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組織編制實驗室建設規劃,負責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課程建設。
二、組織制定實驗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研究實驗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第三,搞好實驗室的科學管理,研究制定實驗室的各項管理制度並負責實施。
四、負責實驗室藥品材料、儀器設備的采購和經費使用,組織儀器設備的管理和維護。
五、組織實施上級交辦的任務,監督檢查執行情況。
六、領導實驗室各類人員的工作,督促完成各項實驗教學任務。組織實驗人員的專業培訓和進修,不斷提高其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負責實驗人員的考核。
七、負責實驗室安全工作,經常檢查各實驗室安全崗位責任制的執行情況,做到防患於未然。
八、負責實驗室的精神文明建設,抓好實驗人員和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的責任
1.負責並組織本實驗課程的教學,組織編寫和修訂實驗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和實驗項目,不斷改進實驗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2.引導學生認真學習實驗原理和方法,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獨立完成實驗的能力;養成標準化操作和良好的實驗室工作習慣。
3.監督檢查學生按要求完成各項實驗操作和作業,考核學生實驗成績。
4.負責教育和督促學生執行實驗室的規章制度。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避免事故發生。
五個。認真填寫《實驗室工作周報》和《實驗項目表》,協助實驗技術人員完成實驗準備、管理和各種統計報表。
6.熟悉實驗室的基本設施、設備和材料,了解各種實驗設備的構造原理、用途、性能、使用、維護和註意事項。掌握本實驗室常用儀器設備的安裝、調試、故障定位、故障排除、維護等技術。
實驗技術人員的工作職責
1.在實驗技術理論上下功夫,加強專業知識學習,了解學科發展,增強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質量。
2.參加實驗教學的備課和教研活動,了解教學目的和要求,熟悉各項實驗所需的實驗設備、藥物和實驗環節,認真、準確、及時地做好各項實驗的準備和保障工作,嚴格按照有關要求和程序處理實驗室的“三廢”。
3.教育和培養學生規範操作、安靜整潔、遵守規定、愛護設備、節約材料、團結協作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實驗室工作作風。
4.參與實驗指導,批改實驗報告和評價學生實驗成績,參與實驗教學改革。
5.負責實驗室的安全、衛生等日常管理,參與儀器、設備、藥品的采購計劃編制和驗收。
6.收集、統計、匯總、管理實驗教學信息,填寫實驗項目卡、實驗室安全檢查記錄、低值易耗品消耗登記表等各種表格,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任務。
七個。儀器設備的管理要按照《高等學校實驗工作條例》的要求,做到“三好四會”(即管好、用好、修好;會使用、會維護、會維修、會排除故障)和“三防四定”(即防潮、防塵、防震;專人保管、定期維護、定位存放、定期藥效),確保儀器設備經常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
八個。愛護公物,厲行節約,註意安全,盡職盡責。
學生測試規則
實驗課是培養人才的重要教學環節。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實驗班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壹、課前壹定要認真閱讀教材和相關資料,了解實驗的目的和要求,擬定實驗方案,寫預習報告,按照教材和老師的具體要求做好課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否則不得進入實驗室做實驗。
第二,在進行實驗時,要精心操作,細心觀察,註意理論聯系實際,用所學知識判斷、分析、解決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和遇到的問題,不斷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三、認真學習和掌握各種儀器和實驗操作技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養成良好的實驗操作和實驗室工作習慣。
