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史是從文字發明開始的,最早的時間也不過七八千年,只占人類歷史的1%。人類文化的發展,從人文地理研究的角度來看,可以有以下三種* * *知識。第壹,人類文化的發展並不是突然的,而是人類在生存競爭中學習了很多經驗並逐漸積累傳承下來的。換句話說,歷史時代的許多文化都起源於史前時期的人類活動。比如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但是我們知道在中國的史前時期,有很多不同的民族,比如北京人,藍田人,他們生活在大約40萬到50萬年前。中國的歷史文化與史前人類活動密不可分。第二,各種人類文化因環境的變化和時代的變遷而以不同的方式進退。史前時代有許多強大的國家,這些國家已經滅亡了。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壹個民族獨霸壹方。人類學家認識到,人的身體、智力和道德基本上是壹樣的。如果有理想的環境,任何民族都可以逐步前進,創造出高尚的文化。第三,人類有奮進的合作力量,但也有自相殘殺的卑劣本性。根據人類學家的研究,除了螞蟻和老鼠之外,所有的生物都不會自相殘殺,而人類是殘忍的,個體之間的殺戮是不夠的,會和自己的親人爭鬥,甚至會建立民族之間的攻守同盟,導致大規模的戰爭。人類文化應該相互支持,在合作中進步。他們為什麽要自相殘殺?壹位學者曾經分析過,人類是弱小的動物。他們從小就需要父母的保護,長大後沒有自衛能力。他們身體虛弱,指甲不硬,牙齒受小嘴限制。他們不會爬樹,也不會飛。但是,從經驗中,他們知道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在群體中才有生存的希望。這就是為什麽人類對家庭,對鄉鎮,對國家有著溫暖的忠誠。但是群防並不安全,更需要用腦力制造武器。所以要培養殘忍殺人的能力。有了殺人的武器,個人可以大膽的搶劫殺人,群體可以橫行天下。隨著人類歷史的進化,體力越來越弱,而殺人武器越來越猛,人弱利多,互為因果。而且種族、語言、宗教的差異,以及民族主義、交通工具的發展,使得人類的戰爭越來越殘酷。然而,有識之士和開明之士都認為,人類只有和平相處,相互合作,才能有光明的未來。
人類的起源
人們對人類起源的真正答案只有100年前。因為化石提供了事實依據,所以化石是遠古生物留下的遺跡或活動痕跡的壹部分。發現人類骨骼化石和石器,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古代人類體質、智力和器具的發展水平。從發現化石的地點,我們可以知道古人類的地理分布,他們的地質時代和生活環境。在各種化石中,頭骨化石最為重要。壹般動物的面顱骨比腦顱骨大很多;另壹方面,人類的頭骨比面部頭骨大得多。與現代人相比,原始人和現代人的區別可以說主要集中在頭骨上。比如原始人的頭骨就比現代人的厚很多。正是因為對人類頭骨化石的研究最能了解古人類的形態特征和身體發育水平,所以人類學家特別重視尋找完整的人類頭骨化石。完整人類頭骨化石的發現被認為是人類學研究的壹大成就。100多年前,科學家們已經註意到利用人類化石作為探索人類進化史的證據。
人類的祖先出現在第四紀。起初,亞非大陸溫暖濕潤,在這種環境下,類人猿進化成了能制造工具和工作的人類。勞動使四肢骨骼發達,手能更好地創造壹切,口腔發展語言,也促進了大腦的發育。人類的祖先直立人的出現,與其他仍然四肢爬行但不會用手、沒有語言的哺乳動物有了很大的不同,成為了世界的主宰。
根據人類的體質及其文化發展的順序,可分為“猿人”、“古人”和“新人”階段。近幾十年來,人類化石在世界範圍內被反復發現,這使人類科學家能夠了解人類的身體特征和文化發展。然而,仍然有許多問題,例如猿人是如何成為古人的?古人變成新人的過程呢?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資料進行完整的解釋,需要更多的事實補充。
世界上經常發現的人類化石幾乎都是“古人”或“新人類”(也稱“真人”),其中最著名的、科學界公認的是1865年在德國發現的尼安德特人屬於“古人”,1868年克羅馬尼翁人屬於“新人類”。所以壹般認為人類祖先只有十幾萬年的歷史。直到1929年,中國在周口店發現了第壹個北京人頭骨,從而讓人相信40萬年前就有人類祖先存在。
地殼在不斷變化。從山上侵蝕下來的土壤和礫石最終沈積在海洋、湖泊和大海中,形成了深邃而廣闊的巖層。海水上升到陸地,山脈侵蝕成平原,地球上活著的動植物隨時可能被埋沒在沈積物中,幾萬年後變成化石。地質學家根據這些動物和植物的遺跡,可以識別出各個時期地球各個地區的生物演化。
