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統壹社會黨管理和控制著國家經濟和社會的各個方面,擁有最高領導地位。在采納了總書記的報告並制定了未來的第壹個五年計劃(草案)後,德國統壹社會黨開始正式行使其在國會中的領導作用。
東德也有壹個非常小的私營部門,但並非毫無意義。從65438年到0985年,約2.8%的國民生產總值來自私營企業。私營部門包括私人農場主和園丁、獨立手工業者、批發商和商販。個體經濟由“自由職業者”(如藝術家、作家)管理。雖然是個體戶,但受到政府的嚴格監管。1985在私營經濟中,個體經濟比重首次略有上升。根據原東德的統計,私營企業家從1984年的500人左右增加到176800人左右。壹些私營部門的運作對德國統壹社會黨乃至整個社會制度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比如,鼓勵民營經濟,提高其主動性,成為國家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經濟發展的方向。
東德著名的出口產品包括特拉貝特、沃爾特堡和IFA工廠生產的卡帕牌照相機、汽車、獵槍、六分儀和手表。
直到20世紀60年代,東德仍然飽受糖和咖啡等基本食品短缺的困擾。壹些在西方有親戚或朋友,在國家銀行有外匯賬戶的東德人,可以在外匯商店(英文:shop)購買西方和出口級的東德商品。東德工業發達,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65438-0983年的國民生產凈產值中,工業占70.2%,工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37.8%。長期以來,工業被視為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工業投資占國民經濟總投資的壹半以上。工業生產發展迅速,增長1949 ~ 1983倍。1981 ~ 1984工業生產年均增速5.3%。
工業技術裝備比較先進,實行中央集權的計劃經濟,工業生產不斷集中。大型合資企業廣泛發展,形成了133大型合資企業,從業人員約占工業就業人數的70%,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74%。在產業結構中,生產資料的生產約占工業總產值的2/3,大大超過消費品的生產。
機械制造業是工業的核心部門,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29.5%,從業人員占工業從業人員總數的2/5以上,1982中產品出口值占全國出口總值的48.5%。電機、電子和儀器制造業是機械工業中發展特別迅速和領先的部門,其產值占機械工業產值的30%。
電子工業是戰後的新部門,微電子工業發展非常迅速。70年代後半期開始生產微電子元器件,1984年微電子工業產值達到25億馬克,以愛爾福特為生產中心。儀器制造業以生產精密機械、測量儀器和光學儀器聞名,以耶拿和德累斯頓為中心。前者是世界知名的“卡爾·蔡司”光學合資企業,生產全系列儀器;後者有壹家“Pentakon”合資企業,以生產相機和電影放映機而聞名。
汽車制造中心主要是茨維考、艾澤納赫和路德維希費爾德。造船業主要分布在波羅的海沿岸,最大的中心是沃納明德,占造船業產值的30%以上,生產貨船、集裝箱船和破冰船;接著是羅斯托克和維斯瑪。
化學工業是最發達的工業部門之壹,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11%,從業人員占工業從業人員總數的10.6%,化工產品出口額占1981年全國出口總值的12.8%,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戰後迅速發展,化學工業產量增加了1949 ~ 1983倍以上。生產分布在以下地區:哈雷-萊比錫地區,以開采當地褐煤為基礎,發展褐煤化工;東部地區以進口石油加工,石化工業發達,生產化纖、合成樹脂、氮肥,以柏林、科特布斯、法蘭克福為生產中心;德累斯頓區憑借良好的經濟和地理位置,進口原材料和燃料,生產化纖、醫藥、相紙和橡膠制品;在哈茲山的山前,鉀肥、硫酸、小蘇打等。是利用附近山區有色冶金工業的化工原料和廢料生產的;羅斯托克是壹個新的中心,半成品氨是從蘇聯的溫茨皮爾斯引進來生產氮肥的。
電力工業是在煤礦工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重要部門。1981年發電量首次突破1000億千瓦時,1983年達到1049億千瓦時。人均發電量約6000千瓦時,居世界第壹。火力發電廠發電量占86%(褐煤發電占90%以上),核電站發電量占12%。火電廠主要分布在褐煤帶,占全國電力產量的4/5,其中科特布斯區第壹,其次是哈雷區和萊比錫區。
