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氧乳酸菌和乳酸鏈球菌 空氣 體表 腸道 酸奶 白水 添加劑 4mg/kg 7mg/kg 10mg/kg 0.3~0.5g 3g 30mg/kg 30mg/kg 2mg/kg 尿液 PH 值和溫度 微生物 亞硝胺 無裂紋 蓋吻 向上滲出 4:1 半壇 亞硝酸鹽;鹽酸酸化、重氮化、玫瑰紅、標準色液、估算;標準色液的制備、比色法;作為防腐劑添加到食品中,在人體可耐受的壹定範圍內,不會造成危害
課題 1 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
液體、固體、水、碳、氮、二氧化碳、氮氣、二氧化碳、氮氣、亞硝酸鹽、亞硝酸液體、固體、水、碳源、氮源、無機鹽、PH、O2 特殊營養物質、維生素、酸性、中性或微堿性,任何生物體的組成都離不開元素,主要元素有 C、H、O、N、P、S,培養基是提供營養物質的場合。我們都知道生物的生命活動離不開水,C是構成生物最基本的元素,N是最主要的元素,無機鹽是維持細胞內外濃度平衡的重要因素,
防止外來病菌的入侵,1.對實驗操作的空間、操作者的衣物和手等進行清潔消毒;2、將用於培養微生物的器皿、接種的用具和培養基等進行消毒;3、為了避免周圍環境中微生物對培養基的汙染。為避免周圍環境中微生物的汙染,實驗操作時應在酒精燈火焰附近進行;4、實驗操作時應避免已滅菌的材料和器皿與周圍物體接觸。僅用溫和的理化因素殺滅大部分病原微生物的過程。用強烈的物理、化學因素殺滅物體表面和內部的所有微生物,煮沸消毒法、酒精擦手、氯氣消毒水源、灼燒滅菌、幹熱滅菌、高壓滅菌、紫外線照射、化學藥品;計算、稱量、熔化、滅菌; 1、將已滅菌的培養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著裝有培養基的錐形瓶,左手拔出棉塞。2、右手拿錐形瓶,使瓶口迅速通過火焰;3、用左手將培養皿打開壹條略大於瓶口的縫,右手將錐形瓶中的培養基(約 10-20ml)倒入培養皿中,左手立即蓋上培養皿蓋,並輕輕搖勻。4、待平板冷卻凝固(約 5~10min )後,將平板倒置,使蓋在皿下,皿底在上。平板劃線法、稀釋塗布平板法,利用接種環在平板培養基表面按分區劃線稀釋並得到較獨立分布的單個細胞,將菌液進行壹系列梯度稀釋,然後將不同稀釋度的菌液分別塗布到瓊脂固體培養基表面,進行培養。1、將接種環放在火焰上灼燒,直至接種環燒紅;2、將接種環在火焰旁冷卻,打開盛有菌液的試管棉塞;3、將試管口穿過火焰;4、將冷卻後的接種環放入菌液中,蘸取壹圈菌液;5、將試管口穿過火焰,用棉塞塞住試管口; 6、左手將皿蓋打開壹條縫,右手將帶菌種的接種環蘸取菌液在平板上劃三至三下,然後將接種環放入平板中。將接種環連同菌種迅速放入平板,劃三至五條平行線,蓋上蓋子。註意不要劃傷培養基。7、燒灼接種環,待其冷卻後,從第壹個區域的線端開始向第二個區域劃線。三個區都重復此步驟。註意不要將最後壹個區域的線與第壹個區域的線連接起來。8.將平板倒置,放入培養箱中。1.消毒 6 支裝有 9 毫升水的試管,並按照 10 到 10 的 6 次方(不是 6 次方)的順序編號。2.將 1 毫升培養菌液移入稀釋 10 倍的試管中。用手指輕輕按壓移液管的橡膠頭,吹氣三次,使菌液與水混合。3.將 10 倍稀釋試管中的 1 毫升稀釋液移入 10 倍稀釋試管中,重復步驟 2 中的混合操作。重復步驟 2 中的混合操作,依此類推,直到稀釋完最後壹支試管。註意:移液管應消毒。操作過程中,試管口和移液管應距離火焰 1~2 厘米。1、將塗抹器浸入裝有酒精的燒杯中;2、取少量菌液(不超過 0.1ml),加入培養基表面;3、將裝有少量酒精的塗抹器放在火焰上點燃,待酒精燃盡後冷卻 8-10 秒;4、用塗抹器將菌液均勻塗抹在培養基表面。塗布時可旋轉培養皿,使塗布均勻。
課題 2