四、根據實驗要求,如實、有條不紊地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課後要及時整理實驗記錄,處理實驗結果。如果實驗結果出現較大偏差,壹定要找出原因或根據證據重做實驗,但不能隨意更改原始記錄,更不能捏造實驗事實。
五、實驗結束後,及時清理和整理儀器和藥品,搞好實驗室衛生,節約水電、藥品和材料,愛護儀器和實驗設備,如有損壞,按規定賠償。
六、在認真整理實驗記錄的基礎上,精心設計並撰寫實驗報告,按規定時間交老師批改。實驗報告的格式要求是:
(1)字跡工整,布局合理,無塗改、“楔形”現象;
(2)格式規範,層次分明,字跡工整,句子完整,結論準確簡潔;
③圖表清晰,線條流暢。
七、嚴格遵守實驗室的規章制度,註意安全,愛護集體,關心他人。
化學藥品安全管理系統
化學品屬於易耗品,其中有相當壹部分是易腐品或危險化學品,自身或受外界因素影響,會造成燃燒、爆炸、腐蝕、灼傷、中毒等事故。因此,化學品必須嚴格按照規定進行管理。
1.易燃易爆物品(如酒精、乙醚等有機物、白磷、堿金屬和氯酸鉀等。)不得大量存放在實驗室。燈具用酒精在實驗室中的儲存量壹次不得超過2500cm3。
二、劇毒藥品(列入GA58-93《劇毒物品清單》)不得隨意存放在實驗室,應存放在專用房間的專用藥櫃和保險櫃內,並有專人值班。需要做實驗時,必須由實驗指導老師根據所需量(精確到0.1 g和1cm ^ 3)提出,實驗室經理簽字,實驗室主任批準。領取時,必須對危險品進行登記。收回後要詳細記錄其領取、使用、剩余、浪費、消耗的數量。剩下的必須當天歸還保管,不允許在實驗室過夜。
三、實驗室內的其他藥品也必須根據其特性妥善保管。如:易吸潮、易揮發的藥物每次使用後必須用蠟密封;低溫易凝結的要註意保溫;容易被光分解變質的應避光保存。
四、凡實驗室中的任何藥物和試劑都必須有正式的標簽。
5.實驗室內的任何藥品不得隨意作為藥品使用,未經批準不得帶出實驗室或借給他人使用。
六、凡有二次利用價值的實驗產品和“三廢”必須回收,沒有利用價值的必須集中處理,不準直接排入空氣或下水道造成環境汙染。
高壓氣瓶安全管理系統
壹、高壓氣瓶應直立固定,遠離熱源,室內通風良好,防止陽光暴曬和強烈震動。
二、氫氣、氧氣等易燃、助燃氣體瓶原則上不得搬入室內。使用時必須離開明火10米以外或在車廂內使用。
三、高壓鋼瓶的減壓閥應專用,安裝應精確,並嚴禁接觸油脂。
四、高壓氣瓶必須進入實驗室,壹般需辦理批準手續。並在進入實驗室前嚴格檢查絕對沒有漏氣。節假日或壹段時間不用時,取下減壓閥,戴上安全帽。
五、高壓氣瓶用完後,要留有余壓。搬運時戴好安全帽。禁止拋、滑、撞。
化學實驗室安全崗位責任制
化學實驗室是實驗教學的重要基地。其安全性直接影響到教學工作能否順利進行,從而影響到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效益。為此,特制定本院職責範圍內的實驗室安全崗位責任制。
第壹,實驗樓要有專人值班巡邏,樓內的安全設施要管理好。發現安全隱患,應及時向有關人員或部門報告,督促其及時消除安全隱患,並做好安全記錄。
第二,所有其他單位的來訪者必須辦理進出實驗樓的登記手續。未經批準,不得將外人單獨留在實驗室進行實驗或私自閱讀學習。
三、實驗指導教師在學生實驗時必須堅守崗位,全面負責指導學生註意安全事項,並隨時提醒和檢查學生註意安全操作,如在此期間擅自離崗或無人指導,實驗指導教師應對安全事故負責。
四、實驗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做好實驗前後實驗室內的水、電、火、門窗的關閉工作,註意防盜、防火、防水(淹),不能疏忽大意。
五、實驗人員全面負責實驗室的安全工作,實驗室鑰匙、設備和實驗藥品、材料不準私自借給他人,如需出借,必須事先征得部門負責人同意並確定責任措施,並註意按時取回。
六、易燃、易爆、有毒藥品的領用和保管應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執行。有毒和強腐蝕性廢液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應按規定妥善處理和掩埋。
七、實驗指導教師和實驗人員應掌握壹定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急救方法,在發生事故時能迅速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熟悉滅火器的結構和使用方法,定期檢查滅火器的狀況。
八、實驗人員如在保管和使用自己的儀器設備時發現不安全跡象或故障,應及時向實驗中心主任和學院主管領導作出口頭報告或書面報告,同時,儀器應進行修理,如完全損壞而無法修理時,應報經學校批準報廢。
