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瑞士軍刀(SWISS ARMY KNIFE)
徒步戶外,壹把小刀、壹副剪刀往往能幫到大忙,很多背包客偏愛小巧輕便的瑞士軍刀,尤其是維氏經典款,僅21g,小刀、剪刀、改錐、鑷子、牙簽、指甲銼,應有的功能盡有,至於罐頭刀、開瓶器、瓶塞鉆之類,野外根本用不到,就更不用說其他花胡哨工具了。輕量化的宗旨是簡單為王,不要為了耍酷背壹個幾十種功能的多功能鉗,又大又沈還沒用。
2、指北針(COMPASS)
學會使用指北針、讀懂等高線地圖,將給妳添加壹項戶外探險活動中有用的技能。在GPS已經滲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今天,壹個模擬羅盤也許只能給壹份安心,但關乎安全,有比沒有強。不要買小玩具(太不準確),也不要買軍用式(太大太沈),壹個帶比例刻度透明塑料指北針也就10元上下,40-50g。
小貼士:購買時確保規格中提到所謂“真空油”或“阻尼油”,油在低溫狀況下不容易凍結,保證指北針在寒冬、高原也能正常使用。油在長時間日光暴曬下會蒸發產生氣泡,影響儀器性能,不用時應收在背包腰包或側袋裏。
3、救生哨(SAFETY/EMERGENCY WHISTLE)
壹提到救生哨,或許腦海中首先浮出的是下面這種所謂“軍用”的多功能救生哨。是的,徒步輕量化講求壹物多用,但那不代表把幾個小玩意攢在壹起就算是個好裝備了。這類救生哨無論是指北針還是溫度計都不夠精確,其他的功能有也同樣的雞肋,體積大重量也不輕。
4、實際上,很多戶外背包胸帶的插扣都會自帶口哨,也可以在淘寶上兩、三元壹個買幾個換上。戶外活動背包不應離身,這樣出行清單上就又少了壹件需要打鉤的裝備,省心。
5、食物袋(FOOD BAG)
單從整理背包的角度來說,把食物都放在壹個袋子裏很容易理解。裝備輕量化之後,食物的重量往往占總負重中很大壹部分,把食物袋平放在背包主倉的最上層,能幫助壓縮底層睡袋等較輕的裝備,保持背包整體平衡,也能防止部分食物,如方便面之類,在背包裏受擠壓變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