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如何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

如何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

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是新形勢下做好財政管理工作、確保鄉鎮財政資金高效運行的重要舉措,也是落實“三農”政策、規避財政資金風險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徑。作為最基層的鄉鎮財政所,要結合實際,找準力點,細化辦法,強化措施,逐步建立“職責明確、保障有效、管理規範、監督有力、運轉高效”的財政監管機制,不斷在規範化、日常化、實效化、最優化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財政管理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x0d\(壹)完善制度 細化辦法 力求監管行為規範化\x0d\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是落實好黨的各項惠農政策,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防範財政資金風險的必由之路。必須從完善制度、細化辦法入手,促進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程序規範。壹是建立專管員制度。結合資金監管工作實際,設立農業、商貿、教科文、社保和農村財務等五個專管員崗位,並相應制定專管員崗位職責。二是修訂和完善相關制度。按照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要求,不斷更新和完善財政資金安全管理、重大資金審批、資金使用公示、項目驗收結算、資金監管績效考評等制度。三是細化資金監管程序和辦法。圍繞財政部《指導意見》制定實施辦法和工作方案,把所有惠農資金細分農業、商貿、教科文、社保和農村財務等五類資金,並細化監管程序和辦法,作為實施監管的依據和措施,保證監管工作有章可循。\x0d\(二)強化措施 把握關鍵 力求監管工作日常化\x0d\做好資金監管工作是壹項常年系統的工程,非壹朝壹夕能做好的,要不斷在實際工作中尋求力點,把資金監管的關鍵措施融匯到財政業務工作中,推動資金監管日常化。\x0d\1、建立資金監管臺賬。按照資金監管的要求,對所有財政性資金進行清理,分類整理,分別建立資金監管臺帳,對每項資金的“收、撥、用”實行嚴格的動態管理。同時,對跨區域的項目資金,由項目主管單位告知市農村財政管理局及相關財政所,按照有關要求,協調做好資金監管工作。\x0d\2、建立信息通達機制。保證上下通達,市直部門在下達資金和指標文件時,明確鄉鎮財政所及相關單位的監管職責,並抄送農村財政管理局。市農村財政局確定專人,負責財政和市直各部門之間資金信息的溝通和傳遞工作,將各類政策、資金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及時告知財政所。保證鎮內橫向通達,以財政所專管員、鄉鎮農業、民政、教育、衛生、計生等相關部門為成員,組建財政資金監管QQ群,傳遞資金監管往來信息,並及時向上級財政和主管部門反饋監管意見。\x0d\3、創新公開公示形式。公開公示是資金監管工作的關鍵環節,要不斷從形式和內容上進行創新,增強財政資金透明度。壹是明確公示主體。把監管資金按不同的主體進行分類,鎮集中公示的有:轉移支付資金、壹事壹議財政獎補資金、退耕還林補貼資金、移民後扶資金、項目招投標情況;村級公示的有:五保金、糧食直補、綜合直補、良種補貼、村級財務收支;相關單位公示的有:中小學校舍危房改造、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等;二是細化公示內容,主要包括各項資金的補助政策、補貼對象、補貼標準、補貼金額、資金撥付的文件、資金監督電話、資金查詢的方式等,每下發壹筆資金公開壹次,公開時間至少不少於7天;三是規範公示形式,以“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網”為平臺實行網上公開,以會議宣講、發放《公開信》、張貼宣傳標語為形式實行階段性公開,以鎮、村公開欄為固定場所常年公開,切實提高鄉鎮財政資金透明度和知曉率。