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購房者不幸遭遇以上種種情況時,業內人士建議,要做好證據保全工作,不要輕信開發商的宣傳和口頭承諾,應在實地觀察樓盤後,多留意樓盤的位置以及周邊配套設施與宣傳冊上的描述是否壹致。遇到專業性較強的問題,壹定要咨詢專業人士,在維權過程中最好咨詢律師。面對強勢開發商應勇敢站出來,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壹、"驚 "裝房投訴頻現 收房要 "精"!"
3-15晚會案例:
在今年的央視3-15晚會上,廣州WK尚城和杭州CQ華庭小區業主在收精裝修新房時遇到的問題被曝光。地板沒鋪好,地面潮濕,地暖開了地板變黑,甚至衛生間出現滲水現象,有業主還發現煤氣泄漏......,某家居分享社交平臺官方微博留言感嘆:"震驚 "裝房坑,終於爆了。
太原房地產市場:
太原房地產市場關於精裝房質量的投訴屢見不鮮。壹位讀者告訴記者:"2019年5月,他購買的位於小店區平陽南路的BLJXB商品房開始交付,收房時發現衛生間和廚房存在大量瓷磚起鼓現象,廚房墻面有10塊,衛生瓷磚起鼓數量近40塊,地磚8塊連續起鼓。"讀者隨即查閱了《建築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9-2002)》中關於地磚起鼓的相關規定:面層與下壹層的結合(粘結)應牢固,不得起鼓。凡單塊磚邊角有局部空鼓,且每個自然間(標準間)不超過總數5%的衛生間裝修明顯不符合國家規定。該讀者維權兩個多月後,終於經太原市住建局與施工單位協調,於去年7月對家中衛生間、廚房瓷磚空鼓問題進行了維修。
另壹位讀者的情況比前壹位更為嚴重。"我購買的商品房WKZJ位於太原市晉祠路,據說那裏的精裝房屬於豪宅,購買時每平方米比市場價高出3000多元。然而,交房情況與售房時的宣傳嚴重不符,裝修材料質量低劣,小區綠化、花園、大堂、樓道等均與當初的承諾不符。經過長時間維權,相關部門督促施工單位配合業主整改。而已經落地的樓體造型和裝修,無論如何整改都無法達到與廣告相匹配的效果。
記者統計收集了我省各類媒體及媒體發布的業主維權事件發現,精裝房裝修質量差的情況在我省建築市場非常普遍,無論是全國千億壹線品牌還是號稱豪華搭配的高端項目、無論是本土中小型房企開發的樓盤還是滿足大眾的大體量小區,精裝質量能讓廣大業主滿意的項目並不多 能讓廣大業主滿意的項目並不多。而對於這種嚴重影響行業形象、品牌美譽度的硬傷,相當壹部分房地產企業負責人總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行業常態,不能積極應對業主的投訴和媒體的關註,反而認為業主和媒體沒什麽可擔心的,大驚小怪,別有用心。
太原市住建委曾公開表示,目前,國家、省、市有關規定要求,施工圖紙中未明確強制將室內裝飾裝修部分作為報建內容,因此,室內裝飾裝修部分未納入監理範圍,該部分裝修屬於業主與施工單位的合同約定事項。正因為如此,省城的業主遇到了精裝修不精的問題,維權之路異常艱難,很多問題只能吃啞巴虧。
應對策略:
對於精裝房來說,工程方的裝配作業很難做到質量萬無壹失,因此在精裝房交付時,業主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對房屋進行驗收,以防止入住後發生上述不愉快的入住體驗。業主不僅需要了解常規的精裝房驗房攻略,比如水電氣暖、隱蔽工程是否合格;門窗是否嚴絲合縫;墻地面是否平整;墻磚、墻紙是否有空鼓;家電、櫥櫃安裝是否牢固、合規、合理等等。
業主在購房前應多關註裝修工程的質量、裝修建材的品牌和檔次,驗收標準應盡量在合同中明確。同時,公共**** 面積的設計規劃、裝修質量也要有合同約定,為日後維權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據。省城某樓盤就曾發生過這樣壹起維權案例,樣板間窗戶為品牌三層中空玻璃,鋁材和玻璃厚度均達到了優質標準,但交房時,玻璃和鋁材的厚度僅符合國家標準(並非不合格),而業主購買時的裝修合同上僅標註窗戶為中空玻璃,沒有明確品牌和規格,業主維權尋求法律支持沒有依據。
