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2022年版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之後,作為生物教師必須對生物新課程標準進行解讀分析。用筆記錄壹下吧!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生物新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分析心得(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篇壹:生物新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分析心得我認真讀完了《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收獲挺大,充分與2011年版課程標準對比,前言部分內容將課程基本理念單獨呈現,課程設計思路刪除,整體敘述內容整體調整,變化較大,具體呈現如下:
主要變化:
(壹)關於課程方案
壹是完善了培養目標。結合義務教育性質及課程定位,從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三個方面,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時代新人培養的具體要求。
二是優化了課程設置。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雙減”政策要求,在保持義務教育階段九年xx總課時數不變的基礎上,調整優化課程設置。將小學原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為“道德與法治”,進行壹體化設計。改革藝術課程設置,壹至七年級以音樂、美術為主線,融入舞蹈、戲劇、影視等內容,八至九年級分項選擇開設。將勞動、信息科技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科學、綜合實踐活動起始年級提前至壹年級。
三是細化了實施要求。增加課程標準編制與教材編寫基本要求;明確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課程實施職責、制度規範,以及教學改革方向和評價改革重點,對培訓、教科研提出具體要求;健全實施機制,強化監測與督導要求。
(二)關於課程標準
壹是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各課程標準基於義務教育培養目標,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為本課程應著力培養的核心素養,體現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
二是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基於核心素養發展要求,遴選重要觀念、主題內容和基礎知識,設計課程內容,增強內容與育人目標的聯系,優化內容組織形式。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要求。
三是研制了學業質量標準。各課程標準根據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結合課程內容,整體刻畫不同學段學生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特征,形成學業質量標準,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為教材編寫、教學實施和考試評價等提供依據。
四是增強了指導性。各課程標準針對“內容要求”提出“學業要求”“教學提示”,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註重實現“教壹學壹評”壹致性,增加了教學、評價案例,不僅明確了“為什麽教”“教什麽”“教到什麽程度”,而且強化了“怎麽教”的具體指導,做到好用、管用。
課程目標:
生物學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通過本課程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生物學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主要包括生命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態度責任。
1、生命觀念
生命觀念是從生物學視角,對生命的物質和結構基礎、生命活動的過程和規律、生物界的組成和發展變化、生物與環境關系等方面的總體認識和基本觀點,是生物學概念、原理、規律的提煉和升華,是理解或解釋生物學相關現象、分析和解決生物學實際問題的意識和思想方法。生命觀念主要包括生物學的結構與功能觀、物質與能量觀、進化與適應觀、生態觀等。
生命觀念對認識生命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是科學自然觀和世界觀的有機組成和重要基礎。
2、科學思維
科學思維是指在認識事物、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尊重事實證據,崇尚嚴謹求實,基於證據和邏輯,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演繹、分析、綜合、建模等方法,進行獨立思考和判斷,多角度、辯證地分析問題,對既有觀點和結論進行批判審視、質疑包容,乃至提出創造性見解的能力與品格。
發展科學思維是培育學生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於探究等科學精神的重要途徑。
3、探究實踐
探究實踐是源於對自然界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現實需求,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或完成實踐項目的能力與品格。探究實踐活動主要包括科學探究和跨學科實踐。主要環節有:發現問題或提出任務,制訂方案,實施方案,獲得證據或形成初步產品,分析證據或改進設計,得出結論或物化成果,進行表達、交流或展示等。
科學探究是學習生物學的重要方式,跨學科實踐是擴展視野、增強本領的重要途徑,探究實踐是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標誌。
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對以後教學的設想:
1、掌握生物學基礎知識,形成基本的生命觀念
獲得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生物的多樣性、生物與環境、植物的生活、人體生理與健康、遺傳與進化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初步形成生物學的結構與功能觀、物質與能量觀、進化與適應觀、生態觀等生命觀念;能夠應用生命觀念探討和闡釋生命現象及規律,認識生物界的多樣性和統壹性,認識生物界的發展變化,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等,初步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和世界觀;能夠應用生命觀念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壹些與生物學相關的實際問題。
2、初步掌握科學思維方法,具備壹定的科學思維習慣和能力
