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腎俞簡介

腎俞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腎俞的別名 5 出處 6 特異性 7 穴名解 8 所屬部位 9 腎俞穴的定位 10 腎俞穴的取法 11 腎俞穴穴位解剖 11.1 層次解剖 11.2 穴區神經、血管 12 腎俞穴的功效與作用 13 腎俞穴主治病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腎俞穴的配伍 16 特效 *** 17 文獻摘要 18 腎俞穴研究進展 18.1 對腎臟功能的影響 18.2 對膀胱的影響 18.3 對腸功能的影響 18.4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18.5 對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的影響 18.6 對巨噬細胞的影響 18.7 增強 *** 活力 18.8 治療遺尿 18.9 治療尿頻 18.10 治療血尿 18.11 治療腰痛 18.12 治療腎絞痛 18.13 治療尿毒癥 19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腎俞 1 拼音

shèn shù

2 英文參考

Shènshū BL23 [中國針灸學詞典]

shènshù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B2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BL2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穴位 腎俞 漢語拼音 Shenshu 羅馬拼音 Shenshu 美國英譯名 Kidney Locus 各

號 中國 BL23 日本 23 法

國 莫蘭特氏 V23 富耶氏 V23 德國 B23 英國 B23 美國 BI23

腎俞為經穴名[1](Shènshù[2]BL23)。出《黃帝內經靈樞·背腧》。屬足太陽膀胱經[1]。腎俞是腎的背俞穴[1][2]。腎即腎臟,俞即輸註,本穴是腎氣轉輸於後背體表的部位,故名腎俞[1]。腎俞穴主治肝腎、膀胱等疾患:如腰脊酸痛,小便淋瀝,尿頻尿閉,遺尿尿血,陰中疼痛,遺精白濁,陽痿旱泄,月經不調,痛經,血崩,赤白帶下,不孕,頭痛眩暈,視物不明,耳鳴耳聾,水腫,消渴,咳喘,虛勞,中風失語,手足不遂,失眠健忘,癲疾,少腹急痛,腎泄,骶部疼痛,腳膝拘急,遺精,陽痿,早泄,不育,遺尿,白帶,腰背酸痛,頭昏,耳鳴,耳聾,小便不利,喘咳少氣,帶下,腰痛,溺血,泄瀉,目眩,虛喘,腎炎,腎盂腎炎,支氣管哮喘,坐骨神經痛,神經衰弱,現代又多用腎俞穴治療腎炎,腎絞痛,腎下垂,尿道炎,腎結石,糖尿病,神經性耳聾,斑禿,性機能障礙,腰部軟組織損傷,尿路感染, *** 缺乏,膀胱肌麻痹,膀胱肌痙攣,胃出血,腸出血,痔瘡,肝腫大,哮喘,貧血,肋間神經痛,腦血管病後遺癥等。

4 腎俞的別名

少陰俞(《黃帝內經素問·通評虛實論》),腎念(《灸法殘卷圖》)、高蓋(《針灸學》(南京))。

5 出處

《黃帝內經靈樞·背腧》:在十四焦(椎)之間。

6 特異性

腎俞穴為腎之背俞穴。

7 穴名解

腎即腎臟,俞即輸註,本穴是腎氣轉輸於後背體表的部位,故名腎俞[1]。

腎為人體的泌尿器官,五臟之壹。《說文》:“腎,水臟也。”《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臟象論》載:“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釋名·釋形體》:“腎,引也。腎屬水,主引水氣灌註諸脈也。”本穴系腎在背之俞穴,內應腎臟,是腎氣轉輸、輸註之所,治腎疾要穴,故名之。[3]

8 所屬部位

腰部[4]

9 腎俞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腎俞穴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2][5]。

腎俞穴位於脊柱區,第二腰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俯臥取穴[1]。

壹說“除脊各寸半”(《針灸資生經》)。

腎俞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中的位置

腎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腎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腎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腎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內臟)

10 腎俞穴的取法

俯臥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門(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腎俞穴位於脊柱區,第二腰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俯臥取穴[1]。

