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2017企業所得稅後續管理

2017企業所得稅後續管理

2017企業所得稅後續管理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從粗放型管理轉向結構調整,行政管理從行政審批轉向簡政放權。稅務機關面臨工作重心轉移、執法風險加大的壓力,企業所得稅後續管理的重要性凸顯。以下是我整理的2017企業所得稅後續管理。歡迎閱讀!

2017企業所得稅後續管理

第壹章壹般原則

第壹條為加強企業所得稅後續管理,保障稅收政策落實,不斷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降低稅收風險,防止管理真空,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企業所得稅後續管理的指導意見》(國稅發〔2065〕438+03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企業所得稅後續管理是指在日常管理的基礎上,以加強稅收風險管理為重點,以企業所得稅管理的關鍵環節為重點,依托信息技術,采用特殊方法對跨年度事項、重點事項和高風險事項實施動態監控和跟蹤管理的管理模式。

第三條企業所得稅後續管理遵循管辦結合、突出重點、統壹流程、分級管理、明確責任的原則。

第二章管理對象

第四條後續管理的對象主要是指對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有重大影響的重要事項,包括跨年度事項、重點事項和高風險事項。

第五條跨年度事項,是指實際影響企業未來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的事項。主要包括跨年度收入項目、跨年度扣除項目、虧損彌補項目和其他跨年度項目。

第六條重點事項是指稅務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後管理方式發生重大變化的事項,以及對企業所得稅影響較大的事項。主要包括企業所得稅優惠、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和跨地區業務匯總納稅。

第七條高風險事項是指企業所得稅管理中業務復雜、管理難度大的事項,主要包括企業重組清算、關聯交易、境外所得稅收抵免等事項。

第三章跨年度事件的後續管理

第八條稅務機關應對跨年度事項實行電子臺賬動態管理。應按項目設置臺賬,臺賬至少應包括項目內容、初始金額、初始年度、歷年稅務處理、後續年度稅務處理金額;臺賬設置應充分體現跨年度事項管理的連續性,便於跟蹤管理。

第九條主管稅務機關應結合第三方信息,加強對管理臺賬中數據信息的比對分析,及時提醒和更正納稅申報中的錯誤,及時處理存疑問題。

(1)對於跨年度收入項目,主要比較分析企業確認收入的納稅年度、按照規定進行納稅調整、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2)對於跨年度扣除項目,重點比較相關資產的計稅基礎,分析企業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的納稅調整和相關結轉扣除金額。

(三)與資產相關的暫時性差異,企業按照計稅基礎、折舊(攤銷)、資產減值損失、資產轉讓和處置收益等規定逐年逐項進行的納稅調整。

(四)彌補虧損,根據企業虧損年度的年度納稅申報、稅務檢查、納稅評估等信息,著重對比分析企業虧損彌補的期限和金額。

(五)對於其他跨年度事項,重點進行逐年、逐項的企業納稅調整對比分析。

第四章重點事項後續管理

第十條稅務機關應加強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目的備案管理,嚴格執行相關備案管理措施。

第十壹條稅務機關應對優惠事項的備案材料和臺賬信息進行比對分析,重點關註:

(壹)優惠事項備案條件。

(二)企業稅收優惠條件發生變化時備案項目的更新。

(三)有時限的備案事項。

(四)備案材料與申請材料、會計報表等材料的對應關系。

(五)歸檔材料的完整性和數據之間的邏輯關系。

(六)其他需要比較分析的內容。

第十二條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實行清單申報和專項申報管理。對已申報的資產損失項目,要區分項目、損失類型和申報形式,建立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臺賬,及時進行風險評估,對金額較大或評估後發現不符合資產損失稅前扣除規定,或存在疑點和異常情況的資產損失,要及時核查。

第十三條稅務機關應加強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案頭審計分析,重點是:

(1)存貨申報稅前扣除的資產損失是否屬於存貨申報範圍。

(2)專項申報稅前扣除的資產損失是否符合稅前扣除條件。

(3)企業以前年度發生的資產損失、專項扣除、損失發生的年度和恢復期限。

(四)已申報扣除並在下壹年度收回的資產損失項目的稅務處理。

(五)其他需要審查分析的內容。

第十四條對跨地區業務匯總納稅的後續管理,稅務機關應及時收集相關涉稅信息,並與企業申報數據進行比對分析。總機構和分支機構主管稅務機關應加強管理合作,必要時進行聯合評估和調查。

第十五條稅務機關及時對總機構轄區內的預繳和匯算清繳數據進行審核和分析,重點是:

(壹)總行備案信息的完整性。

(2)各分行現場需要提前滿足的條件。

(三)總機構計算稅收分配。

(4)總機構辦理的企業所得稅預申報和匯算清繳。

(五)分支機構當場檢查補稅的情況。

(6)分支機構預繳稅金、匯出稅金和總機構分攤稅金的比較。

(七)其他需要審查和分析的內容。

第五章高風險事項的後續管理

第十六條對於高風險事項,可通過成立專家小組的方式進行後續管理。專家組成員應具備稅收、法律、會計、信息等壹個或多個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充分依托專家組加強專業審核,提高稅收政策運用的準確性和行業運行的權威性。

