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麽?壹點小麥
在呼和浩特地圖上搜索“壹點小麥”這個詞,不出意外應該會返回上百個結果。這就是這座城市對這種美食的喜愛。羊肉大蔥餡,晶瑩剔透的外皮包裹,擠成花的形狀。光是看著就讓人胃口大開。喜歡的話蘸點醋和辣椒。當妳按下去的時候,油和水會流出來,肉會從妳的牙齒上彈開。油膩和酸味會碰撞成味覺平衡,唇齒間充滿油香。雖然這個頭不算太大,但是飯量小的朋友恐怕也吃不了壹兩個。
奶茶
首先要明確壹點:不管是哪個牧區,正宗奶茶的原味壹定是鹹的,所有端上來的奶茶都是甜的,滿足大多數食客的需求。
蒙古奶茶由磚茶和鮮牛奶制成,是蒙古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飲品,其重要性可能堪比水。妳可以在呼和浩特或內蒙古任何壹個城市的蒙古餐館和茶館喝上壹壺熱氣騰騰的奶茶。當妳把茶壺提起來,倒進碗裏,奶茶就會流出來,奶茶的香味也會上升。光是聞壹聞就能讓人心曠神怡。然後我端起茶碗喝了壹口,鹹鹹的香味在嘴裏溫暖濕潤。咽下去後,溫熱滾燙。
炒米
在內蒙古,炒飯是奶茶無可爭議的第壹搭檔,堪稱“奶茶伴侶”。炒飯就是小米,是我國北方幹旱地區常見的糧食,大小接近小米。喝奶茶的時候抓壹把炒飯扔到碗裏。泡壹會,喝壹口奶茶。突出的顆粒感非常強烈地刺激口腔。即使長時間浸泡,炒飯依然能保持壹定的酥脆度,而不會變成粥裏的米飯。想嘗嘗原味的鍋巴炒飯,可以直接吃。
馬奶酒
我沒嘗過馬奶酒,在壹首草原歌曲裏或多或少聽過它的名字。
。馬奶酒,顧名思義,就是發酵馬奶酒的產物。吃起來明顯有奶味和酸味,還有淡淡的酒氣。我從心底裏覺得,馬奶酒應該像米酒壹樣,不燙喉嚨,不嗆人。它只是悄無聲息的讓妳登頂,進入無人之地,而且很可能是臺面上的大殺器。
可惜,要喝到最純正的馬奶酒,還是要去牧民家裏。市面上賣的馬奶酒都是流水線的產品,或多或少添加了壹些添加劑,失去了壹些原有的風味。
牛奶皮
奶皮是牛奶在鍋裏煮,不斷攪拌形成的壹層薄薄的皮。呈蜂窩狀,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泡在奶茶裏。直接吃的話,能感受到奶皮的軟韌口感,奶香四溢,帶著淡淡的酸甜味。如果放在奶茶裏吃,由於它的蜂窩狀多孔結構,可以充分吸收奶茶,吃在嘴裏像“奶面筋”壹樣飽滿滋潤。
牛奶嚼片和水果條
奶嚼不是奶油,是從鮮奶中提取的脂肪物質。與普通奶油相比,會更加粘稠、緊致、油潤,並具有壹定的酸奶風味。牛奶口香糖常見的吃法有炒飯吃和水果棒蘸著吃。水果條其實是內蒙的壹種油炸面食,類似於大家熟知的油條,但從質地上來說,常見的油條比較軟,口感嫩而不脆。
生烤羊排
除了手烤肉,草原上最野的大概就是烤肉了,烤羊排就是其中的代表之壹。我已經不記得盛了。
烤羊排我已經贊了好幾次了。也許這就是那種百吃不厭,吃不厭的食物吧。
蒙古烤羊排的壹個顯著特點是每塊羊排都是連在壹起的,需要用手掰分開,依然帶著壹點草原上的豪放。這種增加人與食物互動的吃法,有時能莫名其妙地增強食物本身的美味感。蒙古生烤羊排以椒鹽調味為主,外皮酥脆,瘦肉鮮嫩,肥香嫩滑。當妳用手掰開它們,咬上壹口,就會不小心逃進無人區。
哪裏吃格日勒阿媽奶茶?
Gerile Ama的七步奶茶入選央視《日常飲食》欄目,但真正吸引我的是它的七步。
泡:每天太陽出來前泡青磚茶;
煮沸:將茶葉煮沸;
楊:楊茶81次;
澄清:從茶汁中澄清茶葉;
炒:將小米用黃油炒至金黃色;
交換:交換茶炒飯祖傳配方;
燒:將奶茶煮沸,加入黃油。
在這裏妳可以吃到傳統的蒙古動物肉、炒飯、牛肉、羊肉、駱駝肉和駱駝奶、酥脆的奶酪、酸奶、黃油、奶皮、烏日莫、奶豆腐、磚茶和奶茶。個人覺得牛肉幹是我的最愛,特別有嚼勁,好吃。
希拉穆仁草原的牧民家庭
冬天的草原上草已經變黃,風也越來越冷。希拉穆仁草原上的牧民正在放羊。這裏的蒙古包沒有哈素海的暖氣片,卻因為牧民的熱情好客而溫暖。
都說蒙古族能歌善舞,席間老太太溫柔的哼唱,是草原般遼闊的聲音,婉轉迷人。他們的普通話不好,但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憨厚的內心。
老太太六七十歲了,頭上沒有白頭發。她說她不好意思笑,因為沒牙很醜。但是在娛樂我們的時候,最真實的笑容被我定格在了鏡頭裏。我不知道我老了會是什麽樣子,但是我想活得像她壹樣樂觀開朗簡單快樂。
哈素海賽馬宴
如果沒有去哈素海,蒙古包只是我腦海中對內蒙古的印象,感覺這次旅行充滿了不真實感。我從沒想過我會在這裏,不僅能親眼看到蒙古包,還能有機會住在裏面。
如此豪華的蒙古包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也許這就是旅行的魅力,只有走出去,才能發現真實的世界。我喜歡有暖氣片的冬天,更喜歡有落地窗的浴缸曬太陽。
出軌馬宴
然而,真正精彩的是這裏的賽馬宴。騙馬,蒙古語指已脫毛的整只動物,指牛羊牲畜宰殺後,用熱水脫毛,去內臟,烤或煮。騙馬宴是蒙古族人以整牛或整羊為食的壹種特殊的慶功宴。看到烤全羊了嗎?這是必須的。
賽馬宴始於元代。這種將整只牛羊分開食用的古雅民俗,從諾延邴正領主開始,就發展成了壹種奢華的宮廷宴會。曾經失傳,現在人們通過蒙古食譜、蒙古風俗記錄等大量資料,找回了整場牛肉賽馬盛宴,並進行了實驗。
呼和浩特麥香村
麥香村的燒麥遠近聞名,燒麥的原寫是明代的“微美”。現在也叫蒸餃,燒麥。之所以專程去吃它,是因為它和內蒙古的傳統菜肴——蒸羊肉、烤肉條、燒烤,都是在近80年的發展過程中,從麥香村數萬種菜肴中精選保存下來的,可謂是菜中極品。
當桌子上擺滿了熱騰騰的奶茶,我們只能驚嘆。都說唯有愛情和美食不可辜負。這麽豐富的早晨,我真的覺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