B無證房禁止收預訂款,違規買房風險自擔
3-15晚會案例:
晚會上,多個項目因違規銷售被曝光:SS集團濟南項目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擅自收取預訂款;ZL控股在武漢的 "前川首府 "項目6號、7號,以及 "前川 "項目。"項目6號、7號樓違規銷售;LD控股不符合商品房銷售條件,向買受人收取預訂款性質的費用;西安的丹軒廣場項目無證銷售;BL開發子公司代理銷售不符合商品房銷售條件的商品房;河北鉑悅藍山項目無證預售商品房......。
太原房地產市場實況:
經過連續兩年對違規預售、銷售行為的整治,太原市違規售房問題已基本得到遏制,但仍有個別項目頂風作案。去年以來,太原市房產局先後發布10余次提醒公告,對全市違規銷售行為和業主購房風險進行公示,涉及LD、YGC、BGY等多家上市房企旗下樓盤。
提示性公告顯示,部分項目僅在五證合壹中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而壹些項目存在違規風險較高的內容,如YGC的項目,建設、土地、規劃等手續尚未辦妥即開始銷售;LD某項目,公開銷售的項目中,只有兩棟樓辦了預售許可證,其他樓棟都是借用已辦好證件的樓棟的渾水賣給購房者。
業內人士表示,名企名盤違規預售的原因主要是巨大的資金回籠壓力,多數地產集團對本土公司的首個項目給予了資金上的幫助支持、但項目開盤後的銷售運作和非首開項目,全靠本土公司的獨立運作自給自足供血,沒有現金流就無法進行項目的開發和周轉,甚至影響整個本土公司!只有公司的現金流才能影響到整個地方公司的生存。
很多看似大牌的項目,卻不得不鋌而走險,違規售房。此外,與大多數省會和沿海城市相比,省城太原的商品房預售五證辦理周期長,預售資金監管嚴格,這也是很多樓盤違規預售的原因。而無論違規預售樓盤背後的原因有多麽復雜和無奈,違規售房的風險都將轉嫁給無辜的購房者。
應對策略:
為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加大市場執法整頓力度,太原市連續幾年在全市商品房銷售項目中持續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嚴查哄擡房價、悶盤銷售、捆綁銷售、無證銷售等違法違規行為。整治房地產市場亂象也是太原市落實 "房住不炒 "工作的要點。
太原市房管局提醒廣大市民,如果樓盤尚未取得土地、建設、銷售等合法手續,購房時極易產生風險,給自己造成經濟損失。為保障自身權益不受損害,切勿購買此類手續不全的房屋。已預訂或購買該項目的市民,請持相關證據到太原市房管局監察支隊投訴取證,誇大宣傳的樓盤廣告是購房者維權的證據。
同時,根據《太原市人民政府關於嚴厲打擊房地產市場違法違規銷售行為的通告》規定,"購買不符合預(銷)售條件的住房不受法律保護,所造成的損失由個人負責"。太原市房管局再次提醒廣大市民,購房前壹定要查看開發商提供的 "五證壹照壹資質 "是否齊全,並向相關部門咨詢,查驗真偽。同時也請大家關註太原房地產信息網,查詢、購買有合法手續的樓盤項目,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買房能上學嗎?影響孩子入學的政策變化
3-15晚會案例:
今年3-15晚會前後,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息稱,LC中國開發的壹個項目,虛假宣傳買房就能就近入學。這種宣傳 "買房就能上學 "的廣告吸引了大部分年輕父母。
太原房地產市場:
目前,在知名房地產名校設立分校已成為樓市 "時尚",房地產銷售的利器。然而,由於房企配建名校學位名額不足、教學質量不佳,引發的業主惡性、群體維權事件,讓房企對學區房的廣告宣傳、營銷設計越來越謹慎。
以福臨門為例,該品牌在省城首創學區房開發概念,動員和協調政府、社會資源,投入巨資建設硬件壹流的學校,將公辦幼兒園、小學、中學引入社區,帶來了可觀的銷售業績。然而,由於業主子女入學人數眾多,而公辦學校學位資源有限,業主因子女入學問題屢屢發生群體性維權事件。多年來,該品牌壹直未能擺脫 "虛假宣傳 "的帽子。