九、學期結束時,實驗人員要徹底清理和檢查實驗室,如發現重大安全隱患,要及時向學校報告,以便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其隱患。
十、實驗中心主任和學院主管領導負責檢查實驗室安全責任制的落實情況,並配合學校保衛部門定期檢查實驗室的安全措施,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十壹、如有違反上述規定者,必須進行批評教育,限期改正,如拒不改正,應視為不適合實驗室安全管理,需調離崗位。
化學實驗室消防安全教育培訓體系
為了提高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做好消防安全教育工作,避免火災事故和其他事故的發生,特建立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壹、實驗室消防安全教育培訓采用學院和實驗室兩級教育體系,由各級安全責任人實施。
二是各級防火領導在研究和安排工作時,要經常對本單位職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定期舉行消防安全專題教育培訓。
三、消防安全宣傳教育要有部署,有措施,有檢查,有總結,並將組織培訓的時間和內容及受訓人員詳細記錄並存檔。
四、新生和新進員工,學院應進行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安全知識教育;進入實驗室時,實驗室或研究組將實施二級教育。
五、學院堅持開展多種形式的防火宣傳教育活動,並檢查各部門制度的執行情況。
六、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包括:
1、相關消防法律法規、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
2、本單位、本崗位的火災危險物品及防火措施;
3、消防設施的性能,消防器材的使用情況;
4、火災報警、早期滅火和自救逃生知識和技能;
5.其他安全知識。
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
為了不斷推進實驗室建設,加強管理,實驗室需要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和分類存放,以備隨時查閱。
壹、主要實驗室信息類型
1,實驗室規劃與實驗室管理信息。主要包括:國家有關政策法令、各級管理部門制定下發的各項規章制度、任務、指標、要求、規劃、投入、實施、現狀、評價、經驗以及日常管理的各種信息資料;國內外同類學校的相關信息和資料。
2.實驗教學信息。主要包括: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實驗指導書、教學參考資料、實驗項目卡片、抽樣實驗報告、學生實驗成績和各種統計數據。
3.關於實驗設備的信息。主要包括:實驗設備的方案和現狀;市場產品目錄、手冊和商業信息;設備手冊、圖紙和技術文件;設備使用登記表、技術鑒定記錄和維修記錄。
4、工作技術和實驗室科研信息。主要包括:國內外科技動態、科研成果、新的實驗技術、手段、方法和設備信息;必要的字典、手冊和其他必要的參考書;相關報紙、雜誌、技術標準、文件、會議資料和經驗交流等。
二、實驗室信息的管理
1.實驗室信息需要分“專業化管理”和“機房管理”兩個層次進行管理。“專門管理”是指實驗室的專門管理館員對各種數據副本和原始資料的收集和管理;“機房管理”是指實驗室管理的與機房相關的原始資料或復印件。
2.通過各種方式或渠道收集的所有信息應及時進行篩選、分析和識別。
3.所有具有保存價值的信息資料,交由專門的資料員進行分類、編號、登記,然後根據需要確定管理地址。如果使用儀器的書面使用說明書及其技術資料,它們必須與儀器壹起,不能分開,但復制的資料必須存檔。必要時,要建立信息數據庫,實行微機管理。
4.根據其性質,實驗室資料可分為四個等級:A級為保密資料;B級是指人員和實驗室建設需要隨時投保的物資;C級是指需要長期保存備查的資料;D級是指保存期小於壹年的臨時數據。
5.A級資料為不成熟或機密資料,由提供方裝袋密封,封面註明必要的內容摘要。訪問A級數據需要數據提供者的同意。
6、實驗室工作人員和資料員必須註意各種信息的收集和管理。
實驗室材料管理系統
實驗室的所有物資既是國家財產,也是保證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順利進行的物質保證,必須準確使用,嚴格管理。
壹、實驗室材料的分類
根據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有關規定,實驗材料分類如下:
1.基礎設施是指房間、家具、水電等。
2.固定資產是指壹般設備單位價值在200元以上,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800元以上,並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耐用時間超過壹年的大量同類物資,也應作為定產管理。(見固定資產目錄)。