俯臥位,兩髂脊高點相平處正中再向上2個棘突,旁開1.5寸處取穴[6]。

快速取穴:肚臍水平線與脊柱相交椎體處,其下緣旁開2橫指處即是腎俞穴[7]。

11 腎俞穴穴位解剖

腎俞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背闊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有第二腰動、靜脈後支。分布著第壹腰神經後支的外側皮支,深層為外側支。皮膚由第壹、二、三腰神經後支分布。腎位於腰方肌和腰大肌的前面,脊柱的兩側是腹膜後位器官。在腰背部的投影為:後正中線外側2.5厘米和8.5厘米處各作兩條垂直線,通過第十壹胸椎和第三腰椎棘突作兩條水平線。在上述縱橫標誌線所圍成的左右四邊形範圍內,即相當於左右兩腎臟的體表投影位置。腎門在腎區內,投影在腎區的內側半,約相對於第壹腰椎體的水平。經腎門的主要結構。從後向前排列有輸尿管、腎動脈和腎靜脈,還有圍繞其間的神經纖維、淋巴結、淋巴管和脂肪組織。

11.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背闊肌腱膜和胸腰筋膜淺層→豎脊肌[1]。

11.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第2、第3腰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及其伴行動、靜脈分布;深層有第2、第3腰神經後支的肌支和相應腰動脈背側支分支分布[8]。

布有第壹腰神經後支的外側皮支,深層為外側支;並有第二腰動、靜脈後支通過[5]。

12 腎俞穴的功效與作用

腎俞穴具有益腎助陽,強腰利水的功效。

腎俞穴有調腎氣、強腰脊、聰耳目的作用[1]。

腎俞穴為治療腰部疾病及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的重要腧穴[9]。

腎俞穴位於第2腰椎旁,與腎臟內外相應,是腎臟之氣輸註於背部的處所,故能治療腎臟病[9]。

腎與膀胱相表裏,膀胱、腎二者主水液,司二便,故腎俞穴能治療水液代謝失常而致的壹切疾病[9]。

腎為先天之本,又為生殖發育之源,男子藏精,女子系於胞中,故腎俞穴可治療婦科及男性病[9]。

腎開竅於耳,腰為腎之府,取腎俞穴又能治療耳部病和腰部病[9]。

腎俞穴與腎臟相應,而為之俞,有益腎固精、清熱利濕之功。凡痛之涉及於腎者,如虛勞,羸瘦、腰痛、夢遺、胸脅脹滿、耳聾、目黃、溺血、濁淫,以及女子帶下、月經痛等,均可取此。[3]

13 腎俞穴主治病證

腎俞穴主治肝腎、膀胱等疾患:如腰脊酸痛,小便淋瀝,尿頻尿閉,遺尿尿血,陰中疼痛,遺精白濁,陽痿旱泄,月經不調,痛經,血崩,赤白帶下,不孕,頭痛眩暈,視物不明,耳鳴耳聾,水腫,消渴,咳喘,虛勞,中風失語,手足不遂,失眠健忘,癲疾,少腹急痛,腎泄,骶部疼痛,腳膝拘急,遺精,陽痿,早泄,不育,遺尿,白帶,腰背酸痛,頭昏,耳鳴,耳聾,小便不利,喘咳少氣,帶下,腰痛,溺血,泄瀉,目眩,虛喘,腎炎,腎盂腎炎,支氣管哮喘,坐骨神經痛,神經衰弱,現代又多用腎俞穴治療腎炎,腎絞痛,腎下垂,尿道炎,腎結石,糖尿病,神經性耳聾,斑禿,性機能障礙,腰部軟組織損傷,尿路感染, *** 缺乏,膀胱肌麻痹,膀胱肌痙攣,胃出血,腸出血,痔瘡,肝腫大,哮喘,貧血,肋間神經痛,腦血管病後遺癥等。

腎俞穴主治肝腎、膀胱等疾患:如腰脊酸痛、小便淋瀝、尿頻尿閉、遺尿尿血、陰中疼痛、遺精白濁、陽痿旱泄、月經不調、痛經、血崩、赤白帶下、不孕、頭痛眩暈、視物不明、耳鳴耳聾、水腫、消渴、咳喘、虛勞、中風失語、手足不遂、失眠健忘、癲疾、少腹急痛、腎泄、骶部疼痛、腳膝拘急等[1]。