地質時代可分為五個時期: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太古代知道的地質歷史事實最少,不像生命。直到古生代才發現現存的生物遺跡,但完全是低等動物和初級植物。最劣等的動物是三葉蟲,還有很多珊瑚、海綿、水母。中生代是爬行動物最重要的時期,爬行動物身材高大,有盔甲保護。新生代是現代地質史上生物進化的重要時期;爬行動物永遠消失了,只剩下鱷魚、烏龜、蛇和蜥蜴。這個時候,哺乳動物非常活躍。
直立人出現在地球歷史上大約二三百萬年前的第四紀。所以有人稱第四紀為“精神世代”,因為它是人類的時代。同時,第四紀也極大地改變了自然環境,尤其是動植物世界。其次,第四紀冰川作用強烈,在地球表面留下了許多痕跡。冰川的進退也影響著動植物的分布。當冰河時期突然降臨地面時,以水果為食的猿類在冰天雪地中無處覓食,經常被饑餓所迫,只好剝動物的皮做衣服。尋找洞穴和棲息地;鉆木取火可以烹煮食物,趕走野獸。經過幾次冰河期,人類的智力有所提高。古人類的文物主要是自制工具,基本都是石頭做的。古代的原始人類沒有生產經驗,所以石器簡單粗糙。但在實踐的過程中,他們制作工具的技藝也在不斷提高,所以勞動是創造文化的動力。石器可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的人大多是獵人和采集者。他們使用的工具大多是河床鵝卵石,先是錘打,後是研磨。到冰河時代結束時,新石器時代開始了。這壹時期的石器完全是靠打磨制造的,鑿出了很多有孔有環的石器,包括斧、石刀、石鑿等。這壹時期,陶器已經發展起來,農業工具也開始出現,還有原始的畜牧業。新石器時代後,約公元前4000 ~ 1000年,人類進入金屬文化。先是青銅時代,公元前2000年進入鐵器時代,鐵被用作犁。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是交替的,而不是完全分開的。
古代人類起源於哪裏?這是壹個爭議多年的問題。有人說它起源於中亞。比如著名的考古學家R.C.Andrews和地理學家Griffit Taglei就認為人類起源於中亞,然後遷移到各大洲。原因是中亞是人類家畜的起源地,如駱駝、狗、牛、羊、馬等。既然適合高等動物生存,以動植物為食的人類也必然起源於此。同時,中亞位於各大洲,地勢最高。世界其他大陸平均海拔在700米以下,僅亞洲大陸平均海拔就在1000米以上,居高臨下,可與各大洲相連。所以說人類起源於中亞,分散於各大洲是有道理的。但也有人認為人類的起源應該是在濕潤的亞熱帶。對農業起源有傑出研究的卡爾·紹爾教授認為,東南亞沿海地區可能是人類最早發跡的地方。泰國的考古發現和最近中國杭州灣河姆渡遺址的發現都可以證明這壹點。這種討論需要更多的地下發現才能有壹個滿意的解釋。
我們所知道的原始祖先數量很少,分散在壹塊土地上。當人口增加時,他們四處遷移並發展。就地理學和考古學而言,地球表面有很多海峽,阻隔了大陸之間的交通。但如果海平面下降90米,很多海峽可以變成大陸橋,方便人類交流。最著名的大陸橋包括白令海峽、多佛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和馬六甲海峽。其他包括連接非洲的西西裏海峽、連接朝鮮和日本的馬海峽、連接蘇門答臘和爪哇的巽他海峽、連接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的托雷斯海峽、連接澳大利亞南部和塔斯馬尼亞的巴斯海峽。如果,在第四紀,這樣的海峽在冰川期退縮,海平面下降,成為連接陸地的陸橋,對人類祖先的四向遷徙是有利的。這是毫無疑問的。人類祖先通過大陸橋向四面八方遷移,擴大分布。由於地面自然環境不同,溫度、降雨量、日照等的差異。,並且隨著人類社會和人體形態的發展,世界上各個種族已經分化。比如黑色素具有吸收紫外線的功能,可以保護皮膚下的血管、神經、肌肉免受紫外線的直接照射。長期生活在非洲赤道的人都變成了黑人。他們的頭發是卷曲的,遮住了頭,起到了隔熱的作用。而長期生活在高緯度寒冷地區的人,鼻子又高又窄,使得冷空氣進入氣管和肺部的速度很慢。他們的身體比熱帶居民強壯,膚色比熱帶人淺。在古代人類中,交通並不容易,他們受到自然環境的束縛。各種人群長期生活在隔絕的地理區域,在體質上形成了不同的適應特征。這些特征代代相傳,以至於人類進化成了地面上體質差異明顯的各個種族。
人類發展
人類社會經歷了5000多年的農業文明和300多年的工業文明。那麽,未來會進化成什麽樣的新文明時代呢?
