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妳認為作為 CRA 最重要的素質是什麽?妳如何定義優秀的 CRA ?
1)細心嚴謹,並具有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
2)良好的醫學專業知識,熟悉GCP,英文達CET-6,並具有快速學習和掌握新知識的能力;
3)良好的高效溝通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優秀的CRA則應在上述基礎上增加:
1)真誠熱愛臨床研究工作,並為之繼續努力;
2)優秀企業(500強或優秀CRO)3年以上CRA工作經驗,完成2個以上的臨床試驗;
3)紮實豐富的醫學專業背景並繼續在此領域深造。
2 )如何篩查醫院?
(我的理解是如何判斷基地中的sites是否適合開展自己的臨床試驗?)
主要參考4個因素:
1)該中心的主要研究者或研究者是否有相關的資格和經驗(包括對臨床藥物的熟悉和GCP培訓等);
2)是否有足夠的時間按期完成試驗;
3)是否有足夠的病源按時完成入組;
4)是否有足夠的設備和儀器供試驗使用。
費用合理,合作性良好,質量可靠,查旅方便,有助於註冊順利通過,有助於市場推廣。
遵守GCP要求的臨床研究者的職責;有充足的時間保證試驗實施;對我的新藥的臨床試驗項目的研究價值感興趣,把試驗當作嚴肅、認真的科學探索活動;能夠按時完成受試者的錄入計劃;不應同時參與其它同病種新藥的競爭性試驗項目;誠實正派、工作嚴謹、團隊保障。
3 ) GCP 基本原則?
ICH GCP 的原則
1 臨床試驗的實施應符合源自赫爾辛基宣言的倫理原則,與GCP和適用管理要求壹致。
2 在開始壹個試驗之前,應當權衡個體試驗對象和社會的可預見風險、不便和預期的受益。只有當預期的受益大於風險時,才開始和繼續壹個臨床試驗。
3 試驗對象的權利、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考慮,應當勝過科學和社會的利益。
4 關於試驗用藥品可得到的非臨床和臨床資料應足以支持所提議的臨床試驗。
5 臨床試驗應當有堅實的科學基礎,有明確、詳細描述的試驗方案。
6 臨床試驗的實施應當遵循事先已經得到研究機構審查委員會(IRB)/獨立的倫理委員會(ICE)批準/贊成的試驗方案。
7 壹名合格醫生或合格牙醫的職責永遠是給予對象醫療保健,代表對象作出醫學決定。
8 參與實施臨床試驗的每壹個人應當在受教育、培訓和經驗方面都有資格完成他或她的預期任務。
9 應當在參加臨床試驗前每壹個對象獲得自由給出的知情同意書。
10 所有臨床試驗資料被記錄、處理和儲存的方式應當允許資料的準確報告、解釋和核對。
11 可能鑒別對象身份的記錄的保密性應當得到保護,依照適用的管理要求尊重隱私和保密規定。
12 試驗用藥品應當按照適用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生產、處理和儲存。試驗用藥品應按照已批準的方案使用。
13 應當建立保證試驗各方面質量的程序系統
4 )病人入組慢,采取何種措施?