第十七條稅務機關對企業改制業務的審查:

(1)企業重組業務的商業實質符合特殊稅務處理條件。

(2)壹般稅務處理的重組業務,企業法律形式變更所需的企業所得稅清算情況,損益計算。

(3)特殊稅務處理重組業務的處理方式,以及特殊稅務處理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的情況。

(四)重組各方采用的稅務處理方法。

(五)其他需要審計的內容。

第十八條稅務機關對企業清算業務的審計重點是:

(1)清算業務的稅務處理期限。

(2)清算收益的計算。

(3)剩余財產的分配。

(四)在註銷稅務登記前繳納稅款、滯納金和罰款。

(五)其他需要審計的內容。

第十九條稅務機關對關聯交易的審計重點是:

(1)轉讓定價和成本分配。

(2)關聯融資比例。

(3)關聯企業利息支出稅前扣除。

(4)遵守獨立交易原則。

(5)是否存在受控外國企業及當期相關收益的計算。

(六)其他需要審計的內容。

第二十條稅務機關對境外所得稅收抵免的審核重點是:

(壹)企業境外所得稅收抵免申報。

(2)企業申報的‘間接抵免’是否符合稅法規定的範圍。

(3)境外所得和稅收抵免額的計算。

(四)納稅年度的確定。

(五)其他需要審計的內容。

第六章管理模式

第二十壹條省局企業所得稅管理部門負責指導全省企業所得稅後續管理工作,組織企業所得稅管理監控系統的開發和運行,建立全省統壹的企業所得稅後續管理臺賬、相關風險模型和風險指標,實施備案材料和數據信息的實時監控,將監控疑點及時推送給當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核查,並對各地反饋的結果進行評估。

第二十二條市局企業所得稅管理部門負責指導地方系統企業所得稅後續管理工作,組建市局專家組,組織完成上級交辦和同級監控的核查任務,並通過監控系統逐級反饋核查過程和結果。

第二十三條各地主管稅務機關稅源管理部門應根據企業及時申報和納稅評估、稅務檢查結果反饋情況,及時登記、更新和維護跨年度事項等各類後續管理臺賬的相關數據。

第二十四條各地主管稅務機關將省局推送的核查任務分配到相應的稅源監控崗,並通過監控系統逐級反饋核查過程和結果。

第二十五條稅源監控崗,負責根據管理臺賬和相關信息進行審核分析。在審核分析過程中,需要向納稅人了解情況的,可以通過電話、信函、網絡等方式進行;納稅人需要進行陳述和提供補充證據的,可以采取面談等方式進行。

第二十六條核查結果處理:

(壹)核查中發現企業未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的,主管稅務機關應當責令企業限期改正;

(二)核定時發現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所得稅額需要調整的,主管稅務機關應當責令企業限期調整或者補繳稅款和滯納金;

(三)核查中發現企業不符合減免稅條件的,稅務機關應當按照相應權限暫停或取消其享受的減免稅優惠,並按規定征稅。其中,已通過相應資質認定機構認定的減免稅企業,還應以書面形式向上級稅務機關和同級認定機構反映;

(4)核查中發現重大疑點,提供虛假證明材料、偷逃稅款等問題嚴重或復雜的,移交相關風險應對部門進壹步處理。

第七章管理要求

第二十七條企業所得稅後續管理分為申報或自行申報後管理、預繳申報後管理和匯算清繳後管理三個環節。其中,結算後的管理是重點。

備案或自行申報後,應對備案或自行申報事項的真實性、合法性、準確性進行後續管理,重點是實質性審核。

預繳申報後,以稅源實時監控為重點,對預繳申報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進行後續管理,動態掌握區域內企業所得稅稅源的重要變化和趨勢。

最終匯算清繳後,以風險識別和應對為重點,結合內外部信息,設置主要稅務風險點,進行數據分析對比,采取稅務提醒、評估約談、稅務檢查等差異化、遞進式方法實施後續管理。

第二十八條企業所得稅後續管理應當從管理項目入手,按照企業所得稅管理的要求,在企業所得稅項目備案或申報後,通過信息的登記、比對、分析、核實等壹系列管理行為,把握管理的重點和風險點,對企業所得稅管理項目進行規範的動態跟蹤管理。

第二十九條主管稅務機關應主動將信息化作為企業所得稅後續管理的實現路徑。完善所得稅信息化手段,結合“金稅三期”項目進壹步優化業務需求,完善企業所得稅管理模塊中的後續管理功能。

第三十條在後續管理中,重點從財政、地稅、工商、醫保、統計、科技、質檢、環保、法院、文化、證監、發展改革、房產、建委等部門收集相關信息。逐步加大中介機構涉稅鑒證報告在後續管理中的應用。

第三十壹條省局所得稅管理部門將定期通報本地企業所得稅後續管理情況,並將其結果作為績效管理的內容。

第八章附則

第三十二條本辦法由安徽省國家稅務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三條本辦法自2065年6月1日起執行。

  • 上一篇:我的床頭和床尾出現好多小黃螞蟻,誰能告訴我該怎麽防止螞蟻?
  • 下一篇:09年2月底要去雲南!兩個女生自己去旅遊!!請大家給點意見!路線,註意事項!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