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學校的食品衛生安全檢查該怎樣做?

學校的食品衛生安全檢查該怎樣做?

二、國內、省內學校食品安全衛生現狀

國內、省內學校食品安全衛生現狀不容樂觀,主要的不安全因素有:

1.領導不夠重視,沒有把確保學校食品衛生工作納入學校的重要議事日程,不能有效地履行食品衛生校長負責制。

2.制度措施落實不到位,甚至很薄弱;如學校所采購的食品質量不高,所經銷食品常忽略了供餐食品經營者的衛生許可證(包括許可項目)等資質條件的審查,對其加工場所的衛生狀況、加工能力不能做到認真考察,只考慮到其價格因素,由於加工能力所限,導致超負荷運轉,極易使所加工的食品腐敗變質而引起食物中毒。有的標識不清,有的無索證等,存在著食品不安全隱患。

3.食堂硬件設施、功能區劃分等衛生設施條件不符合衛生要求,餐具消毒措施及保潔設施不落實,無熟菜間及售菜間、無防蠅、防塵設施、熟食間中無紫外線消毒燈等;

4.從業人員衛生意識淡漠,崗位責任制不明確,法律、法規衛生意識差,不註重個人衛生,長指甲、留胡須、操作時抽煙等時有發生,有的未穿戴工作衣帽。

5.有些學校將食堂、小賣部等後勤工作社會化,全部承包給個人,將之推向市場,某些學校、個體承包商由於受經濟利益的驅動,重經營、輕衛生安全,不顧食品安全因素,置法律法規不顧,從事違法經營活動,有的未按衛生許可核定項目經營,制售盒飯,經銷油炸食品等。

資料顯示僅2005年第二季度全國重大食物中毒報告,學校食物中毒發生20起,中毒人數1256人,死亡1人;同期全國食物中毒發生67起,中毒人數2129人,死亡59人。

三、學校食品安全衛生的重要性

學校食堂的安全衛生同樣關系到學生的健康與學校的穩定發展。近年來學校食物中毒事件頻頻發生,為學校安全敲響了警鐘。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學生的健康牽動著千萬個家庭的心,學校壹旦發生食品衛生問題往往影響到壹個大群體,輕者影響學生學習,重者影響社會的穩定性。同時發生食品衛生問題也影響學校的正常學習和工作秩序,使學校聲譽下降,可能還會進而影響學校的招生及經濟利益。

四、學校常見食源性疾病發生的種類和原因

食源性疾病:指由攝食進入人體內的各種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質或中毒性質的壹類疾病。它包括食物中毒、經食物中感染的腸道傳染病、食源性寄生蟲病以及食物中有毒、有害汙染物所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危害包括生物性危害、化學性危害、物理性危害

(壹)生物性危害

1.食源性細菌病原體最常見,在夏秋季節多發,引起中毒的食品常常是動物性食品。

沙門氏菌病

1)病原與中毒食品:包括僅感染人的傷寒、副傷寒沙門氏菌和引起人食物中毒的鼠傷寒沙門氏菌、腸炎沙門氏菌、豬霍亂沙門氏菌等。多發生在夏季,傳播可通過水和食物,中毒食品主要是肉類食品,常由於食物存放不當,食用前未燒熟煮透所致。

2)臨床表現:

腸熱型(傷寒、副傷寒):開始出現發熱不適、全身疼痛,此後患者出現持續高熱、相對緩脈、肝脾腫大,外周白細胞下降、皮膚出現玫瑰疹。嚴重腸局壞死和潰瘍,有出血、穿孔等並發癥。

急性胃腸炎型(食物中毒):潛伏期12~24小時,突然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重者有寒戰,驚厥,抽搐與昏迷,病程3~7天,預後良好。其他類型:類霍亂型,類傷寒型,類感冒型,敗血癥型。

其他還有葡萄球菌腸毒素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屬食物中毒、蠟樣芽孢桿菌屬食物中毒等等。

誌賀菌感染(痢疾)

由於進食被誌賀菌汙染的食物和水而引起,常常由於不衛生的加工人員接觸食品所致。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瀉(有裏急後重、粘液血便)、發熱、發汗、腹部疼痛和肌肉酸痛。