關於進度,有兩個問題:進度慢;進度在各中心不均衡。(進度快自然不會成為問題)
1. 進度慢
進度慢的解決要看導致進度慢的原因,有的人認為進度慢就是病人少,監查員也沒辦法,其實我們可以分析下進度慢的各種原因以及可能有利於解決的壹些方法:
1.1 沒有病人。
沒有病人是研究者經常說的壹句話。對於我們監查員來說,要註意這句話有可能是真話,也有可能是假話。假話的話,我們下面就會討論到,先來看是 真話的情況。即便是真話,要註意也不壹定是事實。原因是在於說這話的研究者病人少不等於這個中心的病人就少,也許妳找的這個研究者參加妳的研究只是以個人 名義參加,也就是只有他壹人在收集病例,而他又有可能不是每天或大部分時間在入組病人,也許上手術,也許壹周才兩個半天看門診(我們就碰到過)。這時妳就 要調查情況,所以去監查不能說只是去找主任,找普通的不參加試驗的大夫,甚至找找護士都有助於妳了解到必要的信息,比如妳可知道是不是真的沒病人,病人在 什麽時候,哪個季節比較多,病人又以哪類為主如本地的,還是外地的?外地的自然不易入組了。了解完後如認為有促進進度的可能,就需要發動整個科室,甚至護 士的積極性(這其實很容易) ,工作做深了,做到這壹地步,進度就會上來。
另外壹個原因就是研究者說服的能力差或其本身就不認可這個藥物或研究,如認為研究就是拿病人做試驗。 真實情況就是:不是沒病人,而是病人不願意入組。這個時候妳就需要做很多說服工作了,做臨床試驗少的中心提前註意培訓是必不可少的,必須體現研究用藥物的 特點(每個藥物都有特點),如果做不到這壹點,就只能在其他方面打動研究者。同時作為監查員本人就要認同研究,並且要理直氣壯。我們國內的臨床研究其實很 多是國外已上市的藥,很多情況屬於地域、人種的驗證性研究。另外就是給予病人補償以促進病人入組。關於這個辦法要慎重。不是說給錢,如果以學生為主的群 體,給錢認為有可能促進入組的話,不妨壹試,但在其他情況下要慎重。因為中國人之間不給錢講道理還好辦事,壹旦給錢,病人還以為妳是在騙他,產生“這裏面 肯定沒什麽好事”的中國式猜疑。但也不是說不給,可以考慮壹些小禮物之類,甚至是壹些關於這類疾病的印刷品,科普知識如飲食、生活方面應註意的方方面面 (這有時是個好方法,不妨壹試)。
下面我們來考慮真實的情況:確實是沒有病人,這個中心(這個科,不僅是這個研究者)就是病人少。這裏 面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比如這個中心學術力量就不強,病房床位數就不夠、門診量就是小;還有就是過了高發的季節。很多疾病均有季節性,盡管不典型,但實際 上對研究影響很大。象抗生素的臨床,呼吸道感染秋冬就好入組。再比如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等。這壹點在項目實施前就應考慮到,提前做好安排,不要在前面準備階 段不著急,到後來拼命趕,枉費精力。甚至應該將節假日的因素考慮在內,比如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作為項目執行人員,妳起碼要空出壹個月的時間。如果妳的 數據錄入是請學生做的或妳請的統計專家是請學生錄入的,那麽兩個寒暑假的因素妳都要考慮進去,如果預算正值那時完成病例觀察,需要做錄入工作的話。當然, 除以上之外,還有其他因素影響到沒有病人,比如遇到醫院搬家(不要以為這少見,說不定就有人碰到過),整修病房。所有這些因素,除能預計到提前做準備之 外,就要另想他途。增加中心是個辦法,不過需要重新備案及過倫理(看牽頭醫院的規定,有時也只需備案,因為增加中心並不是倫理要考察的主要因素)。
招募廣告。招募廣告可分為院內和院外兩種(我自己命名的,呵呵)。其實院外是指媒體上,壹般費用比較劃算的是平面媒體,如報紙等。院內就顧名思義了,不過大家可以將之擴大化。至於怎樣擴大化我這裏就賣個關子,留給大家壹個思考的空間吧。
1.2 搶病人(沒有病人的假話)
搶病人是現實中最常見的情況,也是最頭痛的情況。首先是同壹適應癥有好些個藥同時在壹個中心開展。比 如抗生素類,這幾年研發比較多有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氨基糖肽類,都是針對同壹個病人群體: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如果壹個是片劑,壹個是針劑還好 辦。因為片劑多是輕度感染病人入組。若好幾個都是針劑則問題大了。還有就是好幾個廠家的同壹種藥在同壹個中心做。盡管這種情況是國家所不允許的,但仍然在 在。因為批的廠家實在太多了,比如帕珠沙星。這類情況如是在項目的準備階段發現,就需加以考慮:需不需要換基地?臨床科室能不能控制得住?要如何控制?病 人來源以住院為主,還是以門診為主?床位數夠不夠?套用壹句話:“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呵呵(辦法不多啊!)。如果是在項目進行階段發現,就要明確 壹點,做CRA,本質上是做服務。監查是目的,但不是方法。同壹品種的,要向臨床施加壓力,因為這是相關法規所不允許的。不同品種但為同壹適應癥的,則不 能超過三個以上。不管能不能改變的話,妳都得認認真真去做好服務,取得研究者對妳本人工作的認可,辦法不多,但這是核心。
2.進度不平衡。即有的中心快,有的中心慢。
轉移病例。這種情況出現在中心區組隨機設計,大中心隨機設計不會出現(即各中心沒有固定病例數的隨機,而是通過電話等手段安排隨機號與藥品,目前這種隨機做得少)。轉移病例就有如下幾個問題:
轉移多少病例?