3.低值易耗品是指不屬於固定資產,也不屬於易耗品和材料的壹類商品。
4.易耗品是指單位價值在500元以下,使用過程中容易損壞的脆性材料。
5.材料是指在使用過程中消耗的物品(如化學品、燃料、電線和其他物品)。
6.大型、精密儀器設備根據我院實際情況,大型、精密儀器設備指單價在1萬元以上的物品。
7.貴重儀器設備是指由貴重材料制成的物品。
二、實驗室通用材料管理系統
1,固定資產管理
(1)所有固定資產管理的物品必須統壹分類編號,建立帳、卡、技術檔案。相關技術指標、操作說明書和示意圖必須齊全,帳、物、卡必須壹致。
(2)捐贈、調撥、自制、用科研專項經費購置、用實驗室自籌資金購置以及通過其他方式獲得的儀器設備,屬於實驗室設備。凡符合固定資產管理要求的,壹律按固定資產管理。
(3)固定資產報廢必須有技術簽字,並填寫儀器設備技術鑒定評估表。根據評估意見,確實沒有修復改造價值的,可以申請報廢。
(4)凡屬固定資產管理的物品,無論是淘汰還是報廢,在處理時都必須歸還原主,不能交付的按丟失處理。
(5)每個實驗教學周期結束後,必須進行壹次清查和清理工作,對清理出來的問題及時進行壹次性集中處理。
2.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1)低值易耗品不需要統壹編號,但帳貨必須壹致。
(二)低值易耗品實行限額管理。采取獎勵節儉、懲罰浪費的管理機制。
(3)低值易耗品的領用、調撥和損耗必須根據出庫清單、調撥清單、損耗清單和實驗室的消耗定額進行核算。
(4)學生如有損壞應填寫《學生儀器丟失登記表》,教師如有損壞應填寫《教師儀器丟失登記表》。
(5)除上述損失外,超出部分按非正常損失賠償。
3.實驗材料的管理
(1)實驗材料實行定額管理,采取節約者獎勵,浪費者懲罰的管理機制。
(2)實驗材料的領用和消耗應根據出庫單和實驗消耗定額進行核算。
(3)“語文教學法實驗室”負責學生實習、實訓、教師能力競賽、化學晚會等非實驗教學所需實驗設備的調整和調配。教學科研活動和科學研究所需物品必須由項目負責人提出,相應的實驗室負責供應。用於各種活動的剩余材料必須返回實驗室,並辦理結算手續。
(4)必須妥善保管化學品,並註意化學品本身的安全及由此引發的其他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實驗室貴重儀器設備管理制度
1,貴重儀器設備的領用必須填寫儀器使用申請卡,由實驗室主任簽字,由實驗指導教師和實驗室管理人員領取。
2.對於貴金屬產品,必須準確稱重(精確到0.1g),並在收貨和退貨時進行記錄。
3.貴重儀器收集後必須嚴格保管。使用時,必須按照正確的操作程序進行操作。使用後,應該用正確的方法處理或清洗它們。
4.貴重儀器應在實驗室沒有保險設施時借還,不允許帶回私人家中保管。
第四,實驗儀器設備的借閱制度
1.未經實驗者允許或辦理歸還手續,任何人不得使用任何儀器。
2.教師借用的教學儀器必須經實驗人員檢查,並在借用記錄上簽字,方可投入使用。
3.教師歸還所借儀器時,必須由實驗人員清點核對,並根據借還記錄的內容及時做好相關記錄。
4.向外單位借用有關儀器,必須經有關主管領導批準,不得擅自轉借。
5.與實驗無關的老師原則上不準借儀器和藥品。
6.實驗人員不得擅自將實驗物品帶出實驗室。
實驗室大型精密儀器設備管理系統
壹、大型精密儀器設備的管理和使用
1,大型精密儀器的管理原則是“只針對* * *”。
2.大型精密儀器必須安裝在符合要求的固定房間內,必須選派工作細致、責任心強、有壹定維修經驗和管理能力的實驗室項目技術人員負責。
3、大型精密儀器的使用,必須經過技術培訓並考試合格後方可獨立使用,其他人員必須在合格人員的指導下獨立使用。
4.大型精密儀器的管理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所管理儀器的各種技術資料,熟悉儀器和部件的結構、構造原理、用途、性能和維護技術,並嚴格按照要求進行維護和管理。培訓合格後,維修時可以進行必要的調試。
5.始終保證儀器設備及其附件的完好率和固有精度。當儀器出現故障時,應及時排除。儀器損壞時,應及時查明原因和損壞程度,分清事故責任,做好記錄,並報實驗室主任處理。
6、管理附屬設備、備件、附件、技術資料等。也應高度重視,不能出現丟失、腐蝕等事故。
7、無論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凡要使用精密儀器,必須事先填寫儀器使用申請卡,並由實驗室主任簽字後方可使用。
8.凡不按操作規程操作或因失職造成儀器損壞、性能下降、腐蝕、丟失等事故的,由管理人員或使用人員負全部責任。
二、大型精密儀器的購置、驗收和報廢管理
1、大型精密儀器的購買必須根據需要,經過調查,收集完整的相關技術資料,提出論證報告,經使用單位全體職工討論通過,再向學校主管部門申請購買,經學校主管部門和校長簽字同意後方可購買。