霍亂

由於進食被霍亂弧菌汙染的食物和飲水而引起,常見引起傳播是由於海產品或海產品未煮熟、生食蔬菜、吃水果不去皮,以及制作食品過程或存放時被汙染所致。

防治:以預防為主,做好管水、管糞、管食品、滅蒼蠅的綜合防治措施。

細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預防原則

1)防止病原菌汙染及毒素產生

2)防止病原體繁殖及毒素的形成

3)殺滅細菌及破壞毒素

2、食源性病毒

甲型肝炎

病毒為單股RNA病毒,可感染不同動物和人。常年多發,各種年齡均易感染,水源、食物均可造成暴發流行,常見汙染的食品為冷菜、水果和果汁、乳制品、蔬菜、貝類和冷飲。

臨床表現:潛伏期15-45天,平均30天。可有黃疸型和無黃疸型二種。

預防:主要切斷傳染途徑,控制傳染源,加強飲食、飲水、環境衛生管理。養成個人良好衛生習慣。

3.食源性寄生蟲

旋毛蟲病、絳蟲病:食用感染的動物性食品所引起

1)囊蟲病

豬囊蟲在半透明的水泡狀包囊中,肉眼為白色,比綠豆略大,包囊壹端為乳白色不透明的頭節,這種肉稱“米豬肉”。人吃了含囊尾蚴的肉後,囊尾蚴在腸道發育成蟲,引起人的絳蟲病;成蟲也可逆行入胃,經消化孵出幼蟲,幼蟲入腸壁通過血液達到全身,使人患囊尾蚴病。因囊尾蚴寄生部位不同可致腦尾蚴病、眼囊尾蚴病、肌肉囊尾蚴病,嚴重損害人體健康。

2)旋毛蟲病,主要寄生在隔肌、舌肌、心肌

人食用含旋毛蟲包囊的肉後經壹周在腸道發育為成蟲,並產生大量新幼蟲鉆入腸壁,隨血入全身各部位,損害人體健康,人體得病與吃生食或半生食肉類有關。

預防:加強肉品檢疫;加強市場管理防止販賣病畜肉;加強宣教,糾正不良飲食習慣;烹調加熱要徹底,防止交叉汙染。

4.天然毒素類

包括1)海洋毒素 貝類毒素麻痹性貝類毒素;魚類毒素包括河豚毒素、西加毒素和鯖魚毒素;

2)真菌毒素和3)植物毒素 毒蕈中毒、豆類食物中毒、發芽馬鈴薯中毒。

毒蕈中毒常見原因及預防

蕈類又稱蘑菇,蘑菇的生長環境多種多樣,草原、樹林中菌菇生長較為集中。毒蘑菇又稱毒蕈,在我國,毒蘑菇有100種左右,但多數種類的毒性輕微或尚不能確定,常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種。分別是:褐鱗環柄菇、肉褐麟環柄菇、白毒傘、鱗柄白毒傘、毒傘、秋生盔孢傘、鹿花菌、包腳黑褶傘、毒粉褶菌、殘托斑毒傘等。臨床表現根據毒素成分,中毒癥狀劃分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臟器損害型。預防措施應加強宣傳、避免誤食。

菜豆類食物中毒

有毒成分可能是皂素和紅細胞凝集素,具有凝血作用。中毒原因是未煮透,含毒成分未徹底破壞。臨床表現:潛伏期壹般為2-4小時,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頭育、少數胸悶、心慌、出冷汗、四肢麻木、畏寒等,體溫壹般正常,恢復快。預防:豆角易燉吃,炒食不要貪圖脆嫩。

發芽土豆中毒

有毒成分:龍葵堿C45H73NO15,土豆發芽其幼芽和芽眼部分龍葵素含量增加。臨床表現為潛伏期多數2-4小時,先有咽喉抓癢及燒灼感,其後出現胃腸道癥狀,劇烈吐、瀉致脫水、電解質紊亂和血壓下降,可有頭暈、頭痛、輕度意識障礙、呼吸困難,重者因心臟衰竭、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預防:低溫下貯藏土豆,防止發芽;不吃發芽、發綠色皮的土豆;生芽少的挖去芽和芽眼,宜燉、煮、紅燒吃,加食醋可破壞毒素。

