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鼻癤[湘雅醫學詞典]
鼻癤[湘雅醫學詞典]
鼻癤[中醫術語審定委員會。中藥術語(2013)]
3西醫鼻癤是鼻前庭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壹種局限性急性化膿性炎癥,偶見於鼻尖或鼻翼。
3.1病名:鼻癤
3.2英文名稱鼻癤
3.3鼻癤別名;鼻瘡
3.4《耳鼻喉科分類》;鼻和鼻旁竇疾病
3.5 ICD編號J34.0
3.6病因①主要病原體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
②挖鼻孔、拔鼻毛或用力摩擦鼻尖使細菌侵入;
(3)鼻腔、鼻竇膿性分泌物反復引起皮膚損傷和感染;
④當全身抵抗力較低時,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感染。
3.7癤腫的發病機制壹般是單壹的,但也可以是多重的。感染後,毛囊或皮脂腺周圍常形成炎性保護環,毛細血管內血液凝固形成血栓,大量炎性細胞浸潤,其中心逐漸壞死化膿。發生在毛囊時,癤中央常有鼻毛。
如果炎癥保護環被破壞,細菌就會侵入周圍,導致蜂窩組織炎、靜脈炎或軟骨膜炎。
3.8鼻癤的臨床表現可為全身不適或伴有低熱,局部表現為紅、腫、熱、痛等化膿性炎癥。發病初期,鼻前庭有丘狀隆起,周圍組織因浸潤而變硬變紅,檢查時局部壓痛明顯。癤子成熟時,丘頂出現黃色膿點,繼而潰爛,膿液流出,疼痛減輕。癤子通常是單壹疾病,糖尿病或抵抗力差會引發多種疾病。癤子壹般會自己磨破,1周內痊愈。嚴重者可引起上唇頰部蜂窩組織炎,表現為同側上唇頰部及下眼瞼的紅、腫、熱、痛,常伴有全身不適、畏寒、高熱、頭痛。
3.9鼻癤並發癥3.9.1鼻翼炎癥或鼻尖骨膜炎向深部蔓延,波及鼻翼軟骨膜,使鼻尖紅腫,或侵犯鼻副軟骨,使鼻梁紅腫。疼痛劇烈,全身癥狀也嚴重。
3.9.2頰、上唇蜂窩織炎多由擠壓癤腫引起炎癥向四周擴散,周圍小靜脈發生血栓形成,進而引起蜂窩織炎。此時,頰部或上唇紅腫、觸痛。說明炎癥已經向上擴散,容易並發海綿竇感染,要特別註意。
3.9.3眼眶蜂窩織炎出現眼球突出和疼痛,繼而出現眼眶膿腫,應與海綿竇栓塞相鑒別。
3.9.4從鼻根到兩側嘴角的三角區,臨床上稱為“危險三角”,鼻癤就發生在這個三角區。如果處理不當,會引起嚴重的顱內並發癥——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這是鼻癤最嚴重的並發癥,是由於感染通過內眥靜脈和上下眼靜脈擴散到海綿竇而引起的。過去死亡率達到90% ~ 100%。自從化療和抗生素治療後,預後有了很大的改善。臨床表現有寒戰、高熱、劇烈頭痛、眼瞼及結膜水腫、眼球突出、固視、甚至失明、視神經水腫等。如不及時治療,1 ~ 2天後可發展到對面,嚴重者可危及生命或留下腦、眼後遺癥。
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的發病機制:由於面靜脈沒有瓣膜,血液可以雙向流動。當癤腫受到擠壓或意外撞擊時,對癤腫的壓力增大,使感染沿鼻前庭和上唇豐富的血管網擴散,再經小靜脈流入內眥靜脈,再經上下眼靜脈反向流入海綿竇。