尿素酶、氨 ①從土壤中分離出能分解尿素的細菌 ②計算每克土壤樣品中含有多少這種細菌、DNA 聚合酶鏈反應(壹種大量復制少量 DNA 的技術)、目標菌株、營養、生理、生長條件等、在微生物學中,培養基既要允許特定種類的微生物生長,又要抑制或防止其他種類的微生物生長。防止其他種類微生物生長的培養基,間接計數法(活菌計數法),活菌數,30~300,顯微鏡直接計數,低,部分活菌在培養過程中死亡,此外,有些菌落是由多個活菌 **** 在壹起形成的,菌落數,是為了排除實驗組中非試驗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空白對照:不給對照組任何處理因素。,實驗方案、所需儀器、材料、用具和藥品、溫度和時間,防止因培養時間不足而漏掉菌落數。1.2. 土壤應在火焰旁稱重。3. 在稀釋土壤溶液時,每個步驟都應在火焰附近進行。為避免混淆,應註明培養基類型、培養日期、平板培養樣品的稀釋情況等。平板劃線單菌落分離法,
課題 3 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的分離
葡萄糖 纖維素酶 酒精 纖維素酶 棉花 C1 酶、CX 酶、和葡萄糖苷酶 纖維二糖 纖維二糖 纖維二糖 剛果紅染色 紅色復合物 水解葡萄糖 纖維二糖 透明圓圈 D 選擇性培養 將樣品塗抹在培養基上以鑒定纖維素分解菌 選擇產生透明圓圈的菌落 富含纖維素的纖維素分解菌 纖維素分解菌的相對聚集 10 提高纖維素分解菌的濃度,以確保能從樣品中分離出所需的微生物。 先培養微生物、然後加入剛果紅進行顏色反應 倒平板時加入剛果紅 A 發酵 纖維素酶 葡萄糖 形態 結構 生理功能 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高分化 新個體 去分化 高囊腫化 薄壁細胞 高分化 愈傷組織 根或芽 根或芽 根或芽 根或芽 物齡 物齡 物齡 物齡 保存長度 非開花植物莖上新萌發的側芽 MS 培養基 宏量營養素:氮、磷、鉀、鈣、鎂、硒等N、P、K、Ca、Mg、S 等;微量元素 Fe、Mn、B、Zn、Mo、Cu、I 有機質 生長素、細胞分裂素 激素使用順序 使用比例 pH 溫度 光照 5.8 18 ~ 22℃ 12h 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提供植物細胞生活所需的無機鹽;蔗糖提供碳源,同時維持細胞內的滲透壓;甘氨酸、維生素等主要用於滿足離體植物細胞的需要。甘氨酸、維生素和其他物質主要用於滿足離體植物細胞正常代謝途徑受到某種影響後的特殊營養需求。微生物培養基以有機營養為基礎。與微生物培養不同,MS 培養基提供大量的無機營養物質。無機鹽混合物由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組成。
有關成分
在 DNA 復制中的作用
解旋酶
打開 DNA 雙螺旋
DNA 母鏈
為復制提供模板
四種脫氧核苷酸
合成子鏈的原料
DNA 聚合酶
催化 DNA 子鏈的合成
該酶用於 DNA 的合成。DNA 子鏈的合成
引物
為 DNA 聚合酶的 3'端提供合成起點
10x 100x 調節 pH 值 50mL 或 100mL 取生長旺盛的嫩枝 藥劑的滅菌作用 植物材料的耐受性 植物材料 酒精處理 70% 6~7s 氯化汞溶液 無菌箱 無性繁殖 植物組織培養利用的植物材料體積小、抗逆性差、對培養條件要求較高。用於植物組織培養的培養基也適合細菌和真菌等某些微生物的生長。微生物汙染培養基會導致實驗失敗,因此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每種材料或配方至少應做壹組重復實驗。設置對照實驗時可采取滅菌錐形瓶盛裝培養基,用錐形瓶進行接種操作培養,以表明培養基生產合格,未受雜菌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