而只見FL因學區房帶來可觀的銷售業績的其他樓盤,簽約名校已蔚然成風,但 "名校 "合作的內容卻大相徑庭。有的項目所謂的引進名校,只是掛著名校招牌的 "特許經營";有的項目與名校簽訂了合作意向,卻沒有實質性的投入、翔實的辦學規劃;還有的項目,號稱簽約了國內壹線品牌,但落地的學校卻是太原的二流學校......而沒有硬性衡量、驗收標準的教育資源,讓不少業主全家付出了巨額的購房款。業主在收房之日,除了集體權利外,還不得不再次投資,花費時間和金錢送孩子到別處上學。
應對策略:
需要購房者註意的是,購房前要核實簽約名校的消息是否確鑿;名校師資力量有限,名校的大規模擴招必然帶來優質師資的緊張,名校內的名盤能否保證與總校同等的教學水平,與名校的集團化辦學理念、教研制度、優秀教師培養計劃有著密切的關系。
近年來,各地引進名校資源的大樓盤小項目也在熱銷名校地產、名校資源,這類項目能否做好地產,能否在大樓盤內與名校劃片招生、情況就更為復雜,以上問題對業主子女能否入學至關重要,業主需要從多渠道了解這些名盤、名校周邊樓盤的真實招生信息和原則。
為了均衡教育資源,增強太原市公辦學校的活力,今年太原市小學、初中壹年級新生招生政策發生了質的變化,招生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學校將采取搖號的方式確定生源,未搖中的學生將由電腦隨機派位到居住地或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這就意味著,即使買了名校學區房,戶主的孩子也不壹定能上名校,所以投資學區房的購房者要充分考慮招生政策改革帶來的房價變化對學區房供求關系變化對投資回報的影響。
D面對虛假宣傳 擦亮眼睛防上當
3-15晚會案例:
3-15晚會前後,六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LH集團開發的六安匯鹽-龍湖灣虛假宣傳;LD集團開發的領地凱旋府虛假宣傳,質量低劣。
太原市房地產市場:
在太原,曾有多個戶外、媒體廣告,某樓盤吹噓自己是 "稀缺樓盤,坐擁寧靜",而購房者實地考察發現,該項目位置較為偏僻,配套、交通、人氣等方面不足,在施工期間,更是將 "坐擁寧靜 "演繹得 "稀缺"。
大地塊的樓盤,往往自稱 "千畝大盤、城市新中心、成熟社區",地塊越大,社區越大,這也意味著項目開發時間長。不少居住在 "城市新中心、千畝大盤 "的業主表示:"熬過十年,項目分幾期開發完成,小區將成為真正的城市中心"。也有相當壹部分業主,買房十幾年後,等不及 "坐擁城市繁華 "的便利。壹個小區能否成為城市新中心,最終還是要看城市規劃、房地產企業的運營能力。
在看房階段,房產中介往往介紹 "小區距離某商業中心××分鐘車程",但並沒有說明是步行還是坐車;"該小區房租××元/月",房產中介往往用壹個 "起 "字營造出壹種低價優惠的感覺,但掛牌的價格往往只是壹個誘餌,當租房者上門咨詢時往往被告知 "已經租出去了";還有壹些房產中介通過隱瞞信息或制造虛假信息,擡高房屋價值。壹些標註為大型樓盤的二手房,實際上並不在名盤區域內,只是離名盤較近而已。
應對策略:
法律專家建議,對於開發商發放的宣傳冊、廣告彩頁或其他宣傳資料,購房者應妥善保存。在簽訂購房合同時,也可要求將開發商承諾的條件寫入合同。這樣做是為了以後發生糾紛涉及證據時更有效。
山西艾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田源表示,對於不誠信中介,特別是炒房、中介牟利、惡意煽動、哄擡房價等行為,消費者應保留證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購房合同要以現行合同範本為參考,仔細閱讀購房合同,註意辦理時間、房屋交接、裝修質量等條款,免受霸王條款對自身合法權益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