3.10診斷3.10.1病史:挖鼻屎、拔鼻毛等諸多不良習慣損害鼻前庭皮膚,或有糖尿病史,機體抵抗力下降。
3.10.2癥狀(1)鼻尖疼痛。剛開始是局部脹痛和灼熱感,逐漸發展為劇烈疼痛,局部跳痛,多為搏動。
(2)局部皮膚有急性炎癥,鼻前庭或鼻周、鼻翼有紅、腫、熱、痛。
(3)全身癥狀:嚴重者伴有頭痛、寒戰、發熱等全身癥狀。如果出現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持續高熱,則有顱內感染的可能。
3.10.3體征(1)鼻前庭或鼻尖有土丘,周圍有浸潤、堅硬、發紅。膿腫形成後表面有膿點,破裂後流出黃綠色膿栓。
(2)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
(3)並發癥:嚴重者可引起上唇及面部蜂窩組織炎,表現為上唇、面部及下眼瞼腫脹。或者顱內並發癥。
3.11癥狀和體征的鑒別診斷明顯,容易診斷。但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3.11.1鼻前庭炎是由持續的鼻腔分泌物引起的,伴有鼻頭疼痛和幹燥。檢查可見局部皮膚呈彌漫性潮紅,輕度腫脹,或表皮糜爛,覆有膿痂,常同時發生於兩側。
3.11.2鼻內丹毒疼痛劇烈,局部有彌漫性紅腫,但邊界明顯。常延伸至面部和上唇,全身癥狀嚴重,高熱。
3.11.3鼻前庭裂更並發急性鼻炎,更痛苦。發生在鼻小柱,壹碰就痛。檢查局部皮膚有無皸裂、四周發紅、易出血或結痂。
3.11.4膿皰局部發生於鼻前庭膿皰病,常同時發生於兩側。
3.12治療鼻癤1。未成熟的癤腫可采用局部熱敷、超短波、紅外線照射等物理治療,以消炎止痛為主;患處可塗10%魚脂膏或甘油棉片,促進其成熟和穿刺;同時要給予足夠的抗生素;疼痛的人酌情使用止痛劑。
2.若癤子成熟,可在無菌操作下,用小探頭穿破或蘸少許15%硝酸銀,腐蝕膿頭,促進其破裂排膿;也可以用小尖刀把膿頭挑起來再用小鑷子把膿塞取出,或者用小吸引器頭把膿吸出來;切割時不要擠壓,確保不要切割周圍的浸濕部件。
3.癤子潰爛後,局部清洗消毒可促進引流,破口處可塗抗生素軟膏,既能保護創面,防止結痂,又能達到消炎促進愈合的目的。
4.慢性病例或復發性病例應排除糖尿病。
5.當合並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時,必須住院,給予足夠有效的抗生素,並請眼科醫生和神經科醫生協助治療。
中醫外科在治療疔瘡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初期可切成小塊貼在癤子上,2 ~ 3天可促進炎癥局部化、化膿。膿栓排出後,可塗生肌膏,可縮短病程,避免並發癥。
此外,中草藥制成的膏藥,如疔瘡膏(壹線溪、洋金花粉、凡士林),也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全身治療:為預防並發癥,早期可使用磺胺類藥物、抗生素、五味消毒飲(金銀花、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紫花地丁)或黃菊花葉湯(黃芩、菊花葉、重樓、紫花地丁、天花粉、甘草)。另外,註意排便,多喝水,適當休息。
3.13預後癤腫壹般在1周內自行消退,自愈。
