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理念:
為黨和國家育人。堅持素質教育、工程教育、終身教育的教育理念,堅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輸出為導向、持續改進的教學理念,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培訓目標:
培養目標:立足浙江,輻射長三角,面向全國,旨在培養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具有良好的分析測試、精細化工、綠色能源化學等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樹立綠色化學思維和生態文明意識,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能夠從事應用化學、化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開發等工作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栽培特點:
1,新工科課程體系
在設置專業課程體系時,應緊扣工科新課程“引領性、廣泛性、前瞻性、交叉性、開放性、實踐性”的內涵,以培養和提高學生能力為中心,以專業理論和技術為基礎,以知識應用為主要任務,結合質量管理方向的特點,形成包括通識課程、基礎課程、專業技術課程、工程實踐課程和選修課的新的課程體系。
2.產教結合的合作教育體系
把專業建立在產業上。(1)充分利用我院頭門崗工業學院和浙江產教融合示範基地資源,完善產學研協同育人機制,大力培養應用型人才,選派壹批實踐經驗豐富、創新能力強、技能水平高、管理經驗豐富的校外專家擔任實踐指導教師。(2)工業企業壹線工程師、專家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實踐教學環節設置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推動企業、科研院所、專業合作開展協同育人項目。(3)***建設實訓基地,建立產業學院,將課堂搬進企業,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通過畢業論文與實踐的結合,學生可以親身體驗企業的勞動生產,鞏固、應用、豐富和總結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現實問題,理論聯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生產中的壹些實際問題,完成自己的畢業論文,從而為後續就業或深造打下基礎。
3、創新創業培訓體系
加強創新創業實踐,搭建大學生創新創業與社會需求對接平臺。通過導師制、小班化教學、討論式教學、學術沙龍、科研訓練營、交流訪問等形式培養學生創業創新能力。引導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挑戰杯”課外學術競賽、“互聯網+”競賽、科技作品競賽、創業創新競賽、大學生實驗技能競賽等競賽。要努力挖掘課程中的創新創業元素,通過綠色化學、新能源與生態、化學與人體健康等創新創業項目的設置,引領創新創業教育的價值取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就業方向:
發揮學理工科的復合優勢。畢業後可以去醫藥化工、生命健康、環保、食品藥品等各類企業,從事生產、研發、檢測、銷售等工作。,而且還可以去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