原始文明是完全由自然控制的發展體系。人類的生命完全依賴於大自然的恩賜。狩獵采集是發展系統的主要活動,也是最重要的生產勞動。經驗積累的成果:石器、弓箭、火是原始文明的重要發明。原始社會的物質生產活動直接以自然物作為人們的生活資料,人們開發和支配自然的能力極其有限。
農業文明是人類探索自然的發展體系。人類對自然進行了初步的探索(約壹萬年前),從原始文明到農業文明,科技成果開始出現:青銅器、鐵器、陶器、文字、造紙、印刷術等等。主要生產活動是農業和畜牧業。人類通過創造適當的條件,可以使自己需要的物種生長繁殖,不再依賴大自然提供的現成食物。自然力的使用已經擴展到許多可再生能源(畜力、水力等)。).鐵制農具使人類勞動的產品從“給予和接受”變為“主動”,經濟活動開始積極轉向生產力發展領域,開始探索獲得最大勞動成果的方式方法。
工業文明是人類征服自然的發展體系。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的空前發展,農業文明已經轉向工業文明。人類開始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對自然的過度開發造成了深刻的環境危機。特別是在科學探索活動中,分析和實驗方法興起,自然開始受到“審問”和“拷問”。此時科技和教育突出了對經濟的推動和發展,資本主義國家大力推動教育和科技,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生產力。工業文明是人類利用科技武器控制和改造自然取得空前勝利的時代。蒸汽機、電機、計算機、核反應堆,每壹次科技革命都樹立了“人化自然”、用工業武裝農業的新豐碑。工業文明的可持續發展主要表現在征服自然的物質活動上。此時,生態、資源、人口等問題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成為可持續發展系統的重要功能因素。
生態文明是人類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社會體系。生態文明是“社會記憶”的第四位
階段文明是以高度發達的知識、教育和技術為基礎的文明,強調自然是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展覽的基石,明確了人類社會必須在生態基礎上與自然互動,共同發展,成為人類的經濟社會。
就能夠繼續發展。因此,人類與生存環境的共同進化就是生態文明,生態文明不再是單純的發展。
展體系,而是壹個和諧的社會體系。因為可持續發展系統是壹個普遍的復雜系統
而且是壹個開放的進化系統,它的進化是建立在繼承以往文明所有積極因素的基礎上的,所以生態文明也包括。
人類文明歷次成就的理論和實踐基礎都直接建立在工業文明之上,這是對工業文明的犧牲。
以環境為代價獲取經濟利益的反思結果,是傳統工業文明對現代生態文明的深刻發展觀。
改變。生態文明建設需要人類通過積極的科學實踐,充分發揮自身的理性調節作用。
控制能力,預見到自己的活動必然帶來的自然影響和社會影響,隨時控制和調整自己的行為。
人類文明起源於古老的南極。