3.14預防鼻癤要重在預防。第壹,要戒掉摳鼻子、拔鼻毛的壞習慣;積極治療鼻鼻腔疾病,避免有害粉塵;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治療,穩定血糖、尿糖;如果已經發生鼻癤,避免擊打患處,擠壓。不成熟的人禁止切割,切割時不得切割周圍浸潤部分。
3.15相關藥物:魚石脂、甘油、硝酸銀、毒膏、磺胺、黃芩。
3.16尿糖的相關檢查
4中醫鼻癤為病名[1]。亦稱鼻癤(見《外科之玄》)[2]。指的是生在鼻子裏的癤[2]。主要發生在鼻尖、鼻翼、鼻前庭。其形小而硬,若布滿指甲,頂端有花椒等膿斑[3]。壹般來說,病幾天內自行破潰,膿液排出,痊愈[3]。應密切觀察臨床癥狀。如果病原體大量存在或處理不當,可轉化為疥瘡的嚴重疾病[3][1]。
《外科證治大全》卷四:“癤子據說形如甲蓋。”
《醫宗·金鑒》(卷六十五):“此證生於鼻孔,鼻竅腫脹,腫痛引額,甚至唇頰浮腫,為肺經火毒凝結所致。”
4.1鼻癤的病因病機多為挖鼻拔毛損傷皮膚,風熱邪襲肺,內外邪積鼻竅,熏蒸皮膚[3]。
或因食油膩辛辣之物,以致火毒匯聚,鼻順經而生[3]。《黃帝內經·蘇文·怒天》說:“膏梁之變,生大癤。”
頭是壹切陽之首,鼻是血管聚集之地,其脈與腦相連。若火毒熾盛,正氣虛弱,或早期不加治療或不當對待,或貿然擠壓,會使邪毒消散,侵及血液,沈入心包,產生黃之綜合征[3]。
4.2鼻癤的診斷可根據患者鼻部局部紅腫疼痛,根部小而緊,硬如指甲,頂部有小的黃白色膿斑等特征進行診斷[3]。
4.3需要與鼻癤相鑒別的疾病應與鼻癤相鑒別,鼻癤病變範圍較廣,鼻孔上有潮紅、糜爛、流水、結痂等,比較容易鑒別[3]。
4.4鼻癤的治療4.4.1辨證論治4.4.1.1鼻癤為病理毒外襲型,指邪毒外襲。外鼻脹痛,伴有局部紅腫如粟,或瘡頂黃白膿,並伴有頭痛發熱、舌紅、苔白或黃、脈數等是鼻癤的常見癥狀[2]。
4.4.1.1.1鼻癤外感綜合征的癥狀鼻癤外感綜合征的初期癥狀為外鼻局部紅腫、麻木或瘙癢,隨後逐漸腫脹,如粟,長如椒眼,灼熱劇烈。
3 ~ 5天後,瘡面頂部出現黃膿,頂部較高,根部較軟,大多自發潰爛,腫脹消失愈合[3]。
壹般癥狀不明顯,或伴有頭痛、惡寒、高熱、全身不適、舌紅、苔白或黃、脈數等[3][2]。
4.4.1.1.2證候分析:癤子為邪熱毒結,郁於鼻中,蒸灼肌膚,氣血凝滯。所以局部腫如小米辣椒,熱則痛[3]。
皮膚經過長時間的熱毒,灼傷腐爛成膿。《黃帝內經·靈樞·潰瘍》說:“熱不止,則熱盛,肉爛,肉爛則膿。”
化膿性自行塌陷、腫脹而自愈,這是鼻癤的常見綜合征[3]
熱毒內盛,正邪相爭,所以證候表現為寒性強,熱性強[3]。
頭痛是由於邪毒擾亂,清竅不泄,清陽受阻所致[3]。
4.4.1.1.3治療鼻癤外感證4.4.1.1方劑治療。
4.4.1.1.3.1療法
祛風清熱,解毒消腫[3]。
4 . 4 . 1.1.3 . 1.2處方
五味消毒飲【備註】五味消毒飲(藥宗金鑒):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絞股藍可加減治療:金銀花、野菊花、青天葵清熱解毒,蒲公英、紫花地丁苦寒消腫[3]。
如果疼痛劇烈,則加入桂味、赤芍、牡丹皮,幫助活血止痛[3]。
如果膿液沒有潰爛,加入穿山甲和皂角刺有助於消除潰爛[3]。
