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機關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如何實施

機關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如何實施

首先,從就業政策、工資制度和公共資源共享機制等方面,完善初次分配機制。

1.以創造公平就業環境、擴大就業規模和提高就業質量為目標,完善就業政策。完善事業單位招聘制度,在國有企業全面推行分類公開招聘。支持服務業、勞動密集型企業、小微企業和創新型科技企業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完善稅收減免政策,完善職業培訓、社會保險、技能鑒定和公益性崗位補貼政策,促進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農民工和退役士兵就業。完善和落實鼓勵自主創業的政策。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培訓體系,完善社會化職業技能培訓、考核、鑒定和認證體系,規範職業技能鑒定認證和各類收費標準。

2.提高上限,完善工資薪金制度。建立反映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和企業經濟效益的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完善工資指導線制度,規範企業薪酬調查和信息發布制度。根據經濟發展、物價變化等因素,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積極穩妥地開展企業工資集體協商。規範勞務派遣行為,依法保護被派遣勞動者權益。加強國有企業高管薪酬管理。對部分高收入行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嚴格執行企業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雙重調控政策,逐步縮小行業工資收入差距。建立適應企業領導人員分類管理、與選任方式相匹配的差異化薪酬制度,推進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要縮小國企內部分配相對較大的差距,高管薪酬增幅應低於企業職工平均薪酬增幅。對於上市公司和非國有金融企業的高管薪酬,通過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使董事會、薪酬委員會和股東大會發揮抑制畸高薪酬的作用。

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建立公務員與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調查比較制度,完善科學合理的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調整優化工資結構,降低補貼比例,提高基本工資比例;抓緊研究地區附加津貼實施方案。建立健全符合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績效、分類管理的工資制度。

3、完善國有資本和公共資源收益共享機制。建立覆蓋所有國有企業、分級管理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國有資本收益,擴大國有資本收益範圍,適當提高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收益上繳比例。完善公共資源占用、轉讓和收益分配機制,完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以及公共資源轉讓收益普遍享有機制。

第二,以改革財稅體制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為重點,完善再分配機制。

1.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降低行政成本,應該把更多的財力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公共財政要加大對“三農”和社會事業的投入,加大對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保障性住房、扶貧開發的投入,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特別是革命老區和民族、邊疆、貧困地區的財政支持。

2.完善稅收制度。加快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完善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征管和處罰措施,將各類收入納入征收範圍,建立健全個人收入雙向申報制度和全國統壹納稅人識別號制度。取消外籍個人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免征個人所得稅等優惠政策。擴大資源稅征收範圍,合理提高稅負水平。開展遺產稅研究和試點工作。調整部分消費稅的稅目和稅率,將部分高檔娛樂消費和高檔奢侈消費品納入征收範圍。

3.千方百計增加城鄉低收入者特別是農民的收入。要幫助城市就業困難人員就業,鼓勵自主創業,使他們獲得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完善城鄉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水平與物價上漲掛鉤機制,逐步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同時,要完善農產品價格保護制度和農業補貼制度,穩步提高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完善大宗農產品臨時收儲政策和各項農業補貼政策,努力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適度規模經營,允許農民依法、自願、有償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大對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投入,推進產銷對接和農超對接,讓農民合理分享農產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改革征地制度,依法保護農民土地財產權等權益,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4.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面實施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推進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分類推進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研究推進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提高農民工養老保險參保率。完善城鎮居民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立養老保障待遇確定機制和兼顧各類人員的正常調整機制。

5.完善全民健康保險制度。提高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和待遇水平,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穩步推進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門診統籌,縮小與住院費用實際報銷支付比例的差距。建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全面實現異地、跨省就醫即時結算。

6.加強對困難群體的幫扶救助,大力支持社會慈善事業發展。增加保障性住房供應,建立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滿足困難家庭的基本需求。逐步提高優撫對象養老補貼標準,完善經濟困難老年人、獨居殘疾人補貼制度和殘疾人生活補助制度,完善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和其他困難兒童生活救助制度,建立困難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積極培育慈善組織,簡化相關審批程序,落實慈善捐贈稅收優惠政策,加強監督管理,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個人和社會組織興辦醫院、學校、養老服務等公益事業。

三、加強收入分配領域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整頓和規範收入分配秩序。

1.加快收入分配相關領域的立法。研究出臺社會救助、慈善事業、扶貧開發、企業工資支付保障、工資集體協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收益支付、財政轉移支付管理等法律法規,修訂完善土地管理和征收補償、礦產資源管理、稅收征管、房產稅等法律法規。建立和完善產權登記制度。

2、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完善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將欠薪突出地區、欠薪多發行業、惡意欠薪企業納入重點監控範圍,完善工資保證金支付方式、勞動爭議處理和打擊惡意欠薪相關制度,加大監管執法力度。

3.清理和規範工資外收入。嚴格規範黨政機關發放各類補貼和獎金行為,加強事業單位創收管理,規範科研項目和R&D項目資金管理和使用,嚴格執行公務招待費審批和核算等制度規定。嚴格控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高管職務消費。

4.嚴格規範非稅收入。繼續推進費改稅,進壹步清理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堅決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費和基金項目,適當降低保留的收費標準。建立健全政府非稅收入征收管理制度。

5.打擊和取締非法收入。加強重點領域的監督管理,堅持堵住非法收入的重要來源。嚴厲打擊走私、偷稅漏稅、內幕交易、操縱市場、騙貸騙匯等經濟犯罪。嚴厲查處權錢交易、行賄受賄行為,深入治理商業賄賂,加強反洗錢工作,監控和攔截非法收入外逃。

6.加強領導幹部收入管理。全面落實並嚴格執行各級領導幹部如實報告收入、房產、投資、配偶子女從業等情況的規定。加強領導幹部離任審計,規範領導幹部離任、辭職或退休後的個人行為,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兼職審批。

7.完善現代支付和收入監控體系。推進工資支付的工資化、貨幣化、電子化,加快現代支付結算體系建設,推行金融賬戶實名制,促進刷卡消費,規範現金管理,減少公務領域現金使用。建立和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和收入信息監控體系。

  • 上一篇:毛子山在哪裏?
  • 下一篇:最賺錢的十大行業妳知道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