(二)化學性危害

農藥殘留、有毒金屬和化合物(鉛、鎘、汞、砷、氟、多環芳烴、多氯聯苯、二惡英)、工廠化學藥品(潤滑劑、清潔洗消劑、油漆)、獸藥殘留。

亞硝酸鹽食物中毒

(1)中毒原因:誤食;食品中硝酸鹽轉變為亞硝酸鹽;食品加工中加入過多硝酸鹽,亞硝酸鹽。

(2)中毒機制:氧化血紅蛋白中二價鐵為三價鐵,從而失去攜帶氧能力,造成機體組織缺氧。

(3)預防措施:嚴格管理亞硝酸鹽的保存與使用,防止誤食;限制食品中亞硝酸鹽的添加量;加強蔬菜運輸保存衛生管理;加強水質監測。

有機磷農藥中毒

有機磷化合物是壹類高效、廣譜殺蟲劑。廣泛用於農林業。

(1)中毒的原因:中毒原因主要是有機磷農藥汙染食物引起。如用裝過農藥的空瓶裝醬油、酒、食用油等;食物在運輸過程中受到有機磷農藥汙染;剛施過有機磷農藥的蔬菜水果,沒有到安全間隔期就采摘上市,或把有機磷農藥和糧食、食品混放於同壹倉庫保管,造成誤食或汙染食品,投毒、自殺。

(2)中毒癥狀:潛伏期多在2小時以內,潛伏期越短,病情越重。中毒輕者表現為頭疼、頭暈、惡心嘔吐、出汗、視力模糊、無力等。還有肌束震顫、瞳孔縮小、胸悶或全身肌肉緊束感、出汗、流涎(口腔、鼻孔可有大量的白色或淡紅色泡沫樣分泌物)、腹痛、腹瀉。嚴重有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發紺、瞳孔縮小如針尖、對光反向消失、呼吸極困難、肺水腫、大小便失禁、驚厥、患者進入昏迷狀態。最後可因呼吸衰竭或循環衰竭而死亡。

(3)預防

有機磷農藥專人保管,單獨貯存;器具專用;噴灑農藥須遵守安全間隔期;噴過農藥和播過毒種的農田,要樹立標誌提示群眾;配藥拌種要遠離畜圈、飲水源和瓜果地,以防治汙染;噴灑藥作業必須註意個人防護,噴藥後用肥皂水洗手、臉;蔬菜水果在食用前洗凈。

學生食品安全衛生預防措施

學校的食品衛生整頓工作是壹項長期的工作,下壹部衛生部將與教育部門***同研究和解決學校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問題。近年來,衛生部根據《食品衛生法》,有針對性地加強了有關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的法規和制度建設,先後制定並發布了《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監督辦法》、《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辦法》、《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教育部和衛生部聯合下發《學生食堂和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等規章制度,為學校食品衛生監督管理、食物中毒事故的處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據。此外,教育部、衛生部還多次聯合下文開展學校食品衛生監督檢查工作,希望通過檢查工作以查促建,以查促改,加強防範,消除可能發生食物中毒的隱患,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

作為學生應掌握壹定的食品安全衛生知識,做好個人防護,以下幾點提請大家註意:

1.購買食物時,註意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保質期,食品原料、營養成分是否標明,有無QS標識,不能購買三無產品。

2.打開食品包裝,檢查食品是否具有它應有的感官性狀。不能食用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黴變、生蟲、汙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若蛋白質類食品發粘,漬脂類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發酵的氣味或飲料有異常沈澱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校園周邊無證攤販處購買盒飯或食物,減少食物中毒的隱患。

4.註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凈消毒,不用不潔容器盛裝食品,不在食堂亂扔垃圾防止蚊蠅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學校在食品安全衛生方面已開展了很多工作,包括對硬件設施的投入,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與落實,對有關人員的食品衛生知識培訓、宣傳。但是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其中包括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有計劃地對飲食從業人員的衛生知識的培訓,對學生食品衛生知識的宣傳,學校周邊飲食攤點的整頓等等。希望以檢查為契機,促進學校的發展,確保學生的身體健康。

  • 上一篇:2019號臺風穆恩什麽時候登陸的?臺風穆恩在哪些地區造成了暴雨?
  • 下一篇:玉附子與附子、白芍與赤芍有何區別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