腎俞穴主治遺精、陽痿、早泄、不孕、不育、遺尿、月經不調、白帶、腰背酸痛、頭昏、耳鳴、耳聾、小便不利、水腫、喘咳少氣[8]。

腎俞穴主治月經不調,帶下;陽痿,遺精;遺尿,小便不利;耳聾,耳鳴;腰痛;水腫[6]。

腎俞穴主治遺精,陽痿,遺尿,溺血,泄瀉,頭昏,目眩,耳鳴,耳聾,虛喘,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痛經,水腫,腰痛;以及腎炎,腎盂腎炎,支氣管哮喘,坐骨神經痛,神經衰弱等[5]。

現代又多用腎俞穴治療腎炎、腎絞痛、腎下垂、腎盂腎炎、尿道炎、腎結石、糖尿病、支氣管哮喘、神經衰弱、神經性耳聾、斑禿、性機能障礙、腰部軟組織損傷等[1]。

1.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腎炎,腎絞痛,遺尿,尿路感染,陽痿,早泄,遺精, *** 缺乏;

2. 外科系統疾病:腎下垂,膀胱肌麻痹及痙攣,胃出血,腸出血,痔瘡,肝腫大;

3. 其它:月經不調,腰痛,哮喘,耳聾,貧血,肋間神經痛,腦血管病後遺癥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壹般向椎體方向斜刺0.5~0.8寸[1]。

直刺0.5~1寸[8][6],局部有酸脹感[6],可向臀部和下肢部放散[6]。

直刺1~1.5寸[5]。

註意:腎俞穴不能深刺,以防刺傷腎臟[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針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39240.。

14.2 灸法

可灸[1][8][6]。

艾炷灸5~10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5]。

艾炷灸或溫針灸5~7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艾灸腎俞是補腎最有效的方法,每次灸5~15分鐘,可治腎疾導致的腰痛、腿痛[7]。

15 腎俞穴的配伍

腎俞配殷門、委中,有行氣通經絡的作用,主治腰膝酸痛。

腎俞配京門,為俞募配穴法,有溫補腎陽的作用,主治遺精,陽痿,月經不調。

腎俞配聽宮、翳風,有益腎氣聰耳的作用,主治耳鳴,耳聾。

腎俞配關元、三陰交,有壯元陽,助運化,利水濕的作用,主治腎炎,小便不利,水腫。

腎俞配三焦俞、關元,治尿頻[6]。

腎俞配心俞、神門,治失眠、健忘[6]。

腎俞配耳門、聽宮,治耳聾、耳鳴[6]。

腎俞配環跳、風市、陽陵泉、足三裏,治下肢麻木、癱瘓[6]。

16 特效 ***

每天按揉腎俞穴50~100次,可補腎強身[7]。

17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寒熱、食多身羸瘦、兩脅引痛……久喘咳、少氣、溺濁赤,腎俞主之。骨寒熱、溲難,腎俞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腎俞、內關,主面赤熱。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虛勞羸瘦。

《針灸大成》:腎虛水腫。

《針灸大成》:主虛勞羸瘦,耳聾腎虛,水臟久冷,心腹膜滿脹急,兩脅滿引少腹急痛。

《醫宗金鑒》:下元諸虛,精冷無子。

《太平聖惠方》:理虛勞,耳聾,腎虛及水臟脹,攣急腰痛,小便濁,陰中疼,血精出,五勞七傷,冷嘔,腳膝拘急,好獨臥,急腫如水。

18 腎俞穴研究進展 18.1 對腎臟功能的影響

針刺腎俞可使患者泌尿功能明顯增強,酚紅排出量也較針前增多,尿蛋白減少,高血壓下降,這種效應壹般可維持2~3h,個別可達數日,患者水腫也減輕,甚至消失。動物實驗證實給造有輸尿管瘺的狗從胃內或直腸內灌入壹定量的水,在腎泌尿量增加的基礎上,針刺“腎俞”可引起水利尿的抑制,同時伴有腎小球濾過率的降低。功能狀態不同,針刺腎俞可有不同效應。例如,健康人在水負荷下,針刺腎俞配復溜則表現為抗利尿作用。[6]