尊重事實證據,能夠運用比較和分類、歸納和演繹、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綜合等思維方法認識事物,解決實際問題,初步形成基於證據和邏輯的思維習慣;能夠進行獨立思考和判斷,多角度、辯證地分析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夠對他人的觀點進行審視評判、質疑包容;能夠運用科學思維,探討真實情境中的生物學問題,參與社會性科學議題的討論。
3、初步具有科學探究和跨學科實踐能力,能夠分析解決真實情境中的生物學問題
能夠從生物學現象中發現和提出問題、收集和分析證據、得出結論。綜合運用生物學和其他學科的知識、方法與實驗操作技能,采用工程技術手段,通過設計、制作和改進,形成物化成果,將解決問題的想法或創意付諸實踐,逐步形成團隊合作意識、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實踐創新意識、審美意識和創意實現能力。
4、初步確立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樂於探索生命的奧秘
初步理解科學的本質,能以科學態度進行科學探究;面對各種媒體上的生物學信息或社會性科學議題,做到不迷信權威,不盲從他人,能對自己或他人的觀點進行理性審視,尊重他人的觀點;樂於探索自然界的奧秘,關註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的新進展及其對個人和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
5、樹立健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能夠強身健體和服務社會
關註身體內外各種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在飲食作息、體育鍛煉、疾病預防等方面形成健康生活的態度和行為習慣;能夠基於生命觀念和科學思維,破除封建迷信,反對偽科學;理解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相互關系,參與社會性科學議題的討論;初步形成生態文明觀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實踐,立誌成為美麗中國的建設者;主動宣傳關於生命安全與健康的觀念和知識,成為健康中國的促進者和實踐者。
篇二:生物新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分析心得盼望已久的《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正式面世,感謝xx市x老師工作室提供壹次寶貴的機會,有幸參加xx師範大學舉辦的《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線上解讀研討會。
這次研討會***設有四場專題活動,分別是xx師大生命科學院的xx教授解讀新課標、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研究室的x主任談核心素養四要素的必要性和整體性、xx網x總編交流了生物學課程的學習、xx生命科學院的x教授分享了“初中生物學‘教學過程重實踐’的理念及案例”。聆聽專家們的解讀,感覺內容滿滿,現將這次培訓的心得簡單總結如下:
首先是新課程理念全面更新,它以核心素養為宗旨、課程設計重銜接、學習主題為框架、內容聚焦大概念、教學過程重實踐、學業評價促發展六個方向為導向,借胡教授的表達是堅持素養導向、強化學科實踐、推薦綜合學習、落實因材施教。這也是落實和踐行中央關於教育的新精神。
其次是課程內容的重要變化, 2011版設有10個主題,50個重要概念,2022版只有7個主題,新增第七主題“生物學與社會·跨學科實踐”,***9個大概念,25個重要概念,93個次位概念。看似內容減少,其實不然,只是把內容更優化,與實際生活、社會問題聯系更緊密。如2011版課本中出現的STS活動,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會忽略這塊內容,更談不上內容的外延和內展,學生也習慣這種應試教學模式,圍繞重要概念抓基本知識。聆聽專家解讀後知道2022版的課標要重視運用以探究為特點的教學策略,加強STS的相互關系。
生物學教學是整體教育的壹個組成部分,除了在知識達成、能力培養與提高、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新課程教學更突出跨學科知識的落實。2022版制定的教學目標體現核心素養的要求,圍繞大概念組織教學,同時重視運用以探究為特點的教學策略,加強STS的相互關系的教育,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回顧在2016年參加的農村理化生培育站中,理化生老師們嘗試打破學科之間的局限,融合多學科知識進行教學,圍繞活動和情境創設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遷移,現在看來這壹點與2022版中課程設計重銜接的理念相壹致。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時代,知識更新很快,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系統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具備終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我們的教學觀念也必須適應教育發展和教學實際的需要,以生物學教學為載體,努力踐行2022版新課程理念,讓學生成為積極進取、熱愛生活、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壹代新人。雖然這些變化對壹線教學的我們是壹個巨大的挑戰,但也是壹個重新改變、再次出發的機會,我們拭目以待新課標新內容的落實。
篇三:生物新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分析心得本次線上教研活動對初中生物學科課程標準進行了學習和對雲南省第二次統測理綜生物部分試題進行了分析和評價。使我感悟較深的是初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有很多壹致的地方,讓我意識到學習初中生物學課程標準的重要性,有必要加強初高中壹體化教研活動,制定中學生物學6年壹體教學計劃。
初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中課程性質都強調生物學是壹門基礎自然科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學科,註重探究與實踐,反應自然科學的本質。要求學生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培養積極的科學態度,提升科學素養。課程理念都指出要以核心素養為宗旨,課程設計重視循序漸進和有效銜接,以學習主題為單位構建課程內容體系,學習內容聚焦生物學核心大概念,高度關註學習過程中的實踐與探究,重視以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初高中教師應當互相關註對方學段課程標準中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加強初高中壹體化教學設計,有利於發揮學科育人價值。
