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河北磁縣、河南林州之後,河北涉縣正成為中國癌癥高發區,該縣固新、神頭等鎮近年來的癌癥發病率逐年增高,已超過全國平均發病率的幾十倍,被人稱為“癌癥村”、“死亡之區”。
有關醫學專家壹直對涉縣食道癌高發病的原因進行探究。地理環境、當地人飲食習慣、遺傳、工業汙染和水源都曾被懷疑為致病原因。但截至目前,病因仍是壹個難解的謎團。
防治工作遭遇資金和村民觀念等多重困阻。涉縣腫瘤防治研究所僅有壹臺顯微胃鏡,若對全縣普查範圍內的8萬人全部普查完畢需要10年。而“有錢錢頂著,沒錢命頂著”已成為當地村民們的***識,在此前提下,很多農民不願接受普查。
專家建議,涉縣癌癥防治工作應納入當地政府的公***衛生體系,政府部門應從財政撥款中建立專項資金,對防治工作予以支持。
8月11日,太行山南麓,河北省涉縣固新鎮固新村,村民張海生翻開筆記本,在“劉秧”這個名字下面畫了壹條橫線,寫上“已死亡”三個字。這壹天,69歲的老太太劉秧死於肺癌。
在張海生的筆記本上,***記錄著29名像劉秧這樣的癌癥患者。張說,這是兩年前他自己被診斷患有食道癌後壹口氣寫下的29個名字,都是村裏早他患病的癌癥病人。“但每年還會新增加10多個病人,我就沒再記。”張說。
之後,名單上的人每去世壹個,張海生就在人名下面畫壹條橫線,劉秧是張海生今年畫橫線的第6人。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院長王士傑證實,繼河北磁縣、河南林州之後,涉縣正成為中國癌癥高發區,而該縣固新、神頭等鎮近年來的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已超過全國平均發病率的幾十倍,被稱為“癌癥村”、“死亡之區”。
涉縣成為中國癌癥高發區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叢慶文教授調查發現,在固新鎮等涉縣癌癥高發區,每年的死亡人數中,至少有50%-60%的死亡者是患有食道癌和胃癌的癌癥病人。
8月12日下午4時,固新村村民吳庚申靜靜地躺在床上,他兩眼盯著天花板,壹眨不眨。
今年2月初,45歲的吳庚申被診斷患了胃癌,2月28日,他做了手術,此後壹直在家中養病。
“不知道何時是頭?”吳庚申說他現在只能吃稀飯,不到半年,他從病前的71公斤減到現在的49公斤。
“誰都想不到,也許就得了癌癥了。”吳庚申的同村同學江麥生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今年2月28日,江麥生開拖拉機運磚經過吳庚申家門口,正趕上吳庚申做手術回家,他不相信身強力壯的吳庚申會得了絕癥,讓江麥生更想不到的是,8天之後,他自己也因患癌被推進了手術室。
江麥生是固新村今年第3個動手術的癌癥病人,在他之後又有9名新發病癌癥患者做了手術。
固新鎮衛生院統計數據顯示,固新村現有5000余人,從2001年到2003年,***登記有57名村民患有癌癥,而對於總人口約兩萬的全鎮來講,據統計從2001年到2003年***有250多人患有癌癥。
固新鎮衛生院院長郝紅旗說,每年的癌癥患者都在大幅增加,以固新村為例,每年的新增數量都在10人以上。
涉縣腫瘤醫院副院長楊愛榮則證實,涉縣每年約有1000人做食道癌等惡性腫瘤癌癥手術。
涉縣腫瘤防治研究所所長劉中書介紹,涉縣近些年癌癥患者呈現增長趨勢,主要以食道癌、胃癌、賁門癌等消化道惡性腫瘤癌癥居多,並成為全國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地區。
劉中書說,全國食道癌平均死亡率為10.02/10萬,涉縣則達到了244/10萬,甚至個別村鎮達到了1004/10萬。也就是說,10萬人中有1004人患食道癌死亡。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內鏡室從事30多年腫瘤防治工作的叢慶文教授調查發現,在固新鎮等涉縣癌癥高發區,每年的死亡人數中,至少有50%-60%的死亡者是患有食道癌和胃癌的癌癥病人。
家族式患病疑為遺傳原因