針刺腎俞穴,對正常機體的水利尿作用有抑制作用,但對腎病尿少者有利尿作用[1]。對出現蛋白尿的慢性腎炎或高血壓患者,可使尿蛋白減少或消失[1]。

針刺健康人腎俞,可引起腎曲小管排泄量增加,對腎小球濾過值無影響。

用毫米微波照射正常家兔和急性缺血家兔的“腎俞穴”後,腎血流量皆較前明顯升高。切斷腎神經後,腎血流量增加的幅度大於未切斷腎神經者(P<0.05)。

18.2 對膀胱的影響

針刺腎俞對膀胱張力有壹定的調整作用,針後可使緊張性膀胱松弛,松弛性膀胱緊張[6]。

針刺家兔腎俞穴,引起膀胱內壓上升占17.91%,下降占34.86%。

18.3 對腸功能的影響

針刺腎俞,對腸功能障礙者可使其腸功能正常化,說明針刺腎俞有調整腸功能的作用[6]。

18.4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針刺腎俞後RBCC3bR升高,說明受體興奮、紅細胞免疫黏附活力增強,RBCIC降低(可能與細胞加速運送和處理免疫復合物,使紅細胞膜上空位C3bR受體數目增多有關),從而增強機體潛在代償能力。[6]

18.5 對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的影響

如在家兔或大鼠的“足三裏”、“腎俞”針刺,結果發現尿中17 酮類固醇的含量明顯增高,腎上腺皮質變厚,細胞體積增大,腺體重量增加。有人針刺腎上腺皮質萎縮、分泌功能低下的模型大鼠的“腎俞”,發現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有激活作用。有人給實驗大鼠註入地塞米松,引起腎上腺皮質分泌活動抑制,同時血漿外源性糖皮質激素保持在高水平的背景下,針大鼠雙側“腎俞”15 min,其血漿皮質酮含量顯著高於地塞米松對照組。因此,針刺腎俞穴可以消除地塞米松對腎上腺皮質分泌活動的反饋抑制。結果提示,對某些因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需要采用激素治療的患者輔以針刺治療是可行的。[6]

18.6 對巨噬細胞的影響

針刺“足三裏”、“腎俞”,可見家兔巨噬細胞功能有明顯增強,但連續針刺7次(每日1次)反看不出明顯反應。[6]

18.7 增強 *** 活力

艾灸腎俞等,能使腎陽虛大鼠 *** 活力顯著增強。

18.8 治療遺尿

以腎俞輸穴註射治療遺尿200例,配三陰交,藥物用阿托品註射液。結果:痊愈88例,占44%;顯效58例,占29%;好轉40例,占20%;無效14例,占7%。總有效率為93%。[6]

取腎俞等,針灸加埋線,治療250例,有很好療效。

18.9 治療尿頻

灸腎俞、命門治療老年性尿頻癥70例,用懸灸法,灸10 min後,再配神門、太溪穴,常規針刺,留針40~60 min,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結果:痊愈37例,顯效25例,好轉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5.7%。[6]

18.10 治療血尿

以腎俞、足三裏輸穴註射療法治療腎病血尿39例,取雙側腧穴,藥物用魚腥草註射液6 mL,板藍根註射液6 mL,交替用藥,每次註射另加磷酸川芎嗪2 mL,混合使用。每周3次治療。結果:基本痊愈16例,好轉16例,無效7例。痊愈16例中見效時間最短為半個月,平均時間為2.4個月。[6]

18.11 治療腰痛

以腎俞、大腸俞、委中、承山治療腰腿痛1793例。結果:痊愈1420例,顯效256例,好轉46例,無效29例。[6]

18.12 治療腎絞痛

以腎俞、委中、足三裏治療腎絞痛25例,針刺根據虛實實施提插撚轉補瀉手法,留針25~40 min,期間行針加強 *** 。結果:顯效22例,占88%;好轉3例,占12%。總有效率為100%[6]。

針刺患側腎俞等,治療85例,對疼痛有較好療效。

18.13 治療尿毒癥

  • 上一篇:農民工工傷法律援助
  • 下一篇:護理藥品管理的分析與比較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