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簡歷模板如下圖:
簡歷上需要註意的細節:
篇幅壹頁,排版整潔,重點突出,文字精煉,無格式錯誤
篇幅壹頁,
簡歷壹頁紙是壹個全世界通用的不成文規定,因為可以很方便的快速瀏覽並判斷候選人是否匹配。內容過少無法判斷,內容太多則重點不夠清晰,剛好壹頁紙的長度是HR最喜歡看到的。
千萬不要加封面…
排版整潔,
小時候寫作文會因為字寫的整齊而加分,簡歷也壹樣,排版清晰易讀就會有壹個好的印象分。
排版整潔和壹頁紙壹樣,是為了讓易讀性更強。網上販賣的各種設計模板其實完全不具有實用性,因為招非設計崗的只想清晰的看到妳的經歷並不想感受妳的審美,而設計崗的同學,妳真的好意思用別人做的模板投簡歷嗎。
重點突出,
體現在排版也體現在文字。
排版剛剛說了要整潔,任何多余的顏色、圖片還有不能清晰表達含義的圖表,都會分散掉簡歷內容的重點。
好的排版應該按重要性排列位置,比如學生要突出教育經歷要放在前面。並且按照時間倒序排列:
碩士經歷(如有)
本科經歷
專科經歷(如有)
不要放高中經歷!!!
工作經歷的順利也壹樣,所有經歷應該按照時間倒序排列,這是簡歷的通用規範,因為最近的經歷對招聘方來說是最重要的。
這裏提醒壹下,不要把妳覺得更好更相關的經歷跳著放在前面,不按時間線倒序排列的簡歷可以說是排名前三HR最討厭看到的簡歷樣子。
排版上除了位置以外還可以用加粗來突出重點,比如加粗公司、學校名稱。如有其他特別想重點突出的地方也可以加粗,但記住重點太多 = 沒有重點,而且會讓版面顯得亂。
文字上可以從兩方面來突出重點,1是篇幅,2是關鍵字。
簡歷的主體壹般是看妳的工作/實習經驗,所以工作和實習經歷應該篇幅最長。不要花過多的篇幅自我介紹、自我總結,描述技能、榮譽、活動這些,HR都會跳過直接看工作經驗和學校,看完覺得還行才會掃壹下其他內容。
重要的經歷、相關性強的經歷可以多描述,盡量清晰具體。而相關性不高的不要占用過多的篇幅,能省則省。
關鍵字很重要,壹些外企會用ATS篩選妳的簡歷,而不用系統的HR人眼篩選其實對關鍵字也能非常敏銳的識別。關鍵字要從公司發布的招聘信息中去找,其中提到的經驗或者技能就是妳需要在簡歷中寫出來的。
文字精煉,
終於說到最重要的了。
在壹份簡歷上,文字描述其實就是最重要的部分。從文字描述中基本可以看出壹個人有沒有相關的素質和能力。在簡歷中虛無的自我評價是沒有意義的,“領導能力強” 妳做過什麽?“2年自媒體經驗” 妳做出了什麽成果?
成果是最重要的,如果能簡潔、清晰的寫出來每壹段經歷中妳做成了什麽,那妳的簡歷就能脫穎而出了。
有人喜歡寫很多條工作內容,妳要知道就算寫10條“負責xxx”也不如寫清楚1個妳做出了什麽成績,而且太多條只會模糊重點反而容易被忽略掉。
大學生簡歷不要寫自我評價。
學生的自我評價通常千篇壹律,沒有任何信息量。經歷中已經能夠壹眼看到有沒有獎學金、社團活動、實習經歷,妳的價值完全可以通過經歷來展現,不需要在進行多余的自我總結。除非有壹些特殊情況/技能/價值是之前的經歷體現不出來的,或者妳真的可以總結提煉出自己不壹樣的優勢和特點。
每段經歷中也不要做自我總結。很多人喜歡在做過的事情後面加上壹個“總結”,或者不寫幹什麽直接就上自我總結,類似:
“我學習到了……”
“使我鍛煉了……”
“讓我提高了……”
昨天特意做了壹期HR吐槽節目,寫自我總結的常見程度和受HR的討厭程度都進入了前3名…
想看詳情的:HR吐槽壹分鐘 | 我學習到了……
總之壹句話,簡單點,寫簡歷的方式簡單點。
自我總結並不會讓HR真的認為妳有xx能力,這是毫無說服力的描述。HR只想看到妳到底會什麽,做了什麽,有什麽成果,想體現的能力都應該用 動詞 + 結果 表現出來。
記住,簡歷是為了展現妳給公司帶來了什麽價值,而不是公司給妳帶來了什麽價值。
可以看看這篇文章,詳細教妳寫出專業的文字描述:簡歷內容到底怎麽寫
無格式錯誤,
其實很多時候能夠決定妳是否被錄用的往往是壹些非常小的細節。
也許妳的簡歷版面已經獲得了HR的好感,也許妳的經歷描述已經幫妳獲得了面試機會,但是在面試時壹邊聊壹邊看著妳的簡歷的HR可能就因為壹些格式錯誤皺起了眉頭,對妳的能力產生了質疑。
尤其是90%的實習工作、初級工作招聘方都很看重“細心”這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