人類文明從何而來?近日,俄羅斯《真理報》獨家披露,最新研究發現,地球人類的文明可能起源於數千年來冰雪覆蓋的南極大陸!這壹發現甚至得到了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支持。
愛因斯坦:南極可能存在史前文明。
據俄羅斯《真理報》報道,愛因斯坦和許多科學家堅信,如今冰天雪地毫無生機的南極曾經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
愛因斯坦認為,壹萬多年前,北極不在北極,而是在今天加拿大的北海岸附近。南極不在南極,而是在溫帶。當時溫度氣候適宜的南極大陸可能孕育了高度發達的古代文明。然而好景不長,因為地殼逆時針運動,北極漂移到今天的位置,南極漂移到冰天雪地的南極,氣候突然變得異常寒冷,大陸被冰雪覆蓋,南極文明消失了。很有意思的是,持有這種觀點的遠不止愛因斯坦壹人,還有很多和他持類似觀點的科學家——人類文明可能起源於古老的南極。
古代地圖是鳥瞰圖。
這不是神話:古老的地圖揭示了南極冰層下的秘密。
據《真理報》報道,愛因斯坦和其他科學家持有這壹觀點並非出於嘩眾取寵或猜測,而是有相當多的證據。
事實上,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南極大陸可能存在史前文明的觀點被反復提及,許多歷史學家、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都將目光投向了冰雪,其中壹張不可思議的古代地圖加強了科學界對南極的思考。1840年,伊斯坦布爾國家博物館館長哈利勒·埃德海(Khalil Edhai)在伊斯坦布爾托普卡·比宮(Topca Bi Palace)發現了壹張奇怪的古代地圖。這張古地圖發現於18世紀初。好像是臨摹的。在地圖上,除了地中海地區,美洲、非洲等其余地區變形嚴重。當科學家對這張古地圖進行進壹步深入研究時,他們驚訝地發現,這張古地圖實際上是從空中鳥瞰的,看起來像是阿波羅8號飛船拍攝的照片的復制品。在這張地圖上,美洲和非洲變形的輪廓與阿波羅飛船拍攝的照片完全重合。特別令人驚訝的是,古地圖還描繪了南極冰層覆蓋下的復雜地貌,這與1952年用回聲測深儀繪制的南極冰下地形勘探圖並無不同。古代是誰掌握了太空航拍的技術,對南極地形如此了解?南極洲曾經有人居住是真的嗎?後來,科學家們終於找到了原始地圖,它是由土耳其帝國艦隊的皮埃爾·裏斯海軍上將於1513年繪制的。這塊神秘的土地在南極洲被發現前差不多200年就被標註出來了,他畫的南極也不是冰凍的。根據他在地圖頁邊空白處的解釋,他參考了更多更古老的地圖繪制了這幅地圖。1949期間,英國和瑞典南極代表團對這片位於世界最南端的大陸進行了徹底的考察,走遍了這片覆蓋著厚厚冰層的大陸。結果南極大陸與Reiss繪制的地圖吻合較好,重要地標誤差僅在0.5經度以內。這個精度已經領先當時的技術200多年了,直到1735年,人類文明才能夠再次以這樣的精度繪制地圖。問題隨之而來,到底是誰描述了南極?南極在冰凍之前是什麽樣的?顯然,在1513年,有壹個比當時更高的文明,準確地描述了比1513年早很多年的這片雪域。他們是誰?是不是我們地區文明之前的古文明?
聽說6000年前南極洲沒有冰雪,很神奇?