進度慢的中心保證多少病例才有統計意義?
怎麽轉移?
壹般是區組隨機,那麽轉移病例也是以區組為單位數量進行中心間的轉移。目的就是為了保證轉移後各中心 試驗與對照的'比例為1:1。轉移多少合適沒有固定的說法。但每個中心的病例數不能太少,太少就失去多中心臨床的意義。註意:多中心臨床的意義就在於保證樣 本來源的多樣性。至於分中心最少有效病例數為多少才有統計意義?註意:沒有要求每個中心都得有統計意義。目前已不要求都要寫分中心總結報告(但分中心統計 報告是需要的)。病例數少的中心可以只進行統計描述。但不能壹個中心40多例,而另壹個中心只有4例這種情況。
另外還有壹點要註意,統計意義並不等於臨床意義。沒有統計意義並不等於沒有臨床意義,關鍵看怎麽解釋,還有看方案是如何設計,所治療這壹類疾病的特點。
記住壹點:多中心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樣本來源的多樣性。不能轉移病例到多中心臨床失去多中心的意義。
5 )啟動臨床試驗的文件要求?
啟動臨床試驗的文件要求(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用來回答“臨床試驗主文件包括哪些”):
1)批文(SFDA批文,IEC批文)
2)試驗文件(試驗方案,ICF及招募廣告和程序方案等,CRF,IB,以及所有已通過倫理的相關修訂和增補)
3)簽字合同(研究者合同,財務規定)
4)Medication List(試驗用藥品接收清單和分發記錄表等)
5)實驗室文件(正常值範圍,質控證書等)
6)研究者簡歷,登記表和相關文件
7)自己公司的表格和操作規範(監查報告,監查登記表等)
6 )不良反應與不良事件的區別?
二者的區別關鍵在於是否與試驗用藥物有關。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受試者在臨床試驗時發生的未能預見的醫療事件,但與所用藥物不壹定存在因果關系。事件可以是癥狀、體征、試驗室異常以及可能與試驗用藥品有關的壹種暫時性疾病。不良反應(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所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或意外的有害反應。當不良事件被評價確定為與所試驗的藥物有關,則稱為藥物的不良反應。
7)CRA如何協助研究者留住受試者?