2.大型精密儀器設備的驗收、定期鑒定和報廢必須由具有獨立使用資格的專業人員負責技術事務。
3、大型精密儀器設備的維護,原則上由生產廠家進行維護,以保證儀器附件、技術指標的壹致性。
4.更換大型精密儀器設備負責人員時,必須履行嚴格的交接手續,主機及附屬設備、備品備件和技術資料必須壹次性交接。
5.專門為大型精密儀器設備設計的微型計算機系統屬於特種設備,原則上不允許作為辦公設備使用。在絕對保證儀器控制系統不受影響或破壞的前提下,可用於實驗室管理,但不允許隨意使用國外軟盤。
實驗儀器設備有償服務收費制度
1.有償服務是指教學以外的實驗、測試的服務使用。這種使用要收取壹定的服務費。儀器有償服務費的收取應根據不同情況確定。
確定有償服務收費標準的基本內容包括:折舊費、材料費、管理費、人工工時費等。
二、收費標準
1.對外服務:收取所有費用。
2.內部服務:
①支持的項目服務:折舊、材料、管理和工時。
②不支持的項目服務:折舊、材料、工時。
③公益性項目服務:折舊費、材料費。
④特殊項目服務:(視具體情況而定)
實驗儀器設備損壞賠償制度
因為所有的實驗室設備都是國家的財產,國家對教學設備的管理有明確的要求和嚴格的規定。為了支持實驗設備管理人員的工作,必須遵守相關的物資管理制度。
壹、學生損壞實驗儀器設備的賠償制度
對因粗心或違反操作規程損壞實驗儀器設備的學生進行賠償,以加強教育,督促改進,養成愛護公物,借物按時歸還,損壞物照價賠償的良好品德。
1,各實驗室要建立統壹的學生儀器損壞賠償標準,並嚴格按照標準執行。
2.實驗中如不慎損壞玻璃儀器,按原價1/2賠償;因違反操作規程造成損壞的,按原價賠償;對成套玻璃儀器,應按原價賠償。
3.如果學生造成精密儀器和大型儀器損壞,需要承擔修理費用。如果無法修復,要向學校匯報,研究補償辦法。
4.學生損壞儀器後,應及時向實驗室管理老師報告,查明損壞原因和程度,填寫損失清單,辦理更換手續。
5、學生在實驗中丟失儀器和實驗用品,按損壞賠償。
6.完成本實驗後在學期末歸還所有發放的儀器,並在下學期開學後壹周內主動辦理補償和收費手續。不在規定時間內辦理補償手續的,停辦妳的實驗班。
7.對實驗中浪費水、電、藥品等物資的學生,應根據其較差的實驗室工作能力,在實驗成績評定中適當扣分,對故意浪費者給予適當補償。
8.關心集體,遵守制度,愛護公物,節約設備的同學應該受到表揚。
第二,教職工損壞儀器設備的賠償制度
1.所有教學儀器、設備和材料不準外借或挪作他用。
2.凡耐用期超過壹年,並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狀的物資,不論價值大小,均作為固定資產管理,實行回收制度。因此,這部分設備的損失必須按照價格賠償,並查明損壞原因,折價賠償。
3.耗材和實驗材料實行定額管理(以實驗項目卡中的消耗定額和各實驗室規定的消耗定額為準)。
4、所有有毒、易燃、易爆、有腐蝕性和能引起其他事故的藥品,管理人員都要負壹定的法律責任,所以不允許把它交給他人或私自帶出實驗室。
化學化工學院開放實驗室管理規定
實驗室是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場所。為了支持教師的科學研究,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參加開放式實驗教學、科學研究和各種社會活動,提高實驗教學水平,有效增強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科研創新意識,提高實驗室使用效率,使實驗室的開放切實可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首先,實驗室向學生開放是高等教育培養創新人才、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客觀要求。實驗室開放不僅對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有重要作用,而且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開拓能力也有重要作用。
二、實驗室開放內容貫徹“因材施教、註重實效”的原則,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和要求,確定開放內容。
三、每學期初,各教研室應向學院提交本課程的開設時間和內容,學院研究後向學生公布。
四、實行公開項目申請制度。有開放課題的教師和想做獨立實驗的學生填寫開放實驗申請表,經實驗室主任審核批準後,方可進入實驗室。進入開放實驗室前,學生應閱讀與實驗內容相關的文獻,準備實驗實施方案,做好實驗準備工作。
五、開放實驗的全過程實行導師負責制。各實驗室要做好準備,配備壹定數量的指導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參與開放工作。教師對學生的指導貫穿始終,包括實驗的設計、操作方案的實施、實驗的正確操作和實驗的結論報告。