國培養了數千名高級技術經濟人才和管理人才。

李維安教授。

南開大學商學院原院長,博士生導師,1957出生於青島,管理學博士,經濟學博士。現任東北財經大學校長,南開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南開商業評論》主編。現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估組成員、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委員、國家獎學基金委員會評審專家、中國發展戰略研究會常務理事、天津市管理學會會長、天津市學科評估組(工商管理)召集人。兼任國內外15高校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或研究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李維安教授長期從事公司治理、企業集團管理、網絡組織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基金、教育部社會科學基金、國家教委留學回國人員研究基金、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基金、國家軟科學項目基金、211項目等國家級、省級垂直項目24項。

李維安教授是國內較早開展公司治理理論和實踐研究的學者。理論上,以公司治理邊界為核心範疇的公司治理理論體系初步構建,公司治理研究領域進壹步拓展,實現了從公司治理結構到公司治理機制、從單壹公司治理到集團治理、跨國治理、網絡治理的突破。在實踐中,在國內率先提出並組織制定了《中國公司治理準則》,推動了我國國有企業改革進入公司治理改革的新階段,為我國上市公司引入獨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機制提供了重要依據。近日,李維安教授及其課題組在多年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我國首個公司治理評價指標體系,作為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狀況的晴雨表。在2003年6月的第二屆公司治理國際研討會上,提出了公司治理評價體系的壹系列研究成果,引起了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廣泛關註和報道,也得到同行專家的給予。

教授的專著《公司治理》獲得中國經濟界最高獎——第十屆(2002年)孫經濟科學著作獎,天津市第八屆優秀社會科學成果唯壹特別獎。專著《股份制穩定性研究》獲第二屆江壹偉企業改革發展基金優秀作品獎、天津市第七屆優秀社會科學成果壹等獎;專著《現代公司治理研究:資本結構、公司治理與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入選獲得國家圖書獎的管理科學文庫。論文《改革實踐的呼喚:中國公司治理原理》獲教育部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壹等獎;作為國內最早出版的公司治理教材,《公司治理課程》被教育部推薦為研究生教材。

李維安教授回國幾年來,不僅為南開大學管理學科的振興,也為中國管理學科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他主編的《南開商業評論》作為管理學核心期刊,已成為國內工商領域頗具影響力的學術交流平臺之壹。中國第壹家從事公司治理研究的學術機構南開大學公司治理中心與國家審計署成立。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公司治理領域的學術研究基地,李維安教授獲得了國家各級各類榮譽稱號。

  • 上一篇:蘭州市愛國衛生管理辦法
  • 下一篇:呼和浩特將有序恢復郵政快遞服務。呼和浩特快車什麽時候恢復?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