這個和醫生、政府有很大關系。就我現在監查的研究而論,同壹地區不同分中心的差異很大,在同壹座城市,其文化和人們對醫藥的價值觀也是相同的,可有兩家的依從性差別很大。壹家依從性甚至不到20%,而另壹家則沒有壹例脫落和失訪的。究其原因,在於醫生。壹、則是該醫院是否建立起比較好的隨診系統,有些醫院會要求病人定期或不時回門診隨診的,而有的則根本不關系病人是否再回來。二、是醫院醫生本身的醫療素養,其醫療水平不高人家根本不會再回頭了。三、是醫生的交際水平和對患者的關系程度,這個壹方面取決於醫生的醫德,另壹方面要看其交際能力,有的醫生基本能做到對患者和顏悅色,最起碼患者不會抵觸;可有些整天陰沈個臉的,似乎人人欠他錢,看著就不爽,患者出院後也不會吊他。四、患者對定期門診的意識還是要醫生來做,這是對基本醫療意識的普及,醫生責無旁貸。五、政府(真正的醫保和真正的人民醫院)。六、政府(讓人民有錢、有實際購買力)。
8 )研究者、監查員各有哪些職責 ?
研究者有哪些職責?
1)熟悉protocol,嚴格按照方案實施臨床試驗,必要時可參與對protocol的修訂;
2)熟悉試驗用藥的特性和用法;
3)協助sponsor獲得IEC批準;
4)負責獲得受試者簽字的知情同意書;
5)確保試驗點具備良好條件,包括足夠的人員和適當的設施;
6)具備足夠的病源以按時完成受試者入組;
7)有足夠的事件保質、按時完成臨床試驗,並提交合格準確的臨床試驗報告(對多中心試驗,由主要研究者來負責報告的完成)當然,研究者必須具備特定試驗所必須的教育、培訓和臨床經驗。
監查員有哪些職責:
壹、試驗準備確認sites具備實施試驗的條件:
人員配備和培訓,設備齊全,病源充足,研究者熟悉試驗用藥品、臨床方案和相關文件
二、試驗開始
1)制訂訪視計劃
2)確認受試者簽署ICF,了解入組現狀和試驗進展,
3)SDV:確認試驗數據和CRF填寫的真實、完整、準確,原始文件的保存
4)確認AE和SAE記錄並符合上報規定
5)試驗用藥品核查:是否按規定儲存、分發和回收,並詳細記錄
三、試驗結束回收藥品,保存試驗資料,協助匯報試驗數據和結果監查的目的:
1)確保試驗遵循臨床方案,GCP和相關管理法規
2)保障受試者的權益和安全
3)試驗記錄和報告數據真實、完整、準確,並與原始資料壹致
9 )試驗中對試驗用藥品如何管理?試驗用藥品何時才允許發送到醫院?
1)嚴格管理:保證僅供受試者使用,通過藥品計數確保受試者的依從性。
2)專人專地:由主要研究者指定人員進行管理,詳細記錄藥品(包括陽性對照品和安慰劑)的接收、發放、儲存、回收及銷毀情況。藥品應保管在安全盒儲存條件符合的地方。雙盲試驗中,應保證藥品的按隨機編號順序發放。
3)有效計數:試驗結束後要求受試者歸還剩余藥品和已用藥品的包裝盒,以進行計數。獲得SFDA批文和IEC批文後,試驗用藥品才能發送到醫院。
10)如何設計方案?方案包括那些內容?
臨床試驗方案主要包括:protocol是描述試驗目的、設計、方法、統計和實施的文件,通常也會給出試驗背景和理論依據。簡而言之,protocol詳細描述了如何實施壹項臨床試驗,主要包括試驗目的和設計,患者的入組和排除、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指標、如何服用藥品、怎樣進行數據分析和如何處理不良反應等。
11 ) serious adverse event and severe adverse event 的區別?如何報告?
嚴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指在任何劑量下發生的難以處理的醫療事件,無論與治療有無關系。
包括:
1)死亡;
2)危及生命;
3)導致病人住院或延長住院時間;
4)導致永久或嚴重殘疾/功能障礙;
5)導致先天異常/畸胎,影響工作能力、或、導致先天畸形;
6)其他。
SAE的上報:研究者除立即對受試者采取緊急處理措施外,必須立即報告Sponser,IEC,並在24小時內上報SFDA安監司,通常SFDA註冊司也是需要上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