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基礎知識點總結壹、離子方程式書寫的基本規律要求
(1)真相:離子反應要符合客觀事實,產物和反應不要捏造。
(2)公式正確:化學式和離子符號使用正確合理。
(3)實際:符號如“=”→“↑”和“↓”符合實際。
(4)兩個守恒:兩邊的原子數和電荷數必須守恒(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中氧化劑的電子總數等於還原劑失去的電子總數)。
(5)明確類型:區分類型,註意小額和超額。
(6)認真檢查:結合離子方程式書寫過程中容易出現的錯誤,認真檢查。
二、氧化還原強度的測定
(1)根據元素的化合價
物質中的元素化合價最高,元素只是氧化性的;物質中的元素價格最低,元素只是在還原;壹種物質中的元素有壹個中值價格,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對於同壹種元素,價態越高,其氧化作用越強;價態越低,還原性越強。
(2)根據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在同壹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沈積物
氧化劑的氧化性越強,其相應還原產物的還原性越弱;還原劑的還原性越強,其相應氧化產物的氧化性越弱。
(3)根據反應的難易程度
註:①氧化還原的強弱只與原子獲得和失去電子的難易程度有關,與獲得和失去的電子數無關。獲得電子的能力越強,其氧化作用就越強;失去電子的能力越強,它的還原性就越強。
②同壹元素相鄰價態之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常見氧化劑:
(1)活潑的非金屬,如Cl2、Br2、O2等。;
(2)高價元素(如Mn)的氧化物,如MnO2、KMnO4
(3)高價元素(如S、N)的含氧酸,如濃H2SO4、HNO3
(4)高價元素的鹽類(如錳、氯、鐵等。),如KMnO4、KClO3、FeCl3、k2 Cr 2 o 7;;
⑤過氧化物,如Na2O2、H2O2。
高中化學實驗基礎操作知識1。儀器的清洗
清洗玻璃儀器的標準是內壁附著的水膜均勻,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試卷的使用
常用的有紅色石蕊試紙、藍色石蕊試紙、pH試紙、澱粉碘化鉀試紙、品紅試紙。
(1)用試紙測試溶液的性質時,壹般先將壹小片試紙放在表鏡或玻璃片上,用浸在待測溶液中的玻璃棒接觸試紙的中部,觀察試紙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溶液的性質。
(2)用試紙測試氣體的性質時,壹般先用蒸餾水潤濕試紙,貼在壹根玻璃棒的壹端,然後用玻璃棒將試紙放在導管口或氣體容器口(註意不要碰到),觀察試紙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氣體的性質。
註意:pH試紙不能用蒸餾水潤濕。
3.藥品的獲取和保存
(1)實驗室使用的許多藥物具有易燃、易爆、腐蝕性或毒性。所以在使用時,壹定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確保安全。不要用手接觸毒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毒品的氣味(尤其是氣體),不要嘗任何毒品的味道。註意節約用藥,嚴格按照實驗規定的劑量服藥。如果沒有規定劑量,壹般按照最小量服用:液體1 ~ 2ml,固體只需蓋試管底部即可。實驗中剩余的藥物不能放回原瓶中,也不能隨意丟棄,更不能帶出實驗室。應該放在指定的容器裏或者交給老師處理。
(2)獲得固體藥物
拿固體藥壹般的藥勺。將固體粉末裝入試管時,為了避免藥物粘在管口和管壁上,應先將試管傾斜,然後用藥勺(或用小紙片折疊的紙槽)小心地送到試管底部,再將試管豎起,讓藥物全部落到底部。有些塊狀的藥可以用鑷子夾起來。
(3)獲得液體藥物
少量取液時,可用膠頭滴管吸出;服用大量液體時,可采用直接傾倒法。從窄口瓶中取藥水時,先取下軟木塞,倒在桌上,再拿起瓶子(標簽指向手掌)。瓶口要挨著試管口,這樣液體才能慢慢倒入試管。註意防止瓶口殘留的藥液流下腐蝕標簽。壹般將液體倒入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或漏鬥時,要用玻璃棒引流。
(4)幾種特殊試劑的儲存
(壹)鉀、鈣、鈉在空氣中易氧化,遇水反應劇烈。它們應該被放在壹個裝滿煤油的罐子裏以隔絕空氣。
(二)白磷燃點低(40℃),在空氣中能緩慢氧化自燃,通常存放在冷水中。
(c)液溴有毒,易揮發,需要放在磨口的細口瓶中,並要加水(水蓋住液溴)進行水封。
(d)碘易升華,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放在有磨口的罐子裏。
(e)濃硝酸和硝酸銀遇光易分解,應保存在棕色瓶中,並存放在陰涼處。
(p)氫氧化鈉固體在空氣中易潮解變質,應密封保存;將溶液裝入無色的細頸瓶中,瓶口用橡皮塞塞住,不要用玻璃塞。
過濾
過濾是壹種去除不溶於溶劑的雜質的方法。
過濾時應註意:
(1)壹貼:將濾紙對折,放入漏鬥中,加入少許蒸餾水潤濕,使濾紙緊貼漏鬥內壁。
(2)兩低:濾紙邊緣應略低於漏鬥邊緣,漏鬥內液面應略低於濾紙邊緣。
(3)三斜:往漏鬥裏倒液體時,燒杯的嘴要靠近玻璃棒;玻璃棒底部要靠在有三層濾紙的過濾器上;漏鬥頸下端的出口應靠近接收器的內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