事實上,這種家族式的患病方式已經開始影響到當地人們的心態。在固新村,很多村民患病都是偷偷地去檢查,偷偷地做手術,村民們說,他們擔心影響兒女的婚姻。
在涉縣癌癥高發區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背後,發病低齡化是近年出現的新趨勢。
據統計,今年固新村新發病的12名食道癌、胃癌患者中,有壹半在45歲以下。
“前移差不多10歲。”涉縣腫瘤防治研究所所長劉中書說,以前食道癌患者絕大多數在50歲到60歲之間,現在發病年齡段出現了前移,很多患者在40歲到50歲這壹年齡段。
與低齡發病趨勢相類似,雙重癌更加引起了人們的註意和擔心。
在去年涉縣腫瘤醫院所做的150例手術中,有8人是雙重癌患者,這些患者既患有胃癌,又患有食道癌。涉縣腫瘤醫院副院長楊愛榮介紹,在前些年,雙重癌患者的數量相當少。
“與雙重癌和發病低齡化相比,家族式的患病方式更應該引起重視。”楊愛榮說。
楊愛榮舉了壹個例子,涉縣沙河村48歲的牛翠娥今年2月份在涉縣腫瘤醫院被診斷為食道癌,手術後不到兩個月去世,而在此之前,牛翠娥的姥姥、母親和姨母均是患該病去世的。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院長王士傑介紹,在涉縣這種家族式的發病情況還有很多,很自然的讓人想到遺傳,但到底是不是因為遺傳而致病,現在還很難說清。
事實上,這種家族式的患病方式已經開始影響到當地人們的心態。
在固新村,很多村民患病都是偷偷地去檢查,偷偷地做手術,村民們說,他們擔心影響兒女的婚姻。
這樣的心態也影響到免費普查的開展,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叢慶文教授說,每次普查之前,各鎮、村幹部都會在頭壹天晚上做好說服工作,“但第二天能有三成人去接受普查就不錯了。”
王士傑提及了壹個四院曾做過的調查,他認為或許能說明壹些問題。
王士傑說,在涉縣食道癌高發區井店鎮,坐落著天津鋼鐵廠,鋼鐵廠內來自天津的工人,常年和當地老百姓壹樣飲用相同的水、吃相同的蔬菜,卻很少有人患癌。“廠內檢查出來患癌癥的也是當地後來入職的工人。”
飲用水源被認為是致癌的最大可能
在固新村,村民燒了四五天水的水壺,壺底就會布滿壹層水垢。但對於水源到底是不是致使該地區癌癥高發的原因,目前還沒有得出確定的結論。
對於涉縣癌癥高發區來說,發病原因壹直是壹個難解的謎團。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有關專家壹直對涉縣消化道癌病高發的原因進行探究。
從地圖上看,在太行山南麓,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地區,漳河穿流而過,該地區正是食管癌高發區,在三省交界處,人們稱發病的人都是“吃漳河水系的人”。
在涉縣之前,與涉縣緊鄰的河北磁縣和河南林縣(後改為林州市)曾出現較高的食道癌發病率,並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重視。
20世紀60年代開始,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北京日壇醫院等醫療機構聯合在林州和磁縣建立惡性腫瘤防治基地,兩地區病發率得到控制並開始下降,但對於病因並沒有得出確定的結論。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院長王士傑認為,與林州和磁縣相鄰的涉縣近些年超過上述兩地成為全國食道癌病發率最高的地區,可能與整個地理環境有關系。但具體原因並沒有清晰的論證。
當地人的飲食習慣也曾被認為是有可能導致癌癥高發的原因。以前,涉縣固新村等地村民有吃陳糧的習慣,並經常食用壹種自腌的酸菜。
在以前村民腌制酸菜的缸內,常常會看到有壹層白色的黴苔,有關專家認為,這種白苔可分出壹種地黴菌。此種黴菌可促進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這些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後於適當條件下,可在胃腸道內合成為致癌物亞硝胺。
