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阜南科技工作取得新進步,5項科技成果獲市科技進步獎。申請專利118項,同比增長270%。
2011年省、市認定科技成果115項,申報專利361個,被命名為“全國科普示範縣”。 阜南文化底蘊深厚,有古鎮地城、薛集、三塔、中崗、方集、柴集、焦陂等三十余處,曾出土春秋時期青銅器“龍虎尊”等壹批國家級文物。阜南縣是淮河文化的發祥地之壹,民間藝術異軍突起,勞動人民創造的民間戲曲、舞蹈、書畫等豐富多彩,如中國獨壹無二的“嗨子戲”,2010年,安徽省阜南縣的“嗨子戲”,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戲劇項目類別,序號5。朱寨浩浩蕩蕩的民舞“高蹺”、“肘歌”、“三仙會”、“大頭娃娃”等,遍布全縣的“花挑”、“旱船”、“跑驢”、“打五扇”、“紅燈”、“秧歌”、“淮詞”、“琴書”、“竈書”、“大鼓”等,以及鄉鎮各集市每年定期舉辦的各種特色的廟會、燈會、家會等和民間特色節日,是阜南壹大寶貴的文化藝術遺產和重要的文化旅遊資源。
2010年,阜南建成鄉鎮綜合文化站5個、農家書屋50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6個、鄉鎮體育健身廣場2個。黃崗柳編技藝、阜南嗨子戲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取得重大進展。被安徽省政府命名為全省文化先進縣。
2011年阜南建成鄉鎮綜合文化站29家,農家書屋278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點71個,被命名為安徽省文化先進縣。歷史文化遺產挖掘保護取得成效,黃崗柳編技藝、阜南嗨子戲獲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王家壩國家水利風景區獲批授牌。 2010年全縣261家企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職工23793人。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參保4644人,村幹部基本養老保險參保2225人。城鄉低保標準逐年提高,全年***發放城鄉低保資金8044.72萬元。投入資金6.02億元,圓滿完成33項民生工程,被市推薦為全省民生工程先進單位。建設保障性住房700套,發放住房補貼4233戶,困難群體住房條件有效改善。財政扶貧力度加大,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程”紮實實施,貧困人口進壹步減少。食品、藥品監管力度不斷加大,群眾飲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新增城鎮就業7216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50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農民人均純收入3140元,增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