\x0d\4、強化監督檢查。為了把各項資金的監管落到實處,適時開展抽檢督辦。基礎數據核實查、使用情況問效查、項目進度跟蹤查、款項撥付上門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辦整改。\x0d\(三)結合實際 突出重點 力求資金監管實效化\x0d\1、強化補助資金監管。壹是嚴把基礎數據調查核實關,由專管員分兩季對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進行調查核實,經農戶簽字後上報歸檔,同時將村組幹部和種糧大戶作為重點,進行抽查核實,確保補貼面積的真實性。二是填發《農村政策監督卡》,認真填寫農戶補貼的面積、標準和金額,作為農戶查看補貼資金依據。三是實行“壹卡通”發放補貼資金,嚴格按照各項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減少資金發放的中轉環節,以“壹卡通”形式直達農戶個人賬戶。\x0d\2、強化項目資金監管。項目資金監管是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重點,也是監管工作的熱點、難點之壹。緊扣財政部《指導意見》主旨,按照簽訂合同、審立項目、跟蹤檢查、考核驗收、憑據撥款的原則,按程序申報、按進度撥款。嚴格實行報賬制,規範項目資金使用管理程序;嚴格實行項目法人、招投標、建設監理、合同管理“四制”責任制,調動鄉村實施項目的積極性;嚴格實行績效評價制,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保證資金使用安全;嚴格實行跟蹤審計制,提高資金的監控能力;嚴格實行項目公示制,對項目的立項批文、資金的使用情況、項目的決算情況在村務公開欄和所務公開欄中予以公示。確保項目資金使用在農村公益事業的建設上、體現在為新農村建設服務上、落實在項目資金財政監管的過程中。\x0d\3、規範鎮、村資金行為。壹是規範本級預算資金管理。按照“鄉財縣管”的要求,實行精細化管理,預算統編、帳戶統設、資金統付、采購統辦、票據統管、市鄉聯網,規範流程,嚴格作業。切實細化預算編制,強化預算執行。二是規範村級財務管理。按照村級財務“雙代理”的要求,村級所有收入統壹使用財政局監制的收據收款,由財政所統壹開具收據,將款項全部存入財政“農村代理資金專戶”,實行用款按程序申請。嚴格實行民主理財“六字合章”,審核村級各項開支條據。推行農村財務電算化,規範村級“三資”監管代理,建立村級債務動態監控制度,逐年化解村級債務。\x0d\(四)建設隊伍 提升素質 力求監管能力最優化\x0d\加強隊伍建設是強化財政資金監管的強有力保證。要在業務素質、窗口形象、網絡平臺、信息調研等四個方面下功夫,全面優化鄉鎮財政新形象。\x0d\壹是提升業務素質。積極選派幹部參加上級財政部門組織的業務知識培訓,特別是對鄉鎮資金監管人員(專管員)要進行較細致、較實用的業務培訓,重點培訓政策執行力、培訓資金監管的業務技能、培訓實際操作程序。全面提高財政人員的業務技能和管理水平。\x0d\二是提升窗口形象。為適應新形勢下的資金監管要求,以建設窗口形象為載體,改善了辦公環境、服務大廳環境、活動場所環境。設立惠農資金補貼窗口、家電摩托車汽車下鄉補貼窗口、“三資”監管代理窗口、農村財務“雙代管”窗口及群眾來訪窗口。並在各窗口進行評選“服務之星”活動,有效提升各窗口的服務質量。\x0d\三是提升網絡平臺。充分利用電子網絡平臺和辦公設備,建立和完善財政與編制信息網,啟用和更新用友財政管理軟件、農村“三資”管理太陽軟件及惠農資金補貼系統。為鄉鎮財政資金監管、信息通達、情況反饋提供快捷、便利的電子網絡辦公平臺。\x0d\四是加強信息交流。對上做好匯報,堅持進展情況壹月壹匯報、典型經驗專項匯報、專題調研總結匯報。橫向做好交流,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做法,多與兄弟單位聯系,多向先進單位學習。學習先進經驗,引進先進做法,深化監管措施,促進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向更高的要求、更新的走向、更有力的突破上深入發展。

  • 上一篇:男子在非洲遭蚊蟲叮咬回國死亡,保險公司卻不賠付?
  • 下一篇:銷售書籍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