篇四:生物新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分析心得我有幸參加了xx名師工作室、xx名師工作室聯合舉行的生物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學習交流活動,並聆聽了xx博士的《帶回強有力的知識: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的講座。這次活動雖然時間短暫,但收獲不少。
通過這次培訓,我對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從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到實施建議等定位上更加準確,為我們以後的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初中生物教學非常重要,學生在這個階段習得的科學研究能力,分析解決真實情景中的生物學問題的能力對他們高中乃至大學的學習都是有深遠影響的。時代變了,學生也變了,教材與教學目標現在也隨之改變,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我們要繼續加強課改學習,不斷探討,在新課標的學習與實踐之中,大膽創新,不斷湧現出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感謝xx名師工作室、xx名師工作室,兩位導師聯合舉行《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學習活動,昨晚特邀xx博士給我們帶來精彩的《帶回強有力知識: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報告。本人對課程的“培根鑄魂”的立場深有感觸,學科教學是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載體,生物學課程是以提高學生生物學核心素養為宗旨的學科課程。生物學核心素養是學生後天習得的終身受益成果,是公民基本素養的重要組成之壹,是學生在解決真實情境中生物學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它主要包括生命觀念、理性思維、探究實踐、態度責任(義務教育)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普通高中)等。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學段的有效銜接,螺旋上升;學科融合,育人***振;課程實施,精準落實;挖掘力量,形成合力等途徑實施課程,落實對學生社會責任的培養。
篇五:生物新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分析心得教育部印發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語文等16個課程標準,《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正式面世,課程理念全面更新:核心素養為宗旨、課程設計重銜接、學習主題為框架、內容聚焦大概念、教學過程重實踐、學業評價促發展;課程目標核心素養化:生命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態度責任;課程內容進壹步優化:7個學習主題下設9個大概念;新增學業質量標準:以核心素養為主要維度。這些變化對於壹線教育工作者來說,無疑是壹個巨大的挑戰,也是壹個重新改變、再次出發的機遇。
從2個方面對新課標的內容進行自我學習分析,1、立意方面。新課標仍強調強調立德樹人,發展學生的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生命觀念作為最重要的學科核心素養,屬於認知觀;科學思維屬於思維觀;探究實踐屬於行動觀;社會責任屬於責任觀,落腳點都是以人為本。重點突出對學生生命觀念的培養,各個章節分別側重於系統觀、結構與功能觀、物質與能量觀。2、路徑方面。要求以情景為載體,充分強調情境的真實性、廣泛性和貫穿性。這在教材首頁、章首頁、問題探討、課外閱讀等板塊優選時代感強的情境,更能貼近學生。
總之,新課標還有更多值得我們學習、探索、研究的地方,以它為指導進行改變並付諸行動,才能讓學生在認知、思維、行動上得到發展,培養全面發展和負有社會責任感、國家使命感、民族自豪感的新時代接班人。
篇六:生物新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分析心得暑期,我學習了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內容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收獲。
壹、我深刻理解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核心素養的內涵,主要是指學生通過本課程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生物學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主要包括生命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態度責任。
二、我明白了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要求學生達到以下幾個目標要求;1、掌握生物學基礎知識,形成基本的生命觀。2、初步掌握科學思維方法,具備壹定的科學思維習慣和能力。3、初步具有科學探究和跨學科實踐能力,能夠分析解決真實情景中的生物學問題。4、初步確立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樂於探索生命的奧秘。5、樹立健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能夠強身健體和服務社會。
三、在教學過程中,要創造性開展教學活動。
1、制定教學目標應體現發展核心素養的要求。
我們要準確理解核心素養的內涵和關系,根據課程目標,內容要求和學業要求等制定教學目標,將培養核心素養的要求具體化,體現核心素養的綜合性、發展性和實踐性等特點。
2、圍繞大概念組織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要圍繞大概念組織教學內容,使知識結構化。以大概念的核心內涵為綱,將相關的重要概念、次位概念按照其內在邏輯關系編制成網絡化概念體系。
3、重視運用以探究為特點的教學策略。探究活動是主動獲得新知的重要途徑,在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時,要引導學生從真實情境中提出問題;指導學生主動獲取證據,做出判斷;重視探究活動報告的完成和交流;在開展實驗探究和調查活動時,應註意安全教育。
4、加強科學、技術、社會相互關系的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通過具體事例展現社會需求驅動生物科學、技術和工程學發展,生物科學發展催生新技術的出現,技術工程學進步促進生物學研究的發展,以及科學和技術影響社會發展、應整體規劃誇學科實踐活動,探索項目化實施。
5、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今後在教學中,要強化信息教育,把信息教育作為培養新時代人才的重要內容,找準生物學信息化教學的發展方向。
總之,新課標,讓我明確了今後教學的方向和目標,深化了我對生物學的了解,提高了我的生物學教學的理論水平,我也深深地感受到,生物學課程的學習有利於學生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形成積極的科學態度,學會學習,提升學生科學素養,讓學生能夠健康生活、終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