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諾華公司向白血病患者和惡性胃腸道間質腫瘤患者贈送的藥品“格列衛”,被中華慈善總會以每盒25000元的高價售賣。這條微博壹經發出,就引來不少網友關註,幾個小時內竟被轉發數千次。
中華慈善總會通過各類政府官網進行辟謠,但是依舊被廣大網民質問:壹位印度的制藥工程師曾經對格列衛的生產成本價進行了核算,並公布這個藥品,實際生產成本不到40元人民幣,即便高於400元的成本,在中國的醫院賣的是25000元/月;因為這個所謂的專利藥價極高,印度政府仿制了這個藥,零售價才賣1300元
韓國才賣3000元人民幣,美國賣8000元人民幣(因為這些藥在國外納入醫保,但在中國卻不納入)中國50萬病患服不起這個藥,只有通過非法渠道從印度購買仿制藥格列衛。
----因此,瑞士諾華制藥勾結中華慈善總會,變相降價,搞了個“買三送九”政策。即買三個月,送九個月----這個所謂的捐贈方式不僅手續繁雜,而且價格仍舊高於印度藥的7倍;也就是說,患者每年必須花8萬以上的錢去購買(中國90%地方沒有將此藥納入醫保)。更有網民提出置疑:今天,中華慈善總會的人依舊在狡辯,說沒有從中贏利,那麽,
請問1:為什麽壹盒生產成本不到40元的藥,賣到25000元?(其中的暴利到哪裏去了)
請問2:既然是買三送九,實行所謂的捐藥,為什麽還拉了個慈善總會(既不是藥監機構,又不是醫療單位)
請問3:為什麽正版的瑞士藥在不同的國家,尤其在發達國家賣價如此低,到了中國卻要高出多倍?
請問4:為什麽消費者所購買的幾個月藥,包括捐贈的藥,不僅發票要上交,甚至連盒子鋁板都上交(他們到底怕什麽)
請問5:當所謂的正版瑞士藥專利權到期(據說2015年),妳們又推出第二代藥替代;為什麽妳們現在不直接推第二代藥?
鑒此,中華慈善總會作出回應:
發藥程序異常嚴格
“項目的發藥程序嚴格到幾乎變態。”昨日,曾在蘇州地區格列衛發藥點工作了三年的莊茂榮向本報記者介紹,格列衛援助項目異常嚴格的發藥程序。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為例,審批過程要3個月到半年。
莊茂榮介紹,藥品會定期寄到每個發藥點。只有唯壹指定的專員才能簽收寄來的格列衛藥品,其他人無權簽收。曾有壹次藥被快遞公司送錯地方了,北京格辦馬上派人趕到蘇州調查整個收藥程序,並更換了快遞公司。
格列衛的援助必須由患者本人領藥。領藥時,患者只能將粒藥帶走。藥盒以及鋁塑板都要回收寄往北京,患者還需在藥盒上簽字。如果因常住地變動要更換發藥點,原則上壹生只允許壹次。
莊茂榮說,壹般情況下,發藥點只能得到壹個月的庫存,藥品定期由北京格辦發出,在發藥點有保險箱保存。莊茂榮稱,控制發藥點的庫存量,就是防止發藥點出問題。與每月幾百元的路費相比,能省去2.5萬元左右的藥費,還是值得跑壹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