當地農民的另壹個習慣是,每年產的糧食吃不完就封存在缸中,來年缺糧時再吃,河北腫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長張健慧說,陳糧封存在缸中密不透風,容易發黴,也有可能致癌。
但這樣的說法似乎並不能成立。因為周邊的村民也都有吃陳糧、腌酸菜的習慣,但那裏並沒有癌癥高發的跡象。
壹個事實是,固新村等地村民們出於安全考慮,如今已不再吃酸菜儲陳糧。但是食管癌、胃癌等發病率仍居高不下。
當地的小工業汙染也曾引起涉縣政府部門的關註。10幾年前,涉縣太行山腳下的村鎮集中了眾多的燒堿廠、粉灰廠、造紙廠。20世紀90年代,當地政府對這些工廠全部進行了搬遷和關閉,但癌癥病發仍然沒有得到控制。
在這種情況下,飲用水源便壹度被認為是致癌的最大可能。
20世紀80年代中期,涉縣固新鎮等附近村莊都飲用窖水,固新村年老的村民回憶說,壹般村民們是打壹口深10來米左右的土井,或者是從山上引來泉水,存放在挖好的窖坑裏,這成為人和牲畜的飲用水源。
村民說,窖坑中除了經常飄入塵土,時間長了在窖底還會沈積各類雜物。
其後,涉縣有關部門、各鄉鎮采用撥款和集資相結合的辦法,為各村安裝了自來水,事實上,這些自來水井均是淺水井,壹般不超過20米,個別的不足10米深,取出來的水並沒有經過任何凈化,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院長王士傑證實,有關部門在檢測時,發現水中含有的礦物質中包括致癌元素亞硝酸鹽。
在固新村,村民燒了四五天水的水壺,壺底就會布滿壹層水垢。
但對於水源到底是不是致使該地區癌癥高發的原因,目前還沒有得出確定的結論。
邯鄲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電話詢問時說,該單位並沒有針對涉縣區域的水源水質進行專門的檢測,做的都是壹些常規檢測,因此很難說村民的飲用水是否含有致癌因素。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院長王士傑承認,涉縣癌癥高發現在仍是不解之謎。
早期治療可以根治
對於檢查出屬於早期的癌變患者,通過手術就可以切除癌變的腫瘤,費用不到1000元錢。在早期通過這種辦法治療食道癌、胃癌,95%以上的患者都能根治,關鍵的問題就是要在發病早期去接受檢查。
“不知道哪壹天人就沒了。”8月13日傍晚,固新村的癌癥患者江麥生坐在兒子睡的床上,吹起了笛子。
江麥生現在什麽活都不能做,他說除了吃飯就是在等著,等著死亡,盡管欠了債,江麥生的妻子還是堅持給丈夫買點小魚和肥肉,因為“大魚和瘦肉太貴!”
“活不過五年。”江麥生說,被檢查出患了食道癌等癌癥就等於被判了死刑,手術後壹般不會活過5年,“很多兩三年就死了。”江麥生說,對於他們這些患者來說,活壹天算壹天。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統計數據顯示,患者術後能夠生存5年以上的不到10%,因為真正去進行胃鏡檢查並最終做手術的都是中晚期患者。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院長王士傑介紹,對於檢查出屬於早期的癌變患者,通過手術就可以切除癌變的腫瘤,費用不到1000元錢。在早期通過這種辦法治療食道癌、胃癌,95%以上的患者都能根治,關鍵的問題就是要在發病早期去接受檢查。
壹個問題是,檢查費用成為擺在癌癥高發區村民面前最直接的困難。
王士傑介紹,目前醫院使用的碘液染色法能夠十分準確的發現早期患者,檢查壹次的費用約在200元左右。但在涉縣癌癥高發區,尤其是在村鎮,村民的生活水平還不高,讓他們掏出200元錢主動檢查還有實際難度。
王士傑說,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幾年來壹直在能力範圍內對患者進行各種辦法的檢查,但醫院的力量畢竟是不夠的。希望政府和社會各界都能重視這裏的情況,對癌癥高發區的人們予以幫助,幫助他們完成早期檢查。
“這樣,就可以起到預防的效果,將發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否則,這永遠是壹個嚴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