雷耶斯地圖上南極洲的整體形狀和輪廓與現代地圖上呈現的大陸非常相似。南極洲靠近大陸中心,離現代地圖顯示的地方不遠;海岸周圍的山脈讓人想起近年來在南極洲發現的許多山脈。河流發源於這些山脈,蜿蜒流向大海;每條河流都遵循非常自然和可信的排水模式。這說明在繪制最早的南極地圖時,這塊大陸的海岸還沒有被冰雪覆蓋。然而,今天地圖上顯示的南極洲內陸已經完全從河流和山脈中消失,被冰雪覆蓋。1532年,奧倫提烏斯·菲那努斯根據史料繪制的世界地圖繪制了另壹幅地圖,並在地圖上標明了南極的河床。1949年,貝爾達海軍上將率隊遠征南極羅斯海,發現地圖上費瑙斯標註的河床與現場場景非常接近,壹壹對應。在這些河床中,有許多由河流帶到南極的中緯度細粒巖石和其他沈積物。後來,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研究了這些沈積物,發現它們有6000多年的歷史。也就是說,6000年前,南極冰川期溫暖的時候,所有的河流都是流動的,植被茂盛,生機勃勃。費諾厄斯的地圖清楚地證實了壹個驚人的觀點:在冰雪完全覆蓋之前,人類就已經來到南極洲,甚至定居了。如果是這樣,那麽最初繪制南極地圖的人應該是生活在非常遠古時代的南極人。
三種猜測:南極史前文明消失之謎
基於此,我們能想象南極大陸在壹萬多年前是溫帶嗎?優越的自然環境孕育了高度發達的文明,甚至堪比18世紀的科學水平。那裏的人們擁有先進的航海技術和天文知識。他們帶領艦隊,穿梭於海洋和大陸之間。他們把自己的文明帶到了世界的每壹個角落,把智慧和奇跡帶到了蠻荒落後的大陸,成為了文化交流和接觸的橋梁。然而,這個文明怎麽會突然從地球上消失,不留痕跡呢?基於此,科學家提出了三種推測:第壹,可能是地殼突然發生變化,引發了巨大的災難。洪水淹沒了整個世界,也淹沒了曾經傳播文明的王國和人民。此外,壹些科學家認為,南極的史前文明並沒有完全消失,或許是因為地球氣候的變化,南極大陸逐漸被冰雪覆蓋,史前文明被厚厚的冰層永遠埋葬了。第三種可能是這個文明仍然存在,他們可能把自己的先進知識傳播給了埃及人或者塞穆人。
森林資源森林資源是林地及其生長的森林生物的總稱。這裏主要是森林資源,包括森林和林下植物、野生動物、土壤微生物等自然環境因素。林地包括喬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森林中的空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苗圃地和適合國家規劃的林地。森林是可再生的自然資源、無形的環境資源和潛在的“綠色能源”。反映森林資源數量的主要指標是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森林資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資源之壹,是生物多樣性的基礎。它不僅能為生產生活提供多種珍貴木材和原料,還能為人類經濟生活提供多種食物。更重要的是,森林可以調節氣候,保持水土,預防和減輕旱澇、沙塵暴和冰雹等自然災害。還有凈化空氣、消除噪音等功能;同時,森林也是壹個天然的動植物園,餵養著各種鳥獸,生長著各種珍貴的樹木和藥材。
森林資源包括森林、樹木和林地,以及依靠森林、樹木和林地生存的野生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包括樹木和竹林;森林:包括樹木和竹子;林地: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未開發林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
覆蓋地球的郁郁蔥蔥的森林,是大自然擁有的壹筆巨大的、最寶貴的“綠色財富”。目前,世界森林面積約為38.6億公頃。針葉林占總面積的1/3,闊葉林占總面積的2/3。目前世界森林面積隨著人口的增加而減少,每年約為11.3萬公頃。
森林資源的數量直接表明壹個國家或地區發展林業生產、森林所有權和森林生產力的狀況。反映森林資源數量的指標主要有:林地、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木材蓄積量、森林生長量等。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生產年鑒(1985)的數據,全球森林面積約為40.9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2.0%,木材蓄積量為31000億m3。我國森林面積為1.1.5億公頃,森林覆蓋率僅為1.2%,木材蓄積量為1.26億m3,人均森林面積為0.1.2公頃,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1.8%,人均森林蓄積量為9.65438。因此,我們應該盡快擴大森林資源,改變林業的落後面貌。
環境保護的定義
環境保護(以下簡稱環保)是由於工業發展造成的嚴重環境汙染,首先引起了工業化國家的重視。利用國家法律法規和輿論宣傳,促使全社會關註和應對汙染問題。
