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驟2:確定安全庫存天數和到貨天數。安全庫存天數:為保證貨物的連續交付,為配送等環節預留的緩沖時間。壹般2-3天。到貨天數:指從供應商收到正確訂單到交貨和驗收的時間間隔。或者運輸中的日期和天數。以上要看商品的特性和供應商的情況。較短的交貨時間可以縮短安全庫存和到達的天數。
第三步,確定訂貨系數,這是壹個相對合理的預留商品庫存比例,以保證不間斷供貨。確定階系數的意義是什麽?如果商品在配送過程中未能按照設定的配送天數配送,造成延誤,或者因客戶訂貨、批量購物等異常銷售導致商品銷量不穩定,可以保持商品充足的庫存,以免造成缺貨,同時可以使商品的庫存合理周轉。訂單系數=(交貨天數+安全庫存天數)÷訂單周期+1。例如,如果交貨天數為2天,安全庫存天數為3天,訂單周期為7天,則:訂單系數= (2+3) ÷ 7+1 = 5 ÷ 7+65438。
第四步,計算基本訂貨量,實際上是訂貨期內根據套路預測的最大銷售量。基本訂貨量的計算方法如下:
a、基本訂貨數量=上月總銷售額÷當月天數×訂貨周期×訂貨系數。或者:基本訂貨量=上月銷售總額÷每月訂貨次數×訂貨系數。或者:基本訂貨量=上月日均銷量×訂貨周期×訂貨系數。
B.基本訂單數量=月均日銷售額×(訂單周期+安全庫存+交貨時間)
c、基本訂貨量=上周訂貨量×訂貨系數。
第五步,確定訂購數量。基本訂單數量是訂單期間例程預測的最大銷售量。如果妳只訂購這麽多數量,在訂購周結束時就會出現缺貨或缺貨的情況。如果再訂貨發貨,至少會有兩天缺貨,庫存太多的商品會造成商品積壓。如何避免這種現象?在確定基本訂貨量後,要減去當前的庫存和保證陳列面的飽滿所需的面條的全部數量,以免造成缺貨或斷貨,不會因積壓而浪費資源。訂單數量=(基本訂單數量-當前總庫存-在途庫存+全展示數量)/訂單倍數(結果壹般要四舍五入)全展示數量:指現有或計劃展示方式滿足滿等展示要求時的數量,不僅僅指全表面數量。訂單倍數:公司銷售單位和供應商最小包裝之間的換算單位。下訂單時,訂單數量必須是訂單倍數的整數倍。(例如,商品A的銷售單位是1包,供應商的最小包裝單位是12包,其中訂單倍數是12,訂單數量必須是12的整數倍)。有些貨物可以不考慮這壹項而與供應商談判。這個公式只是正常情況下的訂單數量,參考訂單數量也是正常銷售數量。它只能根據過去的銷量告訴我們現在應該訂購多少,而不可能充分考慮未來的情況。訂貨時要參考該產品或同類產品以往的銷售數量,同時還要考慮促銷價格、特價浮動、競爭商品、是否有倉庫、陳列布局、周末節假日差異、大型購物等因素來調整訂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