如有惡寒發熱者,加連翹、荊芥、防風祛風解表[3]。
如果病情嚴重,可以選擇黃連解毒湯【註】黃連解毒湯(外臺秘方):黃連、黃芩、黃柏、梔子、桑白皮、石膏、天花粉【3】。中成藥可以服用牛黃解毒丸[3]。
4.4.1.2火毒內陷型鼻癤是指火毒內陷,頭暗瘡,頂部無膿,根足松散,鼻腫如瓶,閉眼,局部紅腫灼痛,頭痛。
4.4.1.2.1癥狀鼻癤火毒內陷綜合征患者頭部暗瘡,頂部無膿,根足松散,鼻腫如瓶,閉眼閉細胞,局部紅腫灼痛,頭痛欲裂,高熱,煩躁,惡心,譫妄,譫妄。
《瘡癰經驗》卷二:“癤子生時,紅而軟,微溫,忽沈而黑,謂之消。這種病很危險。”
4.4.1.2.2證候分析:若火毒熾盛,邪能勝正,導致邪內陷,鼻腫如瓶,目閉細胞[3]。
然後毒進入營血,侵入心包,那麽妳就會看到譫妄,煩躁,惡心[3]。
舌質絳紅,苔厚黃,脈沈,為實熱之證[3]。
由於正氣不足,毒不能出,而落於胃中,故可見瘡頭紫暗,上無膿,為鼻癤逆證[3]。
4.4.1.2.3方劑治療4.4.1.2.3.1療法清熱解毒,清營涼血[3]。
4.4.1.2.3.2方劑可為黃連解毒湯【備註】黃連解毒湯(外臺秘方):黃連湯、秦煌湯、黃柏湯、梔子湯、犀角地黃湯【備註】犀角地黃湯(備急千子之方):犀角、生地黃、牡丹皮、芍藥治療。
若病情加重,出現譫妄譫妄,應服用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清心開竅,鎮驚止痙[3]。
如果病程較長,氣陰兩虛,脈象虛弱,宜生脈散,以益氣養陰[3]。
4.4.2草藥治療野菊花、羊草、犁頭草、仙草各30 ~ 60 g,水煎[3]。
翻白草30克、鬼針草30克、紫花地丁30克水煎,清熱解毒,消腫排膿[3]。
4.4.3外治法1)口服中藥渣後煎服,用藥液熱敷患處[3]。
2)尤魯膏【備註】尤魯膏(經驗方):梅榕葉研極細末,20%膏、金霜混凡士林,或紫晶【備註】,又名玉舒丹,產片玉心舒、四黃散【備註】四黃散(辨證標準):黃連、黃芩、黃驊根。水轉移塗層[3]。
3)選擇野菊花、芙蓉花、苦豆子、魚腥草等。搗爛外敷[3]。
4)如膿液變軟,局部消毒後,用尖刀破膿頭(限於膿液排出),不要過多切開瘡頭,以免引起膿散[3]。
4.5鼻癤(1)患者的日常保健,禁止壹切擠、摸、刺、灸及早期切開引流,以免火毒相爭,膿液蔓延,血侵心包[3]。
(2)不吃辛辣刺激的頭發,多吃蔬菜,多喝水[3]。
(3)改掉摳鼻子、拔鼻毛的壞習慣,根治鼻病,保持鼻前清潔,提高機體抗病能力[3]。
4.6病歷《趙炳南臨床經驗》;關X,男,34歲。主訴:右鼻孔疼痛,紅腫,發熱八天以上。現病史:患者8天前右側鼻孔出現瘡,日益增大,局部紅腫,惡寒發熱,惡心,便秘,口渴,心煩,服用西藥後不可控制,局部膿頭欲破漬。檢查:右倒鼻前庭紅腫,中央有膿頭,大小約2 cm×2 cm,體溫38.7℃。脈細而散,舌苔薄而黃,舌略紅。診斷為鼻前庭癤。肺熱不明,火毒凝滯,(疔瘡白刃)。治療就是清肺導熱,解毒消腫。藥用連翹五塊錢,公英五塊錢,金銀花五塊錢,野菊花五塊錢,黃芩的三錢,三錢,瓜蔞壹兩塊錢,生地五塊錢,甘草兩塊錢。六劑煎服,癤子已基本痊愈。用牛黃清心丸,早晚各壹粒;梅花是用舌丸給的,晚上吃兩粒,解除殘毒。十天之後,所有的病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