鋼鐵工業是戰後新建的重工業部門。我國鐵礦開采少,原料不足,生產設備缺乏,鐵礦石、焦炭或焦煤進口有限,基礎薄弱。鋼鐵工業主要集中在柏林周邊的波茨坦和法蘭克福,生產3/4的生鐵,3/5的鋼材,全國壹半以上的鋼材。有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如Brandenburg、Hennigs Dove和Eisenhutenstadt。德累斯頓的鋼鐵企業,如村上裏沙和格雷迪斯,全國生產1/4鋼和4/5鋼管。傑拉地區的馬克斯·舒特聯合企業生產的鋼占全國的11%。
紡織業是最大的輕工業部門,主要是棉和毛紡織品。棉花所需的所有原料和大部分羊毛都是進口的。卡爾·馬克思城是中國最大的紡織工業中心。東德的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從1950年到1984年,年均增長率為2.7%。1982年,農業和林業占全國生產凈產值的7.8%,就業人數占全國就業總人數的10%。它們仍然是國民經濟的重要部門。農業生產已經機械化、電氣化和化學化,生產技術和集約化水平很高。農用地利用程度較高,農林牧用地1983 * * 9213000公頃,占國土面積的85%(耕地占43.7%,林地和林地占27.3%,草地占11.5%),未利用地。
在農業結構中,畜牧業占主導地位,占農業總產值的62.5%,種植業占37.5%。畜牧業發展快於種植業,1950 ~ 1984年均增長3.7%,而種植業年均增長只有1.7%。農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增長很快。1960 ~ 1983年,糧食每公頃產量由2750kg提高到3970kg,小麥每公頃產量由3480kg提高到4710kg。農產品商品化程度相對較高,如谷物為33%,土豆為54%,甜菜為90%。肉類、牛奶、黃油、雞蛋和土豆自給有余,谷類、新鮮蔬菜和水果自給率分別為75%、80%和50%。
主要作物有小麥、黑麥、大麥、燕麥、土豆和甜菜。1983年糧食播種面積253.8萬公頃,總產量10067萬噸。小麥種植面積75.4萬公頃,產量355萬噸。主要分布在平原南部的沃土地區,以萊比錫、哈雷、愛爾福特等地區較為集中。黑麥播種面積71.3萬公頃,產量209.2萬噸,分布在中原地區。大麥和燕麥播種面積分別為88.9萬公頃和654.38+0.63萬公頃,對應產量分別為388.2萬噸和49.8萬噸。前者主要分布在南方,後者主要分布在北方。馬鈴薯廣泛種植,播種面積減少,1983年僅48.3萬公頃,產量706.3萬噸。馬鈴薯除食用外,主要用作飼料和化工原料。甜菜年產量波動較大,1983年產量570萬噸,主要分布在哈雷和馬格德堡。包括羅斯托克、施韋林和新勃蘭登堡在內的北部地區靠近大海,有利於通過海港發展貿易。該地區能源和礦產資源匱乏,人口稀少,歷史上經濟發展落後,工業基礎薄弱。農業生產占據突出地位,提供占全國1/4的商品肉和奶。利用當地農產品和魚類進行食品加工,其產值占全國食品工業產值的1/5。以造船和電機為主的機械制造業占據重要地位。位於魯布明附近的諾爾德核電站提供了全國大部分的核電生產。利用進口原料,發展了以氮肥為基礎的化學工業。羅斯托克是中國最大的海港,也是這個地區的經濟中心。
中部奧得河西岸位於北部平原中部,包括首都柏林及其周邊的波茨坦和法蘭克福區。地處與東西歐的經濟聯系上,交通區位優越,是壹個不斷發展的工業基地,鋼鐵、電機、電子、儀器制造、化工等工業發達,總產值占該地區工業產值的壹半以上。農業發展水平超過鄰近的東南地區,土地利用規模、大部分農作物和畜產品產量、機械化裝備水平都落後於其他地區。郊區農業集約化程度高。在中國高度城市化的地區,城市人口占84%。首都柏林是整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中心,它與周圍的工業城鎮結合在壹起,形成了柏林城市群地區。
易北河沿岸的中心區域包括馬格德堡、哈雷和萊比錫。各種礦產豐富,土壤肥沃,人口稠密,是重工業區。工業產值占全國1/3,主導部門為化學、燃料動力、有色冶金、機械制造。食品工業發達。以哈雷和萊比錫為中心,與周邊工業城鎮形成中國最大的哈雷-萊比錫城市群。易北河是機械化、集約化程度高的農業基地,是全國的糧倉,糧食產量占全國的1/3。肉類和牛奶畜牧業發達。
南部地區包括卡爾·馬克思城、格拉、埃爾富特和蘇爾。壹直是高度工業化地區,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區,工業部門齊全,工廠企業分布廣泛。大部分原材料、能源和燃料都是為了生產高質量的工業制成品出口。歷史上形成的紡織工業區,紡織業占全國70%,電機、電子、儀器制造業占全國40%。農業在各區排名第三,畜牧業和奶肉種植業發達。卡爾·馬克思城-茨維考城市群地區由卡爾·馬克思城和茨維考組成,包括鄰近的工業城鎮。
東南部地區包括德累斯頓和科特布斯。自然資源中褐煤在歐洲意義重大,石英砂、粘土原料、各種建築材料、有色金屬、木材等在全國意義重大。工業發展水平居全國第三位,重工業為主導部門和主要能源基礎,煤炭開采和電力工業居全國首位。以電機、電子、儀器制造為主的機械工業發展迅速。農業生產規模居全國末位,但農業技術、拖拉機裝備、化肥水平相對較高。黑麥和馬鈴薯是主要作物。草地牧草比例高,奶牛畜牧業發達。以德累斯頓為中心和附近的工業城鎮形成了德累斯頓城市群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