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物質與心臟病和癌癥有關
飲食在心臟病、癌癥和骨質疏松癥等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病過程中扮演什麽角色,已成為營養學家和食品專家關註的問題。有證據表明,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質與心臟病和癌癥的發病有關。肥胖是危害健康的壹個主要因素,而過量攝入某些飽和脂肪酸不僅會導致肥胖,還會增加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食用魚類可以降低血漿膽固醇或血壓,從而減少心臟病的發病率,這應歸功於魚類中的不飽和脂肪酸。還有人認為,某些多不飽和脂肪酸還可以降低心臟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發病率。南地中海國家的吸煙者比例相對較高,但他們的心臟病發病率卻低於其他地區,這與他們的飲食中含有某些保護性成分--橄欖油、紅酒、大蒜、水果和蔬菜--有關。
食物在癌癥發病中的作用尚存爭議,但癌癥的發病與飲食有關。動物實驗表明,限制能量攝入可以降低患癌風險;蔬菜和水果可以降低結腸癌和胃癌的發病率;綠葉蔬菜和胡蘿蔔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大量對人類癌癥的觀察發現,其血漿中β-胡蘿蔔素水平低於正常人,因此認為其可以降低患癌風險,這是通過減少自由基的作用實現的,雖然胡蘿蔔是類胡蘿蔔素的 雖然胡蘿蔔是類胡蘿蔔素的主要來源,但防癌效果最強的是卷心菜類綠葉蔬菜,而不是胡蘿蔔。這可能是因為綠葉蔬菜中還含有其他防癌物質,如具有刺激性味道的含硫化合物(如異硫氰酸葡萄糖、S-甲基半胱氨酸亞碸)。雖然這些化合物在大量餵養動物時會誘發甲狀腺癌,但在少量餵養的情況下,它們似乎可以抵禦某些致癌物質,這可能是通過誘導小腸中產生代謝這些化學物質的酶來實現的。大蒜中類似的含硫化合物(烯丙基二硫化物)也有同樣的抑癌作用。
生物活性物質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
生物活性物質與心血管疾病有什麽關系?近年來,科學家通過流行病學調查和動物實驗發現,食物特別是蔬菜、水果中含有類黃酮、番茄紅素、天然水楊酸等生物活性物質,它們對保護心血管起著重要作用。
(1)類黃酮:壹種多酚抗氧化劑,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減少血栓形成。荷蘭科學家證實,多吃富含類黃酮的食物,患心臟病的風險可降低1/2。葡萄、洋蔥、綠茶等。老年人每天吃壹個蘋果,蘋果中所含的類黃酮可使冠心病死亡率降低1/20。
(2)番茄紅素:強力抗氧化劑。科學家已證實,蔬菜和水果能保護心臟,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其主要成分就是所含的番茄紅素。專家對100(]多名中年男性進行調查,發現食物中攝入和吸收番茄紅素量最大的人被觀察到的心臟病發作危險是壹般攝入量的壹半。番茄紅素在血液循環中能拮抗和防止自由基對細胞膜、DNA基因的損傷,具有保護心肛、血管和細胞基囚的作用。番茄紅素廣泛存在於各種蔬菜和水果中,如西紅柿。紅葡萄、西瓜、大棗、龍蝦、螃蟹、胡蘿蔔等含量最為豐富。番茄紅素可溶解在脂肪中,與各種蔬菜壹起用油煎炸,更容易被吸收利用。中老年人適當多吃含番茄紅素的食物,對健康十分有益。
(3)天然水楊酸:有抗凝血、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能降低高粘血癥,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在西紅柿、草果、櫻桃、葡萄、柑橘等食物中富含此類物質。
飲食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對特定個體的影響不僅取決於這些物質的效力、劑量和持續時間,還取決於個體的年齡、性別和健康狀況。以乙醇為例:壹方面,適量攝入乙醇可以減少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及其死亡風險;另壹方面,相同劑量的酒精會增加年輕女性因癌癥過早死亡的風險;更不用說適量的酒精會對肝病患者造成傷害。再比如,兩項大規模的隨機試驗,即β-胡蘿蔔素、維生素A功效試驗和α-生育酚、β-胡蘿蔔素預防癌癥研究發現,增加吸煙者的β-胡蘿蔔素供應量會增加他們死於肺癌的風險。人們普遍認為,大多數生物活性物質來源於植物,因此食用的植物性食物種類越多,接觸這些生物活性物質的機會就越大。雖然大多數植物化合物都能誘導產生酶,使其自行分解和消除,但這種系統在幼兒時期尚未發育成熟,因此給兒童餵食在成人看來單調乏味的食物可能是有益的。
雖然天然食品壹詞被廣泛用來表達對健康的益處,但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生物活性物質對健康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雖然許多天然毒物通常分散在許多受體中,其中壹些毒物的毒性可能是拮抗的,因此總毒性為零,而且食品加工過程會分解和消除壹些生物活性物質(如肌醇六磷酸酯的分解)、然而,為了預防和治療疾病,生物活性物質仍然是壹個值得研究的課題,如何開發和利用生物活性物質對人體有益的壹面,避免或消除其有害的壹面,值得我們進壹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