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雷切爾·卡森出版了壹本名為《寂靜的春天》的書,闡述了農藥DDT對環境的汙染和破壞。由於這本書的警告,美國政府開始調查劇毒農藥問題,並於1970年成立了環保局,各州相繼通過法律禁止生產和使用劇毒農藥。這本書被認為是20世紀環境生態學的標誌性起點。
1972年6月5日至16年6月6日,由聯合國主辦,第壹屆聯合國人類環境大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1],提出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這是環境保護正式引起世界各國政府重視的開端。中國政府也出席了會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環保事業也是從1972開始的。北京成立官廳水庫保護辦公室,河北省成立三廢治理辦公室。* * *在研究處理河北沙城農藥廠官廳水庫汙染問題的同時,中國頒布法律,正式在全國範圍內禁止滴滴涕的生產和使用。1973成立了國家建委下屬的環保辦,後改為國務院直屬的正部級國家環保總局。各省(市、區)也成立了環保局(處)。並設立環境舉報熱線12369和網上中心12369,接受群眾對環境汙染事件的舉報。
政府環保部門的主要職責是執行各級議會(人大)制定的控制汙染物排放的政策,鼓勵發展汙染物排放控制技術,以控制汙染,保護和改善環境。
首先,土壤被破壞了
據參考消息,110國家(***10億人)耕地肥力在降低。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由於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過度開發和牧場的過度放牧,水土流失非常嚴重。光禿禿的土地變得脆弱,無法抵禦長久的風雨侵蝕。有些地方每年的土壤流失量可達每公頃100噸。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與空氣汙染有關的有毒粉塵的落下,到處噴灑泥漿,到處傾倒有害廢棄物,這些壹般都是對土地不可逆的汙染。
2.氣候變化和能源浪費溫室效應是對全人類的嚴重威脅。
據2500名有代表性的專家預測,海平面將上升,許多人口密集地區(如孟加拉國、中國沿海地區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大部分島嶼)將被淹沒。氣溫上升也將對農業和生態系統產生嚴重影響。據預測,1990-2010年,亞太地區的能源消耗將翻壹番,拉丁美洲的能源消耗將增長50%-70%。因此,應該加強西方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節能技術轉讓進程。特別是,我們應該使用經濟激勵措施,使工業家能夠開發技術,以提高工業資源的利用效率。
第三,生物多樣性在減少。
由於城市化、農業發展、森林減少和環境汙染,自然面積變得越來越小,導致成千上萬的物種滅絕。因為壹些物種的滅絕會導致很多可以用來制造新藥的分子消失,也會導致很多可以幫助農作物克服惡劣天氣的基因消失,甚至引發瘟疫。
第四,森林面積的減少
近幾十年來,熱帶國家森林面積減少也很嚴重。在1980-1990年,世界上消失了150萬公頃的森林。按照目前森林面積減少的速度,40年後,壹些東南亞國家將再也見不到壹棵樹。
動詞 (verb的縮寫)淡水資源受到威脅
據專家估計,從下世紀初開始,世界上四分之壹的地區將長期缺水。請記住,我們不能造水,我們只能努力保護它。
六、化學汙染
工業帶來的數百萬種化合物存在於空氣、土壤、水、植物、動物和人體中。就連地球上最後壹個大型自然生態系統——冰蓋也受到了汙染。那些有機化合物,重金屬和有毒產品集中在整個食物鏈中,最終會威脅動植物的健康,導致癌癥,削弱土壤肥力。
七、混亂的城市化
到本世紀末,世界上將有21個大城市,大城市的生活條件將進壹步惡化:擁擠、水汙染、衛生條件差、不安全——這些大城市的無序擴張也破壞了自然區域。因此,無限制的城市化應該被視為文明的新弊端。
八。海洋的過度開發和沿海地區的汙染
由於過度捕撈,海洋漁業資源正以驚人的速度減少。因此,許多依靠蛋白質為生的窮人正面臨饑餓的威脅。魚類中富集的重金屬和有機磷化合物可能會給食魚者的健康帶來嚴重的問題。沿海地區承受著巨大的人口壓力。世界上60%的人口擁擠在離海不到100公裏的地方。這種擁擠的人口使這些通常脆弱的地方失去平衡。
九、空氣汙染
大多數大城市的空氣中含有許多來自供暖、交通和工廠生產的汙染物。這些汙染物威脅著數千萬公民的健康,並導致許多人喪生。
X.極地臭氧洞
雖然人們已經簽署了蒙特利爾議定書,但每年春天,地球兩極上空仍會形成壹個臭氧洞。北極臭氧層流失20%到30%,南極臭氧層流失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